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其他论文

浅谈影响边远山区教育均衡的因素

所属栏目: 其他论文  更新时间:2016-09-30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摘  要:山区教育受各种因素的制约, 特别是教育投入不足和师资队伍状况对其教育影响日益明显。

  关键词:山区教育、教育均衡、因素

  由于城乡差别的存在,在科学突飞猛进发展的今天,边远山区的教育因各种因素的制约,仍然不容乐观, 特别是教育投入和师资队伍状况对边远农村教育影响日益明显。

  一、经费投入不足是困扰边远山区教育均衡发展的主要因素

  1、由于教育投入不足,办学条件滞后现象更为严重。在边远的农村学校,教学设施落后,师资不足,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复习式教学尚有一定数量存在,导致了边远农村学校教育与国家整体教育不相适应,加之学生家长对孩子受教育的要求有所提高,相当一部分边远农村学生随父母外出而异地就读,或到学习条件好的城镇就读,导致边远的农村入学适龄儿童数量逐年减少,学校办学规模不断缩减,而农村学校的办学成本并没有相应减少,加之物价水平的上升等客观因素的影响,学校办学成本相对加大,导致公用经费明显不足,而这些经费多数用在了农村学校的校舍改造上,学校正常运转面临着一定困难,使许多学校变成了“生存型”学校。这些学校把能维持正常办公、学校正常运行,当作学校目前办学的最高目标,其它如教学设备的更新、教师专业发展的外出培训已无力去实现。

  2、边远山区学校教师,由于学习和工作地域小,学校经费不足,外出培训机会少,有相当数量的教师从未走出过县域参加培训,甚至有的乡村教师都没有进城听过课。有学校教育信息技术手段跟不上,与外界信息沟通交流渠道不畅,由于受经费困难所限,教学中必备的报刊、杂志、参考书等教学参考资料极其缺乏,教师难以及时获得相关的教育教学信息。一些学校校本教研、校本培训活动少,有的学校根本就没有规范的教研和培训活动。这些都使得农村教师教育观念陈旧,知识老化、方法落后,致使很多教育行为违背了教育规律,影响了学生身心的和谐发展。

  3、现代教育集中人力物力办大型学校,大型学校是得到了改变和发展。然而,那些边远而又不能取缔的小型学校就好像被遗忘了。如图书室,由于当时是突击建设,图书的复本量较高,来源多数是师生或社会捐赠,实用价值非常低,可供师生阅读的书目少。而这些图书在十几年后的今天,已基本没有可读性,图书室已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实验室中的许多仪器、设备的利用价值也大大降低,由于日常使用的消耗和损坏,相当一部分仪器、教具得不到及时维修、更换和补充,现已满足不了正常教学的使用,严重制约了课程计划的实施和教学质量的提高。上级配发的各种教学设备器材,好像难得有他们的一份。形成了肥的更肥,瘦的更瘦的局面。要改变这种现状,相关部门应根据学校规模的大小,配备相应的教学设备,设置相应的实验室或综合教室,真正做到资源共享,均衡发展。

  二、交通不便,信息闭塞是困扰边远山区教育均衡发展的客观因素

  边远农村学校常常是交通不便,信息闭塞,下雨天出不了学校,回不了家,给外地教师的往返带来极大的不便,有些地方手机信号都不太好,更不用说网上查阅资料,了解信息。使得一些外地教师望而却步。上级领导视察工作也是机会难得,为了让外地教师愿意来又留得住,改善交通和信息条件,也是值得关注的问题。

  三、学校校长和教师队伍结构失衡,整体水平较低,严重制约边远山区义务教育的质量

  1、首先是校长素质不均衡,管理水平差距大。校长的思想观念决定着学校的办学理念。一些农村学校的校长没能做到针对学校的实际来确立学校的发展目标,确立符合现代教育发展规律的办学理念,用现代教育思想来引领学校发展,而是把主要精力放在了跑关系、筹经费等本应由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解决的问题上,无暇顾及学校的全面管理和内涵发展。有的学校领导班子思想僵化、观念陈旧,不主动去学习新的教育理念,老马旧车推着干,对自己的学校没有明确的办学方向和规划目标,管理缺乏个性,更谈不上办学有特色。一些学校领导班子创新有余、踏实不足,受盲从心理驱使,学校管理注重表面文章,缺乏文化内涵;重一时轰轰烈烈,缺乏持久坚持,使学校管理追求表面浮华。有的学校领导班子缺乏文化底蕴和影响力。一些教师反映,教师都有渴望提高自己业务水平,促进专业发展的愿望,希望学校领导在专业上为自己起到支持、引领和示范作用。但实际情况是,有的学校领导,特别是一些主要领导,不愿进课堂、不敢进课堂或进了课堂也只是摆摆架势,听课不评课,或是评课评不到点子上,缺乏有针对性的指导。学校开展的校本培训,多数是走过场,应付完成任务,没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对教师的专业发展没有起到应有的促进作用;学校教学工作和各项管理缺乏规范性和科学性。因此,校长在广大教师中威信不高,更有甚者成为教师群体的对立面。

