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历史论文

师生互动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实施

所属栏目: 历史论文  更新时间:2017-09-12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单纯的“以教师为主导”或者“以学生为主体”已经不能适应教育改革的需要。在中学历史教学中有必要建立起“师生共同为主体”的师生互动模式,使教学活动转变为一种相互交流的研讨行为,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研究性学习能力。历史教学中的师生互动,要求师生在相互交流中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激发他们思维的创造性,使学生在历史学习的融会贯通中充分发展自己的个性。理论上的师生互动是容易描述的,但在实际的教学中师生互动究竟应该如何具体体现,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转变教师和学生的角色

  在教育改革的过程中,课程改革成为中心和焦点。在新的课程标准中,教师和学生的角色都将进行转换。因为课堂教学不是一个封闭的过程,也不应该拘泥于预先设定的固定不变的模式。在师生互动中,教师和学生的角色都必须进行转换,师生之间关系平等,共同构成教学中统一体。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师是教的主体,学生是学的主体。教学过程就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只有转换师生角色定位,才能真正实现互动式的教学。新的课程标准使得教师的角色首先必须进行转换,教师的智能要从知识的传播者转变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教师在教学中要给学生心理上的支持,“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就是师生交流,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①]人人参与、师生互动,这就意味着师生之间的平等对话,教师必须抛弃那种居高临下的思维。教学中,师生互教互学,彼此之间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教学过程不仅仅是忠实地执行课程标准界,而是师生共同开始创设课程的过程,历史教学将变成一种动态的、发展的、师生互动的创造过程。长期以来,不平等的师生关系严重阻碍了学生创造力的发展,也束缚了教师的教学。比如在高中历史《洋务运动》这一章节中,师生可以就洋务运动兴起的背景以及洋务运动对近代中国的深远影响展开讨论,师生之间在讨论中建立一种平等和互动的关系,教师不再是教学活动的主体,而学生则拥有发言权和主动权,能够充分在课堂上展示自己活跃的思维。新的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教育以人为本,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历史教学中,学生不是教育的受动者,而是主动的学习者。在师生互动的学习共同体中,学生也是学习的主体。每个学生都有自己学习和思维的权力,教师不可能代替学生学习和思维,也不可能代替他们的创新能力。学生只有积极发挥其能动作用,角色转变位主动的学习者,才能在师生互动中真正受益。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性,他们都是独立于教师头脑之外,不以教师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在学习过程中,作为个体的学生应该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在师生互动中,我们强调的是“师生共同为主体”,其意义也在于创设历史教学中师生平等的关系,从而更好地发挥历史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相互交流。

