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语文论文

学生习作中的“真”来源于生活和读书

所属栏目: 语文论文  更新时间:2016-12-19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真”来源于生活中的体验与观察“生活犹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生活是习作的源泉,这句话道出了生活与作文的关系:作文必须与现实生活相结合,只有让学生真正地参与生活,体验生活,才会有收获。习作的材料来源于学生日常的生活实践,他们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留心体验,是形成丰富内心情感之泉源。培养他们热爱身边的一草一木,关心身边的一人一事,联系生活实践想到更多的人和事,充实和深化内心体验,使材料来源多样化。

  我在教学中曾见到过这样一个有趣的现象。要求学生四季的习作,许多学生选中了秋天。之后,发现了两个都是描写秋天的同学,都不约而同的描写到了秋天的典型植物——菊花,但二人的习作质量却相差甚远。一个同学写菊花张冠李戴,居然描写的是腊梅的特点;而另一位同学的菊花写得“朵朵是道”。一追问,他俩在写这篇作文之前均不曾观察过菊花,不同的是第二位有心的同学习作时买了一盆菊花放在桌前细细观赏,抓住了菊花叶子和花瓣的特点,进行了生动的描绘,才较好的完成了本次习作。显然,离开了“生活”这个最基本的素材源,所有作文便只是空中楼阁、海市蜃楼。

  在自然的世界中孩子们发现到了以前他们没有发现的世界,感受到只要注意观察作文真是有“源”了,作文不难写了。我们农村有着美丽而神奇的大自然,风景秀丽的田野,千姿百态的花草树木,种类繁多的瓜果、蔬菜,活泼可爱的鸟兽虫鱼等,都可以成为学生写作的材料。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仔细观察,感受美,发现美,记录美,使身边熟视无睹的万物活在心里。

  观察不仅可以汲取知识,而且知识在观察中活跃起来,就像钥匙常会锃亮发光。小学生养成了观察的习惯,就会细心地观察身边事物的发展变化、事态的发展,通过多看、多思、多记,获取习作材料,丰富写作内容。日积月累,心中有“粮”,上不慌,习作时,就会得心应手,游刃有余了。在生活中注意观察,要展开联想和想象,这能使文章写得形象生动。比如,观察一棵松树,我问学生:“松树的叶子跟其它树的叶子有什么不同?”学生会回答:“又细又尖。”我又问:“你觉得它像什么?”“像针。”“颜色呢?请再想一想。”学生边看边想就有了很多优美的句子。如:“你看,它像巨人一样挺立着;茂密如针的叶子一簇簇紧挨着,像是一家人;微风吹来哗啦拉响,好像在给我们唱歌……”可见,在观察中展开合理的联想和想象,才能是写出的文章更生动形象。只有体验,才会真实。

  其次,只要给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有目的、有计划地为学生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学生也就不会胡编乱造,生搬硬套,而会把实践中的真实感受融入到习作中去,使习作为生活服务,让习作因生活而美丽。

  这学期学校在我班开展了“环保小卫士”活动,学生亲自手持照相机,戴上监督牌投入到环保行列中,关注学校及学校附近地区的卫生状况,拍下垃圾堆积的地方,拍下乱扔垃圾的同学。并在行动过程中做记录、谈感受,写建议……在活动中,学生动口、动手、动脑,体验活动的意义。在指导学生积极参与活动的过程中,我把习作教学有机地渗透到各项活动中,引导学生用独特的眼光观察,真实地去感受,去体验,写出自己对环保想出的措施。

  用眼去看,用手去动,用嘴去问,用脑去想,用心去感受,在充实生活的同时,使学生趣味盎然,创造了大量的习作题材,写作的内容也更广泛了。只有真正地将自己融合在某种情境之中,才能有效地流露真情。多一些对生活的热爱,你会对生活中的一切产生浓厚的兴趣,那么,写文章时,你的真情实感便会自然地流露出来。

  “真”来源于读书时的积累杜甫说得好:“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句话强调了多读书的重要性,多读书也能帮我们提高写作水平。我们每学一篇文章,老师都要讲到一些精彩的语句、含义深刻的语句,在弄懂含义的基础上,争取铭记在心,待写作文需要时,就像变戏法似的,一句一句从头脑中提取出来,应用到习作中去,使自己的作文增添几分亮色。

