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语文论文

浅谈《陈涉世家》中的留白艺术

所属栏目: 语文论文  更新时间:2017-11-09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绘画中恰当的留白给人视觉上无穷的美感,“方寸之间显天地之大”,同样,在文字中恰当的留白给人丰富的想象空间,使文章含义隽永,韵味无穷。司马迁在《史记》的叙事中表现出来的留白艺术,简直让人叹为观止,“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当之无愧。

  在初中教材所选《陈涉世家》的前半部分,笔者在文本阅读中曾有多处困惑,后来在弄清这些困惑的同时,深深叹服司马迁先生留白艺术之妙不可言。

  一、人物数量的留白之妙

  押送900个“闾左”的到底是几个将尉?两个吗?是不是太 “势单力薄”了些呢“除了陈胜、吴广以外还有没有其它”屯长“?

  从前后文看,应该是两个将尉,对应两个屯长 。尉的数目两个容易理解,因为后文在陈胜、吴广杀死两尉以后,没有相关其它将尉的交代。那么屯长究竟是不是只有陈胜、吴广两个呢?文章从前至后,都没有这900人中其它屯长的交代。这就颇让人费解,几百人的队伍,一千多公里的路途,仅仅三四个人就能控制局面,实在匪夷所思。由此可见秦朝法律之严酷,无人敢于冒犯天威,同时陈胜、吴广首发起义出乎统治阶级意料,因为不曾防范,所以一举动摇了秦王朝的统治。

  二、人物关系的留白之妙

  在陈胜、吴广谋划起义和起义的过程中有这样几个句子的主语耐人寻味:

  1、陈胜、吴广乃谋曰……

  2、陈胜曰……吴广以为然

  3、陈胜、吴广喜,念鬼,曰……

  4、乃丹书帛曰……

  5、又间令吴广……

  6、广故数言欲亡……

  7、召令徒属曰……

  8、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

  9、乃令符离人葛英……

  10、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

  11、陈涉乃自立为王……

  在以上句子的主语留白中可以看出这几个问题:从1、3两个句子来看,吴广也有远大的抱负,虽然文章并没有专门的文字叙述,但从句1看,他们”死国“的想法不谋而合、不约而同、不分先后主次。句3可以想象两人对于算卦先生”天机不可泄露“的”卜之鬼乎?“这句话,两人一起苦思冥想、辗转反侧的情状和恍然大悟的欣喜。映射出吴广的起义愿望付诸行动的决心并不比陈胜弱,同时二人是相见恨晚、同心协力、志同道合、亲密无间的兄弟关系,”此教我先威众耳“。就是很好的印证,这里的”我“是”我们“”我俩“”我等“的意思。

  2、5句表现出吴广深深叹服陈胜的远见和才略,甘愿听从陈胜的调遣安排。第5句的主语显而易见是陈胜,那么第4、7句的主语是谁呢?究竟是两个人同时,还是陈胜一人?颇耐人寻味。作者似乎为了行文的简洁省略了句子的主语,但也省的玄妙之至。联系上下文推测出,是陈胜写下”陈胜王“三个字。然后或许是他二人一起,或者吴广一人,把这个绸布字条偷放在待烹给士兵的活鱼的肚子里,同时也有可能,这腹中藏有字条的鱼不是一个两个,而是很多。因为鱼腹容积有限,一张小小的字条不会引起许多士卒的注意。这项高难度的动作一人无法完成。同时也给读者交代陈胜不是寻常的”佣耕“之人,他识文断字!第5句从含义上补充交代了第4句的主语,非常有意思的是,为什么陈胜自己不去扮狐狸装鬼火呢?细细推敲,并非是表现陈胜安排吴广做什么吴广就听从他,而是体现陈、吴二人心思缜密。陈胜已经被士兵们注意,在这种惊疑不定、人心惶惶的时刻,陈胜的一举一动都备受关注,因此只能是吴广一人暗中去操办这件事才会消除”穿帮“的可能。

