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历史论文

信息技术与历史教学整合的几点思考

所属栏目: 历史论文  更新时间:2017-03-13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作者:朱江    来源:咸丰县忠堡镇民族中学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现代信息技术教学已成为当今教学领域的热点,以其强大的优势进入课堂教学,给以往“讲史”、“说史”的历史教学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现代信息技术教学以其信息量大、简洁灵活、动态感强、传递迅速、形象直观、声画皆备等特点被越来越多的历史教师所采用。它可以使久远陌生的历史人物形象化;使纷繁复杂的历史事件趣味化;使深奥难懂的历史哲理明晰化。这些特点有利于充分发挥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因此,历史教学如何将信息技术完美地整合到历史教学中,更好地服务于历史教学,成为摆在每一位历史老师面前亟待解决的课题。通过信息技术与历史教学整合的实践,使我深刻地认识到:把信息技术与历史教学进行有效整合,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历史的兴趣,缩短教学时间,增大课堂容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识图能力。这对新形势下教育观念、教学思想的转变,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改进,素质教育的实施都是不可或缺的。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现代信息技术与历史教学的整合将为历史教学不断开创新的局面。

  【关键词】信息技术  历史教学     整合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现代信息技术教学已成为当今教学领域的热点,以其强大的优势进入课堂教学,给以往“讲史”、“说史”的历史教学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现代信息技术教学以其信息量大、简洁灵活、动态感强、传递迅速、形象直观、声画皆备等特点被越来越多的历史教师所采用。它可以使久远陌生的历史人物形象化;使纷繁复杂的历史事件趣味化;使深奥难懂的历史哲理明晰化。这些特点有利于充分发挥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因此,历史教学如何将信息技术完美地整合到历史教学中,更好地服务于历史教学,成为摆在每一位历史老师面前亟待解决的课题。下面就我在信息技术与历史教学整合的实践谈一下自己的体会:

  一、如何理解“信息技术与历史教学整合”的含义

  何谓“信息技术”?何谓“教学整合”?信息技术是指完成信息的获取、传递、处理、施用等功能的技术,信息技术的基本内容包括:信息的获取技术、信息的传递技术、信息的处理技术、信息施用(控制)技术等。教学中“整合”的含义,可通俗地理解为把现代信息技术中的各种技术手段较完美、较理想地融合到课程之中。但整合不等于混合、不等于替代,

  “整合”强调信息技术要服务于课程,应用于教育;强调应当设法找出信息技术在哪些地方能增强学习效果;强调学生的自主探索、自主研究等学习能力的培养。 “信息技术与历史教学的整合”的含义,可通俗地理解为把现代信息技术中的各种技术手段较完美、较理想地融合到历史教学过程之中。以提高历史学科课程的教学效率,改善教与学的效果,改变传统的历史教学模式。

  二、信息技术与历史教学整合的必要性

  1.信息技术与历史教学整合的特点决定了应用它的必要性。

  历史是一个包罗万象的巨大的信息世界。它涵盖了人类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它是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中所创造并遗留下来的各种信息的积淀。通常我们对历史的了解主要依赖于各个时代所遗留下来的各种资料,但其却庞杂繁多,数不胜数。先人留下的各种资料,保留着鲜明的时代烙印,是我们揭开历史神秘面纱的主要依据,是再现纷繁复杂人类历史的关键所在。在传统的历史课堂教育中,只是依赖一本教科书,它不可能全面反映历史本来的生动面目,也无法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现代教育技术以其巨大的信息存储能力,方便快捷的文件检索功能,使广大师生拥有浩如烟海的历史资料及快速查询资料成为可能。

  2、信息技术与历史学科的整合,有利于推进研究性学习。

  旧的历史教材忽视了学生的“想”和“做”,采用的各种教学手段也往往是以教师操作为主,学生观看为辅,从而影响和束缚了学生创造力的发展。而研究性课程的设置正是要强调学生亲自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并开展以此背景为基础的各种必要的有针对性的积极的活动。所以,研究性学习,广义上就是指学生主动探究问题的学习,是一种引导学生用自己的知识发现和解决问题的学习过程,而网络恰恰可以为研究性学习提供有力的支持。学生通过网络浏览器查询了各种信息,调用网上的资源来自学,同时通过电子邮件的形式参加有关问题的讨论或是请求教师的指导。在这一过程中,使学生了解历史,学会结合历史环境评价人物,形成自己的历史观和价值观。

