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体育论文

跆拳道运动员赛前心理状态对成绩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所属栏目: 体育论文  更新时间:2017-01-06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摘要:跆拳道是一项对抗性很强的竞技体育项目,它即是技、战术与体能的较量,又是强烈的心理素质较量,运动员赛前心理状态是决定比赛成绩好坏的主要因素之一。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调查访问法、资料分析法对高校部分跆拳道专业教练员、运动员进行了调研。并对跆拳道运动员赛前心理状态对成绩的影响进行分析研究,总结出赛前心理状态影响成绩的主要因素,并根据赛前心理训练的内容结合其与体能技术、战术训练之间的关系提出了改进和发展心理训练的基本对策,目的在于进一步探索跆拳道运动员系统的心理训练体系为从事跆拳道工作的教练员运动员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跆拳道运动员;心理状态;影响因素;训练方法;对策1  前言跆拳道是1995年传入我国,与其他体育项目相比,开展得较晚,但其在竞技比赛中所取得的成绩是可喜的,在世界的发展更可说是惊人的,从发源国——韩国来看跆拳道更是让人折服的。这些喜人成绩都是有着一定的理论依据,这都与跆拳道运动员系统的训练体系是密不可分,既要注重运动员身体技能的训练又要注重运动员心理的训练。随着体育科技的全面渗透和社会文化的不断变迁,当今竞技跆拳道演变的越来越激烈和残酷,参加高水平竞技跆拳道比赛的运动员也越来越旗鼓相当,运动员之间不仅是技、战术与体能的较量,又是强烈的心理素质较量,在比赛中运动员仅靠超大负荷的体能训练和技战术能力的训练,要在竞赛中获胜已相当困难,广大的教练员和运动员应深刻认识到加强心理训练的重要性,近几年虽然我国在该领域有所发展,但这方面的研究还比较薄弱,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与讨论,如何进一步加强和提高跆拳道运动员心理训练是非常必要的。本文试图就目前我国跆拳道运动员赛前心理状态现状分析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目的在于探索跆拳道运动员科学、有效的训练体系与方法,为迅速提高跆拳道运动员赛前心理状态提供参考依据。

  2 研究对象与方法2.1研究对象:以西安体院、上海体院、广州体院、北京体育大学四所院校跆拳道专业教练员、运动员作为“解剖”之对象。

  2.2研究方法2.2.1文献资料法根据研究内容, 查阅国内外与本研究有关的文献资料20余部(篇),为本研究在理论上和方法上作了充分的准备。

  2.2.2调查访问法针对跆拳道运动员赛前心理状态对成绩的影响这一问题,对相关各体育院校的专家、教授、教师和教练员进行专访。向他们了解跆拳道运动员赛前心理因素产生的原因及预防措施,并对所获得相关信息进行分析整理,为成文提供理论科学依据。

  2.2.3 资料分析法通过以上方法所得资料进行认真分析研究。

  3.结果与分析3.1跆拳道运动员赛前心理状态分析跆拳道运动员赛前心理有四种较典型的、存在明显差异的状态,即狂热状态、冷漠状态、正常状态和盲目自信状态。

  3.2跆拳道运动员心理因素特征3.2.1主观因素3.2.1.1运动员参赛动机运动员参赛动机直接影响竞技的心理,是推动运动员进行参赛的原因,[1]在比赛的过程中对比赛的心理认识起着重要的支配和主导作用。是跆拳道运动员技战术水平的发挥的依据,如果在比赛场上一味的想要赢得比赛的心理,不了解、不清楚、不熟悉对方的情况,一味的进攻不讲求效率,其结果是攻不成攻,防不成防,容易失去清醒的头脑,很难控制比赛的节奏,打乱了个人比赛的节拍,只有端正比赛的动机,讲求实效性的技、战术水平,了解每个对手清楚对方实力,提高参赛的主动性,队友互相鼓励。处理好个人与团队的关系。明确个人目的、才能在比赛中发挥最佳的技术水平。

