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数学论文

浅议新课标下高中数学课程教材与教学的反思

所属栏目: 数学论文  更新时间:2016-08-30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随着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滚滚浪潮,2008年8月,我省开展了新一轮高中数学课程改革实验,全省高中学校都采用了北师大版本高中数学新课程。在此之前,我们一线教师多次进行了新课程与新课程标准的学习与培训,为全面开展新课程教学作好了准备。2010年暑假,我有幸参加了由省教育厅主办,江西师范大学承办的江西省2010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项目的高中数学学科骨干教师项目培训,回来后刚好任教高一起始年級,至2013年9月,刚好上完一轮高三。通过这一轮的新课程教学,我有许多发现和感触,非常值得反思。本次课改下的新课程标准更加突出了新课程的基础性和选择性,必修课有5个模块,是人人需要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选修课程分为4个系列,是为了給将来发展方向不同的学生提供更宽泛、更进一步基础。下面就北师大版高中数学必修课程的教学来谈谈我的感触与反思,望广大同仁不悋指正与赐教。

  一、新课程教材反思㈠、新教材的优点1、定位准确必修课程 5个模块定位为:使所有学生掌握高中数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注重提高学生在数学方面的各种能力,发展学生的理性思维习惯,提高学生对数学价值的认识,培养他们的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其中模块1是基础中的基础,它包括了集合、基本初等函数及其应用,我们采取了1→4→5→3→2的顺序开展教学。

  2、理念创新新教材在总体上为学生构建共同基础,提供发展平台,又兼顾个性发展的选择,强调师生互动,学生在老师引导下,主动积极地参与学习,获取知识,发展思维能力,着眼学生的发展与未来,注重数学应用意识,突出体现数学的文化价值和教学手段的现代化。

  3、设计新颖5个必修模块的设计与布局与旧教材不同,对新知识的学习, 大部分都通过适当的问题情景,引出需要学习的数学内容,然后安排观察、探究、思考、提示等引导学生用正确的学习方式掌握知识;同时又插进了许多了辅助资料,如:探究与发现、阅读与思考、观察与发现、信息技术应用等到拓展性栏目,为学生学习提供选学素材,极大地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同时,教材留有许多空白空间,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由发挥,充满个性。课本习题的A(B)类型设计,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对发展不同学生的数学能力提供了舞台。特别是B中的某些问题,既是课本知识的补充,又为后续学习埋下伏笔,课本中不乏有精彩习题出现,非常值得钻研。

  ㈡、需要改进的问题1、初高中知识衔接不上,有些地方严重脱节(如十字相乘法等);2、课时不足,使用新教材总感觉上课总在赶进度,对知识点很难进一步深入研究,只能点到为止,学生的实际参与时间并不多,很难体现新的理念“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动手实践,相互交流”,若要减轻学生的负担,教材内容应减少一点,否则反而增加了学生的负担,教材编写者认为很多地方只要学生自己完成,其实高中的很多内容还须老师传授知识为主,决不能一讲自主学习,就完全放手,要具体内容具体分析。

  3、理想化色彩较浓,新教材中部分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师到底是教还是不教很难把握,教学中容易出现超标拓展、内容提前、一步到位的现象。如复合函数的定义域、值域,《标准》中只有指出不要特别设置一些繁难的问题,但定义不明确,再者如反函数,按教材要求只要让学生知道反函数的概念为止,难道就知道这一概念化吗,课本后面的探究与理解又給反函数的例子探究,而以新教材设置这一块内容应在学习的范围之内的,这些内容的教学目标较不明确。

  4、新教材在数学知识应用方面非常重视,每一模块都安排了大量实际情境的应用题,这些应用题都与时倶进,具有真实性、时尚性,没有故意改变数据,鼓励学生用计算器或电脑操作,但是学生如果随意用计算机却有一种依赖,容易造成运算能力低下,出现如38 2=16 等许多低级错误。所以不能为了追求时尚而轻视了基本功的训练;应用题目一般很长,有些学生没有相关的生活经历,特别是农村学生,无法理解题意,如税收问题、货款问题等等。数学知识的应用固然重要,但不能要求过高,不能为了 “应用”而应用,教材中牵强的、要求过高的地方出现的比较多,与学生的实际情况有距离。如:《必修1》95页例7等题目,脱离学生的实际水平,题目失去了设置的意义。应用问题应基础、基本,让学生感觉数学就在身边,自己有能力解决许多问题,以免造成看见应用问题就害怕的局面。

