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语文论文

语文教学与思想道德素质教育

所属栏目: 语文论文  更新时间:2017-01-15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蒋素琼

  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韩愈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他的意思是:老师,是靠他来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释疑难问题的。人不是生下来就懂得道理的,谁没有疑难问题呢?我们教师,不仅要教书,更重要的是育人。语文课文大多是文质兼美的典范文章,几乎都有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而语文教学在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塑造人格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它能够融知识教学、能力训练、道德培养、性情陶冶于一体,通过多种方法,使学生既能获得了知识、培养了能力,又受到情与理的潜移默化教育,从而陶冶情操,净化感情,促使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

  思想素质的目标异同向教育

  学生对学习目的是糊涂的,面对社会影响,特别是金钱的诱惑,中小学生对人生价值、生活目标的认识是很肤浅的。有的认为今天的学习是为以后找个“饭碗”;有的认为是以后找个挣大钱的工作,过舒适的生活;还有的认为读书是奉父母之命。因此,学生厌学。为了改变这种情况,我们必须对学生心理素质进行目标导向,使其明白人活着是为了让别人生活得更美好,让他们始终处于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

  语文教师充分利用语文教学特有的形象性、情感性、生动性对学生进行心理素质的目标导向教育,培养他们健康的思想素质,使其具有高尚的追求。例如:周总理的“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伟大志向;文天祥的“留取丹心照汉青”高尚的民族气节溢彩留芳;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给学生以深刻的启示。小学课本第十册许地山的《落花生》教人向“落花生”一样做人,做一个朴实有用的人。小学语文第六册巴金的《春蚕》一课中,他的母亲是中华民族勤劳、节俭、积极生活的美德的象征。可以说,根据教材内容,联系实际,适当引导,对学生进行思想素质目标导向教育具有良好的效果。

  对思想修养、毅力的培养

  一个人一生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要承受挫折、困难的考验。每一个成功者,都有坚强的毅力。当今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从小受到父母的悉心呵护,在优越的环境中成长,遇到困难挫折往往焦躁不安,灰心丧气、意志薄弱、缺乏毅力。但学习又是一个艰苦的事情,不是随便可以学好的。学生要战胜学习和前进的困难,只有依靠坚强的意志,良好的修养。如何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呢?语文教材中为我们提供了无数学习的榜样。例如:小语十一册《我的战友邱少云》,邱少云为了整个部队的胜利,为了战友的安全,活活被火烧死,他的意志是多么坚强;为了崇高的目标,凭着坚强的意志,孜孜不倦,执着追求,一直到生命结束时才同他心爱科学分手的竺可桢(小语课文《竺可桢》);为了发明炸药,凭着顽强意志,四年做了几百次试验,终于成功的化学家诺贝尔等。像这样生动事例在语文教材中比比皆是。只要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得法,学生定能从中吸取丰富的营养。

  思想道德素质中的审美情感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中小学生是爱美的。《大纲》也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观。教师要利用语文课对学生进行美的教育,如《观潮》一文中,要让学生感受到大海的力量和雄壮的美;《春》一文中那一幅幅盎然、催人向上的初春景图;《草原》一课中使学生看到内蒙古草原天美、地美、牛羊美、人更美。还有小语课文《桂林山水甲天下》使学生陶冶于水围绕山,山倒映在水里的祖国山河之美丽。这些佳作,不仅表现和讴歌了人生美、生活美、大自然美,而且还凝聚着作者自己的审美情感。

  教师可充分发挥作品的美育功能,引导学生体会文章中的语言、形象、感情,指导学生辨别真假、是非、美丑、善恶,提高学生鉴赏能力。从而促进情感深化,心灵美化,并萌发出对美的丰富追求与向往之情。学生具有健康的思想道德素质,他们才能正确的认识社会、认识人生。

  语文教师本身思想品德修养对学生的影响

  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语文教师与学生相处较多,对学生起耳濡目染的作用。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老师是学生心目中的偶像。老师的言谈举止,以形象的感染方式影响学生,为学生所接受,内化为他们的思想品德,对学生的思想品德起润物细无声的作用。儿童言行像父母,是他们从父母那里学的。语文教师字写得好,这个班学生的字体就像这个老师。语文教师能说会道,这个班学生口才很好。语文教师气质好,这个班学生特别注重自己的形象美。语文教师一定要注意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身教重于言教。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将诵读进行到底    下一篇:让轻松的课堂充满生命的灵性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