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信息技术论文

新课改背景下如何高效、优化的上好信息技术

所属栏目: 信息技术论文  更新时间:2016-11-18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内容提要: 信息技术课的主旨在于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本文通过对当前课改背景中,各中小学上课情况的简单分析和反思,探讨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之下,信息技术课该怎么上?如何进行才能真正有效?

  关键词:提高信息技术教学效益;合理运用的思考;兴趣的培养信息技术新课程要求以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为宗旨,强调通过合作解决实际问题,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个性差异、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实现学生个性化发展。

  一、信息技术在新课改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我是一名刚走出校园不久的新教师,由我来说这样的话题,您可能会觉得我不够格,有点初生毛犊不怕虎的意味,但就这两年,无论是我实习时的单位,还是任教时的单位,无论是赫然屹立的城市教育,还是孤注平凡的山村教育,对于信息技术课程这一块,没有太多的人们去在意、关注。很多的学校甚至没有专业的教师队伍。在他们的眼中,这门课程轻如鸿毛,可有可无。无论是在教师队伍中,还是在学生眼中,这门课程就是一堂上网的课程,玩耍的课程,供人娱乐的课程,教师可以悠闲自得,学生可以“乐在其中”。果真如此?

  1.      课堂教学表面热闹,自主研究流于形式虽然目前高考还是指挥高中教学的指挥棒,因此信息技术在整个学校教学系统中的地位显得并不如其他学科重要,但并不是说信息技术课程可有可无。在此背景下,信息技术课应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式,如何进行教学,更是我们深思的话题。

  尽管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每一堂信息技术课程孩子们都会十分兴奋,但这只是过于表面的热闹,没有固定的教学目标,孩子们不会去自主的探讨,盲目的跟从,操作。只是单纯的把一个知识点学会,而没有把握如何会学。很多教师在课程教学中,也只是把知识点纯粹的教给学生,没有给学生足够的空间,让他们的自主的探讨和研究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的问题。新课改的一个新的要求是倡导把课堂回归学生,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我们要发掘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让其在自主探究中成长,学习。

  2.      教材编制轰轰烈烈,教学实践冷冷清清每一本教材在编制的时候,都费劲了编制者不少的心血,哪怕是初中生用的循环教材。每个年级每周在信息技术课程的安排上至少有一节课,但哪怕是一节,在不重视的学校里,早已成为其他科目老师的餐点。曾经在我就职的一个山村中学中,没有太多的老师会在意信息技术课的进程,大部分班级一学期可能计算机都没有接触过。八年级的学生,有的连怎么开机都不会,更不要说其他的操作。您说这样只是单纯的读书,死读书,难道就真的是社会想要培养的人才吗?

  3.      环境搭建不到位,课堂低效,目标难于达成当代信息社会的飞速发展对学生的信息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信息素养已经是公民必备的基本素养,信息科学已经成为其它科学的基础。随着新课程的深入开展,我们必须实事求是的承认,传统的应试教育势力强大,素质教育不能真正落实,固有的“知识本位、学科本位”课程观所产生的危害影响至深,教师向学生展示的知识世界具有严格的确定性和简约性,这与不确定性和复杂性为特征的学生真实的生活世界毫不匹配。信息技术课堂环境搭建不到位,课程结构单一,学科体系相对封闭,在实践中与知识技能的传授无直接关系的校内外活动,教育、课程远离学生经验和社会实际,课堂低效,极大地降低了学科应有的重要价值,难以反映现代科技、社会发展的新内容。信息技术教育必须与时俱进,仅仅掌握知识与技能已远远不能适应信息社会对人发展的要求。

  二、信息技术在新课改实践中的方向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知识,技能的更新越来越快。以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为基础的信息技术已逐步渗透到各个领域,社会信息化已是大势所趋。而其更新的速度更是让人瞠目结舌。不管是硬件还是软件,几乎月月出新招,真可谓是日新月异。更先进的软件版本不断地出现,学习的内容越来越多,对我们掌握这些知识就带来了更大的困难。面对这纷繁复杂的计算机世界如何让学生学好信息技术呢?我想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深入探讨:

