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语文论文

谈谈现代诗的教学

所属栏目: 语文论文  更新时间:2017-06-25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余向阳

  诗歌之美在于它独特的诗意诗情,在于它精炼形象的语言,在于它音乐般的音韵节奏,在于它跳跃性、爆发性、形象化的思维方式。诗歌教学重在让学生感受诗意诗情,学习诗化语言。不同的诗有不同的突出特点,教师可“因地制宜”地选取恰当的切入点,展开教学,让诗意诗情氤氲在课堂上,浮现在学生的脑海中,培养学生对诗的兴趣。

  一、让诗意诗情从语言文字里蒸发出来

  诗意诗情是浸润在语言文字中的,两者密不可分,所以在诗歌教学中,常常通过品析欣赏精炼形象的语言来感知意象,进入情境,理解思想感情。这要求教师善于引导学生来焙烤那独特的语言文字,让诗意诗情从语言文字里蒸发出来。

  如江河的朦胧诗《星星变奏曲》,这首诗的语言特点在于一个“怪”字。所以可以以此为切入点来展开教学,启发学生发现其语言的怪。学生会发现许多句子很怪,如“”萤火虫和星星在睡莲丛中游动“、 ”闪闪烁烁的声音从远方飘来“、 ”风吹落一颗又一颗瘦小的星“……再进一步引导学生品析这些句子怪在哪里,但是细想却又不怪,却又入情入理。星星怎么能游动呢?因为星星倒映在水面。因为在水波的晃动下,星光一闪一闪的,像在游动。因为萤火虫的飞动和水面的星光交织在一起,在视觉上造成错觉,感觉星星在游动。声音怎么会闪闪烁烁呢?声音是听觉,闪闪烁烁却是视觉感受 ,但细想却又不怪,因为声音从远方飘来,隐隐约约,诗人用视觉来写听觉,这是通感。风不可能吹落星星,另外,用”瘦小“来形容星星也很怪。因为星光很暗,所以觉得瘦小。瘦小让我们想到”弱不禁风“,诗人把主观感受注入到客观事物中,所以”风吹落星星“……在这样的语言品析欣赏中,学生感知了意象,进入了情境。浓浓的诗意诗情就这样从语言文字中蒸发出来。

  二、诗文互动,酝酿诗意诗情

  诗文互动,其实就是以文释诗,以诗化文。诗歌教学实际上不应该就诗教诗,诗与文,虽然文体不同,但文心相通。诗文互动更能让学生感悟诗歌独特的体质、气质和其独特的思维方式。许多文章文质兼美,教这些文章大可以引导学生对它们进行”提精撷华,诗化改写“。所谓”提精“就是在阅读中涵咏作品所表达的思想感情,领悟其人文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有益的启示;所谓”撷华“则是撷取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撷取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而作者的思想感情常常正是蕴含在具体的情境和鲜明的形象中,”精“与”华“的这种相融的关系,使诗化改写成为可能,是诗化改写的基础。许多文质兼美的文章中好些句子,本身就具有诗性,发现并运用他们就会使改写并不困难。诗化改写对学生是个挑战,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想象力。 如改写朱自清的《。背影》:人海茫茫/含泪的眼中/只有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轻握着太阳般温暖的橘子//岁月悠悠/晶莹的泪光中/只有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还有那太阳般温暖的橘子。改写曹文轩的《孤独之旅》:陌生的天空,陌生的水面/绿色的芦苇浪潮般涌向天边/万重大山般的芦苇/困住了孩子惊骇的眼睛//空旷的日子,日复一日/萤火虫的灯照亮了水面的愁心//黑色的风,黑色的雨/吹散了惊惶的鸭子/叶刀,根刺/急奔的赤脚……/孩子和着泪倒在芦苇丛中//一觉醒来,已是八月的阳光/和软缎般闪闪发光的羽毛//在无边的芦荡中/孩子捡起了一颗白色的卵--/成熟的果实,孤独的馈赠。 改写《不要嘲笑怀抱僵蛇的农夫》:不要嘲笑怀抱僵蛇的农夫/不要嘲笑他/冰封雪盖的大地上/只有他的爱是温暖的火焰//也不要诅咒那条蛇/不要诅咒它/它并不知道/它那感恩的一吻会致人死命。改写张洁《挖芥菜》的《在我们之间》:在我们之间/有一盘尴尬的芥菜/我从野外把它们请来/儿女们却以迁就的微笑/漫不经心的筷子/把它们接待//在我们之间/有一条河流/岁月的河流/它使我们成为/难以接近的两代 改写鲁迅散文诗《雪》--《雨之魂--致鲁迅》粗砺的沙/嘶哑的叫//是谁抽取了你生命之液/是谁腌制了你清润之喉/是那双强力之手/把你搓揉成齑粉//但朔方的雪/你这雨之精魂/却磷火般闪烁/在旋风中蓬勃地奋飞/以你黑洞洞的眼眶/炯炯的注视那黑夜之血 成功的诗化改写,是对文本进行内化的过程,也可以说是对文本的一次再创造,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思想感情得到了熏陶感染,培养了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能力,发挥了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可以说收获是多方面的。

  文可以改写成诗,同样诗也可以改写成文,这就不一一列举了。

  三、创设情境,亲临其境

  诗歌教学中,如果能灵活的依据周边的环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就能达到”无声胜有声“”无言胜有言“的效果。

  如教英国诗人济慈的《蝈蝈与蛐蛐》。诗中说”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大地的诗歌呀,从来没有停息“真的吗?课堂上我让学生停止一切活动,静心地听,看看能听到哪些声音。在那个夏日的上午,在一片静寂中,学生真真切切的听到了远处的蝉鸣,偶尔的鸟鸣,近处的细微的金属般的虫鸣……这些声音像一张透明的挂着水珠的网,在白昼的空中晃动。再进一步想象这些声音发出的环境,于是诗中”在新割的草地周围的树立上飘荡“”在可喜的草丛中“这些诗境就都不言而喻,如在眼前了。除了周边的环境,还可以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不过这很难达到身临其境的效果。

  四、诵读吟唱,感受情感与节奏

  几乎每首诗的教学都离不开朗读,尤其是抒情性强的诗。如流沙河的《理想》光未然的《黄河颂》这些诗根本不需要讲,只需要指导读。有些诗是很好的朗读材料,如鲁迅的散文诗《雪》,诗中南方的雪与北方的雪,朗读的节奏、语气语调是不同的。一者温婉舒缓,一者铿锵坚定。诗本身具有音乐性,有些古诗还被谱成了曲子,所以学古诗还可以和唱诗结合在一起。如《蒹葭》可唱《在水一方》、《水调歌头》可唱王菲的《明月几时有》、还有崔颢的《黄鹤楼》、李商隐的《无题》、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可以结合八下唱古诗的综合性学习来展开活动。

  总之,诗是灵性之物,教师要用自己的灵性来读诗,而不是对诗作枯燥的肢解。诗歌教学有许多方式方法,但无论用什么方式方法,都应以激发学生兴趣为前提,都应在课堂上营造出浓郁的诗意诗情。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浅论新时期中学语文教学论文的写作    下一篇:构建一个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