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计划总结 > 语文计划总结

习作教学小感悟

所属栏目: 语文计划总结  更新时间:2017-01-08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作文教学是整个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古人提倡“文以载道”,学生会写作文,会写好作文,便是学生是否掌握语文知识的一个标尺。对教师来说,教学生学会写作文也并不是一件易事。对孩子们来说,他们的写作往往是一种盲目的“写话”,把一些自己的口语堆积在一起,说完整了一件事便构成了他们眼中的“作文”,而不懂得实际上作文是作者自己情感的倾诉,是对生活的认识。因此,教师在语文课教学中,要采取多种教学方法,让孩子能够真切地感受到作家的写作情感,感受到作家的写作过程是快乐的、美丽的、幸福的。应让学生在学习经典课文的过程中产生自己作文的激情和冲动,并让孩子大胆试笔、作文,适时给予鼓励、肯定,增强学生写作的成功体验,培养学生对作文的兴趣。

  一、利用阅读教学巧设小练笔

  “水本无华,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发灵光。”要让孩子们学会在阅读中去感悟写作的方法,寻求写作的灵感。教材中的课文文质兼美,有典范性。如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要求学生学写小动物,课文展示了四篇经典课文,我选择了老舍先生写的《母鸡》这一课,让孩子们去品读。“课文写了一只怎样的母鸡?”孩子们七嘴八舌,(讨厌、炫耀、伟大、厌恶……),顺势让孩子去欣赏1-3自然段,并用它是“一只        的母鸡”来说说自己理解的意思,许多的语言透露了孩子对母鸡的讨厌之情。在此,我设置了一处小练笔,让孩子们去改写1-3自然段,用自己的语言把它写成一只令人喜欢的母鸡。结果,孩子们在感悟的基础上,写出了自己生活中的一只只可爱又伟大的母鸡。

  所以教师对学生的语言训练,应该紧紧抓牢课内阅读这个主要渠道,读写结合,让学生在阅读中感悟,在感悟中进行试验性练笔,不断锤炼、指导、总结,再锤炼,不断丰富学生的写作情感和写作语言。然而仅仅靠课内阅读是远远不够的。加大阅读量也是训练学生语言的有效手段。通过课外阅读既可丰富学生对语汇的积累,又可陶冶学生的情操,开阔学生的思维和视野,在学生心灵中播下美丽的种子。

  二、利用“文学欣赏”巧模仿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凭着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

  孩子从学写话到写片段,再到一篇完整的作文,离不开优美的文章,离不开积累和吸收新的语言,并且通过语言实践活动,把课文语言转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例如:上《火烧云》新课之前,我先给学生布置了“观察日落和日出的景象”的任务。上课文之前先让学生谈谈自己观察到的景象,而每个学生观察到的景象和感受都各具个性色彩。然后看课文中是怎样写日落和日出的,再出示了《火烧云》《海上日出》两篇文章,让他们比较朗读,并说说文章分别写了什么?孩子们饶有兴趣地朗读,并分小组进行讨论,他们发现都是通过写天空的变化来展现美、都是按时间变化描写,作者是抓住了天空中最耀眼、最让人难忘的、最美的景象写的等等……

  通过自己的观察,学生已经有了感性认识,再结合课文让学生思考作家是怎样写的,自己应该怎样写,边朗读边思考,让孩子们去品读作者写得最美的词语、句子、段落,并且试着让孩子运用这些优美的词句写一写自己观察到的《晚霞》。

  通过仿写,能让孩子感受作者的写作情感,领悟其中的道理。教师应大胆鼓励学生自由表达自己的学习感受,尽管学生的认识可能是简单的、片面的,甚至是不正确的,但要让学生敢于思考,敢于表达,敢于“作文”,就使孩子迈出了成功的一步。

  三、利用日记学写作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以体验生活求真实。孩子们由于年龄太小,不懂得从生活中寻找作文的素材,其实他们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可供写作的材料更是不胜枚举。比如我让孩子们讲一讲自己生活中的一件趣事、一件高兴的事、观察小动物等等,发现孩子们眼中的世界是多姿多彩的,只要把他们说的稍加润色,即能成为一篇充满童趣、天真可爱、自然清新的小作文。

  我让孩子们把自己观察到的这些事、物写成日记,结果令人欣喜。有“对父母误会自己的辩白”,有“对小伙伴的道歉”,有“对兰草花的赞美”,有“田野间抓田鼠的乐趣”,有“斗蟋蟀的一次比赛”,有“我在小房间里的一天”,有“我的一次哭鼻子”等等,这些日记读来让人耳目一新。日记本成了孩子们养成积累作文素材、练习写作文的一个小小的“心灵驿站”。更让人高兴的是孩子们在日记中学会把课文中学到的优美的词语用进了作文中,虽然有些不一定恰当,但老师读来却有一种自然的天趣。孩子们还相互交流,形成了很好的写作氛围。

  作文教学是从“形”的感知,到“情”的体验,从“意”的揣摩,到“情”的表达。教师要善于从教学中寻找作文教学的契机,拨动孩子心中情感的琴弦,发出清脆的悦耳的作文之声。让我们一起引领学生“攀语言之藤,摘作文之瓜;顺认知之水,推想象之舟;品文本之理,成意义之章。”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学习《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55个细节》心得体会    下一篇:小学语文高段有效教学研讨会听课反思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