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道德与法治论文

品德课教学中教材解读与使用中存在的问题

所属栏目: 道德与法治论文  更新时间:2017-04-17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好的教学,需要教师下功夫去解读教的内涵,感悟教材中的深层含义。而在实际的教学中,很多老师对新教材的作用与教材的编写意图无法弄清,从而导致了解读教材的失误。解读与使用教材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1、未能领会教材的编写意图。比如,六年级下学期第三单元的二级主题《伤心的地球母亲》,教材的编写意图是,同学们根据教材所提供的材料,分组分别对前面三个三级主题进行调查、讨论、研究,然后再通过各种形式在全班交流本组的研究成果,但很多老师都是一个主题一个主题地照着讲,完全背离了新课标的要求和教材的编写意图。既费时,又枯燥,学生的能力也没得到培养,认知水平也无多大提高,课堂教学低效。

  2、忽视单元内主题之间的联系。比如,前不久我听的一节课叫《出行指南》,开课后老师用了几分钟的时间让学生讨论飞机、火车、轮船等交通工具的特点,然后再让同学们据这些特点来选择出行的交通工具。实际上交通工具的特点在本单元前面的一个主题《各种各样的交通工具》里同学们已经研究得很清楚了,本节课不需要再在这上面花时间。但因为教者对教材缺乏整体掌握,没有考虑单元各主题之间的联系,导致环节多余,造成了时间上的浪费。又如,这位老师结束时让同学们观赏图片,感受家乡交通工具的变化,让同学们认识火车票、火车站,也是犯了同样错误。感受家乡交通工具的变化,本来是与时俱进,富有时代特点的很好的做法,但它应该在本单元前面的一个主题《日行千里不是梦》里进行才更合适,而认识火车票与火车站的内容则在本主题后的《我在旅途中》专门有涉及。因为该老师没有认真通读教材,导致了活动内容选择上的失误,使教学目标出现了偏离。

  3、不能根据实际重组教材。我们很多老师上品德课都是根据教材安排的内容顺序,限于教材框架,一步步引导讲解。因为现行的新的品德课程教材编写时,本身就需要老师根据本地、本班实际再创造。比如,有的教材内容适合城市学生,(比如,三年级关于社区的教学内容,教材就是根据城市生活来提供范例的)那么农村学校教师在教学时,就应根据农村实际,对教材内容进行取舍重组,有的教材内容因为中间有留白,所以结构上好像显得散,这都需要教师在备课时精心钻研,对教材进行重组,从而增强教学的生动性和实效性。否则就成了照本宣科,不能达成教学目标。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品德课教学中常见的几种活动形式    下一篇:多途径开展品社教学活动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