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语文论文

古典诗歌鉴赏中的“境”

所属栏目: 语文论文  更新时间:2017-10-15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高  旭

  摘要: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阅读鉴赏诗歌的能力。有鉴于诗歌教学中存在的老师难教、学生难学的现状,我觉得我们要通过揣摩语境,联系写作环境,培养自我心境,生发想象,体味意境来理解诗歌内容、鉴赏诗歌。

  关键词:语境  环境  心境  幻境  意境

  中华文化若是浩瀚的星空,古典诗歌无疑就是奔涌其中的绚烂的银河。难道不是吗?诗人灿若晨星,诗词繁如星斗,诗风星彩纷呈。可不正是一条横亘中华文化星空的魅力四射的河流!它凝集着华夏艺术的精髓,激荡着历史心曲的精灵,塑造着炎黄子孙的灵魂,传承着民族文明的精魂。毫无疑问,中华儿女该毫不迟疑地去摘取这颗颗亮丽的星星。尤其是朝气蓬勃的中小学生更该努力践行,力争在中学阶段能初步养成理解、鉴赏、评价古代诗歌的语文素养。这对增进见识,锤炼思想,陶冶性情,净化心灵,完善人格是大有裨益的。因此,我国自古就有重视诗教的传统,古人就说过:“不学诗,无以言。”中学语文也对诗歌教学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能够阅读、鉴赏诗歌、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让学生学会阅读和鉴赏诗歌,已成为也理所当然要成为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我们诗词教学的现状又如何呢?许多学生,在中国古典诗歌面前,或熟视无睹,或敬而远之,或望而却步,或一脸茫然,不知所云,或瞎猜乱想,曲解诗意。从教学实践来看,一些老师常常感到诗歌难教,学生也觉得只学到一点诗歌常识,硬记得几首诗,而对学过的诗歌仍然是似懂非懂,难以读懂悟透,更不用说形成诗歌分析、鉴赏的能力了。这些现象的根源,就是没有形成扎实有效的鉴赏古典诗歌的能力,缺乏语感,得不到美感,当然就不会有所了悟,乐在其中了。

  这些现象确实值得我们认真反思一下:该如何走出困境,切实提高诗词教学的效率和水平呢?根据我平常多方观察调查和教学实践,发现学生诗歌鉴赏中出现的问题主要可概括为以下两个方面:一是不知道怎样读,二是不知道怎样表达。有鉴于此,我觉得在诗歌教学中应该扣住这两个方面进行。而前者应该是我们首先要解决的难题。那么,怎么来读懂古典诗歌呢?我觉得应从以下五个方面着手:

  一、 揣摩语境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而诗歌无疑是文学王冠上的明珠,自然更讲究锤炼语言。因此鉴赏诗歌当然首先得抓住语言,披文以入情,领会自然深刻。

  文字摆在那,怎么抓?我看,第一得疏通字词,字词都不认得,更不会明晓蕴涵其中的含义了,怎么谈得上鉴赏?第二得反复咀嚼,蜻蜓点水,囫囵吞枣,结果便会是雾里观花,不知所以。你得多跟它打交道,自会逐渐摸透它的脾性,它也就会听话了。微言精义,愈探愈出,愈研愈入,愈往而不知所穷,是所谓“读书千遍,其义自见”。第三得抓关键字词,也就是所谓“诗眼”,则能有“牵一缆而动全身”的效果。比如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就堪称绝妙!着一“绿”字,从语法上讲是形容词的使动用法,把“春风”和“江南岸”的内在联系一下子突出了出来:春风一吹,江南大地一片新绿,色彩鲜丽,生机勃勃。生动传神地表现了江南风光的喜人之处。这样一来,整个画面都活了起来。特别是在我们明白了“春风”一词既是写实又有政治寓意之后,再来看看“绿”的妙处,你也许会会心一笑。第四可以多方比较,有比较才能辨别好坏。怎么比较?可以拿作者的定本和原稿进行比较,也可以尝试替换比较。例如王湾《次北固山》的颔联为“潮平两岸失,风正一帆悬”,有的版本作“潮平两岸阔”,“失”与“阔”,哪个字更好呢?反复揣摩,便会觉得两字各有其妙,你看,说“失”字好,因为它生动地描摹了江岸因春潮高涨而水面平行似乎消失了的主观视觉形象;而说“阔”字好,因为它直抒胸臆地表达了春潮渺远无际,视野十分开阔的强烈感受。两字都好,不是骑墙,而是道出了遣词造句的精髓:准确地描摹出事物的情态。再如《容斋续笔》中说:“黄鲁直诗:‘归燕略无三月事,高蝉正用一枝鸣。'’用‘字初曰’抱‘,又改曰’占‘,曰’附‘,曰’在‘,曰’带‘,曰’要‘,至’用‘字始定。”为什么最后诗人决定用一个“用”字呢?其实,并非“用”字好,而是其他几字不好。用“占”字,似乎有霸道的意味;“附”字似乎有寄人篱下之感;其他几个更说不通,所以,反是最笼统的“用”字,在这里最贴切。又如王籍的“蝉躁林愈静,鸟鸣山更幽”是千古名句。王安石却在《钟山即事》中将名句“鸟鸣山更幽”点化成“一鸟不鸣山更幽”,便诗意顿失,韵味全无,为此,从古到今,不断有人讽其“点金成铁”。

