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其他论文

关于家庭教育的现状、问题、方法的探究

所属栏目: 其他论文  更新时间:2017-04-13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实验小学   陈爱民家庭是社会的组成部分,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我国古代的“孟母三迁”,“岳母刺字”等优秀的关于家庭教育的故事仍然流传至今,在国外伟大的发明家爱迪生一生只上过三个月的小学,只所以成名完全要归功于其母亲的早期启蒙教育,如今的公益广告中不也说:“其实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足见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有很重要的影响。

  一、   目前家庭教育的一些现状。

  1.             培养目标的盲目性。

  按照我国教育方针的要求,要把孩子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以前的“三好学生”中的三好:如今也变成了在学校做一个好学生,在家做一个好孩子,长大后成为社会的一个好公民。然而很多家长重智育而轻其它的现状确十分普遍。家长除了上班之外,其余大部分时间都花在孩子身上,只要孩子能考一百分,其它的家务事,由家长承包了。以至于很多孩子连力所能及的家务事都不会做,还闹出了有些孩子上了大学还不会自己洗衣服的笑话。有些家长就想按照自己的意愿,把孩子打造成自己期望的某种产品,确忽视了孩子兴趣的爱好和理想,还有的家长希望自家孩子长大后能从事某种高贵的职业,有着优越的工作条件,和丰厚的薪水,确不愿意让孩子去当工人、农民。

  2.             教育方法的随意性。

  家庭教育的实施全凭父母文化素质的高低,在教育孩子时往往表现出随心所欲,高兴时,可以任凭孩子提出一些无理的要求都百依百顺,心情不好时,遇到一点小事就大吼大叫,甚至打骂。

  3.             家长思想观念的滞后性。

  特别是在农村,有些家长认为把孩子送到学校一切教育都是学校的事,自己如果能教育,还送到学校来做什么。再就是农村留守学生占了很大的比例,一些年青的父母为了改变农村落后的家庭环境而被迫外出打工,留下孩子由老人带着,而老人与现代孩子之间确处在两个不同的时代。其思维方式看问题的角度和生活习惯,世界观都有很大的区别。而爷爷、奶奶一般都只关心孩子的衣食住行,确很少关注孩子的思想。以至于出现过在农村有位老奶奶不让自己的孙子看动画片,这个孩子就拿刀将奶奶杀死的惨剧。

  4.             教育知识的贫乏性。

  这个问题,城市里相对好一点,大部分家长都受过高等教育,而在农村要找几位上过大学的父母可以说是大海捞针,这些本身文化素质不高的家长,不太懂得教育学。心理学知识,对孩子的成长规律,身心特点毫无了解。在农村近年来还有一个现象就是很多十四、五岁的孩子初中毕业后就外出打工,过不了多久就交上了异性朋友,有的甚至同居有了孩子,像这样二十岁都不到的年轻父母们,本身就还是个孩子,哪有知识和能力承担起哺养教育孩子的重任呢。

  二、   家庭教育的问题。

  如今全国中小学都已进入新课程,这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素质教育的一场深刻革命。教师的角色也在发生相应的变化,教育方法和评价体系也在不断的改进。然而很多家长还是最关心孩子的考试分数,这是不正确的。

  1.             首先家长应该树立新的人才观,现在并非上重点大学将来当国家公务员或是白领才是唯一的成才之路,正所谓“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当今社会,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知识经济加速到来,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社会知识化是21世纪的三大特征,21世纪的人才,必须具备学习、创新和创造性应用知识的能力,因为很少有家长希望自己孩子长大后当工人,因此在高级技工方面的人才,中国还非常奇缺,我国高级技术工人数只占技工总数的3.5%,与发达国家的40%还相差甚远。

  2.             再就是身教与言教的问题,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说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不仅说老师要在学生面前起表率作用,也告诫家长的要身教重于言教,家长是孩子的一第一位老师,从孩子呱呱坠地开始父母的一言一行对自己的孩子起着潜移默化地影响,这样子的影响会逐渐发展成为一种人生方式。

