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数学论文

数学新课程教学的几点领悟

所属栏目: 数学论文  更新时间:2018-02-17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东安一中数学组陆兴艳

  【摘要】 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数学更是一种艺术。数学的特点是抽象、严谨、应用广泛。高中数学与初中数学相比,知识的深度、广度,能力要求都是一次飞跃。国家教育部在全日制中学《数学教学大纲》中作了明确规定。大纲指出:“要重视能力的培养,掌握知识、技能和培养能力是密不可分的,互相促进的。” 数学能力是指人们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灵活运用数学技能,理解与掌握数学知识,并进一步运用已掌握的数学知识和方法,在解决现实问题中的一种特有的心理素质的反映。在几年的新课改实践中,我有点点领悟。

  【关键词】科学  兴趣  数学能力 领悟

  【正文】数学,作为衡量一个人能力的重要学科,从小学到高中绝大多数同学,投入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然而并非人人都是成功者。我们数学教师要帮助学生构建良好的数学认知结构,给予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指导,渗透数学思想方法与数学观念。对自己的数学能力有一个正确的估计。既不要把自己的能力估计得太高,也不必过于自卑。不要在自己的短处上与人竞争,而要从自己的长处上培养起自尊、自豪和学数学的兴趣。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因此,新课程要求教师在提高素质、更新观念、转变角色的同时还要求我们教师的教学行为产生相应的变化。

  一。  毎位教师认真学习师德规范,真正理解“热爱学生,教书育人” ,弘扬高尚师德,力行师德规范。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教师的人格是进行教育的基石。”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讲,教师的职业道德不仅是个人意义上的品德问题,而且赋有深刻的社会意义。它关系到千百万青少年一代的健康成长,关系于祖国的未来。今天,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在深入进行教育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师德建设显得极为重要。

  首先,教师要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热爱教育事业。社会主义的教育事业是人民的教育事业,是崇高而伟大的事业。每位教师都应当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甘愿为人民的教育事业奉献自己的聪明才智。在实际工作中,兢兢业业、勤勤恳恳、不图名利、甘做蚕烛,在岗位上发出光和热。

  其次,教师要热爱学生。只有热爱学生,才能去关心他们的成长,才能去教书育人,才能尊重学生人格、引导学生成才。

  再次,师德的另一体现是具有崇高的奉献精神。教师的工作责任重大而又极其艰辛。之所以说责任重大,是由于教师肩负着培育下一代接班人的责任。抽象地说,社会的未来掌握在教师的手中;之所以说艰苦,是由于教师工作条件艰苦,特别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教师的社会地位、物质待遇较低,甚至处于相对清贫的地位。在此情况下,教师应当以社会责任为己任,无私奉献。否则,如果以待遇对待工作,那么,就可能在知识传授、教书育人中,难当重任。

  二。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能够认识到数学存在于现实生活中,并被广泛应用于现实世界,才能切实体会到数学的应用价值。”学好数学知识,是为了更好地为生活服务。把知识应用于生活,做到学以致用,让学生充分体验数学的应用价值,同时让学生在解决实际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时,体验到探索数学的无穷乐趣,从而形成长久的兴趣。在数学教学中,我从以下几方面引发学生学习兴趣。

  2.1设悬激趣

  创设悬念,是教师根据教材的数学内容,设置问题情境,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激发学习兴趣。如教学“正比例”知识时,教师向学生提出一个实际问题:谁能有办法测量我们校内操场枫树的高度呢?同学们顿时兴趣大发,争论不休,却又想不出什么好办法。这时教师对同学们说:“我倒有一个且很简单的测量办法,不用爬树也不用砍树便可以测出树的高度”。同学们哗然,产生悬念:老师是用什么办法测量树高的呢?很自然地产生了求知欲望,由此学生主动学

  习,兴趣盎然,从而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的。收到良好效果,悬念也得到解决。

  2.2实践激趣

  数学教学中,给学生设置创造思考问题的机会和条件,指导学生在实践中观察的基础上,动脑筋思考获得新知识。

  2.3竞争激趣

  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学生争胜好强的特点,发挥他们的学习积极性,给他们提供足够的机会,鼓励他们竞争。

  2.4操作激趣

  感知-表象—概念是儿童认识数学的过程,从具体到抽象,从感性到理性的过程。教学时要注重学生的操作训练,激发学习兴趣,发展学生思维,把抽象的知识转变为具体的内容,使学生的认识由感性的基础上升到理性知识。

  2.5评价激趣

  教学中不管学生对知识的接受理解能力如何。教师都要以亲切的语言给予评价和诱导。如利用成功评价激趣、利用诱导语言激趣。

  三。做好教学“三步曲”------课前自主学习,课堂有效学习,课后互助学习

  1、引导学生课前自主学习。

  首先让学生明白作为21世纪公民所必需具备的一个的能力——终身学习的能力,所以要学会摆脱对老师的依赖、盲从的心理,努力依靠自己的力量,在老师的指导之下进行有效的学习,从而真正地解放学生的心灵。具体的要求是:(1)通读课本内容,仔细思考例题的解题步骤和方法。(2)用铅笔直接完成书本中的“思考”,“探究”及“练习”部分,在做习题中完成对新知识点的初步理解。(3)随时记录自己看不明白的地方,做个记号或者是把自己的一些想法写在课本边上。(4)自主完成“课前学案”。让学生带着问题来上课或者是让学生对老师要讲授的知识先形成一些简单的认识,这对于课堂上师生间的交流起着很关键的作用。

