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语文论文

关于课堂教学中的教师的有效作为的几点思考

所属栏目: 语文论文  更新时间:2018-04-22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保坪小学 彭春芳

  引言:本次论坛的主题定为“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有效作为”,那么先让我们分析一下这一主题。对我们教师而言,对“作为”修饰的有两个关键词,一个是“课堂教学”,一个是“有效”。“课堂教学”是一个限制范围的词,比较明确,而“有效”则是一个限定程度、性质的词,很有弹性。可以说,这是最为关键的词。

  凭什么说一个教师的课堂教学作为是有效作为呢?我认为这里有一个标准的问题。而且我认为教师的有效作为与教师的教学思想有关,与时代对教育的要求有关。不同时代对有效的含义的理解不一样,不同教学思想对教师的有效教学行为的评判标准也应该不一样。

  我在浏览一篇文章的时候发现了这样几句话,我把它摘录了先来,我们可以从中窥见评价教师有效作为的几点标准。

  新时期教师教学行为的几个转向:

  (1)、从注重知识传授转向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

  (2)、从“以教师教为中心”转向“以学生学为中心”。

  (3)、由重“传授”转向重“指导”。

  (4)、由重“模式化”转向重“个性化”。

  拿这样的标准去衡量我们课堂教学的一些现象,或许会得出不同的思考。

  举个简单的例子,有的老师上课设计的教学内容总是处理不完。当少数学生就是学不会时,我们是否等待还是为了赶进度,讲下去呢?这里面除了课前教师设计的问题外,还有没有别的因素呢?但我认为当学生没有达到你理想的深度时,当全班大多数学生没有巩固掌握时,当课堂上出现新的教育契机时,哪怕是只是针对一个学生的特殊指导时,这一些实际上有时候都是处在课前设计意料之外的。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为什么不停下来呢?为什么非要把设计的内容都要倒给学生。这些一定都是学生需要的吗?如果课堂都是按照预先设计好的路线走,那还叫课堂艺术吗?

  类似的问题还有很多:

  1、评价高效课堂的标准是知识容量呢,还是诸如探索精神的培养?

  2、课堂是让学生主导呢,还是按照老师的计划进行?

  3、评价性检测怎样测评学生的“个性化”?

  4、生本教育课堂讲究自然生成,静待花开,但是知识容量往往不大,算不算高效课堂?

  今天,提出这个问题,是有感于当前纷繁复杂的各种教学改革,杜郎口“三三六”课堂教学模式,昌乐二中的“271”教学模式,发源于广东的“生本教育”,北宋一中的“零作业”,泰安省庄二中的“精彩主持”等等,从有效的角度去看其中的这些,我们会在学习中取长补短,有所则取。

  一、关于教师课堂教学有效作为的前提——教学目标的问题

  我曾经听一位英语老师讲过一个外教的例子,他说,一位外教上一堂课只讲了一个单词,他感觉不可思议。我不知道这个故事是不是真实的,但是我认为如果这个外教抓住这一个单词通过听、通过读、通过创造不同的情景让学生反复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应用的话,我想至少百分之九十多的同学会掌握起来,而且会在运用情景当中产生许多副产品,学生们也会记住与之相关的很多单词。

  首先,教学目标要抓住核心,要单一、明确。

  单一的目标的设立我觉得有以下几点好处?

  1、目标唯一,方向明确。特别是当按照“五步导学法”的要求列在导学案上以后,教师要引导学生明确目标。目标单一了,重点就突出了,学生就能比较专注的投入到这一目标当中。就这一节课而言,学生学习的方向也明确了。正如贵人鸟的广告所诠释的:如果你知道去哪,全世界都会为你让路!只有学生知道了方向,目标明确了,目标也就更容易达成。在日常教学中,不论采取“精彩主持”也好,采取何种形式的课堂,我总是在正式上课开始以前,带领学生明确目标,并抓住教学目标中的关键要素反复揣摩、玩味,力求让学生明白本节课自己的努力方向。

  2、抓住重点,处理问题会更深更透。我们经常说,面面俱到等于面面不到。“单一”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很难,有些老师总是怕遗忘点什么,我这个词还没有强调,考试考到怎么办?就一些专家来看,可能也觉得课堂不充实,容量小,不是课堂高效。我不这样认为,单一恰恰能做到专一,容易达到一定深度,而且也容易做到熟能生巧。就“生本教育”而言,其最大特点就是把评价拉长,而语文教学就是太功利,大家可以看一下评价性试题,每年都要考字词、成语、语病、诗词、阅读、写作,而这样的教学内容一学期学完是不可能的,结果只能是面面俱到、浅尝辄止。而第二学期又将“重复昨天的故事”。

