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道德与法治论文

构建《品德与生活(社会)》高效课堂方略的探讨

所属栏目: 道德与法治论文  更新时间:2017-08-24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纵观一个人的思想品德的形成过程,与一个人的生活经历、社会交际密切相关。人的思想品德的形成是一个人的在日常生活和社会交往中长时间的陶冶逐渐发展起来的。

  课程改革,新编辑的小学思品课程《品德与生活(社会)》,很好的迎合了人的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性。它综合了过去的小学《思品》课、《社会》课、《历史》课,形成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

  那么,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我们的小学的思品老师应该如何开展这门课程的课堂教学呢?概括的说——就是要遵循人的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来开展课堂教学。

  一、准确把握品德的内涵。

  要构建《品德与生活(社会)》高效课堂,首先,我们的教师一定要准确理解与品德修养相关的一些概念,做到胸中有数。

  1、什么是品德呢?

  品德——品质与道德。

  品质——词典解释为:是指行为上、作风上等方面所表现出来的思想、认识、品性等的本质。品——指等级、层次的高低;质——指结构质地好坏;品质还表现出层次的高低和品味和质地的好坏。

  道德——词典解释为:道德是指人们共同生活的及其行为的准则和规范。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从思品学科来看:道德的核心就是处理各种关系。就是指在人与人、人与物、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等各种关系中所表现出来的符合人们共同生活的及其行为的准则和规范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品德——是指在处理各种关系中,人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思想观念修养的好坏问题。是指人的思想修养的层次高低、质地好坏的问题。

  人的品德就是在社会生活和社会活动中,在处理各种关系的过程中长期熏陶而逐渐形成和发展的。

  2、德育的本质:

  德育——词典解释为:政治思想与道德品质的教育。从思品学科而言,德育的本质就是学会“理解”。学会理解自我与自然、自我与社会之间的和谐相处,学会理解和处理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互爱、互敬、互谅、互助、互惠、互利、互赢等多方面的相互关系。

  3、品德与德育的异同。

  二者都与思想修养有关。但是,品德是一个具有标志性的名词,对一个事物进行判断;而德育在这里指的是一个动词,反映的是一个思想修养的过程。

  由此可见:品德修养不是一个人独立的事情;而是涉及到人与人、人与事物、人与环境、人与社会等多种关系的事情,某个人处理关系的好坏反映出这个人思想品德修养层次的高低。

  我们的老师,一旦分清了这些概念,就掌握了品德修养的方向。《品德与生活(社会)》的课堂教学该教一些什么,重点也就很突出了。构建高效课堂也就成为可能了。

  二、准确定位课堂教学目标。

  要构建高效课堂,必须认准做好课前准备。

  教师在作课前准备时,首先必须《品德与生活(社会)》的课堂教学目标作出准确的定位。这个环节特别重要。课堂教学目标定位准确了,备课也就成功了一半。《品德与生活(社会)》的课堂教学目标定位从“四维”角度着手:

  (1)基础目标——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两个“双基目标”。

  儿童的生活常识、人际交往关系、自我的认知、自信心的建立、风俗习惯的认知、民族感情的内化……

  (2)核心目标——能力(过程)与方法目标。

  操作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创造能力、处理人际关系能力……多种能力的培养。

  展示活动,凸现过程,教给方法。

  (3)优先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也是“思想教育目标”。

  (4)行为习惯目标。符合道德标准的行为的规范,多种良好的习惯的养成。

  优先目标和行为习惯目标是《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课堂教学的终极目标,它构成了这门课程的课堂教学的重点和教学难点。一堂课的教学重点、难点一旦确定了,那么,课堂教学就能够做到有的放矢,力求做到重点突出,难点突破,疑点化解!构建《品德与生活(社会)》学科高效课堂也就能够成为现实了。

  三、准确把握课程教学模式。

  《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可采用“激情——知事——明理——导行”的模式开展课堂教学。

  1、激情——是手段、是措施。它往往凝结在“知事、明理、导行”等教学环节之中,老师的课堂教学,要尽可能的激发学生的情感,调动学生的学习的热情,让学生主动的积极性的参与《品德与生活(社会)》课堂教学活动。

  2、知事——是载体,是过程。通过对道德事件发生、发展的了解,明白人的活动方式与处理各种关系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方式和理由,即“道德”表现。教学中,紧紧抓住教材中携带者品德教育因素的“情景图画”、“语言信息”,以密切联系儿童的社会交往的主题活动或游戏活动为载体,用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找到触发学生价值判断的触发点,引起他们情感上的共鸣,来陶冶学生的思想,形成道德观念;来引导学生的行为,按照道德标准去作为,养成道德行为习惯。

  3、明理——是体验,是感悟。明白道理,明白一个“为什么”的道理,是一个思想教育过程。把《品德与生活(社会)》教材中的“情景图画”、“语言文字”所表达的道德理念“内化为道德认知”,形成道德思想,在脑海里打下深深的烙印。

  4、导行——是规范,是目的。这是《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教学的终极目标。解决一个“怎样做”的问题。就是让学生在思想领域里形成的道德理念“外化为道德行为”。学生能够按照良好的道德规范,正确地去作为,用正确的价值观和良好的道德标准处理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

  明理与导行是《品德与生活(社会)这门课程的重要环节,明理刚好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相照应;导行刚好与“行为习惯目标”相照应。其他两个目标或是这两个目标的支撑,或是融于这两个目标之中。

  课堂教学可采用先明理后导行的结构来开展,也可以采用边明理边导行的方式来开展。这两个环节,既是教学重点,又是教学重点。我们的老师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既要做到重点突出,又要做到难点突破!

  围绕《品德与生活(社会)》的课堂教学目标,通过多种的品德熏陶活动,把学生的对道德的亲身体验“内化为道德认知,外化为道德行为”。有效地促进学生的良好道德行为的养成,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自我完善和发展,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

  由此可见,“激情——知事——明理——导行”的模式是实现《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目标构建高效课堂的有效途径之一。

  四、巧妙设计好课堂教学活动。

  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课堂教学活动设计有自己的独特性,它遵循一些独特的教学原则:1、主动性原则;2、问题性原则;3、情境性原则;4、发展性原则;5、民主性原则;6、活动性原则。……

  尤其值得特别重视的是《品德与生活(社会)》课堂教学活动设计必须遵循“活动性原则”!因为人的思想品德的形成是一个人的在日常生活和社会交往中长时间的陶冶逐渐发展起来的。这就决定着一个人品德形成的独特性。

  交往是思想和行为的彼此交换和碰撞,必须经历一个过程,表现出一种处理某种关系的具体活动。这是由品德形成的独特性决定的。因此,《品德与生活(社会)》课堂教学设计必须遵循“活动性原则”。几乎每一个教学环节都要设计成品德陶冶活动,开展一些诸如:访谈、辩论、游戏、分组研讨、直呈见解、知识竞答、现场采访、角色扮演……等活动,让孩子们在一个又一个的有趣的德育活动中,学会用道德标准和规则、用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去处理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这样,通过长时间的德育活动训练和熏陶,不仅在学生的脑海里形成的良好的道德思想观念和情感,而且能够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一个品德高尚的社会人也因此而成长起来了!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深入研究思品中考 努力提高复习效率    下一篇:当教育信息化遇上新人教版《道德与法治》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