  5、不重视对概念下定义,造成学生学完后没有形成概念知识,缺乏知识的完整性、系统性,结果是教师到了高三仍要补充相关的概念定义。有时教材为了减轻学生的负担,简化概念的定义,如:三角函数的定义:设单位圆与角 的终边交于点P,则r=1,P(x,y),得到: 。学生在练习:已知角 的终边过点P(3,4),求角 的三角函数值;结果出现: 错误。建议采纳旧教材的三角函数定义,即:在角 的终边上任取点 (异于原点), 得到 。把利用单位圆作为求解的特殊情况来处理。

  6、教材很多都以物理为背境引入数学知识,但两个学科在时间上有时差,如由“简谐运动”引出三角函数的曲线, 由物体做功引出向量的数量积等,对学生学习新知识没有什么帮助。又如高一物理一开始就讲“力的分解”,而作为基础的向量知识又在高一上学期结束才会讲授。

  二、教学过程于反思㈠、更新观念、活用教材作为实施教学的教师,从观念上首先要认识: 教学过程既是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又是发展学生智力的过程;教师要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在教学实践中,要认真钻研课标和教材,充分挖掘教材的优势和潜能,大胆创新教法,灵活使用教材,使我们的新课程改革在前进中少走弯路,努力实现“教与学”的和谐统一。案例:《必修5》中学习正弦定理知识,有几种方法可以引入正弦定理,哪个最优呢?纵观前后知识,我采用了由三角形面积公式引入;先从复习三角形面积公式入手,引起学生共鸣;然后给出问题:在三角形ABC中,已知b、c边与角A,怎样求三角形的面积?学生会主动地作高而求得三角形的面积,进一步讨论得到:只要已知三角形的两边与夹角就能求出三角形的面积,即: ,若上式各除以abc得到: ,又得到: 。把握教材的“度”,活用教材,能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㈡、改革教学方式在教学中要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就必须使认识教学过程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使学生在自觉、主动、深层次的参与过程中,实现发现、理解、创造与应用,在学习中学会学习。而恰当的问题情境,能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使学生产生明显的意识倾向和情感共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设置富有祧战性的问题情境,为学生更深入地、具体地进行数学思维活动提供动力和方向,让学生自始至终保持较强的学习迫切性,并产生积极思维的心理气氛。但在教学中还发现:有的教师为了实现短期效果,仍然是使课堂教学变成以教师为中心的以“教”为主,学生没有动脑思考及动手练习的时间,更谈不上探究、自学、讨论。长此以往,势必使学生养成眼高手低的习惯,变成一听就懂,只会模仿例题来做,当时的效果看来不错,但过了一段时间以后,再检査学生,却是连当时认为简单的都不会了,个別会做的却是用当初他自己想出来的方法才能做。这种现象说明:教师讲得再好, 学生没有经历动脑思考探讨的过程、没有动手练习巩固,就不可能变成学生自己的知识。因此,要求老师们一定要牢固地树立“学为主体”的思想,还思维于学生,还时间于学生,积极实施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的教学模式,课堂上一定要给学生足够的动脑思考及动手练习的时间,要积极调动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充分发挥学生的求异思维、发散思维、创造性思维,使学生全员参入、全程参入。坚决废除“注入式”、“一言堂”,“满堂灌”。

  ㈢、改进教学评价改进教学评价的内容、方式、方法也是课程目标。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教学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调整教师的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对数学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成缋,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能力以及在课堂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要根据不同的内容、不同的学习目标采取多种形式的评价,除了常规的测验、考试等笔试外,应把评价过程动态化,使之贯穿于课堂、日常、活动过程,可设立发现问题奖、发言奖、辩论奖; 可进行研究学习成果汇报展览;可以让学生设计测验试卷,同学之间互测互评。要经常了解学生对自己授课情况的反馈意见,提倡定期召开学生座谈会,及时反馈有关情况,及时改进教法,提高我们的课堂教学效率,提高学生成績。集思广益,充分发挥备课组每个成员的优势与特点,群策群力,开展相互听课、评课,也是教学评价的好方式。

  三、给学校的一些建议1、希望给每个数学老师配一个科学计算器,省得备课时为了一个计算问题去向学生借,同时也可以允许指导学生怎么用、什么时候可以用。

  2、组织老师编写具有我校特色的《三案一课》校本教材,以应对教辅资料与教材不配套的矛盾,不仅可以让老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变得高效,还可以从根本上改变我校的教学质量,提高学校的声誉,当然也可以为老师创收,我相信这个工作非常有意义,也只有在学校的支持下才能取得成功。

  总之,新课程的实施处在实验阶段, 难免出现问题,就好比新生事物在开始会遇到阻力,但最终能战胜旧事物。我们必然经过实践一认识一再实践一再认识的反复过程。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每一次学习和培训,都会有明显的收获,我们要不断地更新观念、不断探索,以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并与此为契机,全面开展素质教育。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打造高中数学高效课堂研究    下一篇: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内容整合探索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