  2 、不断尝试课堂的有效学习方式

  现在提倡的另一种学习是探索性的、自主的、研究性的学习,它的理论基础是建构主义心理学。对于课堂教学我的领悟是,课堂教学应当灵活多变,千万不能认为有什么教学模式很好,我就照搬照抄,其实这是很失败的。因为我们所面对的学生是每天都在变化着的,同时社会环境也是在不断发生巨大的变迁,且不要说“十年河东,十年河西”就单是一年前与一年后,我们就感觉到教学的变化之快,新的教育理念、新的课程标准、新的教材……像汹涌的潮水一样向我们涌来。所以对于课堂的教学,我认为应当怀有“做勇敢的实践者”的精神,不断思考,不断的实践,不断总结,怀有这样的理想认真地教学也许才会在我们创造的课堂中真正体会到劳动的快乐。

  实践之一: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及“做”的过程。 过去人教版的教材中这一点强调的很少,新课程中知识的形成过程是在“思考”、“探究”中让学生自己动脑、动手、动口完成的,因此我们可以在课堂上开展一些数学游戏如:玩24点,猜转盘的概率,动手切白萝卜找几何体的截面……力求引导学生能在这些有趣的数学活动中逐步理解并掌握知识的来龙去脉。同时我们还注意到课本中每一章的新知识的引入也是以大量生动活泼的,或是贴近学生生活背景的事件作为引题引入的,这样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当学生在他们心理愉悦的情况下掌握了新的知识,那么就会使他们能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的意义,从而使学生真正能体会到数学的价值,增强他们用数学的意识。

  实践之二:鼓励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

  高中阶段是学生学会正确思考问题,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培养科学的学习方法的最重要时期。在这个阶段的学生他们已经告别了初中的学习生活,他们对于数学的学习,已不再是单纯地依赖、模仿、记忆,因此作为老师我们就应该引导他们学会主动进行学习,学会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等一系列的数学活动,从而形成对自己学习数学知识的有效策略。在高中有大量的让学生进行思考的现象,如日历、火柴棒、方正图、数列……,让学生从中观察计算的结果,比较每个结果间的异同点,归纳出某种规律,提出自己的猜想的过程。我们不仅要注重学生是否找到了规律,更应关注的是学生是否进行了思考。要避免一部分学生积极的发言,课堂上一片热闹的景象而绝大多数的学生只是在当观众,只是在听别人讲,而从未自己进行思考的现象。

  3.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倡导课后互助学习

  我们面对的是个体差异很大的学生,我们首先要认清这个事实,正确地面对它,才能合理地开展教学。由于学生各自水平不同,他们在认识方面与思维方面都各

  不相同,还有学习能力的差异。教师要鼓励学生课后互帮互助,同学之间互相取长补短,充分发挥集体的力量。

  四。落实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因此新课程要求教师在提高素质、更新观念、转变角色的同时还要我们教师的教学行为产生相应的变化。

  1.在对待师生关系上,强调尊重、赞赏。

  “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核心理念,我们教师必须尊重每一位学生做人的尊严和价值,尤其要尊重这些学生,如学习成绩不良的学生、有过错的学生、有严重缺点或缺陷的学生、智力发展不好的学生、孤独的学生、与自己意见不一致的学生,同时要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如不体罚学生、辱骂、训斥等等,我们教师要学会赞赏每一位学生,赞赏他们的兴趣、爱好、专长、微小的成绩进步,赞赏他们的善意,赞赏他们对教材的质疑和对自己的超越。

  2.在对待教学关系上,强调帮助、引导。

  教的职责在于帮助。①帮助学生检查和反思自我,使学生在明白学习什么、获得什么、达成的目标;②帮助学生寻找、搜集和利用学习资源;③帮助学生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和形成有效的学习方式;④帮助学生发现他们所学东西的个人意义和社会价值;⑤帮助学生营造和维持学习过程中积极的心理氛围;⑥帮助学生对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⑦帮助学生发现自己潜能和性向。

  3.对待自我上,强调反思。

  教学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反思分为教学前、教学中、教学后三个阶段;在教学前反思, 使教学成为一种自觉的实践;在教学中反思,即及时、自动在行动过程中反思,  使教学高质高效;教学后反思,有批判地在行动结束后进行反思,可使教学理论化。

  我想教师在教学中要教会学生“三会”:指导学生“学会做人”,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成为一个有公民意识的人,一个具有良好品行的人,一个有爱国主义思想和中国国格的人,一个真善美的人;指导学生“学会做事”,在实践中增长才干,在劳动中创造价值,在与人合作中学会生存和发展的本领;指导学生“学会学习”,通过导学,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使他们掌握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会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抓住问题的关键,找出新旧知识的联系,促进知识和技能的迁移。因此,我们要不断学习,才能在新课程改革中不断进步。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浅议小学数学快乐教学    下一篇:谈课后作业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