  1.      自主创新是基础新课改提倡自主学习,学生要在课堂中占主体地位,信息技术的教学也不例外。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教育在其前进的道路中也与时俱进着,新的教学理念也在不断的产生,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新课改的产生,要求我们转变观念,转变角色,转变态度。改变在传统教学中一味传授,忽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的观念,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主动的参与课堂教学,发挥学生的能动性,自主创新,结合已有的知识,探讨新知识。通过小组间的互助协作,激发学生的主体作用。

  在信息技术课程中,特别是操作题部分,把课堂完完整整的交给学生十分必要。课程中,大多数老师会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所谓“任务”,是指学生按照教材或教师的要求去完成某项工作。任务是课堂教学的“导火索”,是问题提出的表现。学生可以根据老师抛出的任务,自主探讨,也可以小组内相互讨论,得出操作步骤或结论,从而达到学习的目的。当然教师在此过程中也要发挥教师的主导地位,巡视课堂,如有学生遇到问题,即使帮助指正,待起得出结果,由学生师范演示,教师指正和补充。最后小组间交叉打分,教师可以根据课堂评定表准确的判断本节课学生的掌握情况。

  曾在一则论文中看见过这样的一段话:如果只就教育问题谈教育,就像盲人摸象;如果只就改变学习方法来医治教育问题,就如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改变学习方式似乎可以改变教学的很多东西,也有利于自主学习的提倡,但我们在改变的同时,也要善于取舍,有些传统的东西依然需要我们传承下去,你可以优化,但不能抛弃。

  2.      动手训练是关键俗话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信息技术也不例外。信息技术是一门知识性与技能性相结合的工具课程。而其中的技能又是最重要的,理论知识是技能的基础,技能是理论知识的目的。只掌握知识没有技能就如同纸上谈兵,所以必须把培养信息技术的基础操作技能作为主要任务,而动手去实践去操作是实现这一目的的唯一途径。

  在教学中,努力让学生多动手,以学生为主体,让其在操作中、实践中领会方法,而不是靠教师的长篇阔论,一味的讲授,演示。只有让学生大胆的动手操作,放手让学生去探索,哪怕这一路不一定那么的一帆风顺,更或者布满荆棘,但请相信,只有让他们去做了,才会做。就好比小孩学走路,如果大人永远不放手,那么永远学不会。

  另外课余多开放电脑房,给学生一个动手操作的平台。学生可按班级轮流上机实践,内容不限,完全自由。多操作,多动手,这样学生不但可以对课堂知识进行巩固,而且更可以去掌握自己感兴趣的知识,也能提高学生的操作水平,特别是对于一些小学、初中不怎么接触电脑的学生。对各种基本的操作,如鼠标运用,键盘的使用变得越来越熟。

  因此在指导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应提倡他们敢与动手,勤动手。技能水平随着练习次数的增加而不断熟练,从最基本的指法,到各种软件的应用,只要能坚持练习,速度和质量都会有很大的提高,从而达到孰能生巧。动手操作同时还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成就感。当他们亲自动手完成某一操作任务,就会形成小小的成就感,这便是学习过程中的巨大动力,这种动力将及大地推动学生对信息技术地掌握。

  3.      讨论评价是方法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我们除了要让学生主动学自主学、勤动手多训练外,还应当提倡同学之间多讨论多交流。我们知道讨论、交流是学习的一种好方法,它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内容可以丰富多彩。交流讨论最大的优点是能取别人之长补己之短。我们可以在讨论交流中,不断的吸取别人好的经验,好的方法,同时,还可以激发自己的灵感。俗话说一千个读者,便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们要善于发挥信息的共享性,集思广益。在教学中,充分的运用教学评价,特别是操作课程。教学评价的使用,一方面能有效的反馈学生表现,另一方面促进学生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4.      及时反思见效果课改过程中,要求我们老师在教学中要不断的反思总结,我想,学生也应该这样。坚持每节课反思,每日反思,甚至每月反思,当你回头看做过的事情的时候,会有不一样的收获。反思就像药一样,苦口却能治病。只有及时的发现病情,找准病因,才能有效的医治。反思是一次自我解剖的痛苦的过程。它就像一个人拿起刀割掉身上的毒瘤,需要巨大的勇气,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或许不难,但要用一颗坦诚的心灵去面对,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懂得反思是大智,敢于反思是大勇。割掉毒瘤可能会有难忍的疼痛,也会留下疤痕,但它却是根除毒瘤的唯一方法。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小学信息技术编程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下一篇:高中新课改下的信息技术教学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