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道德与法治论文

思想品德高效课堂的评价

所属栏目: 道德与法治论文  更新时间:2017-08-03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课程改革的精神集中反映在课堂,落实在课堂。什么样的《思想品德》课是好课?怎样才是高效的课堂?如何评价一堂课,一直萦绕在学校管理层和一线教师的心头。以下就如何对《思想品德》课课堂评价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从课堂教学目标来评价1、课堂教学目标是否完整教学目标是预期的学生学习结果,教学目标决定着教学的方向、过程、内容和方式方法,关系到课堂教学的全局,新课标确定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知识是指事实、概念、原理、规律等,技能是指动作技能以及观察、阅读、计算、调查等技能;过程与方法是指认知的过程和方法、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认知过程中人际交往的过程和方法。特别强调在过程中获得和应用知识,学习和运用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一般包括对己、对人、对自然及其相互关系的情感、态度、价值判断以及做事应具有的科学态度、科学精神。三维目标要全面考虑,不可有所偏废,在具体的每节《思想品德》课中教学目标,更要全面完整。

  2、目标达成是否学生自己通过合作、探究达到的。

  《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帮助者和促进者”。教学目标应由学生在主动探究、亲自体验中实现。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的能动性,不能全程代办、操办。有些课堂尽管老师精心设计问题,组织观看媒体演示、组织讨论等,竭尽全力想要把课上得活跃一点,但课堂上的气氛仍然沉闷。反之也有一些课堂,形式上热热闹闹,实际上乱哄哄,该讲的没讲清楚,该听的没听明白,课堂秩序失控,教学任务难以完成,这两种课堂都没有调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能动性,前者是强制,后者是放任。前者学生完全被老师牵着“鼻子”走,后者将学生自主学习理解成了自由学习,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对学生的能动性教师应在激发上作为,而不是强制式作为,也不是放羊式的不作为。教师应发挥引导、组织、促进学生学习的“领头羊”作用。让学生自己动脑、动口、动手,自己主动发现知识、建构知识、在教学过程中学有所获,学有所成,实现教学目标。

  我曾听了一节初一下册《抵制不良诱惑,预防违法犯罪》一课。这节课老师让学生自己看书,看完书后,让学生按四人一组进行讨论,四个人轮流提一个问题,其他三人抢答。我看了就近几组的学习情况,学生大都只提了两个问题:l、一般违法与犯罪的联系表现在哪些方面?2、二者的区别表现在哪些方面?两个问题的答案学生很快就能在书上找到。所谓的合作、探究已是多余,于是一些学生在说闲话,一些学生趴在课桌上无所适从,一直熬到了下课。课改倡导教师主导课堂,不是主宰课堂,更不是让教师袖手旁观,任由学生随意学习。

  二、从教学过程来评价1、教师在课堂中的作用如何发挥首先教师在课堂上是否以“学生为中心”,处于课堂主导地位的教师的教学思想是决定课堂性质的首要因素,新课程课堂教学倡导自主探究、实践体验、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与接受性学习方式的结合,倡导合理灵活利用各种课堂资源和信息技术进行学习,实现学习方式的多样化,构建适合每个学生发展的教育。所以在新课堂中教师教学思想应定位为“以学生为中心”,即,以学生发展为本,坚持全体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我倡导,在教学中设计一些开放性的问题,让学生自由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如:“对于西部大开发战略,你能否提出一些合理的建设?”学生可从环境保护、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引进人才和技术,加强法制建设,兴建生态农业、加强管理和开发,发展旅游业,合理利用资源,大力发展教育和科技,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等多方面来回答,只要言之有理就给予肯定和表扬。这样就能够充分调动他们参与教学的积极性,让他们的个性有一个自由发挥的空间。

