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音乐论文

为儿童插上音乐的翅膀

所属栏目: 音乐论文  更新时间:2017-06-26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课程改革为基础音乐教育带来了绿色的春天,作为音乐教师该以怎样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来面对我们的学生呢?

  一、开放的师生关系
  二、开放的教学目标
  三、开放的教学过程
  四、开放的教学方法
  为儿童插上音乐的翅膀
  摘 要:立足实践,建立一种以主体性、创新性为特征的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能力的开放式教学模式,使课堂的教学目标、教学课程、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都具有开放性,让音乐课真正“活”起来,真正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关键词:新课程  开 放  学 生
  课程改革为基础音乐教育带来了绿色的春天,音乐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和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不仅能陶冶情操,提高素养,而且有助于开发智力,特别是在激活学生创新潜能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新课程改革展示出一种新的设计思路,立足于学生的音乐学习方式的改革,关注学生创造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它给长期习惯于传统教学方式进行教学的音乐教师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挑战。在新一轮的音乐课程改革中,作为音乐教师该以怎样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来面对我们的学生呢?
  美国现代心理学家布鲁姆指出:“学习最好的刺激乃是对学习材料发生兴趣。”这说明兴趣是学习的基础。立足实践,我建立了一种以主体性、创新性等为特征的培养学习创新精神和能力的开放式音乐教学模式,使课堂的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都具有开放性。变过去由教师指导下的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和自主活动,让学生在经历音乐实践过程中欣赏美、感受美、表现美和创造美,以满足学生的“自我认识”、“自我表现”的需要。搭建让学生自主表演的“旋转舞台”和“梦想剧场”,使学生的心理素质、协调能力和创新思维都能得到良好的发展,让学生成为学习音乐的主人,让音乐课真正的“活”起来,让音乐课真正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一、开放的师生关系
  师生间的关系,是通过教师和学生直接交往而建立起来的。教师要设计开放的课堂,必须有学生尊重爱戴的教师。教师在课堂上是轻松自然开放的心态,学生的心态才能得到开放,他们才能大胆地与教师进行互动,才能大胆地进行创新,因此建立开放的师生关系,是实施开放式教学的前提条件。以亲切自然的教态面对所有学生,在教学实践中,我有这样深刻的感受,当自己怀着轻松愉快的心情给学生上课时,学生的情绪必然随着你的情绪变化,上课表现非常积极。反之,当自己的情绪低落,易发火时,学生也会表现出相对应的情绪,更不愿与你配合。因此,当面前站着的是一位和蔼可亲、亲切自然的教师,学生才乐于与教师倾心合作,并能敞开心扉发表自己的见解,大胆的提出自己的看法,无论是高兴或是沮丧,都应该用自己的真心平等对待所有的学生,使他们乐于学,并能积极地参与教学过程,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参与创新。
  二、开放的教学目标
  小学音乐课程中,音乐创造的目的在于通过音乐丰富学生的形象思维,开发学生的创造性和潜能。然而,在教学实践中,许多教师把音乐课教学目标的重点放在了音乐知识的认识和音乐技能的训练上。在某些人看来,衡量一堂课成功与否的标准,主要看这节课学生掌握了多少乐理知识,唱会多少歌谱,而这些都不利于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更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当我们从教育学、心理学角度,从该学段的学生特点,教学大纲要求和实施素质教育的高度来审视小学音乐教育时,显而易见,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审美力、表现力和创造力,在感悟音乐中陶冶情操,才是小学音乐教学追求的主要目标。因此,认知活动和技能训练活动不应该成为主要内容,培养学生“音乐耳朵”才是小学音乐教学活动的核心。开放的音乐教学目标是指音乐教学目标的多元性,我们当然决不排斥音乐知识与技能,而是指能在关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前提下,又能关注知识和技能目标。音乐家冼星海说过:“音乐是人生最大的快乐,音乐是生活中的一股清泉,音乐是陶冶性情的熔炉。”这是音乐家发自肺腑的金玉良言。我们每位音乐工作者应该做的是:假如音乐是清泉,就让它流得更欢;假如是熔炉,就让它烧得更旺。让音乐成为学生人生中最大的快乐,让他们深入音乐艺术的殿堂。
