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道德与法治论文

初中思想政治课实施探究性学习的一点体会

所属栏目: 道德与法治论文  更新时间:2018-01-15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

  ——苏霍姆林斯基

  人类逐步进入信息社会,知识经济社会,时代发展要求教育不但要使人们能更好更多地接受知识,而且要使人们具有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在这种背景下,仅仅运用原来单一的“接受式学习”方式来学习预先确定的,由前人积累的文化和经验显然已不合适,而必须调整学习内容,探索新的学习方式,这种新的学习方式如果能让学生在种变化着的,还未知晓其基本内容和规律特点的情境中,主动设问和探究,从中发现规律,获取知识和各种体验,学会对信息的收集、分析和判断,学会获取知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那就能逐步培养我们的学生具备能应对急剧变化环境的能力和创造力。我们把这种学习方式设定并理解为“研

  究性学习”。

  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办公厅在《关于适应新形势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中指出:中小学思想品德课、思想政治课和职业学校德育课要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和社会实际,增加实践教学和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同时。积极改进教学方法和形式,采用启发式,讨论式和研究性学习等生动活泼的方式进行教学。这份国家级文件,明确把“研究性学习”定位在教学法的层面,为我们改进政治课教学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方向。

  2004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又指出:积极改进中小学思想品德,思想政治课教学方法和形式,采用未成年人喜闻乐见,生动活泼的方式进行教学,把传授知识同陶冶情操,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结合起来……

  研究性学习是应对知识经济挑战而尝试的一种学习的变革,而学习方式的变革必然会引发教学法的变革,研究性学习的实施必然相应要求采用研究性学习教学法。

  基于这一认识,我感到,根据初中学生的知识基础,个性特长,兴趣爱好和发展趋向,初中思想政治课研究性学习教学法应该内涵为在初中思想政治课中实施,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并确定研究内容,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以独立或合作的形式,进行研究性、探索性学习,从而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进而提高学生发展性学力的教学方法。

  笔者认为,初中思想政治课开展研究性学习,作为教师在操作策略层面上一定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要立足教材,从学生实际出发,创设形象生动的问题情境。

  思想政治课固有的特性和初中学生思维与知识结构的特点决定了教师在开展“研究性学习”中,要善于从学生实际出发,从教学需要出发,坚持面向现实生活,围绕社会热点,突出时政重点。心理学研究告诉我们,思维通常是与问题联系在一起的,意识到问题的存在是思维的起点。当学生感到需要弄清“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时候,他就把自己的思维发动起来了,思维因问题而发动,因问题而深入,并以问题的最终解决为目的,因此,教师在教学设想和实施过程中,必须精心设计问题,在问题情境中,给学生充分的自由想象

  的空间和时间,促使学生边看,边听,边思,边议,这样使学生产生思维的积极性和求知欲望,然后引导学生通过对某一问题现象的深入研究来全面把握和深刻理解知识的内在联系,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讲“社会责任心”时,教师不要直接提问“什么是社会责任心?”而可以采取多角度,多层次的迂回式提问,我设计了这样一个场景:本市一些公交车为方便乘客,在车厢里装了方便钩,可是没过几天,方便钩就不翼而飞,所剩无几。这些方便钩哪里去了?有的人拿走或损坏时别的乘客会看见,他们为什么还这样做?为什么有的乘客不会这么做?他们心中是怎么想的?这种循序的、迂回的设问,能使学生的思维由浅至深,由窄变宽,由具体到抽象,思维的探索性,深刻性必然会得到有效的培养。

  二、要集思广益,以学生为主体,开展形式多样的学习活动。

  初中思想政治课进行研究性学习可以针对不同的学习内容和教学进度采取查阅资料、社会调查、专题讨论、质疑辩论等不同形式,但无论采取何形式,在组织学习研究活动中,应注意一是活动前要确定研究的要求和学习规划,研究目的要有指向性,二是活动中要给予学生充分的准备,让学生细致地思考,调整问题,发表独特见解,三是要面向全体学生,让绝大部分同学通过合作的方式体验到解决问题的乐趣。

  例如:在讲到“维护统一,反对分裂”时,就学生思想认识较陌生和模糊的“一国两制”构想和“台湾问题由来”等知识结构,完全可以结合查阅资料、社会调查、主题讨论形式引导学生从地理学、历史学、政治学、法学,外交学等角度开展专题研究,这样既澄清了思想认知,又培养了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的能力。

  三、要加强交流,尊重学生个性,创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

  教学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的多边活动和特定情境中的人际交往活动,是一个师生情感交流彼此感染的过程。

  赞科夫在《和教师的谈话》中指出:如果班级里能够创造推心置腹地交流思想的气氛,孩子们就能把自己的各种印象和感受、怀疑和问题带到课堂上来,开展无拘无束的交谈。

  据了解学生在课堂上不敢大胆提问是有这样的担心:我的问题太简单或错了,同学会嘲笑吗?我的问题如果老师回答不出,老师会难堪吗?我的问题与课堂内容没有联系,老师会训斥吗?……,所有这些心理活动束缚着学生有问题不敢提,有想法不敢说,长此以往,学生的问题意识就会淡化、消退。所以,实施研究性学习,就必须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而提高学生提问的能力,则必须为学生创设一个安全自主,宽松和谐的心理环境,消除学生的紧张感,压抑感和焦虑感,为学生的“问”营造氛围。教师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1、特别尊重学生的人格。