  其次教师在课堂上是否真正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不少教师对“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这一教育理念在理论上都明白,但实际操作却与初衷相去甚远,在我平常听课过程中发现,一些老师仍然不知不觉地把关注的焦点放在自己的身上。一堂课要达到什么目标,要突出什么重点,要解决什么难点,怎样达成目标,都是教师在备课时精心设计好的,课堂上学生怎么学、怎样读、怎样理解都按照老师事先设计好的路线走。有些课堂把过去的“满堂灌”变成现在的“满堂问”,一堂课老师的提问多达二三十个其中有些问题根本就没有任何价值。如此多的提问学生怎么有足够的时间去研读课文,去独立思考和探索,最终教师所提问题变成了教师的自问自答。这样的课不论教师采用了多么先进的教学工具(图片、录相、多媒体),也不管教师采用了怎样新奇的教学手段(听录音、看录相、做表演),都不算真正意义上的新课堂。因为表面上是学生为中心,实际上仍然是教师为中心,其核心是“传递”和“灌输”。教师要成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指导者,学生学习的帮助者、促进者,不仅要在教学思想上“放得开”,而且要在教学行为上“放得下”。如在讲授初三思想思想品德课“计划生育是我国的基本国策”时,教学安排是先复习我国人口发展的特点:“人口基数大,增长速度快”,然后让学生结合现实生活列举人口多带来哪些问题,给社会带来哪些压力,再进一步提出要解决这些问题的根本办法是什么?引导学生去思考,从而得出“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的正确结论。最后结合时事让学生对“美国借人权指责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从不同角度谈自己的看法,发表自己的见解。这样利于开拓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再次,师生互动有效。

  “动”是指学生在课堂上的各种动脑、动口、动手的学习活动,包括教材中的“想一想”、“读一读”、“做一做”,课堂上的答问、讨论、填图、作业练习训练等。

  有些课看上去学生思维很活跃,师生之间一问一答、一问齐答,事实上学生像一架预先设计好程序的机器,不动脑筋,不作任何思考。缺乏学生活动的课决非一堂好课。有的课学生的肢体虽然动的多,但学生不是主动的动,而是被动的动,或者是没有思维的乱动,这样的课也不能算是好课。因此,课堂教学评价不但要看学生表面的“动”,更要看学生内在的“动”。特别强调的是,这里“动”是教师把学生的思维激活,使他们的情感、思想一直处于一种跃跃欲试之中,这种“动”才有实效。例如:讲授“社会主义道德和社会主义法律的关系”时,有同学提出这样一个问题:“社会主义法律和社会主义道德究竟哪个作用更大?”可以把这个问题交给全班同学讨论,有的同学认为法律的作用更大,有的同学认为道德的作用更大,同学们争执不休、各抒已见,教师不要急于告诉他们自己的观点,可让他们各自回去找支持自己观点的论据,安排他们进行辩论。这样,既培养了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敏捷的思维能力,又张扬了学生鲜明的个性,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潜力。

  2、学生创新能力如何培养首先看学生的课堂创新能力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教育的首要目标在于培养有创新能力的人,而不是重复前人所做的事情。如果一堂课只能体现学生学到了多少课本知识,不能反映学生形成了什么能力,那这堂课就是失败的;如果在课堂中学生形成了基本功,没能形成适应时代发展的创新能力,这堂课就不是好课。创新能力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就是创造新东西的能力,在课堂上主要外化为学生开动脑筋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怎样想就怎样说,就怎样写,哪怕说出、写出偏激的思想。求真是创新的基础,教师应鼓励学生说真话。比如,有位学生曾提出:我国没有走上资本主义道路而是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进入社会主义,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而今为什么又说不能超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而进入社会主义的高级阶段呢?对于这个问题,教师首先应肯定他是经过深刻的思考提出来的,颇有自己的见解,然后可交给全班同学讨论,在教师的点拨引导下,最后弄清问题的原因。总之,教师对学生的创造性提问不仅要给予热情鼓励,更要正确引导,促使其创造思维沿着正确的方向顺利发展。

  其次,看学生走出课堂的创新能力。

  “教是为了不教”,这是教师教学要达到的最终目的。课外学习是课堂学习的延伸,评判课堂教学还要看学生走出课堂能否将在课堂所学用于创造。如开展社会调研活动,能否独立或通过合作确定活动主题,查找资料,组织活动,达成目标;能否在活动中进一步了解社会、了解自己,提高认识、评判能力。这些都体现了学生走出课堂的创新能力。此外,有没有关注社会的意识,有没有投身社会实践的勇气,能否通过社会实践开阔视野,学到书本上所缺乏而真正需要的知识与能力,能否开展社会调查,深思社会、人生课题,并写成调查文章等都反映了学生走出课堂的创新能力。

  再次,看学生参与程度。

  我听了一位老师讲的初一上册《风雨中我在成长》一课,这节课老师依据新的教学理念,创设了许多教与学的情境,如:用多媒体、图片展示贝多芬、张海迪、布鲁诺等名人遭受挫折的故事或名人名言;有学生编排的有关挫折的小品表演;还有有关挫折的歌曲、合唱,像周华健的《真心英雄》、郑智化的《水手》等。课堂气氛十分活跃、热闹。但静下心来一想:这种热闹实质是形式上的热闹,没有真正激发起学生深层次的思维。下课时,我问几个同学:“你们喜欢这节课吗?”“喜欢”。学生们异口同声地说。我接着问:“这节课你们都学到了哪些知识?你们知道产生挫折的原因有哪些吗?”学生们瞪大了眼睛望着我。不知如何回答。

