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信息技术论文

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中的德育教育

所属栏目: 信息技术论文  更新时间:2017-02-14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新课程的普及实施,很多小学都开设了信息技术课。伴随着信息技术课的教学实践开展以后,很多信息技术教师都不约而同的发现了一个棘手的问题:如何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对学生展开思想教育,让孩子们健康地学习成长。

  信息技术的教学可以培养学生使用计算机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的深刻影响,使学生紧跟时代的发展步伐。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学生掌握的信息技术技能日益熟练,他们从现代化信息中所接收到的知识越来越丰富。教师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教学,教给学生正确收集信息和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的技能,使学生可以通过现代信息技术获得丰富的知识,现代信息技术对小学生来说,有利于开发学生智力,有利于学生学习应用现代化的技术,使学生在获得信息、处理信息、探索研究、解决问题方面的能力得到发展和提高。

  现代网络技术中传播的信息不全都是有用的,甚至有些是有害的,小学生由于年龄较小,辨别是非的能力较差,更容易受其中一些不良的信息所影响。因而小学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开展相应的德育教育,是必要的。让学生明确是非观念、培养正确处理信息的能力,是一项重要而迫切的任务。

  一、在信息技术课堂上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是凝聚中华民族、推动中国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也是青少年思想教育的核心内容和永恒主题。所以爱国主义教育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具有现实的意义。

  通过介绍计算机发展史,使学生明白我国计算机发展还很薄弱,让学生看到差距,产生危机感,明确责任,激发爱国主义情感,鼓励学生从小立志为国争光。在初步认识计算机和了解它的应用时,我给学生讲解了我国现在计算机的应用程度,并与他们一起共同展望计算机未来的应用和发展,使学生对计算机的应用和发展充满信心,以此来正确引导他们学好信息技术知识,并牢记用信息技术知识为将来我国的社会发展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使学生对未来充满信心和希望,对社会发展充满信心和希望,有效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又结合我国目前的信息技术与国外发达信息技术存在的差距,让学生知道我们的信息技术和民族软件的发展与一些发达的国家还有一定的差距,引导我们学生只有努力学习,将来为我们国家信息技术的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让我国的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水平不低于发达国家的水平。通过教师的引导,使学生的学习信息技术的劲头高涨,同时也从另一方面大大的激发了他们的爱国热情,达到了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的目的。

  二、正确引导学习,上机操作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小学生对学习信息技术知识是抱有浓厚兴趣的,但不加以正确引导,很多小学生会不辨是非,深受糟粕毒害,并沉陷其中!

  上网是学生很喜欢的一项学习内容。利用这一点,在上网浏览、文件下载、收发电子邮件的过程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可以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因为因特网是开放的,信息庞杂多样,既有大量进步、健康、有益的信息,也有不少反动、迷信、黄色的内容。要引导学生既要利用因特网进行学习,又要防止不良信息的侵害是。宣传《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使之善于网上学习;不浏览不良信息;要与诚实人友好交流,不欺诈不侮辱他人;要增强自护意识,不轻易相信传言;要维护网络安全,不破坏网络秩序;要有益身心健康,不沉溺虚拟时空,做遵纪守法的好网民。

  在现代网络信息技术的浪潮中,各种知识参杂其中,小学生由于年龄较小,辨别是非的能力较差,更容易受其中一些不良的信息所影响。大多数小学生反映出来的一个重大问题是很多学生会沉迷于电脑游戏和网络游戏之中,危害显而易见:占用时间、耽误学习、影响身体、精神恍惚等等,最终导致很多学生不爱学习甚至放弃了学习。如何引导小学生正确学习有用的信息技术知识,避免受到不良信息的毒害,就成了我的德育教育工作重点!

  所以在教学中,我们一方面通过培养学生的法制观念,教育学生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不进网吧、游戏机房,上网浏览时选择适合小学生看的内容,并可以针对上网引发的各种道德问题开展讨论,设立网上咨询站;另一方面,教师上课时可以适当多投影一些精美的图片,播放一些优秀的音乐光盘,使学生能够通过正确的途径感受美,欣赏美,从而提高欣赏水准和鉴别能力,增强自身的文化素养,从内心深处自觉地抵御低级、庸俗、不健康信息的侵蚀;其次,在教学中,我们还可以通过向学生推荐一些优秀网站和一些符合他们年龄特点的健康的聊天室,及早教给他们上网的方法和技巧,引导他们有效上网,避免在网上到处“逛”。

  三、在信息技术课堂上的基本操作中,渗透德育教育。

  好习惯终身受益,学生时期是养成良好习惯的黄金时期。在日常的信息技术课堂上,尤其是在上机实践过程中,教师要教育学生爱护计算机设备,强调正确规范的操作,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使用计算机的习惯。

  教师的良好素养,娴熟、规范的演示,对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例如,把用户文件建立在所用系统软件的子目录下就是一种不好的习惯。如果教师在课堂演示的时候,特别是在保存或另存文件的时候,注意这个问题,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养成把用户文件分门别类地存放,为文件取个好名字(便于识别)的好习惯。如果老师随便给文件取个名字之后,又随便放在一个文件夹里,就会把坏习惯传给学生,会影响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所以,作为教师,应该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在每一节课结束时,我都严格要求学生做好四件事情:填好上机记录、关机并且摆好键盘、鼠标和桌椅,以准备给下一节课的同学上课。虽然这些都只是小事,但在这样一个过程中培养学生注意小节、尊重他人、做事严格认真的行为习惯。

  四、在安全使用计算机方面,渗透德育教育。

  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结合有关的教学内容适当地讲解一些计算机安全方面的基本知识。例如:在讲授计算机word基础和应用时,讲一讲有关文件完整性和安全方面的知识,让学生知道有哪些因素可能造成文件的丢失和损害,以及如何利用现有的资源保护自己建立的文件。此外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病毒的有关知识,有哪些常见的病毒,各有什么危害,这些病毒的传播途径是什么,以及如何预防、检测和消除这些病毒。可通过实例(欢乐时光病毒、爱虫病毒……)使学生明白:计算机病毒一旦爆发,将会对人类社会产生巨大的危害。它会破坏计算机的数据信息,损坏计算机的硬件,造成系统崩溃,甚至使Internet瘫痪。所以,不论出于何种目的,设计、制造、传播计算机病毒都是非常不道德的,会受到法律的严惩。也可要求学生围绕“病毒”这一主题查找资料,进行了主题讨论会。

  五、注重培养学生的竞争协作精神,渗透德育教育。

  知识经济时代是合作取胜、协作竞争的时代。作为一名学生,要想取得成功,就要学会与人合作,要能组织、协调各种力量。此外,与人合作的精神会产生一种和谐亲密的人际环境,有益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因此,我们在信息技术教学中一定要创造机会,让学生与他人一起为共同的目标共同奋斗,在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合作、相互帮助和支持中,感受伙伴间的友谊和真情,从而愿意与他人进行交往与合作。课堂上教师可采用以小组为单位的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布置较复杂的自学内容,让学生小组讨论解答问题。或在教学内容告一段落后,给学生布置有一定难度的任务,要求在规定的期限内完成,然后组织交流、讨论,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为了把学生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了培养出更多建设社会主义的新型创造型人才,鼓励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要在信息技术课中进一步加强渗透德育教育。在把德育渗透在教学过程中,在学习信息技术的过程中,也拓展了自己的视野,开阔了自己的胸怀。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关于Moodle在小学信息技术课中应用的研究    下一篇:现代教育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思考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