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信息技术论文

信息时代教师信息素养的强化途径探微

所属栏目: 信息技术论文  更新时间:2018-02-05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胡  锐

  摘要:没有高素质的教师就没有高质量的教育教学,教育改革就无从实现。教师信息素养的提高,在信息化时代,是全民素质提高的可靠保障和前提之一,因此,应该充分重视教师信息素养的提高。

  关键词:信息时代  教师素养   强化途径

  教师的信息素养是一个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发展而其内容不断变化的概念,不同的国家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从不同的角度对其进行了界定。笔者认为,信息素养是教师整体素养的一个有机部分,它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教师要有敏锐的信息意识

  教师的信息意识是指教师对信息的敏锐感,捕捉、分析、判断和吸收信息的自觉程度,特别是对有关德育信息的敏感度。信息化时代,教师应能自觉地意识到信息在德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时刻感受到自己对信息的需求,能迅速有效地发现并把握对德育工作有价值的信息,具有把这些有效的信息整合到德育工作中去的意识。

  2. 教师要有崇高的信息道德

  信息道德是指在获取、使用、生成和传递信息的过程中应遵循的道德要求。作为传播人类文明的教师,是否具备崇高的信息道德,直接关系到以什么样的思想教育学生,以什么样的知识教给学生的立场问题。教师的信息行为应在不侵犯别人的合法权益、不危害社会、不违反道德规范的情况下发生,也惟其如此,才能培养出具有较高道德素养的学生。互联网的开通,使人类突破了信息交流传递的空间限制。教师在接触各种各样信息中,要有针对性地选择有用的、有正确影响的信息进行加工、合成,以生成有益于社会、有益于学生的信息,同时还要指导学生学会选择、判断评价信息的好坏。

  3.教师要具备一定的信息能力

  教师的信息能力是教师信息素养结构中最重要的因素。所谓信息能力是指熟练运用计算机获取、传递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和素质。它包括以下三点:(1)基本信息素养,即传统的信息基础知识和计算机基本技能。教师必须了解计算机的基本知识,掌握Windows系统的操作以及Word文字处理、Excel电子表格等一些常用应用软件和打印机的安装和使用。(2)课件制作素养。信息时代为我们的教学提供了丰富的媒体,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尽量学会使用PowerPoint、Authorware、Flash等应用软件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3) 网络素养。信息时代的教师应具有一定的计算机网络基本知识和素养,教师应当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应用,学会利用网络搜索数据、传输文件和网络交互式教学,能利用电子邮件跟同行或学生进行交流,利用个人网页或Blog发布自已的认识和观点。

  信息时代教师的角色已经发生了变化,教师不再是教学过程中的主体,由单一的知识传授者转变成学习模块的构建者、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信息资源的提供者。信息的发展,知识的更新,要求教师必须具备信息素养。

  随着多媒体技术应用于课堂、计算机网络进入学科课程教学以及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传统的教育理论及观念、教学策略及模式、教学方法及手段都在发生着深刻的变革。多媒体网络环境下的新型授课方式,使得教师信息素养变得更加重要。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新世纪人才必须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这也是素质教育的基本精神。学生信息素养的提高是素质教育目标的一部分,在网络环境下开展研究性学习和自主学习也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信息素养。因此,教师必须首先强化自身的信息素养,具备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才能更好地指导学生,全面实施和推动素质教育。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实行的是模块操作、任务驱动式教学,它把信息技术融合到学科教学当中,并把其他学科的相关知识贯通起来,要求教师把信息技术作为获取信息、解决问题的认知工具,从而优化教学过程,达到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有机整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需要教师强化信息素养。

  强化教师的信息素养,使每一位教师既可以是信息的需求者,又可以是信息的提供者,能够在互联网上学习讨论、交流信息,发挥教师潜在的知识能力,形成一个高效的信息增值网络,有利于改善教师的知识结构。

  提高教师信息素养的方法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

  1. 转变教师的观念和态度

  转变观念就是要转变和更新教师的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要不断提高广大教师的教育技术意识,使他们对教育技术的发展而引起的教育思想、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的重大变革有一个明确的理论认识。应让他们认识到,教师是新的教育技术的直接使用者和受益者,它的出现,为教师施展才华提供了契机,如果不把握住这一历史机遇,就会成为时代的落伍者。

  教师对新技术的态度影响到技术的应用以及教师角色的转换,教师应以积极的心态迎接挑战,对新技术不回避、不排斥,建立良好的自信心,相信自己能够用好新的教育技术,组织好教学。从敌视、担心到适应、接受,最后到舒适、安心。教师一旦真正发现新教育技术的价值,就会越用越爱用,越主动积极地去掌握这方面的知识,自觉自愿地运用教育技术。

  2. 加强在职教师信息素养的培训工作

  在我国的教师队伍中,由于种种原因,教师的信息素养普遍较差。近年来,不少学校投入大量资金,添置了不少现代化教育技术设施,但多不能充分利用,甚至置之不用。主要原因就是教师缺乏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知识和技能。因此,为了尽快推动教育信息化进程,不断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应该有计划地组织教师进行计算机基础知识、办公软件的应用、课件制作软件的使用、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应用等一系列课程的培训。通过培训更新教师的观念,培养信息素养所包含的理念,提高教师利用现代技术的教学技能和教学水平。

  3. 鼓励教师利用业余时间自学

  教和学都是长期的行为,一种素质和技能的养成也需要长期和细致的劳动和积累,不可能一蹴而就。制订学习的计划,确立各阶段的目标,循序渐进,日积月累,才有可能得心应手。制定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学习计划,是教师自觉提高自身信息技术素质的良好开端。这里强调是长期的学习计划,不是为了一次的公开课,一次的比赛,一次的评比而进行的短期行为。

  4. 营造有利于教师信息素养提高的良好外部环境

  建设良好信息技术环境是培养信息意识的物质基础,学校应根据自身的经济实力配置相应的现代化教学设施,建设校园网。经济条件许可的学校可建立多功能网络教室、电子阅览室,所有教室配备大屏幕彩电和计算机并全部联入互联网,购进必要的软件和教学资料,建成自己的教学资源库。可成立信息技术教科研领导小组,探索网络环境下研究性学习的策略和模式,进行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实验研究,推动整个教师队伍信息素养的提高。

  5. 学校行政领导的支持和激励机制的建立

  学校行政领导应对新技术采取积极支持的态度,鼓励教师在课堂中应用技术,参与在职教师培训方案的实施,为实验新的教学手段提供足够的时间和必要的经费。另外,学校应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提高教师在教学中使用新技术的积极性,对在教学中积极采用现代信息技术的教师给予奖励。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实施电子备课制度的体会    下一篇:网络环境下教与学的实践研究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