  3、能兼顾到全体学生,真正实现“面向全体学生”。目标单一了,教师就有了充足的时间和精力照顾到更多的学生,并进行反复训练。这样大多数同学都能参与进去,巩固好。

  于是,在设计《向沙漠进军》时,我考虑到本文应该是一篇典范的说明文,我要结合这篇文章让学生在感性认识说明文的基础上,系统了解说明文的有关知识。但是,如果在一节课中设立多个教学目标,学生一定会“贪多嚼不烂”,囫囵吞枣,达不到教学目标。就算其他文章我不在安排上,我也一定要处理透彻。于是我用四节课时处理,相应我设计了四个教学目标。

  (1)、系统掌握说明文的相关知识(说明对象、说明特征、说明方法、说明顺序、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2)、学会利用找中心句的方法了解说明特征。

  (3)、学会辨识说明方法并体会其作用。

  (4)、学会运用“替换、删除”等方法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四节课上下来我感觉效果颇佳,学生有了一定的说明文文体常识,对说明文有了系统的认识。

  其次、教学目标必须是有效知识。

  什么是有效知识。教学目标必须是紧扣教材并且有助于学生智慧发展的知识。具体说,我想说明两点。一个是教学目标的设定必须是符合教材实际的。这一点对其他老师来说,可能不是问题,可对语文老师来说却是一个问题。纵观语文学科,我觉得困扰语文老师的一个最基本问题是教什么?也许其他学科的老师认为我提出了一个很幽默的话题,你语文老师都不知道语文教什么,你还算语文老师吗?实际上,确实在具体到某一篇教材时,老师们往往没有从根本上抓住文章的文本价值。许多文章都是按照一个思路来。就是每篇文章的目标不同,整个语文教学也没有形成一个系统。

  今年上半年我们学校与魏桥实验学校、桓台世纪中学、滨州清怡中学搞了一次“同课异构”活动,我与其他三校的三位语文老师同上郑振铎先生的《猫》,但我们四人确定的教学目标却截然不同。这其中到底谁的教学目标更符合教材实际,就需要深入研究。再举两个例子,《向沙漠进军》、《死海不死》两篇文章都放在了鲁教版七年级上册教材里面,但是两篇你文章的教学价值是不一样的,《向沙漠进军》是作为一篇典范的说明文而存在的,《死海不死》则作为一篇知识小品,融知识性与趣味性一体。如果把《死海不死》的教学目标定位为学习说明文的目标,那么它就是无效的。再比如小说《七根火柴》,如果我们把它作为单纯的小说来讲,就埋没了这篇文章的特有价值,而实际上它是一篇“主题先行”的革命现实主义小说,所以说处理这篇文章就应该把挖掘“主题”作为教学目标。在最新一期的《中学语文教学》上,王荣生教授就有相对清晰的论述,我比较赞同。具体到某一教学环节也可能存在类似情况。最近,我在我们学校执教了一节公开课,题目是《罗布泊,消逝的仙湖》,在课堂拓展小练笔环节,我设置一个为罗布泊撰写广告词的设计。在评课中,有的老师提到课堂一个比较遗憾的环节是为什么不让学生从身边的环境入手联系实际说一说呢?我觉得这一设想是不错的,我也曾经考虑过,但我想在课堂前面已经通过分析对罗布泊的描写以及对文中作者充满忧患意识品析解读让学生在令人惊愕的事实面前和感情强烈的撞击已经产生了火花,思想观念教育应该更精密的扣到语文教学生来。如果还是泛泛的谈环保,那它就是无效的。

  教学目标的设定必须与学生的水平相符合。特别是多年教毕业班的老师,当再回到基础年级时,往往感觉“学生真笨,这样简单的问题都不会”,而实际情况可能就是教学目标拔高了。如果教学目标不能与学生的认知结构发生实质的、有机的联系,教学的效果仍然可能很差甚至出现负效。那么这样的教学目标也就是无效的。

  再次、教学目标必须是明确的。

  下面我给老师们出示一位教师在上《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所列的教学目标。

  (1)阅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梳理文章结构。

  (2)反复诵读文中的议论抒情句,体会作者强烈的忧患意识。

  仔细比较这两个教学目标,显然第一个目标可以放在任何一篇语文课文的教学中,整体感知什么内容,梳理文章什么结构。有没有没有区别,这就是不明确的。

  为了让学生对教学目标有一个清晰的认识,我往往要在课堂上采取不同形式加以强调或明示。重复强调,学生齐读,教师撷取重点词阐释,个别学生朗读,师生板演等都是我经常采取的明确目标的重要形式。只有目标明确了,学习才具有针对性,教学才具有可操作性和可检测性,课堂才能实现高效。