  所谓“劳于读书、逸于作文”便是要求学生在阅读中净精神、拓视野、活思想,只有积累了丰富的词汇,习作时才能游刃有余,左右逢源。《美丽的小兴安岭》一文中,有这样一句话:“春天,树木抽出新的枝条……”教学时,我便让学生比较“抽出”与“长出”有什么不同。通过比较,学生明白了“抽出”一词更能表现出春天到了,万物复苏,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接着让学生把这些感悟记在自己的积累本上。后来,在单元习作“记一处景物”中,许多同学都活学活用了这类词语。学生初尝成功,便乐此不疲,随着积累的词句逐渐增多,我便指导学生分门别类地存放,如写景色的;记人物动作、神态、心理的;赞美的……并在说话训练时让学生用积累的词句即兴说一段话,在理解词句的基础上学会融会贯通,灵活运用。

  而在讲授课文时,教师也一定要有意识地渗透一定的观察方法。比如按整体和局部的关系为顺序观察事物。把对象作为一个整体看,然后一部分一部分的细看;最后认识它的全貌。运用这种方法可以准确、细致、完整地认识事物。在上《燕子》时,我就抓住作者由整体到部分的顺序写燕子外形的。再如要抓重点,凡事都有主次之分,在观察事物时应遵循事物的规律,根据事物的特点重点观察。在《爬山虎的脚》一课中,爬山虎的脚与其他植物就有很大区别,我通过分析“巴、拉、贴……”这些动词,指导学生重点观察。

  作文讲究写真人真事,抒真情实感。而大多数同学在写作文的时候,根本谈不上真情实感,更别谈写真人真事了。关键在于同学们平时缺少阅读的积累,尤其是细节描写在文中的体现更是寥寥无几,大都是一些概括性的语句,使文章显得十分干瘪,缺少生命活力。原来文中的人和事多数都是自己创造出来的,换句话说都是编造出来。

  在小学语文课文中,有许多流溢着真挚情感的文章。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就应该引导学生去感悟这些感情,培养他们形成积极的、健康的、向上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如我在教学《游子吟》一诗时,便引导学生深入体会“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句诗句,并且让学生各抒己见,畅所欲言的谈体会,说看法,及时给予正确的导向,然后让学生把自己的感悟记在积累本上。在后来写关于家庭的习作时,许多同学以《我的爸爸》、《我的妈妈》为题,感情真挚地描述了他们是如何感受爸爸妈妈的爱,以后要怎样报答他们的爱。家长们在看了孩子们的习作后感慨颇深:孩子们真的懂事了!又如,在体会和积累了《猫》、《鸟情》、《麻雀》等课文描写的人与动物之间的真情后,许多同学便在习作中表达了他们对自家小狗的喜爱和与小狗建立的深厚友谊。有人说,孩子的心灵是一片肥沃、空旷的土地,往里种啥便长啥。如有可能,我们何不种下一颗情感的种子呢?

  学生从广泛阅读入手,帮助学生解决“有物不会言”的问题。多读书,善读书,重视积累语言。这样,习作就有丰富的语言材料。我在日常教学中也向学生推荐适合他们阅读的文学作品,不断拓宽学生的阅读面,为学生的习作准备材料。这样,在学生的作文当中才能找到最真实的东西。

  习作指导,教师的职责不是传授技法和知识,而是激励、唤醒、鼓舞,让学生学会生活、学会积累、学会运用,带着健康的情感生活每一天,带着友爱的情态关注身边的人和事,带着积极的情绪实现每一次动笔,一定能写出富有个性和真情的文章来。

  作文是用来抒发心声的,应是学生真实思想的自然流淌和外泄。真实,是作文的生命,感情是作文的血肉。生活充实,才会抒发出真实而深厚的情思来。这样即使不去刻意雕琢言辞,安排技巧,作文也会尽显真情的迷人魅力。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树信心,勤观察,重积累,细评价——有感于三年级起步作文教学    下一篇:作文是自由表达的需要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