  二、中学历史课堂要体现出交互性、开放性的趋势

  1、创设历史情景:中学历史教师要树立一种大历史的观念,在课堂上创设大的历史背景,让学生身临其境,置身与历史之中,与历史人物同呼吸、共命运,自然而然地产生对历史学习的豪情。教师富有魅力的描述,能勾画人类社会发展的绚丽画面,能再现历史人物的风起云涌。它不仅能拨动学生思想情感的琴弦,使之受到陶冶,产生共鸣,得到升华,还能化为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和动力。历史情景一旦创设出来,学生思维的空间就及其广阔,思维的积极性就很容易调动,历史课堂就不会显得枯燥和单调,师生互动也成为可能。“在强烈的历史气氛中,使学生为之动容,受到情感的熏陶,产生内心体验,从而产生移情作用……如果师生之间有良好的情感交流,建立了良好的情感关系,创设了和谐融洽的学习气氛,彼此之间就能产生亲近感和认同感,”[②]通过创设历史情景使学生受到强烈的情感熏陶,从而在历史知识与学生之间架设一座桥梁,沟通他们与历史人物的情感交流。     历史情景的创设是要求点面交叉、中外贯通的。在历史教学中要把具体的每一个章节的历史知识溶入整个世界的历史体系中,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和思维的空间,要找准“点”(历史纵向和横向联系的交叉点),以“点”带“面”。教学中,往往抓住某一个知识点,谈今论古、谈古论今,或者谈中国论外国、谈外国论中国。     在历史情景中师生互动,历史情景还必须涉及到现实社会的一些“热点”和“焦点”问题,启发学生从历史的角度去思考这些问题。首先,从历史的角度讲现实的问题,是符合 洋为中用、古为今用的教学原则的;其次,学生对现实问题比较关注,也感到比较困惑,如果我们从历史学科的实际出发,就这些问题广泛地与学生进行交流和讨论,培养学生以历史的眼光来看待社会问题,这样更加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广泛和深入。     2、教学方法的交互性:     中学历史教学的师生互动,要求教师在教学方法上力求体现一种交互性。在教学中要注重师生之间的交流,以多种形式对历史问题进行展开。师生互动的形式多样,最为常见的有:课堂提问、课堂讨论(或辩论)、课余谈话等等。     “发现并提出有意义的问题是科学研究的起点”。[③]教师的课堂提问是使用最为广泛、也是最为传统的师生互动。这种方式是先给学生创设一种能激发起兴趣的历史问题,使学生思维活跃,积极思考,竞相发表各自的意见。通常的情况是由课堂提问很自然地转入课堂讨论或辩论,当学生对问题表现出不同意见时,不要轻易否定任何一方,要鼓励求异思维,让各方面的观点都摆出来,然后和学生一起在平等、民主的气氛中进行讨论,让学生在讨论中尽情地发挥他们思维的潜力,广泛地进行交流。同时教师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组织学生在课堂上对某一历史问题展开小型的辩论会,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也促进了师生之间的交流。经过师生的共同探讨、交流沟通,对历史的感悟也会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在课余,教师可以适当抽取几位同学进行谈话,话题可以相当广泛,不仅仅局限于历史问题。最好的方式是由历史问题进行引申,促使师生之间情感的外向交流,形成和谐融洽的学习氛围。对教师而言,引而不发,贵在点拨;对学生而言,畅所欲言,要在开窍。而师生双方的对话过程中,不断地加深了解,这样恰好可以弥补课堂学习的拘束与限制。“教师不但要善于发现学生思维活动中闪亮的火花,而且还要剖析学生头脑中不正确或片面的见解,并帮助学生发现错误,最终找到正确的解答。”[④] 无论是提问、讨论、辩论,还是谈话,这些教学方法根本的目的就在于打破课堂上师生关系僵化的局面,促进师生在教学中的互动。一方面,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得以提高,对历史的思维更加开阔。 3、教学思维的开放性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师生互动,还要求教师教学思维的进一步开放。首先,在教学中教师要打破“以问题为起点、以结论为终点的”封闭式过程。创新的教育价值观认为,教学的根本目的不是教会解答、掌握结论,而是在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锻炼思维,发展能力,激发兴趣,从而主动寻求和发现新的问题。开放的教学思维就是依据认识规律理顺了“过程”与“结论”的关系,恢复“过程”的应有地位。在开放教学思维中,注入式、教条式是没有市场的,而启发、讨论、探究、实验、质疑、争论、自主学习等才是教学的基本形式,师生开放性的思维正是从中得到锻炼和强化的。其次,师生互动不要局限于学校、不要局限于教室。中学历史的课堂应该向社会延伸,向现代化教学媒体、互联网络延伸。如“运用现代科技,如计算机、电视、录像、实物投影仪等,生动再现历史人物、事件”,“让过去的历史人物、场景走进我们的视野”的交互模式。[⑤]这种教学空间的开放既是新时代素质教育的需要,也是现代科技发展推动教育教学改革的必然走向。教育空间的开放有益于培养师生开阔的视野、纵横捭阖的思维和恢宏博大的历史豪迈感。如:在师生互动中除了常规教学以外,现场教学也是行之有效的一种方法。现场教学是历史教师将学生带到重要的历史遗迹或历史遗址等实地进行考察的一种教学互动。师生通过对历史遗迹、遗址的考察而把这些感性认识上升到对历史问题本质思维的理性认识,这对培养学生的历史兴趣和创新思维是极其有效的方法。

