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语文论文

浅谈多媒体技术在小学低段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所属栏目: 语文论文  更新时间:2016-12-27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进入了信息时代,多媒体日渐成为课堂教学中的得力“助手”,在各门课程的学习中运用多媒体资源,学生兴趣盎然,思维活跃,对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新能力起到重要作用。下面,根据自己的实践和理解谈谈多媒体在小学低段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一、多媒体在记识生字中的运用记识生字是低段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苏霍姆林斯基曾提出“儿童是用形象、色彩、声音来思维的。”所以我们在低年级的识字教学中可以利用图画、字、形等形象化的手段来帮助学生掌握汉字的音、形、义。汉字中有许多是象形字,这类字很容易让学生由字联想到它所表示的形象,利用这一特点在识字过程中可以用联想形象的方法帮助识记生字。例如:在执教一年级上册《口耳目》中,我利用多媒体制作课件演示“火、目、鸟、竹”等字的变化过程,学生们通过直观、形象的画面,牢牢地记住了这些字的音、形、义。除象形字外,要求学习的形声字也不少。于是,我制作了一些如“捡树叶”(带有生字、词的树叶从树上飘落过程中识字,再捡入垃圾桶)、“比一比”(形近字、同音字进行组词或连线)、“猜一猜”(听读音猜字,拼读音看偏旁猜字,猜谜语想字)、“一晃而过”(迅速移动字、词快速记读)等动画课件,让学生在轻松、快乐的气氛中记识生字和由生字组成的词。利用多媒体识字,不仅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而且提高了识字的自主性和创造性。

  二、多媒体在指导朗读时的运用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朗读能发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情趣。学生朗读能力的逐步提高,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就会逐步加深。”《语文课程标准》也提出:语文教学的目的是指导学生正确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其中朗读训练是学习语言的重要途径之一。将视频、图片、动画、声音等聚为一体的多媒体把抽象的语言文字变成图文并茂的感情朗读,使学生形成多种感官刺激,传递情感,容易进入文章的意境,让朗读成为一种美的享受。例如我在教完《望庐山瀑布》后,播放了一段庐山瀑布的录像,让学生亲眼目睹了庐山瀑布的雄伟气势,产生了身临其境的感受,然后再让学生听配乐的课文录音,跟着录音练读。这样,学生读起来既感情真挚,又抑扬顿挫。最后,我把学生的朗读录下来,再放给他们听,让他们跟课文录音比一比,自己评一评。学生找到了差距,练得更欢了。利用课件,创设生动的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朗读积极性,享受读书的乐趣,为逐步提高学生理解,运用语言的能力打下基础。

  三、多媒体在口语交际中的应用口语交际作为语文教学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已然成为交流传递学习生活信息、开拓视野、发展智力、提高学生素养的重要渠道之一,越来越为广大语文教师所重视。但传统的口语教学课堂容量少,单调沉闷,再加上小学低段学生由于视野窄、阅历浅、情感体验迟钝,让口语交际课变得索然无味。多媒体作为信息传播和交流的工具,给传统的口语教学带来了新气象。教师利用多媒体视频图像、声音、动画,人机交互和资源共享等特性,为学生创设了视听结合、形象生动的教学环境,既适应了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又符合低段小学生的年龄特征,给小学低段的口语交际搭建了无限广阔的平台,让学生说出心中的精彩。

  低段学生在注意力、想象力、自信心、求知欲方面会因生活阅历和学习经历的缺失受到了很大的限制,打击了他们进行交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多媒体的直观、新颖、感染力强、可视性得特点让口语教学变得更容易,也更生动活泼了。有一次,我在课堂上放映春天的视频,画面中啾啾的鸟鸣声、正待萌发的植物、丰富的活动、青春的笑脸,都让孩子们产生了一吐为快的冲动,结果下课后有不少孩子都围着我诉说着小动物们在春天的活动、路边草坪的变化、一家人去踏青的情景……口语交际是一项实践性、应用性都很强的活动,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必须通过大量的实践锻炼,除了完成教材内容外,还要针对教材进行深入挖掘、延伸拓展,运用多媒体的集成优势,进行能力的创新迁移,由此擦亮学生的思想火花。教师可根据热点话题,收集图片、资料制作成课件展示给学生,或运用多媒体网络阅读报纸杂志,收看视频新闻,选取学生自己感兴趣的信息以表演、播报、转述、评论等创新的形式激发学生交际的热情,启迪交际的智慧。多媒体环境下,交际的内容丰富多彩,手法新颖有趣,形式灵活多样,拓展了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实现了口语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共同发展。

  四、多媒体在学习课文内容中的作用1、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在以往的教学中,注重语言表达教学内容,其形式比较平淡,较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尤其是低年级学生学习持续性短,自觉性差。多媒体以直观、形象的内容去感染和吸引力着学生。例如在二年级下册《北京亮起来了》中,对于孩子们来说,仅仅通过读这篇课文是很难让他们感受到北京夜晚在各种灯光照射下形成“灯的海洋,光的世界”这一景象的。因此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我播放北京夜景的视频,从长安街到天安门城楼,再到环形立交桥等,让孩子们从多角度欣赏这座美丽的“不夜城”,然后组织学生交流,因为有了直观感受,学生犹如身临其境,孩子们的兴趣被激发了,想象力被唤醒了,对“华灯高照”“金碧辉煌”“绚丽多彩”等词有了深刻理解。他们各抒已见,并畅谈了对北京城的向往。

  2、凸现重点,突破难点每篇课文都有围绕教学目标而确立的重点,也有学生难以理解的难点,因此运用多媒体把与课文相关的资料呈现,把静态的变成丰富的动态体,拓宽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想象,促进学生的思维活动,就便于解决重难点。如《葡萄沟》这一课,作者在文章开头简介了葡萄沟地位置,大多数学生知道中国地图像昂首挺胸的雄鸡,但葡萄沟具体在哪里不知道,于是,我利用多媒体叙述:“同学们看,这就是我们的中国地图,她像一只雄鸡,在我国西北部的广大地区就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美丽的葡萄沟就在吐鲁番,葡萄沟地理位置特殊,所以那里出产的葡萄非常有名。”这样学生对葡萄沟在我国的什么地方有了形象直观地了解,课文中制作葡萄干这一段是学习中的难点,我们大多数人都没有见过,更不要说孩子们了。上课前,我曾让学生根据文中描写阴房的样子,让他们画出来,结果,大多数学生画得“四不像”,不是作者描写得不详细,而是孩子们没有见过的缘故。于是,在孩子们熟读课文的基础上,我让学生看了课件,远看时的阴房像碉堡的样子;阴房的四面、上面都是小孔;阴房里面钉了许多木架子,每个木架子上又有许多大钉子,接着一大串一大串的葡萄挂满了架子,又接着利用流动的热空气,把水分蒸发掉,使葡萄慢慢变小变小,最后葡萄干制成了。学生身临其境,亲眼看了葡萄干的制作过程,难点迎刃而解了。

  总的来说,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运用提高了学生的兴趣,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增长了学生的知识。在信息化时代,这种高效率的现代教学工具,它与语文教学整合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是教育发展的需要。多媒体技术的应用,需要我们从实际出发,寻找文本与多媒体技术的最佳结合点,才能达到理想效果。怎样让学生学习语文更有兴趣,才是根本,只有促进他们自主参与其中,获取知识,提高语文素养,学生的语文能力才能真正得到提高。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小学语文课堂听写的作用及具体操作策略刍议    下一篇:群文阅读对提高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初探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