  我们通常把音乐教学目标分为“基础目标”和“发展目标”。基础目标是教师依据教学大纲,向学生提出学习音乐的态度、技能、知识的掌握程度上的要求;发展目标是在保证达到基础目标的前提下扩展开的针对学生个体差异和发展潜能而设定的。学生的音乐基础是参差不齐的,其中不乏音乐感觉一般的学生,更有五音不全者。对于这类学生的教学,音乐知识、音乐技能的传授必不可少,但过分的强调这方面的训练,可能会使他们对音乐的兴趣、热情消耗殆尽,对音乐产生厌倦感。这时教师就要努力让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在自身基础上获得能够激发学生的内心活动,并且是带着很强主观性的。例如欣赏《在钟表店里》,表演能力强的同学用“哑剧小品”表现作品内容,并且把握作品内容教准确。有些写作能力强的同学就写欣赏笔记,其中有一位同学就这样写:“有一天,钟表店里的老爷爷在修表,他先修好一些,听了听,很满意就唱歌跳舞。他又回到座位上工作,又修好一些,很满意,又唱歌跳舞,接着,把所有的钟都修好了。各种各样的钟都响了,好象在说:谢谢您,老爷爷,11点了,您该回家了。”从这个同学的欣赏笔记中可以看出,他不光用心听了这首曲子,还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想象力,达到了欣赏的目的。学生的内心世界如天空的云彩,是多姿多彩的。而音乐就具有这种“兼容”学生个性差异的作用。
  三、开放的教学过程
  音乐课教学过程主要包括组织教学,基本训练,新课教学,小结等。
  组织教学的开放包括律动进教室和师生问好两个环节,这两个环节是开放整个课堂的开始。以往的律动进教室是学生拍拍手或教师编几个动作,再听音乐进教室,学生的思维被限制,久而久之,学生便会厌烦。因此我采用了提前给学生音乐,让学生自己编动作,可以一个人,也可以组成小组,等上课时学生就做着自己创作的律动进教室;有时我也根据当堂课的内容给学生音乐让他们创编,这样不仅大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欲望,培养了他们的创造力,同时也为授新课奠定了基础。如在教授《小小雨点》一课时,我提前给学生歌曲的音乐,让学生编律动,等他们练好律动,再通过听音乐律动进教室,学生对这首歌已经非常熟悉了,教起来就十分轻松了,可谓是一举两得。
  新课教学的开放是课堂教学中最重要的环节,这一环节主要表现了师生关系的开放,学生思维的开放,组织形式的开放,评价方式的开放等。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注重学生思维的开发,尤其是欣赏课的教学中,可以使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得到极大的发挥。例如在欣赏大提琴演奏《天鹅》这一课时,听前我先让学生想象一下,看了课题,看着插图,乐曲表现的会是怎样一种景象。学生的回答各种各样,非常有意思,学生的思维也得到充分的表现。接着进入听音乐阶段,我让学生把自己的故事放入到其中,看看是否符合,或者哪样更恰当,再听时,让学生用自己的方式把音乐表现出来,学生有的通过绘画表现,有的通过手势表现,还有的通过律动直接表现,都创作得出奇得好,也很深刻地让他们感受到了乐曲中的力度和速度的不同。最后我又要求学生用自己的动作把乐曲表现出来,学生的创造力得到了极大的发挥。在唱歌教学中也是一样的,教师不能拘泥于形式,应该充分引导学生想象,这样才能发展学生的思维,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在学会歌曲后,还可以及时引导学生,根据旋律歌词创编动作,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创造力。
  组织形式的开放,主要是多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多给学生讨论、合作的机会,教师只当路人,让学生自己去走路,去学习,去创新。音乐本来就是从生活中创造出来的。我们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需要,实现教师、学生、教材、教具、教学环境与生活的多方面横向联系,让音乐回归自然。如在学习《小乌鸦爱妈妈》这首歌时,通过描述小乌鸦不吵闹、不玩耍急忙飞回家喂妈妈的情景表现了小乌鸦对妈妈的爱,教育学生从小要孝顺父母,并且把对妈妈的爱升华到对祖国妈妈的热爱之情。让学生分角色扮演小乌鸦和乌鸦妈妈,在活动中巧妙地将歌曲教学、创编表演、打击乐器有机结合在一起,让学生亲身感受、主动参与。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科学日新月异地发展,音乐课再也不是一架琴,一台录音机就能展示得了的。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现代化的教育技术成了课堂中必要的手段,它信息量大,交互性强,快捷简便,直观形象。电视、广播、各种媒体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拓展了音乐文化范畴,可以让学生获得古今中外各种音乐信息,也可以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把课堂延伸到更为广阔的创新空间。
