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作文写作 > 九年级作文 > 读后感作文

读《百年孤独》有感(作者:刘一涵)

所属栏目: 读后感作文  更新时间:10-27 点击次数:
文章
来源 初中 教
师网 w w w.9 1 0
w.Ne t

  时代

  我很难开口说我读过《百年孤独》,因它内里包含的意蕴并非是一介学生所能参透的。我所能做的,大概只有用任何人都能写出的文字来粗浅描摹对它的印象,并且,在大师逝世之际,浅薄地聊表哀悼。

  大约很多文学评论家都有花一本书的篇幅解析《百年孤独》首段的野心,足见作者功底之厚,以至于提起魔幻现实主义人们只想起加西亚·马尔克斯——现在在中国,或许还多了一位莫言——而在他受到“难说诺贝尔奖能给马尔克斯增添多少光彩,但他的获奖必将使该奖的声誉有所恢复”的无上赞誉时,我们尤能够看到他以及《百年孤独》背后的荣光。

  有人曾讽加西亚·马尔克斯说其作品语言如同孩子,马尔克斯微笑回道:这是对一个作家最好的赞美。不错,要想将“历史”这种足以写出一套大河小说的厚重概念浓缩于短短的十多二十万字里,频繁的分段与无谓的华丽辞藻都是无法达成的——这带来的是《百年孤独》与《尤利西斯》《红楼梦》《瓦尔登湖》等书籍一起,并列在“最无法读下去的名著”排行之中。不过我们可以看到,这些“读不下去”的名著毫无疑问都可冠以“伟大”这一形容词。很显然,诺贝尔文学奖授予的不是,或者说不仅是可读性高的作品,它关注的是作品背后的东西:对时代的意义。

  对一个时代的意义。

  循环的孤独

  让我们看看“史诗”一词得到的解释:叙述英雄传说或重大历史事件的叙事长诗。若将《百年孤独》比喻为史诗,马尔克斯就是一位行走在拉丁美洲而非北欧的行吟诗人。《百年孤独》不厚的一册中浓缩了一方世界:一个蛮荒文明的出现与繁衍,时代的进步,资本主义的出现,民主与共和的争乱,以及文明最终的归于消灭。以原文的话来讲,“……梅尔基亚德斯并未按照世人的惯常时间来叙述,而是将一个世纪的日常琐碎集中在一起,令所有事件在同一瞬间发生。”这些将哥伦比亚乃至整个拉丁美洲百年的历史包容在内,于是,历史与个人合二为一,拉美的百年沧桑都溶解于这26万字之中了。

  让人无法把这26万字读下去的原因,其中一点大概就是人物关系。家族的第一代是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与乌尔苏拉,第二代奥雷里亚诺、蕾梅黛丝和阿玛兰妲——在此,七代家族全部的名字已经出现完毕,因为后五代人的名字都是这些名字拆分拼合而成。这大概代表着一种无解的循环,因家族第六代奥雷里亚诺破译羊皮卷时说过:“这里面所有的一切,我都曾经看到过,也早已知道。”这个小镇马孔多的历史,一如哥伦比亚的、拉丁美洲的历史,都在这百年之间无谓地循环着,略无进展:以战争与压迫为形式,以政客口中喷出的毒汁为墨,以人民的麻木与不反抗为纸张,书写一个孤独的历史。如同作者说的那样,“回忆是一条没有归途的路,以往的一切春天都无法复原,即使最狂乱且坚韧的爱情,归根结底也不过是一种瞬息即逝的现实,唯有孤独永恒。”

  孤独。与循环难分难解的是孤独。第一代先祖老何塞大概早隐约知道家族的结局,从他见到吉普赛人带来的放大镜、冰块和磁铁开始,从他埋头计算数日后宣布“世界是圆的,就像个橘子”后被族人讥讽开始,他应当就有了这种想法。

  民众的狭隘落后与不理解将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置于发疯的境地,被绑在树上孤独终老,嘴里念着有关科学的话语,直到孤独死去。第二代奥雷里亚诺的结局是制作金属金鱼,每制作25条即熔掉重制,直到孤独死去。阿玛兰妲在屋中缝制殓衣,缝制完成即拆掉重做,直到孤独死去。阿尔卡蒂奥第二在房间中破译羊皮卷,直到孤独死去。奥雷里亚诺·布恩迪亚孤身一人继续破译羊皮卷,妻子产后大出血而死,儿子被蚂蚁吞吃得只剩一张皮;当他将羊皮卷破译完成的瞬间,小镇马孔多被一场飓风彻底毁灭。所有人的归宿只有死于非命与孤独至死两种,而这些构成了一次次的孤独循环。

  文章的最后字里行间几乎弥漫着一种癫狂,这种不分段的写作方式终于在此达到了最完美的效果。那是飓风来临时奥雷里亚诺疯狂般的寻索,一如拉丁美洲百年徒劳疲累的总括。

  人不为孤独而生

  革命家维尔涅站在断头台上说:“革命会吞吃掉自己的儿女。”如此的道理之于法国大革命是如此,之于拉丁美洲百年的现实也是如此。

  马孔多的这个“注定经受百年孤独的”家族以及它的每一个成员,从孤独中诞生,在孤独中死去。就像拉丁美洲的历史:过快地从愚昧跌跌撞撞走向文明,在外来资本主义的侵蚀之中,殖民、起义、革命、内战,这些词语附骨之疽般伴随着这个大陆的人民,走过了毫无进步的百年。

  马尔克斯所有的作品几乎都围绕着“孤独”运转。但是这种对孤独的执著,却包藏了对孤独的强烈抨击。在此,没有什么能够比作者本人的话更好地收束这篇文字了。

  “……即使以为自己的感情已经干涸得无法给予,也总会有一个时刻一样东西能拨动心灵深处的弦;我们毕竟不是生来就享受孤独的。”

  我们毕竟不是生来就享受孤独的。在孤独里玩得够久了,终究会有一个念头让人前进。

文章
来源 初中 教
师网 w w w.9 1 0
w.Ne t
上一篇:读《城南旧事》有感(作者:熊婉吟)    下一篇:读《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有感(作者:刘浩)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