  3.2.1.2 运动员的心理承受能力任何一种比赛承受能力是运动员在比赛中创造良好心理的基础,也是能发挥最佳竞技水平的保证。在比赛当中,运动员要承受各种各样的压力;如:教练的期望、队友的鼓励,名誉的高低,在一场比赛 中个人在第一节比赛中分差落后,当自己一时的疏忽被别人上头怎样去面对等等,一些场上意想不到的情况都有可能发生。

  这就需要我们跆拳道运动员有着很好的心理承受能力,[2]才能保证自己有良好的竞技状态,无论出现什么状况都能勇敢面对,敢打敢拼以一颗平衡的心态去面对比赛,超长发挥个人的技战术水平。

  3.2.1.3身体状况良好的身体状况是运动员参加比赛的基础。如果运动员身体在赛前有不良的反应或身体不适,力不从心,以及伤痛等困扰时,那么肯定就会影响到运动员的参赛情绪,从而影响运动员临场的心理稳定性,限制了技术、战术的发挥。

  3.2.1.4比赛中选手的个体差异从大量的实际比赛中表明,跆拳道比赛两人对抗中,个体身体条件的先天性因素,也会影响运动员比赛心理的变化,如身高的差异,跆拳道属于重竞技项目,是根据比赛的称重来进行分组对抗比赛的,当两人有着明显的个体差异时,身高低的运动员就处于略势其技术水平就会受到身高较高运动员的限制,从而影响到运动的心理阻碍了比赛有利的进行,以至影响到比赛的成绩。[3]

  3.2.1.5运动员在赛前的训练水平由于运动员的训练年限是不一样的,所以产生的心理状况不一样,[4]初次比赛的选手经验肯定少,那么高水平运动员其比赛经验就丰富些,他的心理状态就会好一些,反之就差一点,因此运动员的技术经验也是运动员心理不断变化发展的原因。

  3.2.2客观因素3.2.2.1跆拳道比赛个人和团体的影响从跆拳道比赛的形式来看有个人赛和团体赛,无论是个人赛还是团体赛都代表着本队的利益,因此要处理好个人与个人,个人与团体之间的关系,合理的安排战术,[5]如团体赛中根据对手的强弱合理按排进行比赛的人员,根据比赛参赛队员的调空当然这要根据比赛的规定,也要根据自己的条件进行,从而处理好个人与教练,个人与团队之间的关系。如果发生分歧,出现失误,都会影响到个人的和团队之间的消极情绪,从而影响运动员的积极性和技、战术正常发挥,打乱比赛节奏及影响个人成绩也影响到团队成绩。

  3.2.2.2跆拳道比赛中的高强度对抗和时间限制的影响跆拳道比赛是个人的身体对抗性项目。同时也是战术的对抗性项目。比赛时与对方在身体、技术水平上速度、时机等把握不好,不了解对方打法和技术分格,很可能使运动员在情绪上产生波动,同时,在有限的规定时间里,任何一个运动员稍有注意力的不集中或转移都可能造成失误,尤其是在决定胜负的关键时刻,由此可知每个运动员心理所要承受的压力。[6]

  3.2.2.3比赛性质不同的影响比赛的性质不同,对运动员心理影响程度也不同。如锦标赛,全国联赛和国际重大比赛对运动员的心理稳定性的影响就不同,比赛的规模大,心理压力就大。 比赛的规划小,心理压力也因此而减轻。因为比赛关系着省、市甚至国家荣誉,运动员会因感到责任重大,心理压力倍增而产生过分紧张的心理,特别是在比分比较接近,且距离比赛结束时间较短的时候。

