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语文论文

谈“以读引写”教学的有效策略

所属栏目: 语文论文  更新时间:2018-02-10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摘要】:纵观目前的小学语文课堂,我们发现语文教师将阅读教学、作文教学分别独立起来,各占一片天地的现象非常普通。从而人为地将读与写分割开来。在探究高效课堂教学的今天,本人认为这种读写分割的做法不利于学生写作能力地提高,应该将写作教学融于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乃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重要策略。

  【关键词】:以读引写  有效策略

  叶圣陶说过:“写作系技能,不宜视作知识,宜于实践中练习,自悟其理法,不能空讲知识。”目前,阅读课堂上听说训练不少,读写训练不多的现象非常严重,有的课堂看不到写的训练的痕迹,写完全被挤掉了。许多语文教师把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与训练,只好放在每周两节的写作课,特别是两周一次大作文训练中,长期如此是很难达到训练目的的,因此本人认为把写的训练渗透于阅读教学中,教师随文捕捉训练的切入点安排小练笔,这样长期不断地对学生进行语言表达能力地训练,学生的写作表达能力能不提高吗?

  那么,在阅读教学的课堂上,教师怎样渗透写的训练,从哪些地方作为以读引写训练的切入点呢?

  一、情动辞发——巧用情感点

  小学语文课本选用的课文,无论是文本还是插图,只要教师巧用文本情节,预设情境,在孩子们的眼里,这些文字、插图都会变成一个个生动的故事,当孩子们进入故事情节之后,他们思维的情弦也随之拨动,也就是孩子们的情感被有效激发了,文中的人、事、物就会强烈地感染着学生,于是他们便会有一种莫名的冲动——急于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如有位教师在教学四年级上册《幸福是什么》一文时,当学生各自汇报自学情况后,教师点拨:能告诉智慧的女儿,你现在幸福吗,说说理由。用一段话写下来。课文浅显的道理孩子们早就读明白了,当读到自己的感想时,有的写道:“我现在不幸福,学习上没有尽到自己最大的努力,学习成绩比较差,老师、家长都给我压力。”有的说:“我很幸福,在家里是妈妈的小帮手、生活上基本能独立,是父母常夸的好孩子,在学校是老师的小助手同学的好伙伴。”有的还写道:“虽然各方面条件优越,但爸妈要我参加了四种兴趣班,我因此失去了玩伴,童年生活非常辛苦,一点都没感到幸福。”

  孩子们写的这些句子,虽然与文本的中心有偏离,但不难看出,学生对幸福的理解超越了文本,真实地反映了孩子们的内心。对学生的这种情感,我们不是随便可以了解的,学生更不会主动去表达,只有教师巧用文中的情节,去诱发这种感情的抒发,才得到可贵的心灵表达,这才是水到渠成的,真实的。正所谓情动而辞发,学生习作的欲望就因此被巧设的情境而激起。

  二、拓展时空——填补空白间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并且是知识的源泉。”所以相对于知识技能来说,想象力尤为重要。学生所接触的文本中很多时候都留有“空白”:有的是作者有意或无意留下的没有写明的;有的是为了召唤读者想象的;有的是未定的意蕴空间……往往这些“空白”,我们读了以后有种意犹未尽的感觉。同时这些“空白”也为学生打开了通往作者心灵的大门。

  四年级上册《巨人的花园》这篇被称之为完美的童话故事,其本身就是学生非常喜爱的,在学生兴致颇高的学习氛围中,教师抓住写作的训练点,课文最后写“巨人生活在漂亮的花园里和孩子们中间,感到无比的幸福。”此处,其实有一个“空白”:此时,你读懂了巨人的幸福体现在哪里?作为以读引写的训练点,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在平时积累的基础上,用上课本中的词语,写出花园比以前更漂亮,用自己的想象描绘巨人的幸福生活,这样,学生的写作空间就大了,在这种宽松的环境中,学生还能写不出理想的片断吗?

  如《再见了,亲人》一文,有大娘、大嫂、小金花几个典型的人物,想象一下,在与志愿军分别时他们的语言及心理活动,其实也是作文训练的一个契机,教师可以以此进行有效引导:

  在志愿军在离开朝鲜的时候,上门小姐按摩服务朝鲜人民紧紧抓住志愿军的手,他们有多少话要对志愿军说呀,请你选择其中一位,为她写一写你最想说的话。设计这种练习,其实是让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更加深入,对可爱的人的敬重之情进一步升华,学这样的文章,教师可充分抓住这些空白,让学生把写得简练的地方补写具体,把写得含蓄的地方补充完整,学生通过填补这些空白,不仅可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而且可以提高想象力和语言表达的能力。

  三、消除“恐作”——练于迁移处

  教育家克鲁普斯卡娅说:“模仿对于儿童,正如独立创造对于成人那样重要。”儿童都有着天然的模仿能力,仿写是学生从阅读到独立写作过程中起桥梁作用的一种有效的训练形式,有经验的语文教师都会采用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模仿的迁移性练习,这样不仅有利于引领学生走进文本,与文本的作者同呼吸,与文章的主人公共命运,有效地促进文本语言的内化,同时也使文章的写作方法在学生脑海里得以消化,有目的地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

  如在教学《美丽的小兴安岭》、《桂林山水》等课文后,让学生总结课文的写作方法,再指导学生按《美丽的小兴安岭》、《桂林山水》不同的写作方法写写《我的家乡》、《我的校园》。又如学习了《白鹅》一组课文,指导学生仿写动物等等,这样既有范文,又有实物,学生就有话可说,从容落笔了。其实,描写物品、景物、人物等,都可以采取仿写迁移等训练方法,学生写作就降低了难度,消除了学生对习作的恐惧感,让学生有了写作的自信。

  四、厚积薄发——借鉴文本中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生的课外阅读量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小学阶段课外阅读要达到100万字。因为阅读是写作的积累和源泉,写作是阅读的自然抒发,如果没有广泛的阅读和积累,很难写出一手好文章,纵观千古佳作,无一不是洋洋洒洒,内容丰富,气象万千,字字珠玑,句句经典。

  在阅读教学中,作为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向范文学习习作,借鉴文本好的写作方法:用词用语、遣词造句的方法;构句成段,开头结尾的安排方法;表情达意,抒发情感的表达手法。这样的学习是卓有成效的,因为它达到了语文学习的根本目的。当然培养学生重视专项的积累和鉴赏,也是读写不分家的关键。如描写春天的词语;描写人物表情的成语;表示颜色的词语;描写下雨景色的片断;表现激烈运动的场景;描写人物对话的精彩段落;表现人物心理活动的语句等,让学生逐步养成自觉积累的习惯,不知不觉中提高语言素养与写作水平。

  总之,在阅读教学中,不管抓住什么进行有效写作训练的切入点,都必须是在与文本充分对接的前提下,既不能因为强调写而忽视有效的阅读,也不能因为强调阅读,而让练写成为被课堂所遗忘的角落。教师应该关注阅读教学中的读写结合点,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再次创造,把阅读教学作为习作教学的重要阵地,寻找读写结合点,引导学生进行积累、模仿、内化、提高,让读写真正融为一体。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浅谈小学高年级学生作文研改    下一篇:让民主的花朵在语文课堂上绽放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