  万事俱备,只等时机,机会终于来了!第6句是文中少有的两个由吴广单独出场的句子之一,惊心动魄。但我们依然可以看出陈、吴共同谋划的痕迹。因为他们所选时机是”将尉醉“的时刻,醉则容易情绪失控,误判形势,这正是陈、吴所想要的结果。”陈胜佐之“,第一个尉(应该是负责吴广那一屯的尉)责辱吴广,吴广一再挑衅,已醉的将尉步步升级,围观的士卒越来越多,看着自己敬重爱戴的屯长受辱,他们咬牙切齿,又爱莫能助。将尉杖责吴广,吴广继续挑衅,将尉终于拔剑做出要杀死对方的样子威胁吴广,被吴广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出乎所有人意料地从地上跳起来,把那个将尉给干掉了(吴广至少是身强有力,否则不可能一夺而杀尉)。另一个尉(陈胜的尉)闻讯赶来,”大胆狗奴才,造反了你!“要杀吴广,二人相持对峙(此时吴广手里应该也有剑,那个已死的尉的剑)。陈胜挺身而出,从后面死死制住将尉,吴广杀了他(”佐“一方面表示陈胜是协助吴广杀尉,另一方面也体现陈胜此时和其它士卒一样,手无寸铁。)

  也许有人会问:吴广素爱人,是不是说吴广善于笼络人心,陈胜不善或者不及,所以由吴广首发挑起这个事端?从后文看,应该不是。显然,陈胜在鱼腹藏书和篝火狐鸣的”树威“中,在士卒里已经成了公众人物,他的将尉不可能对他不提防(将尉不可能没有听到那些传闻甚至看到半夜的鬼火),若是陈胜激怒他的将尉不会达到预期结果。即使目的达到后面也会被士卒看做是为了当王的别有用心。不能制造吴广那样的”处于自卫,迫不得已杀之“的理解和同情,这些士卒被陈、吴彻底破釜沉舟、不得不反。同时在这篇以陈胜为主的合传里,也应该选取最合适的时机展示吴广的光彩,此处就是最合适的时机。真是匠心独运,使人叹服。”吴广素爱人“一句还有令人不解的地方,如果说在起义之前吴广豪侠仗义,与士卒打成一片,为何后文做了”假将军“之后就骄横霸道,终被下属所杀呢?看来之前的笼络人心,也是吴广有意无意地为自己反秦的计划做准备,应证了前文”陈胜、吴广乃谋曰“这句话,吴广早有”举大名“之意吧。(此处被老师王君质疑,我也觉得缺乏理论依据)

  第7句颇为费解,到底是陈、吴二人一起召令徒属呢,还是陈胜或者吴广召令徒属?前后文联系起来看,本句应该是承前省略(陈胜佐之),陈胜召令徒属!起义时机成熟,陈胜当仁不让的来到台前,果决有力、富有气魄的一个男人形象呼之欲出。第9句”乃令“的主语自然是陈胜,此处主语的省略体现陈胜在这支起义军中不可动摇的威严。注意,第10句的”号令“区别于第7句的”召令 “,如果说”召令“有号召、动员和命令之意,”号令“则是不容置疑的强硬口吻:”命令“”发号施令“。王者的气派初显。第10句的称呼非常微妙,前文一直用陈胜的名,此处却用陈胜的字”涉“,一方面体现作者对已经立王的陈胜的敬意,另一方面体现陈胜此时今非昔比,早已不是先前那个”阳城佣耕者“了,骄傲之气已经渐长。为后文陈王的骄傲、自足、短视导致起义最终失败埋下伏笔。”羚羊挂角,不露痕迹“”不着一字,尽得风流“,因为留白,文章处处耐人寻味,品之满腹皆香。

