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道德与法治论文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如何提高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实效性

所属栏目: 道德与法治论文  更新时间:2017-06-25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在思想政治课教学的过程中,教学实效性的问题一直是一个引起广大教师高度关注的问题。2009年秋季,高中新课程改革在我省全面推行。在教学实践中,笔者深深认识到:为了适应新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作为高中政治教师必须采取科学合理、灵活多变的策略,构筑生动、活泼、开放的课堂空间,真正实现“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新课程核心理念,切实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1、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优化学生的学习心理

  我们面对的高中生是活生生的人,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爱好、思想、情感。在课堂教学中,和谐是师生之间一种心灵的默契,一种沟通的艺术,一种使学生如坐春风的愉悦。在思想政治课堂中,营造一种平等合作、真诚交流、友好互助的和谐氛围,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有利于促进师生、生生之间积极互动,实现学生个性的张扬与发展。因此,教师对待学生要多一些鼓励,少一些批评;多一些关爱,少一些冷漠与讽刺;多给一些学生自主权,少一些盲目灌输,努力营造民主、宽松、和谐、愉快的学习环境,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享受学习的快乐。

  其一,教师要准确地对自己进行角色定位,由“教学活动中的主宰者”转为“合作学习中的领路人”,重视学生的自我感受和独特见解,耐心倾听学生的心声、思想和观点,视学生为合作者和真诚的朋友,从而使学生在愉悦的学习氛围中发展思维、张扬个性。在课堂教学中,我特别注意一些细节暗示。例如,在引导学生探究时,我总是面带微笑地说:“让我们一起来研究这个问题。”当学生回答问题因为紧张而出现停顿时,我总是走到他的跟前,用鼓励的目光注视着他,轻轻地说:“别紧张,慢慢来,我们相信你!”这样,无形中就将老师和学生置于平等的地位,为课堂教学营造了愉快的心理氛围。当少数学生违反课堂纪律时,我没有一味地惩罚和责骂,而是巧妙地侧面提醒学生,让学生领悟到我对他的尊重和鼓励。这样,学生不仅没有表现出对立和排斥的情绪,反而自觉地纠正不良行为和习惯,进而端正学习态度,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其二,教师要努力为每个学生提供展示思维亮点的舞台,提倡思考的个性化,并与学生共同感悟思潮的跌宕与情感的涌动。学生来到学校,不仅带着他们的热情、他们的梦想,而且还有他们的畏惧、他们的烦恼。因此,我们要重视学生在认知水平、兴趣爱好、生活经验、心灵感受、情感体验等方面的差异,及时捕捉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最有价值的成果、最具新颖性的视角、最具创造性的见解,给予尊重、信任和鼓励。例如,我们可以尝试这样一种方法:在教室的板报上开辟了“时事与教材”园地,让学生把自己理论联系实际的最新认识和体会展示出来,后面由老师添加鼓励性评语。我想,看到自己的学习成果公布于众,学生心中会产生喜悦、兴奋、自豪的成功体验,从而以积极主动乐观的态度去进行探究,从而得到知识、方法、价值观等多方面的满足与发展。

  2、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挖掘学生的思维潜能

  《高中新课程标准》指出:“本课程重视高中学生在心理、智力、体能等方面的发展潜力,针对其思想活动的多变性、可塑性等特点,在尊重学生个性差异和各种生活关切的同时,恰当地采取释疑解惑、循循善诱的方式,帮助他们认同正确的价值标准、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可见,课堂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阵地,而不只是我们教师的舞台。因此,教师要想方设法为学生提供更多更广的思维空间,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创造性,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之中。

