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语文论文

词中真意此中寻——《清平乐村居》教学赏析

所属栏目: 语文论文  更新时间:2017-12-04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在湖南省首届湖湘语文方阵风采大赛上,株洲市天元区教研室周静老师执教了五年级《清平乐�村居》一课,她以精巧的教学设计和灵动的课堂呈现,为我们展现了一堂清新自然,情趣盎然且文化意味颇为浓厚的诗词课,获得大赛特等奖。

《清平乐�村居》是辛弃疾为数不多的词风清新明丽,情味盎然的作品之一,传达了作者对和谐美好的乡村生活的向往之情。整首词仅46个字,却以画入词,物我和谐,情景交融,三言两语间描绘了一幅极具情致的田园生活图景:茅屋虽然低小,但房前屋后溪流潺潺,芳草萋萋。生活虽然不是很富足,但夫妻恩爱,大儿子、二儿子勤劳懂事,更有顽皮可爱的小儿子为全家平添了生气和乐趣。如此宁静祥和,如此素朴安逸,有家若此,夫复何求!

这样一首词作,教师如何引领学生感悟词境,体味情意呢?纵观这堂课,成功的法宝无他,唯紧扣词中几个紧要字,比一“青”字,品一“媚”字,想一“卧”字,解一“醉”字,得其音韵之美,情韵之妙,神韵之趣,意蕴之深,由此开掘出整首词的气象,可谓寥寥数字,尽得风流。

 

一、 比一“青”字,得其音韵之美。
“在中国文学中,词是一种非常微妙的文学样式”(叶嘉莹语),之所以称之“微妙”,一为它的形式,二为它的内容。单从形式上说,词中的句子大都长短不一,参差错落,加之平仄韵律的变化,自然形成一种带有音乐性的节奏韵律之美,读起来韵味悠长,齿颊生香。这是词的独特魅力之一。

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品读“茅檐青草图”时,做了如下设计:

师:课件出示“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1.读到这一句词,你脑中浮现出一幅怎样的画面?(茅檐矮小,溪边上长着青青的小草)说草长得茂盛青葱,用一个青字不就可以了?为什么用两个“青字”?

2.请同学们对比着读一读:

课件出示:茅檐低小,溪上青草。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师:多一个青字,读起来感觉怎么样?

小结:多一个“青”字,不仅让我们更加感受到小草的青葱翠绿,而且读起来也琅琅上口,很有音乐的韵律。这就是词的音韵美、节奏美。

此处紧扣一个“青”字,让学生对比朗读,体会叠词“青青”的表达效果,不仅经由“青青”二字感受到乡村景色恬静自然且充满生机之美,还感受到词的独特的音韵节奏之美。

 

二、品一“媚”字,得其情韵之妙。
“翁媪逗趣”是整首词中让人感觉特别幸福、温暖的一幕生活场景,其中一个“媚”字用得极不寻常,极为精妙。“媚”原本是形容“女子扬眉瞟目,取悦于钟情的男子”,此处却用来勾画老两口亲亲热热聊天,相互逗趣的情态,一句“相媚好”尽显夫妻恩爱的幸福甜蜜。教师在“媚”字的教学中通过说文解字、想象说话和拓展引读将传统文化中的汉字文化、人生观和爱情观不着痕迹地融入课堂,为课堂注入了浓浓的文化意味。

1.说文解字。

板书:“媚”。

师:从字形上看,一个女字旁、一个眉毛的“眉”字组合在一起,猜猜是什么意思?

师:“媚”在说文解字中的本意是“女子扬眉瞟目,取悦于钟情的男子”,后来用作动词“讨好,令对方高兴愉悦”。

2.想象说话。

师:“相媚好”,是说老公公和老婆婆怎么样?(互相夸赞,让对方高兴)老公公会怎么夸老婆婆让她笑得合不拢嘴?老婆婆又会说什么让老公公乐开了花?

学生想象说话。

师:多么相亲相爱的一对老夫妇啊,虽然他们年岁已大,但他们的浪漫可一点儿不比年轻人少!

