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历史论文

浅析新课程背景下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的策略

所属栏目: 历史论文  更新时间:2016-11-21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现今高中历史新课程改革正如火如荼地在四川进行着,四川省高中历史新教材不再像旧教材那样以通史的模块和时间先后顺序从古到今、从中国到世界把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等方面的内容放在同一朝代的章节里,而是以“专题”的形式将古今中外的历史编成政治史、经济史、文化史三个必修和数个选修教材。伴随着新课程的实施,原先的教育教学理念、方法、范围和过程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通过对高中历史新课改的教学实践,现就新课程下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的问题谈谈我个人的认识。

  一、初高中历史教育教学的衔接问题(一)学生历史学习状况分析:

  1、初中学生的历史的基础知识普遍较为薄弱(农村学校更严重)。

  初中历史课时安排少,再加上缺乏专业的历史师资队伍。这就决定了学生初中阶段历史的基础知识是相对欠缺的,无法为以后高中历史的学习奠定必要的基础知识储备;又缺乏必要的学习能力和方法的培养,更不用说对历史基本理论和概念的了解。

  2、初中历史学科长期不受重视。

  四川省初中历史由于中考不考或只考政、史、生合卷,所以初中历史学科长期被视为“冷门”、“副科”,历史学科在初中学科中低位地下。

  3、学习方法上的欠缺。

  初中学生习惯于机械背诵,缺乏积极的思维习惯。升入高中后仍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依然如故,这些因素给抽象的高中历史学习带来了一定障碍。

  (二)高一历史教师教学状况分析:

  1、历史教师自身认识及准备不够。

  对于高中历史新课程,不仅学生基础薄弱,当前大部分高中历史教师特别刚刚从高考一线下来的历史教师,不仅习惯于原来上课满堂灌和重点知识强化的方法,而且还忽视了新课程以学生为主体,合作式、探究性的目标教学的理念。可以说,新课程下高中历史教学内容与目前我国高中历史教师所具备的专业知识存在着较严重的脱节状况。

  2、课时多与待遇低的矛盾。

  在当今激烈的高考竞争压力下,高中学校普遍地将语、数、英三科提到非常高的地位,视为“宠儿”,客观上理科专业在数量和质量上的优越性,再加上主观上重理轻文的观念,所以导致了高中学校重理轻文的教学管理机制,高中历史教师课时多、待遇低,往往出现一个高中历史教师上五六个班甚至八九个班的历史教学,但待遇抵不上语、数、英老师一人上一两个班的情况。课时多与待遇低的情况严重打击了高中历史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在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高中历史新课程的推广和落实。

  二、初高中历史衔接的教育教学的策略(一)要树立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

  高中历史新课程理念要求高中历史教师不仅是历史教学活动的组织者,而且还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并还要求教会学生学会自主学习。但是,目前高中历史教育教学中仍存在着大量 “满堂灌”或“变相满堂灌” 的现象,历史教师的教学观念还没有得到根本的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仍占领课堂;历史教师在教学中属于主动的主体,而学生则成为被动的客体。但是高中历史新课程改革时不待我,所以,我们要及时地纠正教育教学理念,明确教师在教学中的职责,抛弃传统的教学模式,以适应新课改发展的需要。在高中历史新课程理念下,历史教师不仅要立足于“教”,而且还要指导学生“学”;不仅从知识的讲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而且还要让学生从被动听讲的接受者转变为主动参与学习的主动者。只有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让新课程理念渗透在历史教学中。

  (二)要树立民主平等的师生理念。

  新课程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树立民主平等的师生观念。在新课程理念下,历史教师在课堂中不能唱独角戏,否则,学生会处于被动的地位,没有思考、参与的机会,易缺失兴趣、产生疲劳感。因此,历史教师在备课时,精心准备,做到心中有数;在课堂中要善于察言观色,因势利导,让学生积极参与。这样做,既活跃了课堂气氛,也检查了自己的教学效果,还有利于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通过实践,我认为这样的教学方式既能使课堂氛围活跃,又促使了学生学习观念和习惯的转变。

  (三)认真研读课标现在的高中历史教学,若离开了课程标准,教师们就无法上好历史课。过去的高中旧课程我们是“依纲教本”,而我们现在高中历史课课程则是“依标施教”。因此,我们在明确课程目标的基础上,要认真领会、吃透课标的内容标准即学习要点,它们是处理教学内容的基本依据。

  (四)认真备课传统的备课,基于教师 “我教你学”的思路来编写教案,教学过程完全是由老师来控制。传统的备课是一种封闭式备课,教师往往满足于一本教材、一本教参,然后在课堂上将它们搬运和装载给学生。这样备课形成的教案,是不可能有深度、宽度和广度,也不可能调控好课堂。

  当前,新课程的要求是“以学定教”。教学设计体现学生学习的需求。因此,教学设计是一个流动的过程,始终是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引出新问题——解决新问题”的循环中进行。因此,教学设计不应是对课堂情景进行面面俱到的预设,而是大体轮廓的描述,并且还要给学生留有更多的空间,让他们在学习中、变化中充实和完善自我。

  因此,教师备课不仅要全面、准确地掌握学科知识,而且还要创造性地组织教材,使用教材。但是我们每个教师的精力是有限的,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所以我们要发挥集体的优势,实施集体备课。集体备课是贯彻高中新课程理念的重要保证。新课程的历史教材不但打破了通史的编写体例,而且是按专题体例编写,这将给学生带来更多的问题或困惑。面对突如起来的问题或困惑,历史教师仅凭个人的力量来备课是难以驾御的。俗话说,“三个臭皮匠顶上一个诸葛亮”,集体备课的质量一定比单兵“作战”强。此外,实施集体备课,每个历史教师可以实现互相学习、取长补短,是当前新课程历史教学改革中实施中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最富有成效的方式。

  (五)积极组织开展历史第二课堂活动积极开展课外活动,如:让学生编写历史手抄报、进行历史评论、讲历史故事等,这既能够激发学生历史学习的兴趣,又能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

  (六)改变评价机制重结果轻过程,重分数清付出的评价机制不利于学生健康发展。新课程理念下,我们要改变过去的评价机制,重视学生的过程付出。那么这种过程评价机制可以通过课堂讨论、辩论、问答、提纲展示、演讲等等活动加以体现,它既培养了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又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

  三、新课程背景下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取得的成效总的来说,在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我在历史教学中不断将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的策略运用于实践中,大胆创新,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方法,按照课程标准的内容,探索出有效的教学方式,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如:我们高2011级在2014年高考中历史学科入围人数在所有学科入围人数中名列前茅。

  四、新课程背景下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实践的意义初高中历史教学的衔接,是一个需要多方合作、统筹安排的系统工作。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历史教师只要掌握初高中历史学习中衔接和过渡的特点,调整学生的心态,一切实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进行教学,按规律教学,师生共同努力,就一定能实现初高中历史学习的顺利过渡,为整个高中历史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浅谈如何提高高三历史讲评课的有效性    下一篇:浅析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主体性发挥的策略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