  培养学生的主体作用,是课堂教学改革的永恒主题,也是实施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教师在教学中要摒弃传统的师道尊严和封建家长制的权威意识,以平等的姿态,民主的作风,把自己看成是课堂教学活动中的一员。不但要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更要保护学生自尊心,自信心,积极性,坚决反对斥责讥讽学生。

  2、努力增进与学生的情感。

  教师要以和蔼的态度,真挚的感情,饱满的精神面对每一位学生,与学生一起学习,一起讨论,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从而打消学生对教师的惧怕和隔阂心理,拉近师生距离。

  3、非常注重学生的提问。

  教师要以欣赏的目光,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和意见,对学生提出的新观点,新问题要进行及时和适当肯定,并给予鼓励和表扬,对学生意见要暂缓批评,特别是不要对学生那些奇异,独特的想法进行批评和挑剔,这样会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拓学生的思维视野,让学生成为独立思考,自我发现,自我教育和自我发展的主体。

  4、适度改变教学状态。

  传统教学过于强调课堂的组织性和有序性,在研究性学习中,教师要给学生定的自由度,允许学生“求异”思维,甚至“出错”的质疑行为,这样就有可能更多的发现学生的智慧“闪光点”,挖掘学生的潜能。

  例如在学习“立志报效祖国”这一内容时,如何以国家利益为重,怎样处理国家需要与个人志趣的关系,学生在这方面的感性认识相对较少,思想中有疑虑和模糊认识是正常的必然的,作为教师自先要正视现实,尊重事实,信任学生,要创造条件,启发学生提出问题,发表看法,并以普通一员的身份参与学生的讨论,通过讨论,辨析、引导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从而澄清学生模糊认识,坚定思想信念,引导社会行动,自觉将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有机结合起来。

  四、要点面结合,因学生活动内容而异,切实加强学法指导。

  研究性学习中教师对学生学法指导策略的选择要有利于学生收集处理信息能力的发展,获得新知识能力的发展,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发展,以及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能力的发展,在具体指导上,立求“科学、合理、艺术”,要注重对知识产生过程的探究,要让学生参与学习全过程,避免学生对概念、原理、结论的生搬硬套和被动接受知识的局面,从而使学生有所发现,有所创新。这里主要包括两方面的指导:

  l、以教师精讲点拨为主导的学法指导。

  讲授课是班级授课的基本模式,实践表明,政治课的某些知识点是不适宜采用“全开放”的研究方式进行学习的,因而不能照搬研究性学习的一般方式对学生进行教学指导,这就要求教师在讲授的内容,方法,资源的利用以及讲授手段的使用上要不断地创新,要坚持从重“结论”转变为重“过程”,从尝试“共性——个性——共性”转变为“个性——共性——个性”的思维过程来设计,可以指导学生引入举例、图表、数据、小品、音乐等手段,通过师生合作互动,通过层层推理,使学生明了知识的形成过程,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概括能力,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启发学生举一反三,使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知识的迁移,重构过程中得到最大的提高。

  2、以学生活动为主体的学法指导。

  学生活动为主的课型主要有课题研究,社会调查课,讨论课,辩论课等。任何以学生的活动为主的课型都需要进行大量的前期准备工作,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引导学生做好细致周到的准备工作,但是,以学生活动为主,并不意味着可以忽视教师的作用,相反地,教师在创设学习情境,选择研究方向,监督实施过程,解答疑难杂症,评价学习结果等方面要发挥积极的主导作用。

  (1)对社会调查课和课题研究的准备,必须预先设计好,一般从以下几方面思考:课题和调查名称的确定,研究目的、意义和背景的分析,根据研究目的确定研究的内容,规划研究步骤及采取的基本研究方法,确定研究成员的分工,

  设想研究成果,预算经费,考虑研究所需设备的采源及使用计划报告的撰写等。这些都需要教师给予有效的帮助和指导,同时在课堂交流方式和程序上,教师注意也要作适当的引导和控制,要让学生用简洁的语言表达出准确的内容。

  (2)对讨论课和辩论课的准备,教师要注意与学生共同选择能够引起大家普遍关注的,有一定社会价值的,与教材内容有相关联系的,具备讨论价值的课题。要预先考虑到讨论(辩论)课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努力做好各个环节的引导,调节工作,要随时捕捉学生在讨论(辩论)中发现出来的思想火花和知识漏洞,对学生表现出来的创造性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对不足要加以必要的说明和积极的引导。

  五、要因地制宜,让学生全员参与,尝试建立民主多元的评价机制。

  研究性学习与传统学习相比,在学习性质,内容结构,教学方式上都有着根本性的区别。它的学习目标着眼于态度与能力,学习方式的自主性。因此,教师在整个链条中,要以极大的热情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要努力探索一种重过程,兼顾结果的多元化,激励性,民主开放,动态的评价方式,重点评价学生的参与过程,既要让学生自主学习,又要全面把握学习过程。要充分利用激励机制,善于运用表扬工具,以师生共同参与的方式,对学生分析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能力,以及表达能力和思想觉悟进行多方面及时性评价。

  综上所述,初中思想政治课研究性教学模式是对传统的“满堂灌”教学模式的变革,但它并不是一种机械固定的课堂教学模式,而是一种综合的开放的基本教学思维模式。《课程标准》对教学方法的规定中指出:在教学过程中任何教学方法都不是万能的,孤立和一成不变的,教师应综合采用多种教学方法,设法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主动求学。

  因此,合作、问题、讨论、调查、辩论、质疑、情境、多媒体等各类特征鲜明的教学方式在研究性学习中的合理选择与运用,必定会极大地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锻炼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从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浅谈在新课改下如何提高政治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下一篇:政治教师的语言艺术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