  3、现代信息技术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有助于拉近历史与生活的距离,体现历史学科的现实意义,彰显学科功能。

  历史课程标准明确规定通过历史学习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观,进而使学生学会辩证地观察、分析历史与现实问题,加深对祖国的热爱和对世界的了解,从历史中汲取智慧,养成现代公民应具备的人文素养,以应对新世纪的挑战。然而历史知识具有过去性,历史课所讲述的内容都是过去发生的,不可能再现重演,因此就有了学习历史没有什么现实意义的误解,其实不然。历史是过去的现实,现实是历史的延续,是正在谱写着的历史,可以肯定的说历史与现实的联系非常密切。但如何把枯燥的历史学习与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结合起来是老师们一直比较棘手的问题。现代信息技术在历史教学中,凭借其容量大、直观形象、生动有趣等优势就把这一问题轻而易举的解决了。我在教学中经常以现实生活中的一些热点或焦点问题为切口,联系历史,强化历史学科的德育功能,同时为加深理解现实问题提供有利的条件。

  三、信息技术与历史教学方式的整合

  1、现代信息技术对教师课堂教学模式的整合

  多年来,主导和控制我国中小学课堂教学的,是一种被人概括为“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特别是以古老、传统、守旧著称的中学历史教学,更是以“一书、一嘴、一粉笔”的教学模式长期占据中学历史课堂,这极大地束缚了广大教师的创新意识,也勿视了学校教育对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给基础教育领域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带来巨大的惯性阻力。信息技术手段引进到历史学科教学为改革传统教学模式中的种种弊端带来了希望,原国家教育部陈至立部长说过:“……要在各个学科的学习中应用信息技术和学习信息技术,积极探索应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方法和途径,发挥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变革性的推动作用。”如在讲授林则徐“虎门销烟”时,用大银幕播放一段电影《鸦片战争》相关片断。这样做不仅能渲染课堂气氛,创设凝重的历史情境;而且轻而易举的使学生理解了当时林则徐用海水、石灰来销烟的方法,较之传统教学法(教师口头描述)效果更加到位,达到了激发学生爱国感情和学习历史的强烈兴趣。还可利用计算机网络检测掌握知识的情况,有目的地选择一些试题来练习。

  2、现代信息技术对学生学习方式的整合

  学习是获取知识的过程。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在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帮助学生学会使用电脑并上网操作,不仅扩大了学生的知识范围,也提高了信息检索技能。

  3、信息技术对历史学科与其他学科间方式的整合

  浩瀚的网络空间,是各种知识的载体,利用网络搜索,我们可以发现一连串的相关知识链接。例如,讲解世界现代史,围绕“西亚地区经济发展”,我们查询“西亚经济”时,就可能涉及石油和政治问题。这就事实上促进了历史学科与政治学科及地理学科的整合,信息技术就直接起到了学科整合的作用。

  四、信息技术与历史教学途径的整合

  (一)在教师“教”的方面,教师用信息技术来优化“教”。

  1、创新情景、图文并茂。

  历史知识并不是单纯、机械枯燥的文字表述,生动真实的历史场景靠语言很难再现的,而信息技术的多媒体特征可以使历史知识的呈现声形并茂、情景交融,充分展示历史知识的个别属性,让学生用感官全方位接触历史事物。

  2、专题复习,提纲要领。

  在初三复习忙碌的日子里,在通史复习之后常常采用专题形式复习。每个专题信息量特别大,但结构紧凑,这个时候很适合用多媒体课件以提纲的形式展现给学生。做成列表交给学生填空完成,引导学生将这一个知识点梳理清楚,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框架。

  3、采集信息、百度搜狗答疑。

  在日常备课过程中,我也会遇到一些拓展性问题,比如讲到西藏和平解放问题时,书本上有一张照片是毛主席和十世班禅以及西藏代表阿沛阿旺晋美的合影,为查清楚历史上册封的班禅和达赖分别是哪些人,十四世达赖喇嘛的叛国之路,今天的班禅又是谁,我专门使用了百度、搜狗等搜索引擎工具,在网络中得到了答案。