  3.2.2.4裁判员的判罚尺度的影响主裁判员的判罚尺度,也就是公平竞争的相对性的表现。但在非量化指标为裁判依据的运动中,公平竞争也只是一个绝对的理念,相对的事实。[7]跆拳道裁判员都是经过严格培训和选拔的,其对跆拳道运动员技术、行为、语言的判断是十分准确的,判罚的指标也是根据运动员的犯规行式进行判罚的,只是每一个裁判员对运动员判罚轻重点看的,如:青方运动员无意中抱住对方进攻的脚,这时就要看主裁判员的判罚标准是警告还是提示,都会影响到跆拳道整场比赛,再高尚、再优秀的裁判员也难以百分之百的正确判罚,而任何的误判、漏判,都可能引起运动员的情绪波动,而影响心理稳定性。

  3.2.2.5观众和噪声的影响观众和噪音对运动员的影响也是不可忽略的,比赛中,观众的呐喊声一般为95分贝,只有时高达100分贝以上,正常情况下,噪音高于85分贝,多数人都会感到烦躁不安。(8)同时在比赛中,观众的呼喊声都带有倾向性,一味的为某方队员助威呐喊,而对另一方近乎冷酷,甚至起哄等,往往是在运动员使用高难度技术得分成功与负时都给予刺激。这样,对任何一方都会造成情绪上的波动,甚至造成精神上的极大压抑,打乱运动员的比赛战术等。

  3.2.2.6其他诸多因素的影响如比赛规则的不断改进,比赛形式护具的运用,如电子护具等等得分要求过于偏高,还有就是教练员的表情,包括肢体表情,言语表情和面部表情等等以及领导在赛前提出的任务或目标过高。都会给运动员造成精神压力和心理上的负担。[9]

  4提高跆拳道运动员的心理素质及训练方法的对策4.1加强对运动员的情绪控制教练员控制好自己的情绪是调节与控制好运动员情绪的关键,训斥、责骂实际上是教练员自己不良情绪的发泄。所以教练员也应有调整控制自己情绪的暗示导语,用在自己出现心境不佳的时候。

  教练员必须以身作则,为人师表。[10]教练员在课上必须精神振作,情绪饱满,注意力高度集中,运动员做练习时教练员不能坐一边,而应站在有利于观察运动员做好练习的位置上,这样不仅可以观察细致,而且可以对运动员心理上起到一种安慰和勉励的作用。

  每次训练课的计划要周密,严谨,让运动员心中有数。如果任务不明确,把握不了比赛的进度,不能顺利的运用个人的技战术,使运动员控制不了场上的有利形势,就会使运动员情绪会更消极,主动性和积极性也会随之下降。[11]

  带好课前准备活动是活跃运动员情绪的重要措施,教练员的重视课前准备活动的心理意义,而且要坚持亲自带准备活动,尤其是在天气不好或者下午训练时,更需要通过心理调动来克服身体上的不适应。

  4.2 培养运动员的自我训练能力运动员的自我训练,是运动员按教练员的指示和要求,进行自我控制,自我要求,自我检查的过程,是把教练员的指示付诸行动的过程,教练员可采用以下方法培养和提高运动员的自我训练能力。

  4.2.1思维能力的自我训练训练中的“想”是运动员自我改善和提高思维能力的重要手段,要求运动员有很高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同时也是运动员在训练过程中运用思维能力的表现,即完成技术与战术的心理过程,训练中运动员能把想和练两者结合起来,必然会使其技术战术得到提高,增强训练的信心。

  比赛中的“想”是训练中的想的继续,是为了把训练中建立起来的操作思维程序,通过比赛中的“想”,使其更加巩固,完善和灵活,从而达到提高运用技术与战术的能力。

  4.2.2意志的自我训练意志的不稳定性,是可以通过训练改善和提高的,教练员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教给运动员如何进行意志的自我训练。首先,确立目标,为使自己能够达到制定的目标,在训练和比赛的过程中,遇到困难和挫折时可以想所要实现的目标,以激励和鞭策自己,增加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信心。其次,不断的自我评价,这对于不断的改善和提高意志品质是很有意义的,找出训练中的不足和优势,增强信心。在训练和比赛中都要做到兢兢业业,全力以赴。这亦是作为优秀跆拳道运动员在长期的训练和比赛中不可缺少的训练形式,因此,教练员要在这方面要注意加强巩固和发展。

