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道德与法治论文

让孩子们“动”起来

所属栏目: 道德与法治论文  更新时间:2016-12-21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摘  要:《品德与社会》内容标准的特点之一就是倡导开展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我们在教学中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活动因素,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让孩子们在课堂上“动”起来,在活动中学到知识,受到教育。

  关键词: 活动   扮演  辩论  体验生活《品德与社会》内容标准的特点之一就是倡导开展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因为儿童的认识全来源于活动。活动是学生学习的初始。活动是教和学共同的中介,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学生的活动,重视经验与体验的获得,在活动中生成,在活动中导悟,也是对新课程教学的一种极好的补充。我们在教学中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活动因素,化教材内容为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让孩子们在课堂上“动”起来,多进行活动并且每一次活动都紧紧围绕课堂学习的主题,时时注意做到精益求精。在以往学生的学习中我主要应用下列几种学习活动,即收集素材、角色扮演、组织辩论、开展实践、体验生活等方式来辅助教学。

  一、收集素材,丰富资源我们现在强调生活和儿童是我们的教学资源,提出新的教材观,视教材为一种范例,就要遵循儿童生活的逻辑,让儿童的现实生活为《品德与社会》课堂提供生动多彩的材料,并成为课堂活动的主题,以此来优化《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素材,建立教材、活动与儿童生活之间的联系。学生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故事、诗歌、谜语、名人名言、案例、新闻等,我们可以在课堂中加以利用,使学生倍感亲切,还可以作为话题,开展活动化教学。如教学《农产品的家园》一课,我在导入部分根据课文内容和学生实际选择了十种农产品的谜语:玉米、花生、萝卜、石榴、桔子、西红柿、土豆、甘蔗、辣椒、西瓜,让学生来猜谜语,以此激发他们的兴趣,更好地利用他们已有的生活经验来参与新的学习。较好地隐蔽了教育意图,让学生没有感到你在教育他,要他怎么做,而是他们自己在寻求答案,在交流应该怎么做,拉近了品德课堂与社会生活的距离,也丰富了《品德与社会》学科的活动化教学的资源。另外,在课堂中引入一些数字材料,可以增强说服力,也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角色扮演 引发共鸣角色扮演。有助于提高儿童理解他人的思想、情感、观点的能力。角色扮演的频率与各种承担能力存在显著的正相关。不管什么性别、智商的儿童,经常与同伴进行角色扮演,比其他儿童,更易与同伴相处,更受同伴欢迎,社会技能更强。众多的心理学家还认为:在实际的教育情况里,角色扮演常常能产生神奇的力量。因此,低年级《品德与社会》课,应结合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基础,以孩子爱模仿别人的特点为突破口、给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活动实践的空间,发展良好的个性,促进健康的人格。

  近年来,有识之士提出“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品德与社会》”、“《品德与社会》教学体现活动化”等观点。在《品德与社会》课中,一篇故事完整、情节生动、表象鲜明的课文,可以让学生自己来扮演课文中的人物,表演出整个故事情节。通过一台有血有肉、情节生动的课本剧,学生可从中领悟到课文中的思想内涵。这是一种以社会经验为基础而设计出的教育模式。它使学生如身临其境,增强社会中的角色意识,唤起责任感。例如教学《我想要我能要》一课,有关星星和爸爸妈妈逛商场吵着买东西的一段情节,我让学生以模拟的百货商店为背景,由学生来扮演爸爸妈妈和星星,双方都试图说服对方。让学生演了后评,评了再演。这样在评演中不断完善自己的言行,认识到想要的和能要的之间的区别、差距,加上老师的点拨和激励,学生的道德认识不知不觉内化为学生的行动而外显出来。又如教学《遵守交通规则》我在校园内模拟人行横道和红绿灯的场景,让学生“真实”地体验应该如何遵守交通规则,怎样才是真正遵守交通规则的行为。再如教学《我要向你学习》,在“什么是真正的取长补短”环节,我让学生凭借文本范例和各自的生活经验,进行小组讨论,设计一些场景,再在组内分工合作进行角色扮演,然后全班展示。在展示过程中,教师随机进行价值引导,诸如:谁有过这样的体验?这是真正的取长补短吗?说说理由。学生通过观察、倾听、评价,感悟到真正的取长补短应该是大家一起进步,一起提高的过程。诸如:相互利用、武力征服他人的行为都是不可取的,进一步提高了学生分辨是非的能力。