3.拓展引读。

①几千年前的《诗经》中有这样一句:“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老婆婆和老公公就这样牵着手幸福到老。

齐读:“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②汉朝时的苏武这样写道:“结发为夫妻,恩爱不相疑”。老婆婆和老公公就是这样一辈子恩爱到老。

齐读:“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虽然住着低矮的草房,虽然过着贫寒的生活,他们就这么踏踏实实、快快乐乐地白头偕老。

齐读:“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二、想一“卧”字,得其神韵之趣。
在作者的笔下除了“翁媪逗趣”的场景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三个儿子的
出场更是乡村生活的真实再现,作者用近乎白描的手法,用平易朴素的语言勾勒出了一幅“三儿忙碌图”。图中有主有次,勤劳朴实的大儿子、二儿子为全家人带来了安适的生活,他们似乎是这幅图沉默而牢靠的背景,而淘气的小儿子以“卧剥莲蓬”的“亡赖”姿态从画面上跳脱出来,一个“卧”字让他活泼不拘的天性,顽皮可爱的形象跃然纸上,成为“三儿忙碌图”的焦点。让学生想象小儿“卧剥莲蓬”的情态也便成为解读小儿形象的突破口。

课件出示:“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1.这段话中你觉得哪个词比较难理解,该提醒大家注意?

“亡赖”,它和我们平时说的“无赖”一样吗?这是古今词义以及其感情色彩的变化。

2.你怎么看出小儿的活泼、顽皮?特别从哪个字看出?从这个“卧”字你体会到什么?(快乐、无拘无束)

3.想象一下:快乐自由、无拘无束的小儿,他会怎样剥莲蓬、怎样吃莲子?学生想象说话。

师:把想象带进去读:“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4.小儿这么调皮可爱,大儿和中儿呢?追问:大儿和中儿这么勤劳,为什么作者“最喜小儿无赖”?(板书:最)

小结:正是这个无赖的小儿,让整个画面变得活泼生动、更有情趣了!

 

三、解一“醉”字,得其意蕴之深。
有人说这首词的词眼是“醉”字,“醉”有多重含义,一为翁媪喝醉了,
所以才会像年轻夫妻一样“相媚好”,也可能是翁媪为生活的安宁,为儿子的勤劳可爱而满足陶醉,这是客体的“醉”。二为作者因眼前和谐美满的生活画面而沉醉,这是抒情主体的“醉”。三为读者读到如此美好的乡村生活图景、读到作者如此清新美妙的词作而陶醉,这是阅读主题的“醉”,教师紧扣“醉”字,解构出三重“醉”中的三重意蕴、三重境界,体现了教学梯度,也体现了学生对词意理解的深度。

课件出示: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1. 读到这里,你们觉得这里的“醉”仅仅是指老两口喝醉了吗?还可以
理解为什么意思?(为这温馨而宁静的生活而醉。)

2.不仅他们醉了,还有谁醉了?(作者)
体会作者沉醉于眼前和谐美好的乡村生活的感觉,齐读“醉里吴音相媚好,
白发谁家翁媪。”

3.读这首词的时候,还有谁也陶醉了?

让我们也陶醉其中,再读:“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此外,教师在最后一个教学环节设计的“比较赏读”也是一大亮点。通过比较《清平乐�村居》与范成大的七绝诗《四时田园杂兴》在题材、内容上的相同之处以及在体裁、写法上的不同之处,让学生对田园诗词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感受了同一主题、不同作者作品的独特魅力。
师:古往今来,有很多诗人都钟情于田园山水,比如我们上个学期学过的南宋范成大的《四时田园杂兴》。(课件出示)
1.比较“相同”:你觉得这两首诗词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归纳题材、内容等相同之处)  
2.比较“不同”:都是写田园生活,你发现《清平乐�村居》和《四时田园杂兴》在体裁、内容、写法上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分小组合作探究。

学习任务单

 

比较不同点

《清平乐�村居》

《四时田园杂兴》

体裁:是诗还是词?每句字数一样吗?

 

 

内容:从事的劳动有什么不同?

 

 

 

写法(写人):是一个人一个人地写?还是整体地写一群人?

 

 


 

3.小组汇报。小结:正是因为有这么多的不同,才让每一首诗词具有不同的美,散发着独特的文学魅力。  
如果说上述“比较赏读”是一种横向比较的话,那么教师还把教学的触角伸向了更为纵深的天地,鼓励学生课外继续探究作者写本词的背景和动机,并感受同一作者多样化的作品风格。
课后延伸:读到这里,我们还可以进一步探究:辛弃疾,南宋文学家、军事家,他的作品充满了爱国情怀,是著名的豪放派词人,为什么会写《清平乐�村居》这首词呢?课后同学们可查找词人辛弃疾的资料,把辛弃疾的《清平乐�村居》和他的另外一首《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进行比较阅读,感受同一个词人在不同的作品中表现出来的不同风格特点。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培养学生良好书写习惯的策略研究》课题实施方案    下一篇:“四步乐读”语文课堂教学模式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