  评价方式的开放,在以往的小学音乐评价中,教师往往采用让学生唱一首课本上的歌曲来给学生评分,有的教师甚至凭自己的主观臆断和对学生大体的印象给学生评分,这样做是很不好的。第一,很容易让学生产生错误的印象,认为音乐课就是唱几首歌,不必学其他知识。第二,教师不能得到正确的教学效果反馈,对学生掌握知识的多少、好坏不能正确评估。第三,不能使学生充分发挥各自的特长,让那些平时上课表现欠佳,老师印象中的“差生”产生不满,认为都是老师偏心眼,不公正。其实对儿童来说,音乐是最不能用统一标尺来衡量的,音乐评价手段的不正确,可能会扼杀学生的音乐学习欲望与兴趣,会把音乐教育引向歧途,更不用说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小学音乐教育不是为了培养音乐专业人才,更不是培养音乐家,其实是为了育人,要在统一培养的基础上发展个人专长,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美的享受,美的陶冶,美的滋润。因此在学生回答问题和创作时应该多给予激励和赞扬。另外改变考试方式,组织一场音乐会或者演唱会,让学生尽情表演、发挥,这样学生在平常的学习中就会努力,争取在会上有突出的表现。同时也要在评价方式上下功夫,变一元评价为多元评价,评价者由单纯的教师评价转为师生互评、生生互评、家长评价、社会评价,共同促进学生的发展。总之,我们对学生的评价要从是否能鼓励学生进步与创新出发。
  四、开放的教学方法
  开放的音乐教学方法是指依据学生发展需要和教学内容设计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而不机械采用同一种教学方法。音乐教育家柯达伊认为:“音乐教育首先要通过音乐与身体结合的节奏运动唤起人们的音乐本能,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力和敏捷的反映能力。”这一理论说明具有动态的特征,应加强音乐运动与身体运动之间的联系,通过学生的行、走、跑、跳、拍手、点头等动作来感知和掌握音乐的节奏。根据我平时的观察,学生一般都不喜欢上乐理知识课,认为枯燥无味。但是识谱知识在音乐教学中是不可少的一部分,掌握好它,可以更加准确地唱好歌曲、理解歌曲。为了让学生对识谱知识感兴趣,我常常想一些新点子,让他们很轻松地就记住了它。如在教乐理知识二分、四分音符时,一般教学只讲“二分音符唱两拍,四分音符唱一拍。”这些概念对于一、二年级的小朋友来说既抽象又枯燥。我营造了一个生动的音乐环境,首先让学生们分辨出声音的长短,如猫叫声音长,狗叫声音短;大钟的声音长,小钟的声音短等等。接着再让学生闭眼聆听老师发出的不同节拍的走步声和跑步声,叫学生用拍手、跺脚的方式把听到的声音模仿出来,从而完成声音感知到动作感知的过渡。
  陶行知先生说教学应是教会学生学。教学过程中有两种基本的合作——师生合作和生生合作。师生间的合作以学生发展为目标,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从而培养学生创造能力,这种合作必须建立在无权威的学习环境上,师生合作默契。在一切可能的教学环节上,都让学生的意见参与其中,鼓励学生自行探索,并允许不同感受和见解的存在,即使是错误的也不立即给予消极性的判断,而应引导学生从失误中获取经验。教师应多注意学生的感受和表现,给学生以肯定和赞扬,让学生能更主动地去探索、发现、创新。生生合作这种合作方式需要教师给学生时间上的开放,多留些时间给学生,让学生成为真正的主人,为学习的创造提供更好的条件和更多的机会。这里的生生合作,主要是指小组合作学习,把原来的整班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4-7人,每组成员在性别兴趣、音乐能力等主要方面合理搭配,保证组内各成员之间的差异性和互补性,小组之间合理竞争的公平性。把班级原来整齐排列的秧田式变成了各种各样不同的排列,这都非常有利于学生的合作探究学习,有时也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组织安排并要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进行位置的排列。这样不仅缩短了学生间的空间距离,利于学生交流,更重要的是这是一种合作学习空间,是一种开放式学习群体空间,这种开放的学习空间对音乐教学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小组里每位学生都可以畅所欲言,发表自己的见解,提出自己的设想,并通过与同伴的合作把自己的想法表现得更加完整。通过组与组之间的竞争,不断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在小组共同提高的同时,个人及小组分享成功快乐。这种学习方法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也给了学生更多的实践机会。
  总之,我们音乐教师要用新课程理念武装自己,依据音乐学科的特点,灵活的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创造性的进行教育,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如何上好一堂小学音乐课    下一篇:在音乐教学中如何运用流行音乐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