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作文写作 > 九年级作文 > 读后感作文

读《明朝那些事儿》有感(作者:傅舒扬)

所属栏目: 读后感作文  更新时间:10-27 点击次数:
文章
来源 初中 教
师网 w w w.9 1 0
w.Ne t

  张宇陶      指导教师:陈昆蓉

  浩浩华夏几千年,刘汉、李唐、赵宋,代代英雄辈出,朝朝兴衰更替,令后人唏嘘感叹,甚至以文相念;如今就连饱受争议的满清,在巨大的影视产业链里,抹去了“扬州十日”“嘉定三屠”的血腥和火烧圆明园、八国联军侵华的耻辱,只剩下歌舞升平。唯独一个朝代,似乎已被遗忘在历史的暗角。而偏偏,最吸引我的就是它——明朝。

  当年明月笔下的明朝,没有电视剧里的胡编乱造,没有《明实录》里的晦涩乏味,他的笔下常常万马奔腾呼啸而过,各方豪杰指天笑骂舍他谁堪夸;他的笔下君臣之间勾心斗角争权夺利,有的为私利下场惨烈如严嵩魏忠贤,有的为国家之利令人生敬如于谦张居正;他的笔下是一个时代百年的脉络,有仕途坎坷以致疯癫吟诵桃花庵歌的唐寅,有不取仕途行万里路青史留名的徐霞客,有看破富贵淡然济世的李时珍,有七下西洋扬我国威的郑三保。笔触之间,点点温情。诙谐之余,不乏历史的严谨。但使它最终熠熠生辉的是贯穿始终的大义和气节。

  三百年间同晓梦,多年之后如若再忆起《明朝》,有两个人定会浮现在眼前。

  去年夏天到杭州旅行,在必经之地西子湖畔,我怀着崇敬之心,走进那座祠堂,终于见到当年明月笔下的那个不朽之人——于谦。自小在书斋墙上悬挂文天祥的画像,写下过“殉国忘身,舍生取义;宁正而毙,不苟而全”的赞词,吟诗作道“拔剑舞中庭,浩歌振林峦。丈夫意如此,不学腐儒酸!”,注定了他波澜壮阔的一生。过人的才学和一身正气使他脱颖而出,而立之年便官至三品(副部级),这样的成就不过是他一生的小小点缀。正统十四年,北方瓦剌犯境,朝中小人王振作乱军情迟误,军队惨败,皇帝被俘。敌兵临近北京城下,朝中以逃跑南迁为策的大臣居多,不绝如缕。于谦站出来“建议南迁之人,该杀!”他不是一个只说不做空谈救国的人,智勇兼备,力挽狂澜,北京保卫战为他做了最好的诠释;随后面临被俘皇帝朱祁镇和他战时临时拥立的朱祁钰的皇位争夺,他毫无意外地作了政治的牺牲品:朱祁镇夺位成功后,他周围的佞臣如石亨、徐有贞构陷栽赃他谋反之心。昏庸的皇帝在复国后杀掉了为国家呕心沥血的于谦,抹掉了他一生的功绩。

  尽管而后于谦平反,召回他的儿子于冕,赐他谥号为“忠肃”,但无法抹掉兔死狗烹的丑剧,况且于谦并不需要这种嘉许,这些高高在上的君王也没有资格评判他:身居高位清正廉直,从未滥用权力,不屑于争名夺利,清贫中坚持高尚的操守;国家危难挺身而出承担天下兴亡,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于将倾,视个人荣辱如尘埃。正如那首《石灰吟》:千锤百炼出深山,烈火焚身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另一个人便是张居正。

  张居正初入官场时,首辅严嵩和次辅徐阶斗得正酣。严嵩的暴行和徐阶异常的隐忍让他从书生的愤青逐渐蜕变成老到的政治家。他逐渐懂得寻找同盟壮大势力,投皇帝所好用帝王心术达成自己的目的,明白官场处世不能只靠孔孟之道,研读精通王阳明“知行合一”的心学,甚至他贪污受贿侵占良田。看起来他和以往的官僚没有什么区别,甚至比不上一生正气的清官海瑞。但现今税法史上,他的“一条鞭法”是必讲内容;抗倭名将戚继光、李成梁没有他便无力保家卫国,凌云翼、殷正茂没有他无法平定西南叛乱;吏治上,“考成法”令全国官吏“朝下而夕奉行”。帝幼母壮,他独揽大权以避免牝鸡司晨,死后却为帝所忌,抄家灭族。

  治世之能臣,古往今来,也只其两种。中国之士大夫,大抵如此。

  于谦的光辉如同日月,虽万世往而犹记;张居正的实干潜移默化,功绩不灭,此人汗青留名。

  如今百年已过,世事变迁,英杰已去空留山川之景,走过金陵旧都,所见不过破败翻修的宫宇和“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唯在梦里,江山故土依旧,驿差车辚马啸而过的官道旁,渔樵江渚之上,旧友喜浊酒相逢,惯看秋月春风,笑谈古今事。

文章
来源 初中 教
师网 w w w.9 1 0
w.Ne t
上一篇:读《三国演义》有感(作者:赵思淇)    下一篇:读《呼兰河传》有感(作者:傅舒扬)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