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语文论文

激发兴趣,让语文课堂活起来

所属栏目: 语文论文  更新时间:2017-10-14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李秀英

  语文是百科之母。

  语文教学虽然也传授知识,也为人们提供一种生活的工具,但他更应是情感、人格的陶冶过程。这就要求我们语文教师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觉得语文课有味,积极参与到教学中来。

  学生乐学,其实就是有兴趣。那么语文课可以通过哪些途径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呢?可用导入法、直观法、表演法、提问法、辩论法。

  一、   导入法。

  俗话说“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堂成功的语文课与恰当的导入是分不开的。巧妙的导入,如同路标,引导着学生的思维方向,它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有利于师生的教学互动。如我在教《〈世说新语〉两则》一课时,我就讲了明代名士解缙小时候的智慧故事,他的对联的来历,“门对千竿竹,家藏万卷书”、“千年老树当衣架,万里长江作浴盆”、“天当棋盘星作子,谁人敢下;地作琵琶路当弦,哪个能弹”。同学们听得兴趣盎然,这时我说道,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世说新语〉两则》的故事也向大家介绍了聪颖机智的古代少年,他们是谁呢?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他们,和他们交个朋友。这样很自然的引出了该课的学习内容,学生兴趣也调动起来了。

  二、   直观法。

  图像因其形象生动,直观逼真,能带给学生强烈的视觉刺激,让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习,受到情感的熏陶。

  如敎读《春》一文时,可用幻灯放映四季的风景图片,引导学生观赏,让学生指出哪些是春季的风景图片,引入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当讲授绘春部分时,还可要学生当堂绘出《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五幅图画,选出最好的在课堂上展示,把学生引入课文描述的境界,体会春回大地、生机勃勃的动人景象,体会春天带给人们的是希望和力量,体会作者热爱生活、积极进取的情怀。

  直观、鲜明的画面,带给了学生感性的认识,激发了他们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

  三、   表演法。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课堂的主人。因而可以让学生在创设的教育情境中担当角色,扮演角色,进入角色。

  如教《范进中举》一文时,在学生充分朗读课文的基础上,可让学生用课本剧的形式当堂表演。演出胡屠户的前倨后恭、欺贫爱富、趋炎附势、嗜钱如命、庸俗自私的典型市侩性格,演出范进的迂腐、无能、热衷功名和逆来顺受,演出张乡绅的攀附权贵、老奸巨猾。表演有利于学生在阅读中欣赏、感知艺术形象。学生“唱戏”,教师搭台。把时间最大限度的还给学生,让学生、教师、文本三者形成整体,让三者交流、碰撞、沟通。学生既学到了知识,又得到了美的享受,获得了心灵的愉悦与陶冶,还能促成他们人生积极素养的形成。

  四、   提问法。

  恰如其分的问,就正如航标,让学生迷惑的双眼在思维的急流险滩中寻找到正确的方向,直到抵达成功的彼岸。

  教《我的叔叔于勒》一文时,什么时候提出“这篇小说的主人公是谁”这一问题最合适呢?我认为在学生了解故事情节的基础上,对课文内容有比较透彻的理解,能由对于勒的盼、赞、躲这些态度的不同,皆源于一个钱字,精辟地概括出小说的主题: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纯粹的金钱关系。这时,提出本文的主人公是谁的问题,能使学生情绪高涨,讨论达到最热烈的程度。在学生充分讨论的基础上,最后教师归纳:能反应小说主题的,他便是主人公。毫无疑问,这篇小说的主人公是菲利普夫妇,而于勒只不过起线索人物的作用。

  五、   辩论法。

  语言训练是语文学习的一个重要环节。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作文是一个方面,而最重要的还是锻炼学生在实际运用中的语言表达能力,辩论就是锻炼学生这种能力的重要方式。

  例如,我在口语交际教学设计中就要学生针对“开卷有益”与“开卷未必有益”的问题展开辩论。先把全班分成正方和反方两大组,正方的论题是“开卷有益”,反方的论题是 “开卷未必有益”。 辩论时由正反两方分别陈述各自的观点和理由,双方代表交锋,互相诘难、反驳,唇枪舌战,可谓是达到了白热化的程度。通过这次辩论活动,增强了学生口语表达、倾听和与他人交往沟通的能力,同学们也明白了好书会像营养品一样滋润我们的心灵,像朋友一样陪伴我们的人生,像窗户一样打开我们的世界。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学生没有学习的愿望,我们所有的计划,所有的探索和理论统统都会落空。”愿我们所有的语文教师都做有心人,让学生好学语文,乐学语文。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激活语文课堂气氛的几点尝试    下一篇:古典诗歌鉴赏中的“境”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