  你看,抓住了语言,抓住了诗眼,理解多透彻。

  二、联系环境

  所谓“联系环境”就是要抓住作者生活的时代及生平,还有写作时的时代背景来鉴赏诗歌。这是鉴赏诗歌的必要途径。

  一切文学作品都是社会生活的反映,诗歌也不例外。诗歌要求高度集中地概括、反映社会生活,许多语言精炼而内涵极深的诗歌不会像其他文学作品那样,用一定的篇幅去介绍社会环境。再者,诗贵深曲,往往语近意遥,含吐不露,诗人的创作意旨经常隐藏在诗句表面意义之下。要想理解诗歌的深层义,除了认真分析作品外,还需要去了解诗歌产生的时代背景。联系社会现实,常常是理解诗歌思想内容的捷径。在鉴赏诗歌时,如能扣住作者生平及写作背景,在鉴赏诗歌时必定能事半功倍。比如讲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时,如果先介绍南宋的政治格局及诗人一生爱国,立志收复被金占领的祖国山河,但为主和派所阻,壮志终未酬的背景。学生自然能立即感受到诗中表现出的诗人强烈的坚定不移的报国之志和忧国忧民的拳拳之心,并为其所打动。不知不觉就接受了一次爱国主义的洗礼。再如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如果学生了解到作者和李龟年都曾享受开元盛世之福,而后却饱受安史之乱所造成的流离之苦,凄凉晚年在江南暮春时节偶遇,自然更能透彻理解诗中所流露的时代沧桑,人生巨变的无限感慨。

  中国古代的诗人,大多是有“入世”情结的,诗的内容也大多与社会背景结合很紧,因此,在理解诗歌内容时由此登堂入室,将会领略到无边美景。

  三、锤炼心境

  欣赏诗歌怕什么?怕的就是隔膜,就是读者作者各行其是。这样是永远也无法走进诗歌殿堂的。因此真正读懂诗歌就需要读者在欣赏时能深泳其中,不为外物所扰,与作者心灵共通,把自己复活到作者作品当中去,自己暂时成为诗人,有那么一股诗味,有那么一点诗心。这就是我所强调的“锤炼心境”。怎么才能入此境界呢?我看还是老套路:一是多看点,看书看人也看生活,看多了便会练成火眼金睛,看出诗中三昧来。二是多读,读出声,读出感情,读出意味来。这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法宝,应该好好掌握,你读得多,读得透,有了感觉,它就会上你的身,手中有货心中不怕;当然你得带着心去读,诚心拜佛才灵,不然空有一肚子的货,却不会调兵遣将也白搭。现在的学生对诗歌陌生很致命的一条就是肚中没货,没货怎么识货呢!?三是多用,用多了就有灵性,就会熟能生巧。四是炼心,自己的心境阔大一点,自己的思维敏捷一点,自己的灵魂纯净一点,你就会有诗心的。

  例如《红楼梦》中讲到黛玉路过梨香院听到“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等戏文,先是感慨缠绵,继而点头自叹,接着心动神摇,乃至如醉如痴,终于心痛神痴, 眼中落泪。活脱脱勾勒出黛玉由浅入深品味戏文因而产生共鸣的过程及切肤之感。如果黛玉没有涵泳其中能有这样深切感受么?可见锤炼自己的心境对体会诗歌有莫大的帮助。

