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数学论文

巧用“多媒体”教学

所属栏目: 数学论文  更新时间:2016-06-14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当前,在新课标的指导下,在创新性的课堂教学中,我们必须牢固地确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主体现,以学生能力发展为重点的教育质量观,以完善学生人格为目标的教育价值观。

  我们的课堂教学形式单调,内容陈旧,知识面窄,严重影响学生对数学的全面认识,难以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创造欲。新课标中指出:“数学教学应从学生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认知心理学关于学习机制的最新研究成果揭示了学习主动性的本质是认识主体的主动建构。只有当认识主体意识到是其自身在影响和决定学习成败的时候,生动建构才有可能实现。从认识论意义上看,知识总是情境化的,而且在非概念水平上,活动和感知比概念化更加重要,因此只有将认识主体置于饱含吸引力和内驱力的问题情境中学习,才能促进认识主体的主动发展。

  下面我从多媒体教学数学概念这一角度进行一些个人见解。

  一、巧用“多媒体”进行定义型的概念教学定义型的概念

  如约数、倍数、分数等这些概念,教材中有确切的定义、对定义型的概念,不仅要准确地揭示它的内涵,而且要讲明它的外延,使学生对概念的理解逐步达到完善。即在引入的基础上通过分析比较、综合、抽象、概括等逻辑思维方法,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从而形成概念。以分数为例,在理解分数这一概念时,学生对物体的一半很容易理解,但2/3,5/6这些分数就较抽象,还有延伸的假分数。为了突破这个难点,利用多媒体会闪动、变色、移动等特点,设置练习,而且用多媒体对分数的大小进行比较会更直观。调动学生眼睛这一感官,加深印象突破难点。又如在教学、平行线的认识时,可用多媒体课件出示了一组图片,有铁轨、双杠、窗户、电线杆、十字架等,然后用电脑抽象出线来,在这些物体上,都有线存在,接着隐去物体,直接出示线,再请学生仔细观察这些物体上的线,发现它们的特点,并进行归类。这将实际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真实的展现在学生面前,启发思考,也为学生理解教材、掌握概念奠定了基础,运用多媒体的音、形、像等功能进行概念教学,充分再现生活实例,这样就可达到理解概念意义而又乐学的目的。

  二、巧用“多媒体”进行描述型的概念教学描述型的概念

  如直线、小数等、这些概念,教材中没有严格的定义,只用语言描述了其基本特征、对描述型的概念,主要揭示它的本质属性,在概念的内涵上下功夫。在教学时我们应抓住事物的本质属性,才能把事物讲清楚说明白。如:教学直线时,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收集较丰富的线型图形,用课件的形式一一呈现在学生的眼前,这些图形涉及的范围很广,有直线,曲线,弧线等。引导学生探究这些图形的不同之处,并找出直线的基本特征。

  三、巧用“多媒体”进行感知型的概念教学感知型的概念

  这种概念在小学阶段既没有下严格的定义,也无法用语言描述,只能用实物或图形让学生直观感知认识如:圆的概念,课本上说人们在生活中经常可以看到圆,并没有给出确切的圆的定义在教学、圆的认识时,运用多媒体演示小朋友转呼啦圈比赛一幕,有正方形的,椭圆形的,还有三角形的等等。只听一声令下,小伙伴们乐滋滋地转着自己设计的呼啦圈,谁设计的呼啦圈能拿冠军呢?同学们争着发表自己的意见,引发学生对几何知识的美好情感,激发学生对圆的认识的研究。

  我在教学工作中,体会到课程改革后的数学课堂应创设富有探索性、挑战性的问题,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不仅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实施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在课堂活动过程中感悟知识的发生、发展与变化,培养学生主动探索、敢于实践、善于发现的科学精神。将创新的教材、创新的教法与创新的课堂环境有机地结合起来,将学生的主动学习与创新意识的培养落到实处。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新课标引领新课堂教学    下一篇:让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看待周围的世界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