  三、战争经过的留白之妙。

  在《陈涉世家》这一课,我反复诵读、爱不释手的还是起义军战斗经过的描写部分,越咀嚼滋味越浓。

  1、”攻大泽乡,收而攻蕲。蕲下……“一个”收“字,既指出攻大泽乡之易,又表明胜利的原因是”天下苦秦久矣“,在大泽乡,秦的士兵降者居多因此用了一个”收“字,同时暗示这次起义出乎秦国统治阶级意料,因此胜得十分轻捷。攻蕲,胜利结果则用了”下“字,毕竟大泽乡只是一乡之武力,又出其不意,蕲则是一个县城,这场战斗较为艰难激烈,最终也被攻克、拿下。在这场战斗中符离人葛英英勇善战,立下汗马功劳,又是大将之才,因此在兵力壮大的情况下,让葛英另外分兵一路去攻打蕲县以东地区。读着不禁疑惑,”将兵徇蕲以东“的为何是葛英而不是吴广呢?这就说明两个问题:1)吴广不懂带兵不懂兵法;2)陈胜有识人用人之明 ;3)起义队伍能够任人唯贤;4)起义过程中不断有像葛英这样的异人、能人加入起义队伍。当然,能在《史记》中留下名姓的绝非等闲之辈,葛英是诸葛孔明的先祖,暂且不提。

  2、”攻铚、酂、苦、柘、谯,皆下之“。这一句的主语是谁呢?根据教参上的提示,应该是陈胜将军,我想此处这么让人费解的省略大概不是作者的疏忽:陈胜只是一个为人佣耕的佃民而已,能有一些智谋远见,能够识文断字已经很不错了,至于军事才能,尚需实践的验证。因此这里忽略主语”陈胜将军“,再出现时已经是三老豪杰口中的心悦诚服——”将军身披坚执锐“。”皆下之“一句,既体现起义军的深得人心、所向披靡,又表现陈胜将军指挥有力,具有一定的军事才能。”行收兵“表现老百姓纷纷加入抗秦的队伍中的轰轰烈烈之势,呼应前文陈胜对时局的分析,再次印证”天下苦秦久矣“”宜多应者“预见的正确性。

  3、”攻陈,陈守令皆不在,独守丞与战谯门中“。为何”守令皆不在“?

  《始皇本纪》里记载:”七月,戍卒陈胜等反故荆地,为‘张楚’。胜自立为楚王,居陈,遣诸将徇地。山东郡县少年苦秦吏,皆杀其守尉令丞反,以应陈涉,相立为侯王,合从西乡,名为伐秦,不可胜数也“,由此直接印证推想”守、令“皆不在的原因是畏惧义军的声势和害怕被”苦秦吏者“刑杀,闻风而逃。根据史料和课文注释,陈县属于砀郡,是郡府、县府的所在地,所以有守有令,而根据秦朝地方行政设置来看,郡设有:郡守、监御史、郡尉三个互补隶属的长官,郡中次官为郡丞。其中郡尉掌管地方驻军,属下有丞,内地每郡设丞1人,大郡2人(根据上下文和相关史料,陈的郡丞应是1人,即后文中的”守丞“)。秦朝万人以上的县置县令(万人以下为县长),陈是大县,因而是县令,县令以下有县丞、县尉、功曹、令史等,总之,陈大大小小官员无数。

  ”独守丞与战谯门中“含义非常丰富,那么多的官员,都到哪里去了?为何只有守丞独战?(浩浩荡荡地逃命去了)。同时可以看出:

  ①陈是重镇,有郡守、有县令、有瞭望塔(谯门),军事设施完备;

  ②守丞(通过史料推测,应该是郡尉属下的丞)能够独战,说明他耿耿忠心、有勇有谋、胆识过人,不是等闲之武将;

  ③”独“字更表明秦朝的统治已经完全丧失民心,自己呈现摇摇欲坠的崩溃之势,与贾谊《过秦论》中”亡秦者,秦也“相吻合;

  ④”独“更体现的是起义军声势浩大,使得曾经欺压百姓的大小官吏闻风丧胆,只剩极少数的抵抗者;