  四、创造幻境

  欣赏诗歌时读者要生发,要引申,要通过联想、想象去分析诗歌的思想,要体味新情境,甚至要发现他人乃至作者都没感觉到的情境。这就是我所说的“创造幻境”。

  诗歌欣赏是一种再创造,再创造的主要方式是想象活动,要把诗人由繁杂的生活现象加以高度概括的东西还原到它原先的状态中去,还要善于寻找并最后判断诗人提供的形象背后所蕴含的情思,寻求诗句之外包含的不尽的韵味。从诗歌的创作过程看,是由生活到作品,通过诗人的联想和想象开拓诗的意境,表现或深化诗歌的主题。从诗歌的特点看,诗歌具有形象性和跳跃性,诗人必须在短小的篇幅中表现丰富的内容,因此必须选择最有典型意义最有启发性的生活片段,并将其拼接到一起,为体现作者的思想情感服务。因此我们在分析作品时,必须教会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去体会诗歌的内蕴;通过想象,去补充诗人有意留下的空白,还原诗歌的场景,获得更高的审美享受。比如在学习杜甫《登高》时,讲到“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时,引导学生由纷纷而下的落叶联想到落叶归根、人未还乡,由随风飘转不知坠往何方的落叶联想到漂泊无定的人生,由树木的衰败想到人的衰老,由滚滚而去的江水想到韶光易逝、壮志难酬。在此基础上再去体味后四句的抒情,学生就很容易理解作者所表现的那种艰难潦倒之苦,孤寂悲凉之意;也就很容易体味到作者那种欲哭无泪,欲喊无声的悲哀之情。再如《天净沙·秋思》虽短短几行,留给读者的想象却无穷无尽。藤枝是那么干枯,树干是那么苍老,停在枯枝上的乌鸦是那么昏暗,在这个肃杀凄凉的世界中,弯弯的小桥,潺潺的流水,依稀的人家,突然闯入了眼帘,这怎能不勾起游子对家乡温馨生活的怀念。然而,寂寞的古道、冷彻的西风、疲惫不堪、瘦弱无助的老马将把游子载向何方?此时天色渐晚,太阳徐徐下落,这夜晚的来临好似人生之秋的无奈。当年离家时壮志满怀,今天却旅途寂寞凄清,人生得意与失意又该怎样去衡量,这古道是归途,还是漂泊的继续?这一切令人如何不伤心断肠!当我们在这“实”的形象(漂泊的游子)中展开想象与联想时,诗的意境便纷呈叠出。

  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将能尽情翱翔在诗歌的天地里,收获无边的景致。

  五、体味意境

  透过意象、意境来揣摩诗的思想情感是欣赏诗歌的最高境界。

  诗歌的创作十分讲究含蓄、凝练。诗人的抒情往往不是情感的直接流露,也不是思想的直接灌输,而是言在此意在彼,写景则借景抒情,咏物则托物言志。这里的所写之“景”、所咏之“物”,即为客观之“象”;借景所抒之“情”,咏物所言之“志”,即为主观之“意”,“象”与“意”的完美结合,就是“意象”,就会构成意境。它既是现实生活的写照,又是作者的主观之意和客观之象融为一体的艺术形象,是诗人思想感情的载体。诗人的聪明往往就在于他能创造一个或一群新奇的“意象”,来含蓄地抒发自己的情感。因此,读者只有在领悟意象寓意的过程中,才能把握诗歌的内容,感知诗人的情感,进入诗歌的意境,领会诗歌的主旨。所以,诗歌的阅读鉴赏,必须以解读诗歌的意象为突破口。例如孟浩然的《宿建德江》,这是一首刻划秋江暮色的诗。先写羁旅夜泊,再叙日暮添愁;然后写到宇宙广袤宁静,明月伴人更亲。一隐一现,虚实相间,两相映衬,互为补充,构成一个特殊的意境。诗中虽不见“愁”字,然野旷江清,“秋色”历历在目。全诗淡而有味,含而不露;自然流出,风韵天成,颇有特色。又如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诗中通过对三月烟花、碧空尽处、孤帆远影等客体形象的描写,让人从中感受到依依不舍的愁绪和思念,塑造成出一个伫立江边,极目远送,久久不肯离去的主体形象,从而表现了诗人与朋友间的友情。

  另外,在分析诗歌时,我们还必须掌握一些诗歌中常见的意象的含义,如月亮代表思乡,菊花、梅花、松柏多代表一种坚贞、高洁的品质,莲即“怜”,多表达爱情,梧桐象征凄凉悲伤,杜鹃鸟的哀鸣表达哀怨、凄凉或思归的情思,寒蝉表示悲凉等等。

  只要我们能紧紧地扣住诗歌的意象,体味其中的意境,理解诗歌的情感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了。

  总之,学生若能在平时注意诗歌素养的培养,逐渐拥有诗心,在鉴赏诗歌时透过诗眼抓住诗中的意象,结合作者生平背景,发挥联想和想象,鉴赏诗歌将不再像是爬坡。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激发兴趣,让语文课堂活起来    下一篇:以人为本,培养语文学习的内驱力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