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语文论文

发掘语文教学中的人文内涵

所属栏目: 语文论文  更新时间:2016-10-11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关键词    发掘  教学  人文  内涵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学科的功能进行了重新定位: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所谓人文性,就是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充分挖掘语文资源的人文内涵,引导学生接受人文思想的洗礼,成为一个有个性、会生活、懂感情、全面和谐发展的人。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贯彻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发掘和培养呢?根据近年来对教学实践的回顾与反思,我有如下几点体会:

  一、联系实际,在生活的海洋中采撷人文精神的浪花

  佛教有一个观点:心外无佛,只有从内心深处觉悟到世界的本质,瞭望到彼岸的美妙神奇才能真正脱离苦海,立地成佛。此观点也适用于语文教学,学生只有从心底体悟并接受了作者的思想观点和价值取向,才能真正有所收获,有所进步。怎样才能达成这一目标呢?我认为必须引导学生从自己的实际生活中寻求解答。课堂教学只是语文学习的起点,而课外广阔的生活才是语文的真正课堂,是获取语文素养、培育人文精神的大舞台、大熔炉。九年级上册选了当代作家曹文轩长篇小说《草房子》的一个片段《孤独之旅》。文章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富家子弟杜小康因家道中落,辍学随父去了荒无人烟的芦苇荡放鸭,在经历了孤独、暴风雨等一系列残酷考验之后终于长大成熟起来。学生在学习这一课时,如何理解孤独对于一个人成长的意义就成了一个关键问题。对于十四五岁的学生来讲,教师对其灌输抽象空洞的“孤独”概念是无济于事的,必须将学生引入自己平常的生活,找寻孤独的日子,回味孤独的滋味,反思自己置身孤独之境都想了些什么,做了些什么,最后心智有哪些变化?我在讲授此课时,就向学生提出了一组问题:你有过孤独的时候吗?你当时采用了哪些方法排遣孤独?你最终战胜了孤独吗?你觉得可怕吗?学生对记忆作了一番梳理后,随即就冒出了五花八门的回答,归结起来答案大致如此:父母不在身边,与年龄差异很大的爷爷奶奶在一起;父母不理解自己,或缺少交流,所以很孤独。自己想了许多办法排解,但大多是徒劳,最终只能以坦然面对加以克服。经过这样一些磨练,心智也慢慢成熟起来,不再惧怕孤独了。我听了回答后,非常高兴,说:“同学们也有与杜小康类似的经历,也能像他那样以幼小之躯直面孤独的侵逼,最终也像他那样挺了过来。那么,大家学了这一课最重要的收获是什么?”不少同学回答:“正视现实,直面困难是人生通向成功的金桥”。有的学生甚至引用鲁迅先生的话说:“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些教学成果的取得,确与将学生引向生活,在生活中巧妙寻求教学切入点不无关系。

  二、注意地域文化差异,寻求北国南疆风格迥异的人文特质

  我国疆域广大,地形复杂,独特地理条件下所形成的地域文化丰富多彩,差异很大。这种地域文化的差异性在许多文学作品中有着鲜明的体现,我们在教学中决不能忽视。地域文化差异总体上可分为南北差异:北国多高原、平川、险塞,北人善骑射、性豪爽,因此北风呈现出粗犷、质朴、豪放的特点;南国多水乡,烟柳紫陌、吴侬软语,故南风呈现出柔媚、含蓄、灵秀的个性。了解了上述二者的大致区别,对我们解读文学作品中的地域文化十分重要。如刘成章的《安塞腰鼓》,描写了陕北黄土高原击打腰鼓的场面,展现了独特的地域文化魅力。在讲授此文时,必须要让学生先对陕北文化有一个大致了解。陕西古属秦地,秦人自春秋战国时起就养成了争强好战、粗犷骠悍的气质,加上秦地险塞环护,黄土滋育,历史传统和地理条件的双重作用催生出陕北文化热烈、奔放、朴实、豪迈的性格。这一独特地域文化现象为学生学习《安塞腰鼓》提供了很好的背景知识,安塞腰鼓那宏伟的场面、铿锵的鼓点,以及后生有力的搏击,无不是对陕北文化的完美诠释和精彩展现。学生可以轻松自如地利用陕北地域文化知识领略安塞鼓的气韵风格,进而更深刻更真切的感受到北国文化的精髓和神韵。与此相对的是汪曾祺的《端午的鸭蛋》,汪曾祺家乡在江苏高邮,地处江浙,江南柔媚、精致、温婉的民俗风情在文中得到了鲜明体现。学生如对江南的文化特质有一个先入为主的了解,必将对学习此文带来极大帮助。江南人以其灵秀、细腻的秉赋,对生活的理解和经营自然比北人多了一分留意、一份精致。学生借助这种以文化民俗的视觉,就不难发现,高邮人对鸭蛋的制作如此精制,对鸭蛋的品尝如此费心,从根本上讲反映了江南文化的内蕴和精神!

  三、研究作者,解读文章人文精神的另一把钥匙

  作品的思想倾向、风貌格调与作者的生平、阅历、性格、学修、旨趣密切相关,因此,解读文章首先从解读作者开始。如赏析《沁园春·雪》,首先要了解毛泽东写作此词的背景知识;遵义会议确立了在全党全军领导地位的毛泽东,在率长征部队胜利到达陕北后,胸怀领导全党展开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伟大斗争的宏图大志,于一场大雪之后,登上了海拔千米、白雪覆盖的塬上,欣赏“北国风光”。这些背景知识是准确、全面理解此词的基础。特别是“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一句,一个“惜”字,定下了对历代英雄人物的评论基调。世人仰慕、武功赫赫的杰出英雄在志在天下的毛泽东看来也不过尔尔。联系毛泽东当时站在历史风口浪尖,引领时代风骚的特殊背景,我们不难读出诗行中勃然跃动的一代雄主超越历史英雄,书写时代风流的超凡自信。我们不得不叹道:伟人就是伟人,这样的词作绝非胸无大志、拿腔捏调、虚张声势之无聊文人所能妄作。蒋介石当年初读此词,叹妒之余,下令重庆的御用文人一定要和一篇将毛词压下去,结果只是徒劳。欣赏诗词如此,欣赏其他文学作品亦不例外。鲁迅少年即饱受磨难,在家庭遭受变故之后,受尽了世人的白眼与嘲讽,过早感受了世态炎凉,人情的伪善,故而在品鉴人物,审察世事方面比一般作家更冷峻、更深刻,更发人深省。《孔乙已》中对封建科举制的批判精神,《阿Q正传》中对中国国民性的深刻解剖、《故乡》中对民生多艰的喟然长叹均与先生早年的曲折经历不无关系。总之,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情感态度无不打上了作者个人体验的印记,要深入剖析、准确把握作品的思想内涵和情感寄托,充分挖掘其人文价值,就必须借助作者背景知识这把钥匙。

  语文教学资源所蕴含的人文价值是既丰富多样又潜隐无形的,它需要教师用独到的眼界和巧妙的方法深度开掘,更需要学生调动生活与情感的积累用脑去思、用心去悟。我们只要导之以法、锲而不舍,语文课程中的人文主义光辉必将照耀每一位翱翔远举的学子,让他们在人性美妙的天空中自由飞翔、和谐成长。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探索    下一篇:培养写作兴趣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