  4、”弗胜,守丞死,乃入据陈“。在这里笔者有一个疑问,到底谁”弗胜“?多数参考书上译为:”守丞不能取胜,守丞被杀死后,起义军于是入驻陈县“。那么新的疑问又来了——”守丞被谁杀死,是起义军还是自己的部下?“ 对此,结合上下文以及有关史料,我的理解是:”弗胜“(从上下文来看,这是一个主语承前省略,弗胜的是起义军)说明起义军只是一群没有受过正规训练的乌合之众,遇上轻微的抵挡就难以取得胜利。虽然”骑千余,卒数万人“,可是既然那个守丞能”独与战“,除了对秦的忠诚以外,必有所恃:陈县的军力、物力以及守丞个人的军事能力都是相当过硬。因此义军”弗胜“才较为合理。既然义军弗胜,为何守丞却死呢?假定守丞是因战而死,那么为何义军”弗胜“?因此我们推测:守丞死于本城内‘苦秦吏者之手’更符合当时的情状,只有这样,才能医治文本中的疑难”症候“。

  .守丞不是死在起义军手里,他被自己的部下或者城内的百姓”杀之以应陈涉“了。一个”入“字,体现陈胜队伍浩浩荡荡、长驱直入、了无阻碍、顺应民意,再次呼应前文的”天下苦秦久矣“、”宜多应者“。退一步说,假定守丞因为是”独“战(并非上下一心),因此不能取胜,他被起义军杀死,呼应前文起义队伍浩浩荡荡的巨大声势。如果真是这样,用”克之“”下之“即可,何必费那么多笔墨呢?”乃入据陈“的”乃“字,解释为”才“”于是“,表明这场战斗过程曲折、胜之不易,非常符合司马迁含蓄隐忍的写史风格。

  5、”将军身披坚执锐……陈涉乃立为王“。这句话与前文”攻铚、酂、苦、柘、谯,皆下之“,遥相呼应,环环相扣,让人联想起陈胜亲率一支队伍,临阵指挥、身先士卒的情景。 ”陈涉乃立为王“句中不仅称呼变了,而且一个”乃“字,体现陈胜召三老豪杰的本意和他意欲称王的顺水推舟、毫不推辞、急不可耐之势,为后文起义队伍中众将领纷纷各自称王埋下伏笔,体现了陈胜的自大和短视。在封建社会,正统观念强烈,尤其讲究”忠“和”义“,陈胜、吴广大泽乡起义,本是打着扶苏和项燕的旗号,因此天下响应,现在却是自立为王,置楚怀王的后代于不顾,明显有违”忠义“二字,加之缺乏远见卓识,注定难以长久。

  6、”当此时,诸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这一句点明,在百姓苦秦的原因不仅是繁重的徭役赋税,更多的是酷刑暴政。因此对欺之压他们的下级官吏深恶痛疾,千刀万剐杀之都不足以解恨。要在他们丧命之前,接受各种肉体的折磨。”刑“在教材中注释为”惩罚“,百姓们有冤伸冤、有仇报仇,先刑后杀,多么苦大仇深!”天下苦秦久矣“久矣!

  生活中我们大多是靠语言进行交流,表达我们的情感思想,我们常说语言是一种艺术,而这种艺术的表现之一就是言外之意。语言相比于我们的所思所想可以说是太有限了,所以我们讲”我们要用语言超越语言“,其中的一种方式就是言外之意。在《陈涉世家》节选中,我们不难看到司马迁高超玄妙的叙事艺术,而剪裁的精当、含蓄的留白,无疑是《史记》完美叙事的首要秘诀,从字里行间表露出来的言外之意,巧妙而恰切地映射出作者的感情态度和政治立场。

  当然,拂过时代烟云,历史的瞬间千变万化,各种的”发生“都可能在场,我们不是考据学家,不可能做到复制历史。但是试着透过文字还原现场,既满足”课堂内容“的需要,也能很好地体现语文教学的”课程内容“:咀嚼字词、沉入文本、联想想象、印证推理、完整表述,哪一项都与学生能力的培养密切相关,同时语文课的味道更加深浓,就像是一锅重庆老汤。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抹亮学生生命的底色——“深度体验”式语文教学探微    下一篇:试论冰心小说的多角度叙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