  4、自创研究性专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余时间我自创了一些专题,用来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培养他们思考问题的方法。比如制作专题《红色经典——革命歌曲赏析》。引导他们分析时代背景,缅怀先烈,激发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感和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决心。这样既陶冶了他们的情趣、提高了音乐修养,也增长了历史知识,收效很好。

  6、博客论坛、QQ群聊。

  通过查询网络解答疑惑,问题越来越多,在时间长河的冲刷下,有不少问题沉淀下来。于是我萌发了一个想法,就是把这些问题分门别类,创立一个有关历史教学的博客。发表自己对教或者学的一些心得,形成自己的体系,期望有一天能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7、习题试题库、随机抽组。

  在平时的大小考试后,我会把试卷的电子文稿搜集起来,或者直接从网络上下载其他省份和地区的考试卷,组建试题库,在以后的阶段性测试中出卷子时,可以从题库中选择一些合适的题目,组成一套试卷。

  (二)在学生“学”的方面,学生用信息技术来优化“学”。

  学生可以利用Internet国际互联网,实现资源共享,协作学习,可在自己的计算机前接受教师讲授,也可与教师进行信息交流,提出问题,接受指导,也可以通过网络访问相关站点、搜集信息、处理信息。

  五、信息技术与历史教学整合的原则

  1、因人因课制宜的原则。分析学情、课情。面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教授方式方法应该有所区别;讲授不同内容的课,所选择的教学手段也应该是有所区别的。对于学习习惯好、自主学习能力强的学生,我们可以多使用电教手段;对于内容感性、容易调动情绪的课,也可以多选择图片、视频、动画。

  2、明确教学目标的原则。在使用信息技术之前要明确自己的教学目的,期望达到一个什么样的效果,需要用什么样的素材和方式。但凡与目的无关的素材和多余的方式可以适当割舍。

  3、课件合理设计的原则。一般的新课课件多采用因果联系、顺承的逻辑设计,一般的复习课件则多采用总-分-总的形式展开,一定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记忆规律。

  4、注重实用性的原则,有用才是硬道理。要注意整合的实用性,好的课件不在于用了多少种信息技术,而在于是否实用,是否能优化教学效果。结合历史教学和各地的实际情况,在实践中不断总结适合本地区、本学校、本班级教学的模式,以期今后来指导我们的历史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

  5、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教学中应注意与传统教学方式的密切结合,配合使用的原则。

  六、信息技术与历史教学整合应重视几个问题

  1、“整合”不等于混合、更不等于替代。“整合”是要把信息技术完美地融合到历史教学中,为历史教学服务。整合的目的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因此,信息技术的使用要以课程为中心,以提高教学效率为目的,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宗旨。

  2、整合促进教学结构的变革,不走老路子 ,整合促进教学结构的变革,实现教育思想理论、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方法全方位的现代化。不能让先进技术走老路服务,比如变“人灌”为“电灌”,那就有悖初衷了。

  3、整合的模式,教师要根据课型、学生情况、教师的个性和教学条件的灵活运用,不能机械教条,死搬硬套。

  4、提高历史教师的现代信息理论素养,主要包括有:信息意识素质、计算机基础素质、应用软件操作素质、应用多媒体、网络教学资源的素质、课件设计和制作素质。否则,会出现“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再度转入“教师中心论”的旋涡。

  5、加强历史教师与电教计算机教师、美术教师等的合作,是提高整合的教学实践水平的必要条件。这样就可以成立课件制作小组,促进教学软件的开发,发挥群体的合作功能。

  6、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教学应注意节奏,合理安排,避免哗众取宠、走马观花。讲课时应注意电脑课件演示的速度和时间控制的问题,要合理安排。

  通过信息技术与历史教学整合的实践,使我深刻地认识到:把信息技术与历史教学进行有效整合,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历史的兴趣,缩短教学时间,增大课堂容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识图能力。这对新形势下教育观念、教学思想的转变,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改进,素质教育的实施都是不可或缺的。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现代信息技术与历史教学的整合将为历史教学不断开创新的局面。

  参考文献:

  1、陈应祥 《息技术与历史教学整合的探索  》

  2、陈俊 《析现代信息技术与历史教学的整合》

  3、《利芬浅谈信息技术与历史教学的整合》

  4、邓志勇 《息技术教育与中学历史教学》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谈历史课堂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下一篇:历史课堂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探索和思考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