  4.2.3控制情绪的自我训练情绪的变化对于训练和比赛要么起积作用,要么起消极作用,控制情绪的训练,就是要把起积极作用的情绪保持在稳定状态,将起消极作用的情绪抑制或者削弱。

  建议在训练和赛前进行自我表现想象训练,运动员到达场地后,教练员先让其在比赛或者训练前较短的时间内(3-5分钟)想象自己以怎样的状态怎样的心理去参加比赛,不要给队员施加压力,放松心态,明确比赛的的目的、任务及情绪上最易变化的薄弱环节,考虑到训练比赛中可能出现的困难,这样做可以使运动员较快地进入训练或者比赛状态4.2.4控制注意力的自我训练在跆拳道比中,运动员注意力与比赛成绩直接相关,注意力越集中,神经的兴奋程度,技术动作的运用,战术的实施,判断能力等相关的心理指数就会随之增强和提高,高强度的跆拳道比赛,运动员的心理品质越稳定,取胜的把握越大,因此,增强和提高运动员在比赛中的注意力,可采用抗干拢放松的注意力。其也是完全在于自我思想的调节方式,在训练中,要做到不怕输赢,思想负担不要过大,不要有思想杂念,不要想的过于复杂,多观察对手,寻找对策,不过分关心比赛的结果与计分。

  4.3培养运动员注意力在比赛中,教练员用语言提示指导时,防止使用诸如“去”或者“不要如何”等指挥运动员,以及“不要慌,不要退,不要分散注意力”等,实际上,“不要如何”属于负面提示语言,例如:经常用运动员的神精中枢应当接受的是“要怎样”的问题,而不是“不要如何”怎样才能把注意力集中,告诉他方法,越具体的语言提示,他越容易接受,收到好效果,注意力自然就会集中。

  自始至终要全神贯注于当前的任务及所要进行的活动上,对与比赛无关的事情和其他人视而不见。一名优秀运动员这样说,要提高注意力,上场什么都不去想,只觉得放松自如,不去想任何东西完全排除杂念,就让人作起事来得心应手。

  总之,运动员的心理训练,关键还在实践中大胆尝试勇于实践,经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样几个反复,才能得到最好的训练效果,心理训练对培养跆拳道运动员的训练和比赛中具有稳定的,适宜的心理状态,促进训练质量的提高,以及让运动员竞赛技能力得到充分发挥 ,创造优异成绩。

  5. 参考文献:

  [1]吴月英。竞赛中运动员的心理障碍与心理训练[j]. 北海,北海市业余体校, 2007,(5):51-53.

  [2]王乃英。等竞技运动员的心理反应及自我调节[j].安徽体育科技,2005,26,(3):48-50 .

  [3]曾庆国。析跆拳道运动成就心理控制与自信心关系[j].广州体育学院报,2001(3):46-48.

  [4] 胡好。优秀运动员最佳竞技状态研究综述[m].四川体育科学, 2007, (12):

  74-77.

  [5]刘卫军。跆拳道[m].体育大学出版社。2000.(4):15-30[6]中国跆拳道协会。跆拳道规则[m].北京世纪大业印刷公司 ,2003,(10):16-32[7]吴兴赏。跆拳道新规则在2003年冠军赛中的实施后的思考[j].安徽竞技体育科,2005,(6):57-58.

  [8]雷艳云。等影响竞技能力的非竞技术因素探析[j].安徽技体育科,2005,26.(1):71-73.

  [9]郭清华。跆拳道运动员的心理训练方法[j]. 安徽体育科技,2004,25(3):68-69.

  [10] 毛永。体育“教练员行为”的理论研究现状与基本框架 [j]. 山东体育学院2005,19,(1):65-67.

  [11]陈立人。等跆拳道[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0,(10):46-48[12]葛春林。运动员注意力的研究——多层面模式分析[m]. 北京:北京体育大学, 2003,(6):109-111.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正确认识学生主体地位与教师的主导作用    下一篇:农村高中体育课现状与思考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