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英语论文

小学英语新旧课标对比

所属栏目: 英语论文  更新时间:2016-07-05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一、课程性质

  旧课标:外语是基础教育阶段的必修课程,英语是外语课程中的主要语种之一。

  英语课程的学习,既是学生通过英语学习和实践活动,逐步掌握英语知识和技能,提高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过程;又是他们磨砺意志、陶冶情操、拓展视野、丰富生活经历、开发思维能力、发展个性和提高人文素养的过程。

  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技能,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忆、思维、想象能力和创新精神;帮助学生了解世界和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拓展视野,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形成健康的人生观,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新课标:

  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就工具性而言,英语课程承担培养学生基本英语素养的任务,即学生通过英语课程掌握基本的英语语言知识,发展基本的英语听说读写技能,形成用英语与他人交流的能力,为今后继续学习英语和用英语学习其他相关科学文化知识奠定基础。就人文性而言,英语课程承担着提高学生综合人文素养的任务,即学生通过英语课程能够开阔视野,丰富生活经历,发展跨文化意识,促进创新思维,形成良好品格和正确价值观,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二、课程基本理念

  旧课标:

  (一)面向全体学生,注重素质教育

  (二)整体设计目标,体现灵活开放

  (三)突出学生主体,尊重个体差异

  (四)采用活动途径,倡导体验参与

  (五)注重过程评价,促进学生发展

  (六)开发课程资源,拓展学用渠道

  新课标:

  (一)注重素质教育,充分体现语言学习对学生发展的价值

  (二)面向全体学生,充分考虑语言学习者的个体差异性

  (三)整体设计目标,体现语言学习的渐进性和持续性

  (四)强调学习过程,体现语言学习的实践性和应用性

  (五)优化评价方式,着重评价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六)开发课程资源,丰富和拓展英语学习的渠道

  三、课程设计思路

  旧课标:

  《标准》采用国际通用的分级方式,将英语课程目标按照能力水平设为九个级别。该设计遵循了语言学习的规律和不同年龄段学生生理和心理发展的需求和特点,也考虑到我国民族众多,地域辽阔,经济和教育发展不平衡的实际,旨在体现国家英语课程标准的整体性、灵活性和开放性。国家英语课程要求从3年级起开设英语课程。《标准》第二级为6年级结束时应达到的基本要求;第五级为9年级结束时应达到的基本要求;第八级为高中毕业的基本要求。

  课程目标的级别不完全等同于基础教育阶段的各个年级。但是,分级目标对3~6年级、7~9年级和高中各学段或年级的教学和评价以及教材编写提供了循序渐进、稳步上升的指导性要求,有利于课程的整体实施。从3年级开设英语课程的学校,3、4年级应完成一级目标,5、6年级完成二级目标;7~9年级分别完成三、四、五级目标;高中阶段完成六、七、八级目标。第九级为外国语学校和外语特色学校高中毕业课程目标的指导级,该级别也可以作为部分学校少数英语特长学生基础教育阶段的培养方向。

  各地区可以根据国家课程三级管理的有关政策规定,根据当地的条件和需要,适当调整相应学段英语课程的目标。教育基础和师资条件暂不具备的地区或学校,以及把英语作为第二外语开设的学校,可以适当降低相应学段英语课程目标的要求。英语教育基础和条件较好的(如从1年级起就开设英语课程的地区或学校),在不加重学生负担的前提下,可以适当提高相应学段级别的要求。

  新课标:

  英语课程的总体设计思路是,以科学发展观和先进的外语课程理念为指导,综合考虑我国英语教育的发展现状,从义务教育阶段起,建立一个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系统而持续渐进的英语课程体系。这一课程体系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为最终目标,根据语言学习的规律和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发展需求,从五个方面设计整体课程目标和分级目标,即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它们相互联系,相辅相成,使英语课程既重视培养学生的语言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也注重优化学习过程,引导学生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和较强的文化意识,培养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根据上述设计思路,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以小学三年级为起点,以初中三年级为终点(即义务教育9年级),并与高中阶段的英语课程相衔接。整个基础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含义务教育和高中两个阶段)按照能力水平设为九个级别,形成循序渐进、持续发展的课程。采用分级方式设计课程主要是考虑到我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经济和教育发展不平衡的实际情况,同时也借鉴了国际上通用的分级方式,力求体现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学习需求和认知特点,使国家英语课程具有整体性、灵活性和开放性。在九级目标体系中,一至五级为义务教育阶段(相当于3~9年级)的目标要求。其中,一级为起始级别,二级为6年级结束时应达到的基本要求,五级为9年级结束时应达到的基本要求。六至九级为普通高中(相当于10~12年级)的目标要求。其中,七级为高中毕业的基本要求,八级和九级是为愿意进一步提高英语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高中学生设计的目标。在九个级别的目标中,一级、三级和四级为义务教育阶段的过渡级别,六级为高中阶段的过渡级别。过渡级别的设置有利于在课程实施中对各阶段的教学进行指导,同时也为课程的灵活性和开放性提供了依据。