  三、组织辩论 深化明理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和事件教学的要求出发,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来活跃课堂气氛。在教学中以学校、家庭、社会的生活内容,设计是非题,引导学生在判断、辨析、讨论中加深对课文内容的认识,提高判断能力。

  学生的道德认识不能只局限于课本,有时必须通过活动拓展认识,深化明理,而开展课堂辩论,是达到这一目的的有效方法。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教师通过创设道德认知冲突或抓住学生认知冲突,让学生采用辩论的方式解决问题,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思考,主动探究,在辩论中深化明理,提高道德判断能力和道德行为能力。

  “灯不拨不明,理不争不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意创设道德认知冲突,为学生营造有利于开展课堂辩论的环境。例如教学《心中的110》一课时,我借助多媒体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放学路上,从一辆汽车上走下来一个陌生人对小红说‘我是你班主任的好朋友,能带我去见你的班主任吗?’小红应该跟陌生人走吗?我没有让学生直接回答,而是让同意走的同学坐左边,不同意的同学坐右边,座位调整使课堂成为辩论会场,在对抗辩论中,使学生得到启发,明白生活中许多看似平常的事情也可能暗藏着危险,不要忘了拨打心中的110,从而提高了学生的道德思辩能力和认知水平。

  四、开展实践 知行结合实践是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最好方式,也是《品德与社会》学科教学的最终目标,学生在课本上学到的道理,有待于落实到自身的行为中去,这就需要联系实际,导之以行。而“生活是教育的源泉”,《品德与社会》教学的内容又大多贴近生活,要在实际生活中完成养成教育,学生良好品德的养成关键还在课外。我们要利用有限的课堂,设计多样的活动,把学生的课外活动串接起来,真正使品德教学从生活中来,回到生活中去。

  《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应注重课堂明理,课外导行。在《品德与社会》课教学中,除了课内教学,校内训练,还要有意识地抓住各种教育时机,组织学生主动地、愉快地进行实践活动,从而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有利于知行统一,形成道德评价的能力,促进道德素质的提高。现代儿童大多是独生子女,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很高,“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而大部分家长是只重视智力的开发,忽略了对其他方面的要求,这就造成了部分学生不关注周围的人和事,对他人的劳动无感激之情,觉得一切都是自然的、应该的,逐步养成了惟我独尊、我行我素的行为习惯和心理倾向。在教学《我的劳动感受》一课时,我一方面引导学生学会关注他人,知道学校内、社会上有许许多多的工作岗位,这些岗位上的人们都在辛勤地劳动着,他们每天都在默默地为我们服务着;一方面让学生参与力所能及的劳动,有意识地尝试不同的工作岗位,体验劳动的过程,感受劳动的艰辛,激发对劳动的热爱之情和对劳动者的理解和尊重,同时在劳动实践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五、发现生活、体验生活教学,须让学生用心去经历、用心去体验,体验生活的酸甜苦辣,体验人生的美好生活,体验他人的奋斗与幸福??从而真正丰富他们的内心世界,丰富他们的情感世界,让他们的心灵变得敏感起来,细腻起来,而传统的书本教学只能造成知识的仓库,情感的沙漠。如教学《我爱我家》时,我们让学生回家采访自己的父母,了解他们一天干了多少事,了解父母的辛苦,学会感激家长,体谅家长的难处,尽量少给家长添麻烦,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生活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不仅激发了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广泛地接触了社会,接受了大量的信息,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为学生的社会性发展奠定了基础。

  儿童是学习的主体,学生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的发展,是在各种活动中通过自身和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教师通过创设丰富的、灵活的、直观的、开放的学习形式,给学生大量动脑、动手、动口的机会,让课堂活起来,让学生动起来,既强化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又提高了主体参与能力,从而增强了思想品德课的实效性。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发挥品德课的独特作用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下一篇:用好生活大环境培养学生良好品德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