  教师有时为了追求一种课堂教学气氛(尤其是在竞赛时)采用了一些不恰当的多种教学手段,使课堂教学表现出一种轰轰烈烈的热闹场面,但除了齐声答外,而真正回答问题的和被提问到的只是少数的甚至个别的学生,面不广,内容也窄,或者说知识肤浅,有的是毫无思考余地的,甚至是多余的却在反复提问。看学生参与程度,不仅仅看提问的次数,而应看学生被提问的人数。学生参与面应达三分之二以上,还要看内容涉及范围,课堂上的内容是否让学生都在参与中学习,参与中理解。

  三、从教学效果来评价1、看知识掌握情况一课一得这是我们对一堂课的起码要求,好课要使学生有感悟,要使学生受感动,一桶水和一杯水,不仅体现在学生和教师的知识储备上,更要看学生对这一杯水真正接收程度,还要看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要能把握重点、突破难点,讲究方式方法,让学生完整掌握本堂课的知识内容,做到融会贯通。

  2、看学生反思的空间新课堂教学对教学环节虽然没有硬性规定,但对一堂课所讲的知识的整合,即给学生反思的空间,应是必不可少的。这也是我们所说的对一堂课的小结。是教师自己滔滔不绝、完完整整的总结?还是留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自己总结、自己归纳。这是新旧课堂又一评判标准。给出时间让学生自己总结、自己归纳是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具体做法。虽然学生总结的不是那么完整,不是那么规范,也许有不少的缺陷,但这是学生自主学习,自己体验,自己进步的趋势。

  四、从教师情感投入来评价1、教师对学生的情感“投资”直接“控制”学生学《思想品德》的情感。

  爱是教书育人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育成功的秘诀就在于爱学生。爱是打开学生心灵的“金钥匙”,每课伊始教师的情感流露也是“感染”学生的又一捷径:笑容可掬地迈上讲台,把微笑、激励带进课堂,并把信任的目光投给每一个学生,让汩汩清泉般的师爱流彻学生心田,唤起了学生心底的“爱”,师与生产生情感的共鸣,学生的潜能、创造力得到最大限度发挥,认知效益更大。

  2、教师课堂教学的情感投入“刺激”着学生喜欢《思想品德》。

  我曾在不同的两所学校听了两节相同的课:初三的《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一课。一位老师在上完课后让学生谈体会,一位同学小声地说:“中国人太多,升学就业太难了,出生在中国挺不幸的!”许多学生听了都在笑,老师也笑了笑,却没有表态。而另一位老师在讲完这节课后,让学生提出问题,有一位学生问:“我国人口这么多。经济这么落后,什么时候我们才能赶上发达国家啊?”学生们有不少唉声叹气起来。老师却深情地说;“一方面,我国人口过多过快增长影响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也影响了我国人口素质的提高。所以我们才有责任当好国家计划生育政策的小宣传员。让更多的人理解、支持我国的这一基本国策。另一方面,我们更应该看到我们伟大的祖国用占世界不到7%的土地养活了占世界五分之一的人口。目前国民经济保持了高速度增长,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我们伟大的祖国正在快速腾飞,相信不久的将来,我们一定能赶超发达国家。学生说:”我们感到中国人真了不起!“”我们为自己是中国人而自豪,为祖国而骄傲。“老师继续深情地说:”同学们说得很好,我们青年学生要肩负起历史的使命,刻苦学习,早日成才报效祖国,让我们祝福祖国母亲早日繁荣昌盛!“学生们边看边鼓掌,有的学生激动地流了泪。

  3、教师对《思想品德》的情感投入潜在”感染“着学生对学《思想品德》的情感。

  《思想品德》教师的金科玉律是对《思想品德》的浓郁的兴趣,如果连教师都讨厌自己所教的学科,那么学生便勿庸置疑地讨厌这学科了,戏剧里有一句话:”自己不感动的戏,千万别去演。“教师对《思想品德》的情感会潜移默化、耳濡目染地影响学生的情感。因此我要大声说老师喜欢我们的《思想品德》吧。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中考思品科经验交流材料    下一篇:深入研究思品中考 努力提高复习效率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