  3.             爱是教育的基础,父母爱自己的孩子是天经地义的,正如高尔基所说:“爱孩子是连老母鸡也会的……”,然而在独生子女日益增多的今天,有些家长对孩子有些溺爱过渡,娇纵。惯坏的孩子,以至于有些孩子最后走入了违法犯罪的歧途,所以我建议家长应该克服:“私爱、娇爱、和溺爱。”

  1.克服“私爱”,孩子不仅是自己的更是社会的。孩子长大成人后将要踏上社会去面对很多问题,不会永远跟在父母身边,做父母的“开心果”和“掌上明珠”,做父母的应该把孩子培养成为一个合格或优秀的公民,而不是只为了给自己养老,要坚决放弃“养儿防老”的思想。

  2.克服“娇爱”有些过了苦日子的家长怕孩子再受苦。采用“温室栽培法”一切给孩子安排得顺顺利利,照顾得周周到到。真是“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心怕飞了”。以至于孩子娇生惯养,力所能及的事不做,意志力薄弱,感情脆弱,这对孩子的成长是大大不利的。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曾说:“一切都给孩子,为他牺牲一切,甚至自己的幸福,这就是父母给孩子最可怕的礼物了……”

  3.克服“溺爱”,祖辈是奴隶,父母是仆人,孩子是上帝,这样的家庭在当今社会是很普遍的,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的孩子往往任性、自由散漫、自高自大、不太守纪律,为了克服溺爱应该从小让孩子知道他是家庭中普通的一员,好东西大家吃、谁的意见对就听谁的,丝毫不让孩子感到特殊,事实证明父母愈尊重孩子,孩子就愈不尊重父母,家庭愈民主,孩子就愈独裁。父母不使用权威,孩子就愈难控制。当然对孩子严加管教也要讲究方法,要严之有理,对孩子的要求和规定必须是有道理的;严之有格,要逐步提高要求,要适度;不出格。严之有恒,不动摇,不放松,一言既出,驷马难追,再就是严爱结合,让孩子感受到严是爱、松是害。

  总之,要对孩子坚持科学的、理智的爱才能让孩子健康成长。

  三、家庭教育的方法1.          遇物则悔法。即;在家庭日常生活中,父母要抓住点滴小事,相机实教的一种方法。如唐太宗李世民在教育儿子唐高宗李治时就采用了这种方法,李治吃饭,李世民就教育他懂得耕地的艰难,粮食来之不易;李治乘船,李世民就把君王比喻成船,民众比喻成水,让李治懂得水能载舟,也可以覆舟的道理,让他要善待老百姓,做一个贤明的君主。

  2.          榜样示范法。我国古代谚语有“染于苍则苍,染与黄则黄,”父母的足迹是孩子的里程碑,他们的举动都深刻地影响着孩子,当然除了父母以外还有很多人可作为榜样。

  3.          环境熏陶法,中国有句古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说的就是环境对人的影响是很大的,我国古代就有伟大的思想家孟子的母亲为了给孟子选择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竟然三次迁居的故事。虽然对大多数家庭而言,大环境难以改变,但家庭温馨和谐的气氛是可以创造的,把家庭的陈设布置得整洁优美也是可以办到的,和谐的家庭环境是一种无声的爱的教育,家庭成员之间的互相尊重,理解亲密无间,民主平等,必将为孩子如何做人、爱人、尊重人打下良好的基础。

  4.          实践体验法。正所谓“实践出真知”做家长不仅仅要给孩子说明道理,还要教孩子去动手实践,在实践中体验并发现各种真理。

  总之教育是一门学问,更是一门艺术,教育有法但无定法,每家的孩子都各有特点,我们不求每个家长都成为教育家,但求每个孩子都能健康快乐的成长。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校园精神文化是创建校园和谐文化的核心    下一篇: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