  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新教材的一大特色就是图文并茂、可读性强,这无疑有利于学生自学。于是,我尝试着把学生真正摆在学习主体的地位,让学生自主地去阅读教材、感知教材,收集教材信息,从而自主地得出正确结论。例如,在学习“商品的含义”时,我让学生阅读教材第4页的材料——“这些购买的商品都是商品”,并思考后面设置的2个问题:(1)上述不同种类的商品有什么共同特征?(2)母亲亲手为你织的毛衣是不是商品?为什么?由于这则材料贴近生活,学生踊跃回答问题。在第一个问题的交流与探究中,学生从各不相同的商品中概括出了它们的共同特征——由于交换的劳动产品,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由表及里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归纳能力。在组织学生讨论第二个问题的过程中,学生学会了运用所学知识来思考身边的经济现象,并进一步巩固了对商品概念的理解——“一种东西要成为商品,必须要同时满足两个条件:一是劳动产品,二要用于交换。”在整个过程中,我不是把概念和知识直接“塞”进学生的大脑,而是让他们根据自己的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来探究商品的特征,使其成为阅读教材的主体、思考问题的主体、运用知识的主体,挖掘其思维潜能,使其顺理成章地理解、掌握并灵活运用教材知识。总之,我们要把学习的权利交给学生,让学生经历学习的全过程,在自主学习中去体验、感悟学习的乐趣。努力做到“书”让学生自己读,“问”让学生自己提,“果”让学生自己摘,“情”让学生自己抒,“话”让学生自己说,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习,在“主动”中发展,在“探究”中创新,逐渐步入“教”与“学”互促互动、相得益彰的良性循环轨道。

  3、关注时代贴近生活,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

  《高中新课程标准》指出:“本课程要立足于学生现实的生活经验,着眼于学生的发展需求,把理论观点的阐述寓于社会生活的主题之中,构建学科知识与生活现象、理论逻辑与生活逻辑有机结合的课程模块。”可见,生活是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源头活水,生活中教学的资源无处不在。思想政治课教学应根植于现实生活,才具有与时俱进的生命活力。教师应主动建构教学与社会、世界和日常生活的广泛联系,把各种有益的素材性课程资源引进教学中来,让学生感受到时代的气息、生活的脉搏,体验学习的乐趣,激发探究的热情。

  其一,我们要关注时代发展,精心设计符合现实生活的问题情境,让学生自由、自主、充分地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能够自动、自控地展开求知活动,从中感受体验的意义和成功的喜悦,获得知识、心理、情感上的满足。例如,在学习“供给影响价格”时,我放弃了教材中关于砂糖橘价格变化的材料,而是就地取材,引入了当地猪肉价格刚刚上涨的事实,让学生开展分析。由于该案例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学生的积极性很高,纷纷发表自己的观点。结果,学生很轻松地明白了“供给下降会使商品价格上升,供给扩大会使商品价格下降”,并准确理解了“买方市场”和“卖方市场”这两个新概念。这样,让学生在走向社会中认识身边发生的事情,有利于摆脱对材料的陌生感、距离感,让每一位学生都有话说,使学生的思维从单调、枯燥的抽象理论里放飞出来自由地翱翔,有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二,我们要依据教学内容,通过设计实践性课外作业,组织开展专题性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投身于日新月异的大千世界,使他们体会到“从做中学”、“社会是大学校”, 从而深化对教材知识的理解。“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在实践活动中遇到困难,往往能使学生产生新的认知要求,激发他们的探究欲望。同时,大量丰富的实践活动能增加学生的信息储备,为他们的创新想象和创新思维提供丰厚的原料。例如,在学习“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时,我利用周末时间组织一部分学生开展社会调查,从设计调查表格,到奔赴我县主要厂矿企业搜集信息,再到统计数据、发现问题、归纳结论,花了一整天的时间。通过调查小组组长在课堂上展示成果,学生直观地了解了我县各种各样的经济成分,并结合教材知识对提出的各种经济形式进行性质上的分类、总结和归纳,还认识到看似抽象的经济制度却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从而激发学生关心国家大事,树立主人翁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把经济知识运用于实践。此外,我们还可以组织学生看与教学有关的电影、电视、录像,开展时事新闻发布会、辩论赛、演讲比赛、参观访问等,通过这些实践活动,来增强学生追求新知的欲望,激发学生去观察、去探索、去创造,使学生的思维、表达、实践、合作能力都能得到充分发展。

  总之,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是师生之间的知识交替与情感交流的过程。教师要改变“以课堂为中心,以书本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积极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善于关注时代贴近生活,使思想政治课从“枯燥无味”到“引人入胜”、从“消极接受”到“主动参与”,使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平等的交流中得到展现,使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强化,从而切实提高新课程教学的实效性。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品德教学离不开生活    下一篇:思想品德课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