  2、教师素质差异较大,整体水平较低。一些中小学教师敬业精神不足、进取精神不强、思想保守、竞争意识淡漠。“自我感觉良好”、“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走一步看一步”的思想在部分教师身上表现较为严重。由于队伍管理体制上的原因,人为因素的干扰和历史的原因,教师学历层次与学识水平现状令人堪忧。从面上来看,教师的学历全部达标,绝大多数学校教师学历超出规定标准,但学历与学识极不相符,教师的实际教育教学能力、教学水平参差不齐。因此,在新课改的实施过程中,对课改出现的新情况束手无策,“穿新鞋走老路”的教学现状影响了新课改的深入实施。有的学校教师由于长期地处偏远地区,工作生活条件艰苦,加上没有竞争压力,放松师德修养、缺乏责任意识,不思进取,不求上进。

  3、现在农村学校教师来源复杂,专业不对口,基础素质低。近几年来,随着教师地位和待遇的不断提高,一些非师范专业或从事其它行业人员流入教师队伍,他们中的一些人在思想上不适应学校管理,在业务能力上很难找到胜任的岗位,而对于这些“教师”素质提高的难度非常大,也影响了学校和教师队伍在社会上的声誉。

  虽然现在正在通过各种途径补充教师队伍,但边远农村学校仍严重欠缺。一部分异地教师,即使分配到边远学校工作,也因各种不便,在一两年内有通过各种渠道很快调走了,留下来的仍然是本地的老将们。学校教育不仅仅是教给学生一些书本知识,还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个性,注重基础性的同时发挥学生的特长爱好。然而,只有一个或几个老师的边远农村学校,教师们本身都不具备音乐美术体育、舞蹈等方面的专长,又怎么能引导学生的特长呢?这就需要对有专长的教师进行合理分配,同时对边远农村教师加强综合业务的培训,加强城乡学校间的交流合作,真正让边远农村学校的教师数量、教学水平能基本满足教育教学的需求。

  教师培训制度落实不够,教师专业化水平较低。多数农村中小学教师教育观念陈旧,缺乏改革意识,专业化素质有待提高。城区学校不乏其人,农村学校更为严重。

  4、城乡教师配置不均衡,使用不合理。由于有关教师调配管理的规定不健全或执行不力,调配过程中的人为因素较多,难以根据学校的合理需求,全面、客观、及时地调配教师,使得市区所在地学校、交通便利的农村学校人员富余,甚至人满为患,条件较差的乡村学校教师紧缺,人员安排使用没有选择的余地。同时由于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制度尚未健全,新教师更新补充的规范机制尚未建立,有的学校出现了教师总量过剩,专任教师却严重不足的问题,而教学急需的新教师却得不到及时的补充,这种由于城乡教师配置不均衡、补充渠道不顺畅而造成的师资资源浪费,严重影响了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

  5、学校缺乏竞争的活力和和谐的教育教学氛围。由于现有的管理体制和激励机制不够健全,学校管理不科学,而新的人事制度改革尚未全面实施,学校的用人权没有完全还给学校,学校内部没有形成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用人机制,忧患意识和危机感在广大教师当中没有形成,许多责任意识差、进取心不强的教师,在思想观念、学识水平、业务能力上不能主动地去提高和完善自己,开拓创新和科学求实的精神不够。一些教师遇到挫折就知难而退,半途而废,致使综合素质不高,难以适应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

  总之,实施边远农村教育均衡发展,任重而道远,很多问题还需教育主管部门实地调研、探讨、评估、规划、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办学生愿意就读的学校,办人民满意的教育,让广大边远农村的孩子们也能公平得到接受良好教育的权利。

  会东县松坪区中心小学  薛劲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老师与学生沟通,走进学生的心灵    下一篇:浅谈如何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