  课程目标级别不完全等同于基础教育阶段的各个年级。但是,分级目标对3~6年级、7~9年级和高中各年级的教学和评价以及教材编写提供了循序渐进、稳步上升的指导性要求,有利于课程的整体实施。在义务教育阶段,从3年级开设英语课程的学校,3~4年级应完成一级目标,5~6年级完成二级目标;课时安排应尽量体现短时高频的原则,周课时不少于80分钟。7~9年级分别完成三、四、五级目标;周课时按 照国家课程计划执行。

  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应根据本地师资条件、资源配置等实际情况,制定本地区课程实施方案。实施方案可确定本地区小学开设英语的起始年级、学习进程、评价指标和义务教育阶段毕业时的英语学业级别。英语师资条件有限的地区,英语课程起始年级可以适当推后。教育行政部门应积极创造条件,采用多种途径,加强有针对性的教师培训,开发和配置课程资源,尽快达到国家规定的要求。各地教学研究部门应加强对教学的分类分层指导和评价,帮助学校因地制宜地落实本地课程实施方案,并注意做好学段之间的协调和衔接,尤其要做好小学与初中阶段的平稳过渡,促进地区英语教育的均衡发展。师资与社会经济条件较好的地区,英语课程起始年级可以适当提前。少数民族地区可以根据本地实际情况,确定英语课程的实施措施。

  四、课程目标

  旧课标:

  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建立在学生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素养整体发展的基础上。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是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础,文化意识是得体运用语言的保证。情感态度是影响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重要因素,学习策略是提高学习效率、发展自主学习能力的保证。这五个方面共同促进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

  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目标的各个级别均以学生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五个方面的综合行为表现为基础进行总体描述。

  新课标:

  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初步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并通过英语学习促进学生的心智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人文素养。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建立在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诸方面整体发展的基础之上。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是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础;文化意识有利于正确地理解语言和得体地使用语言;积极的情感态度 有利于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和持续发展;有效的学习策略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和发展自主学习能力。这五个方面相辅相成,共同促进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与发展。

  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应能够使学生通过学习英语和使用英语,发展语言运用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和有效的学习策略。应能使学生在学习和使用英语的过程中体验英语丰富的文化内涵,特别是了解中外文化的差异,形成初步的跨文化意识和初步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语言既是交流的工具,也是思维的工具。所以学习和使用语言的过程与发展思维能力有密切的联系。学习一门新的语言能够进一步促进人的心智发展,有助于学习者从多角度理解世界的多样性,提高分析能力与认知水平。实现英语课程在以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五个方面共同构成的课程总目标,既体现了英语学习的工具性,也体现了其人文性;既有利于学生发展语言运用能力,又有利于学生发展思维能力,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人文素养。

  五、实施建议

  旧课标教学建议

  (一)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二)关注学生的情感,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

  (三)倡导“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四)加强对学生学习策略的指导,为他们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五)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发展他们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能力

  (六)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拓宽学生学习和运用英语的渠道

  (七)组织生动活泼的课外活动,促进学生的英语学习

  (八)不断更新知识结构,适应现代社会发展对英语课程的要求

  (九)遵循课时安排的高频率原则,保证教学质量和效果

  旧课标评价建议

  (一)体现学生在评价中的主体地位

  (二)注重形成性评价对学生发展的作用

  (三)注意评价方法的多样性和灵活性

  (四)注重评价结果对教学效果的反馈作用

  (五)终结性评价要注重考查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六)注意处理教学与评价的关系

  (七)各级别的评价要以课程目标为依据

  新课标教学建议:

  1.面向全体学生,营造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

  2.注重语言实践,培养学生语言运用能力

  3.加强学习策略的指导,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4.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发展跨文化交际能力

  5.结合实际教学需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6.合理利用各种教育资源,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7.组织生动活泼的课外活动,促进学生的英语学习

  8.不断提高专业水平,努力适应课程的要求

  新课标评价建议:

  1.充分发挥评价的积极导向作用

  2.体现学生在评价中的主体地位

  3.依据课程目标要求确定评价内容与标准

  4.注意评价方法的合理性和多样性

  5.形成性评价要有利于监控和促进教与学的过程

  6.终结性评价要注重考查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7.注意处理教学与评价的关系

  8.小学的评价应以激励学生学习为主

  9.合理设计和实施初中毕业学业考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下一篇:如何培养小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