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语文论文

谈阅读教学中想象思维空间的培养

所属栏目: 语文论文  更新时间:2016-12-06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激发学生展开想象和幻想,鼓励写想象中的事物。”不难看出,注重培养学生的想象力、空间思维能力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而阅读教学是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他们常常用自己独行的思维方式和思维过程来理解文章,这为想象力的培养提供了基础。那么,在阅读教学中,怎样才能进一步把学生的想象力、空间思维的能力培养好呢?

  一、重观察想象是指人的大脑对知觉过的各种表象进行加工塑造,并对事物进行描述的心理过程。教师除了要引导学生有目的、有重点地阅读教材,还要把观察融入学生的生活当中,观察生活中的人或事物。要养成在生活的情景中细心观察的习惯。

  二、借用教材 展开想象课文中的一些关键词句,往往起着表达全篇思想内容的作用。如何抓住这样的作用,然后引导学生去展开合理的想象,作出一定的描述。如《迷人的张家界》一文中的“迷人”一词,学生知道课文中指的是“使人陶醉,使人迷恋。”但对张家界是怎样“迷人”,“迷人”的特点并不清楚,于是我就引导学生从课文的后部分——张家界的“美学价值”和“科学价值”入手,使学生有一个整体感知,同时,也充满了对祖国的热爱,对张家界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好多课文都配有精美的插图,在阅读教学中充分利用这些插图,也可以培养学生思维空间的能力。拓宽他们想象的空间,激活他们的思维。

  三、运用情感迁移,创设情景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努力营造一个适宜师生情感交流的情景,为学生搭建一个自由想象的舞台。我讲《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一课。上课伊始,以中心句“多么奇丽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为切入点,引出中心问题“季羡林爷爷看到了怎样的奇丽景色?为什么称赞德国是一个奇特的民族?”,实现了学生与文本的第一次有效碰撞:让学生去感受“奇丽的景色”。

  教师先引导学生复习回顾重点词语“花团锦簇”的意思,让学生明白,怎样读“奇丽的景色”的句子,然后用极富情感的语言创设了一个语言情境:学生闭上眼睛充分想象、感受一户人家窗台前“花”的场面。师(播放背景音乐):请大家闭上眼睛,我们继续往前走。一家、两家、三家……家家户户的窗台前都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我们继续向前走,一条街道的窗台前都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走过任何一条街,家家户户的窗台前都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啊!整个城市的窗台前都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

  当学生在背景音乐的朗读中充分感受了“花”的场面后,教师又用极具魅力的语言创设了第二个语言情境,学生的感受比第一次更深刻,“家家户户的窗子前都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我并没有满足于此,而是适时地创设了一个画面情境——音乐声中播放德国奇丽的街景。此时,抽象的语言文字变成了一幅幅可观可感的生动画面,学生在语言文字中想象画面,在画面中想象语言文字。不知不觉就掌握了老师渗透的写作方法:作文就是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写下来。

  由此,老师以中心问题为切入点,“以读为本”创设了两次语言情境、一次资料情境,层层递进,步步深入,真正实现了情境创设的“调距”与“还原”。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让跳动的字符在田字格中绽放美丽    下一篇:引导学生问中求学 培养学生识字能力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