  三、充分调动学生,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创新思维能力

  在我国延续几千年的传统教学观念,把教师的教学局限在“传道、授业、解惑”这一偏重知识传承的范围之内。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往往只注重对知识的结论性给予,而忽视了知识的产生、发展和发现过程,只注重知识能力的培养,而忽视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迁移、渗透和综合能力的培养。在知识积累和能力培养上,过分强调教师的“教”,而忽视了学生的主动学习和发展。历史教学中的师生互动还必须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如果学生在学习中毫无主动性而言,知识仅仅被老师牵着走,那么真正意义上的师生互动是根本无法建立起来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要注重以下几点: 1、  使学生的思维源于教材而又高于教材。在历史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广博的思维,学习历史要做到源于教材而又高于教材。重视跨学科知识的渗透和跨学科综合能力的培养,是当前教学改革的一个趋势,也是近年来高考能力考查的重点和趋势。在教学中,应注意指导学生以正在学习的内容为立足点,联系其他学科中与之相关的知识,并能运用综合知识解答相关问题。 “读史使人明智”,历史的最终目的在于通过历史把握现在、预见未来。一方面,学生可以运用所学的历史知识来分析现实社会政治、经济和生活中的一系列问题,加深对当今种种社会现象的认识和理解,并尝试对其发展趋势做出比较合理的判断和预测。另一方面,以历史的经验和价值来剖析自我,客观地分析和理解自己人生道路上的成功与挫折,并进一步探索和调整自己的人生价值取向。 “历史教科书不是历史教学的‘圣经’”,[⑥]学生的思维如果能够远远高于教材之上的话,在历史教学中就很容易创造新意,师生之间自然可以很好地进行交流。 2、  培养学生的怀疑精神,破除对“权威”的迷信和盲从。中学历史教师应该涉猎历史上重大历史现象的最新研究动态,并恰当地运用到历史教学中去。“那种把知识看成是一成不变的真理,以老经验处理新问题等都是阻碍创造力发展的因素”。[⑦]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来说,教师、教材、学习辅导材料等都容易形成“权威”,这些“权威”的积极作用不可否认。但“权威”不等于“真理”,总要受到时代或者个人认识的局限。因此,学生要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就要坚持“信仰”,即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用辨正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历史事物。“当仁,不让于师”,对一些问题大胆提出质疑,通过师生之间的互动探讨获得“真理”。首先,现行历史教材存在缺陷和错误是众所周知的。2000年,《中学历史教学参考》曾经连续多期刊登文章,指出多达几百处的缺陷和错误,这些大多是在教学过程中,由教师和学生发现的。即使是新版教材,由于教材编写体制及编者知识和认识水平的局限性,也存在诸多问题。学生能在学习中发现并指出其错误所在,体现了学生的历史考据能力,是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的一个重要表现。其次,历史学科研究的不断突破创新,使历史教材的滞后性更加明显,特别是一些陈旧的历史观点和结论,已经明显的过时,甚至被证明是错误。学生在学习中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不唯师,不唯书,只唯实。再次,当前各种教学参考、学习辅导资料、习题让人目不暇接。一方面,要求教师慎重选择;另一方面,也对学生提出了分析鉴别能力的要求。即使是“权威”的课外资料,也难免会有错误和缺陷。许多学生在学习和使用教辅资料中经常发现一些问题和矛盾,教师要积极地引导,以免学生受到错误观点和理论的误导。最后,在教学的互动过程中,教师不是学生学习的权威,而是学习的协作者。所以教师的话并非句句是“真知灼见”,由于教师个人知识能力及认识的局限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出现错误是在所难免的。教师不要回避和掩盖,而要鼓励学生积极提出质疑,通过师生交流甚至争论解决问题。特别是今年来对学科综合能力要求的强化,教单一学科的教师与学习多学科知识的学生之间,知识能力的互补性更加突出。学生对教师的观点提出质疑,甚至是反过来对教师的教学提出建议,也是值得提倡的。总之,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是师生互动的重要一环,不能简单理解为由教师来“解放”学生,而应逐步培养学生“解放自己”和“自主”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不仅应具备较全面系统的学习和研究能力,而且更为关键的是教师要把这些能力通过教与学的契合互动过程,逐步转化为学生自己的能力,实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同时,“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教师要鼓励学生超越自己,并以此为荣,让学生能站在教师的肩膀上,摘取更丰硕的果实。   参考文献:

  [①]李谨瑜、柳德玉、牛震乾:《课程改革与教师角色转换》,中国人事出版社,2003年版。

  [②]梁  励:《论历史教学的情感教育》,《历史教学》,2002年第一期。

  [③]彭娣娜:《教育科研方法导论》,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④]何成刚:《中学历史教学中创新精神的培养》,《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第四期。

  [⑤]贺千红:《建构适应素质教育的现代历史教学模式》,《中学历史》,1998年第八期。

  [⑥]于右西 等:《历史学科教育学》,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⑦]袁爱玲:《知识经济呼唤创新教育》,《教育研究》,1999年第五期。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高中历史新课程教学的几点反思    下一篇:历史课堂中的问题情景教学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