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小学科学论文

把“探究性学习”带进课堂——动自己的手动自己的脑

所属栏目: 小学科学论文  更新时间:2018-04-10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科学》教材要求我们教师必须改变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强调单纯知识传授的教学方式,变成为以学生自主探究、经历探索为主,引导学生走向自然、生活和社会的全面的科学素养教育。因此,教材设计了许多科学探究活动,让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获得感受、体验并将之内化于心,使科学探究活动成为新课程实施的主要形式。

  科学探究活动一般应掌握由简单到复杂、由教师扶着走到逐步放开、由模仿到半独立再到独立的过程逐步进行。要给学生一个由生疏到熟悉的过程,不要要求一步到位。在教学实施中,科学探究活动可以是全过程的,也可以是部分地进行,如某些课侧重在提出问题,进行猜想、假设和预测的训练,某些课则侧重在制定计划和搜集信息的训练,不必拘泥于每次活动必须从头到尾、按部就班地完成一个科学探究的全过程,要根据教学内容灵活掌握。

  一、注意观察周围事物,鼓励孩子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去探索。

  用自己的眼睛去看、用自己的头脑去想、用自己的双手去做、用自己的嘴巴去说……十分珍惜孩子的好奇心,引导他们注意观察周围事物,鼓励孩子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去探索。问题提出来后,教师不是直接给出答案,而是设计好实验,让学生自己去操作和相互讨论。在教师引导和建议下,孩子们自己动手做实验,观察、提问、设想和验证。孩子们要用自己的语言记录下实验过程中的想法、活动情况,与正确答案相比较。活动内容与教学方法要有连贯性和整体安排,学时、班级人数和教师等要符合要求。实验活动的设计要让学生逐步掌握科学概念和操作技术,同时学会用书面语言和日语表述,以巩固所学知识。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

  教学中应注意对学生进行发散性提问题的训练,一般安排在探究活动的起始阶段。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对一个问题的结果作多种假设和预测。教育学生在着手解决问题前先思考行动计划,包括制定步骤、选择方法和设想安全措施。注意搜集第一手资料,教会学生观察、测量、实验、记录、统计与做统计图表的方法。注意指导学生自己得出结论,教师不要把自己的意见强加给学生。组织好探究后期的研讨,引导学生认真倾听别人的意见。

  不要把学生束缚在教室这个太小的空间里,教室外才是孩子们学科学用科学大有作为的更广阔天地。教师不要把上下课铃声当做教学的起点和终点,小学生探究科学的活动往往不是一节课所能完成的。学生对问题已有的经验和认识是重要的教学前提,同时要重视引导学生在课后开展后续活动。要拓展学生的信息渠道,广泛利用存在于教科书以外的各种资源。不要拘泥于教科书上规定的教学内容,孩子眼中的科学世界永远是妙趣横生的。要让学生知道科学探究的答案有时不是惟一的,要允许学生存有己见,既关注别人的答案又反省自己的答案。

  以探究活动为核心的科学教学过程,不再是教师照本宣读教科书和刻板地执行教案的过程。教学要在一定的情景中展开,学生会提出许多教师意想不到的问题,教学过程中也会出现许多难以预料的情况。这对科学课教师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需要教师能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学活动中实际发生的事件,有效地推动学生的科学探究活动,创造性地驾驭课堂。亲身介入并认真观察学生的科学探究活动,随时掌握他们在活动中所取得的进展、面临的困难和出现的问题。对活动的状况及时作出判断,并决定应当采取的指导策略。把确有价值的和学生在探究中产生的问题及时地纳入教学内容之中,使之适应学生的学习需要。根据学生在科学探究活动中的新情况,适当地修改活动方案,调整教学进程,使教学具有灵活性、变通性和针对性。不过早地出现结论,肯花时间让学生对某一个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保证学生有足够的探究时间和体验的机会。

  二、在探究中学科学。

  1、探究式学习能培养儿童的新思想及辨别事物的能力。

  让孩子们在探究活动中解决问题,获得新知。因此在科学课的教学中,我试图努力进行科学探究活动的尝试。

  2、在兴趣中探究答案。

  儿童需要科学地认识世界并真正地理解科学概念的含义,因此科学课教学中就要帮助儿童发展所需技能,对事物产生浓厚的兴趣,考虑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认真探究寻找解决问题的答案。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教育强调以学生参与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主要教学形式,这些活动应当是学生熟悉的、能直接引起他们学习兴趣的、精心选择和设计的、具有典型科学教育意义的。通过这些活动的教学,可以让学生亲身体验一次科学发现、科学探究、科学创造的过程。

  在教学“食物”寻找“淀粉的踪迹”时,我向孩子们提出要求,今天研究的是食物,所以要先将手用碘酒消毒,再用消过毒的手每人数出10个饭粒,千万注意别弄脏了饭。孩子们的兴趣可浓了,非常小心地数着,结果人人手中的饭粒都脏了。他们好奇极了,睁大了求知的眼睛,提出了无数的问题,并展开了热烈的讨论。老师抓住机会要求孩子们自己去弄个明白,为什么消过毒的手拿了饭粒反而都变了色?是不是所有的食物遇到碘酒都会变色,这变色的物体到底是什么?孩子们经过认真试验。探究、讨论,知道了并不是所有的食物遇到碘酒都变色,而是含淀粉的食物才会变色的道理。

  如在教学小蚂蚁时,课前老师布置孩子们到小山坡去找蚂蚁的家在哪儿,它爱吃什么?怎样找食物……然后,将自己观察到的情况教师都记下来,再用昆虫盒带回几只蚂蚁上课时观察。

  课堂上,让孩子们自己想办法看清楚小蚂蚁的身体是怎样的?并认真讨论后选出一个同学将观察讨论的蚂蚁在黑板上画出简图,标出各部分的名称。孩子们很快展示出了观察结果,较准确地画出了蚂蚁的简图。接着让学生分组逗小蚂蚁玩,继续探究、讨论自己从平时不解小蚂蚁的哪些生活习性,学习后还有哪些问题需要提出?从孩子们的讨论中对蚂蚁的生活习性了解得还真不少,有的从资料上知道小蚂蚁可搬比自己重200倍的东西。有的观察到蚂蚁是群居,同巢的蚂蚁很团结,不同巢的蚂蚁在一起会打架。有的说蚂蚁的触角可传信息,爱吃蚜虫的分泌物……孩子们还提出了一些新的问题,老师就布置孩子们课后将小蚂蚁送回家,继续观察。

  三、在科学教学中教师应注意指导学生学科学。

  1、儿童天生的好奇心是科学学习的起点。

  他们对花鸟鱼虫、日月星空的好奇心,只要善加引导就能转化为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学习行为。而且,他们想象丰富、思维活跃。例如,中年级学生己经能够在头脑中把一个压扁的塑料球复原成圆球,也即借助想象对一个简单过程进行逆向思维。又如高年级学生能够初步建立用数据来检验某种假设或某种观点的思维方法。即使低年级学生也决不是一张白纸,他们在人生早年积累起来的经验是他们学习新事物的基础。

  2、鼓励儿童通过动手动脑“学”科学。

  3、科学课的教学方法要富有儿童情趣和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

  教师的言语动作应力求形象、直观、生动有趣,引导儿童自己得出学习的结论。

  4、尊重儿童在科学学习中所表现出来的个别差异。

  根据他们的兴趣爱好、情感态度、知识能力等方面特点,因材施教,帮助他们实现个性化发展。这需要教师注意观察和研究小学生的行为。一个优秀的科学教师常常会弯下腰来倾听儿童的心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小学科学课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下一篇:开展科技小发明活动的途径与方法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