  二、关于课堂教学的教师有效作为的关键——有效提问的问题

  在课堂教学中要创造良好的探究性学习氛围,包括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合理恰当的提问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课堂提问的有效与否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的成败。下面我想,结合我校教师王瑞执教《故乡》一文公开课时设计的课堂教学提问,谈几点意见。

  1、课堂提问的表述要明确、具体。

  教师课堂提问要明确,符合学生的接受能力,学生一听就明确教师问的是什么,自己要回答什么。反之,问题不明确,条件不易懂,涉及面过宽,超出学生的认识水平和想象力,学生将无从入手,大惑不解,无言以答或答非所问。

  “哪位同学起来从名、时、地、作、评五个方面介绍一下作者鲁迅?”这样的提问,不仅明确了问题本身是什么,同时也明确了同学们回答问题的范围和方向。显然这样的提问要比“谁来介绍一下鲁迅?”要明确得多,学生也在无形当中掌握了掌握作者知识的方法。

  2、课堂提问要把握好难度。

  有效的提问必须符合学生的接受状况,太浮浅的问题会使学生觉得没兴趣,不以为然,激发不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难度过大的问题又会使学生一时无从回答,势必导致思维“卡壳”和“课堂冷场”,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学生的智能的发挥。

  课堂一开始,王老师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同学们认为我们应该怎样读小说呀?”问题一提出,全班同学面面相觑,无人作答。也许是上公开课,学生也不愿冷场,有的学生就回答“赏析关键句”等不着边际的话。我认为,这一问题的设计原意是好的,是想引导学生认识本文的教学目标“学习阅读小说的方法”,引导到本文的学习重点上来。但是,在这里设计这样的问题比较突兀,难度较大。如果换成“同学们平常是怎样读小说的呀?”,学生就能结合自身的体验加以作答,也就能很好的过渡到对文本的学习了。

  我觉得,无论哪个班,都是中等生占绝大多数。课堂提问时,中等生回答的机会多一些。因此,要以中上等学生水平为主,使中等生经过思考后能够回答出来,即“跳一跳,摘苹果”。 同时也要为优、弱两头的学生的设计一部分问题,为了适合优、差生的特殊需要,在此基础上将某些问题作一些深化,难度大的问题给优秀生回答,或改变发问的方式,将某些问题分层次,比较容易的问题给后进生答。有的老师将一个中等生难以回答的问题分解为几个小问题向差生提出,然后中等生总结,这是一个可行的方法。

  3、课堂提问要具有层次性。

  课堂教学中,提出的问题要具有层次性。教学中要善于在联系有关旧知识的基础上,抓住新旧知识的连接点进行旧中引新,设问激疑,以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要在学生原有知识的基础上,步步深入,层层引导,环环相扣,一步步把学生引入问题深处,引导学生进行深度思考。在探讨文章主题时,王老师设计了这样三个问题。

  (1)、首先,我们共同赏析闰土这个人物形象。看一看,鲁迅先生是怎样来描写闰土的?

  (2)、从刚才同学们的赏析中,我们可以看出作者通过对比写法,从外貌、动作、语态、对我态度、对生活态度等方面写出了二十年前后闰土的变化,请同学们说说,闰土最大的变化是什么?

  (3)、同学们能说说,是什么原因使“我”和闰土这对小时候的兄弟般的朋友已经产生了感情的隔膜,又是什么原因使的精神变得麻木了?

  三个问题层次明显,首先引导学生从描写闰土这一教材内容入手,感性认识闰土。学生便自然发现文中描写了闰土的两个不同年代,而且二十年后的闰土与少年闰土相比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种变化是什么?第二个问题便把学生的思考引向深入?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第三个问题便顺势提出,学生便自然理解了文章的主旨:“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都苦得他像一个木偶人了。”是封建统治使闰土由当年的天真活泼、对生活充满热情和希望的小英雄,变成麻木迷信的木偶人,是封建等级观念毒害,使“我”与闰土之间的关系产生了冷漠、隔膜。

  4、课堂提问要具有启发性。

  启发性是课堂教学的灵魂,不仅课堂点拨要具有启发性,课堂提问也要具有启发性。好的课堂提问能引导学生加深对问题的深入思考,使学生产生“柳暗花明”之感。例如本节课中,当同学们在处理“根据你对对课文内容的感受,在课文原标题”故乡“二字之前,加上修饰性性的词语,把课文的标题变成”……的故乡“的形式。”学生们列出了如下几个答案:日趋破产的故乡、清晰而又模糊的故乡、萧条、衰败的故乡等等,王老师感觉学生的思考过于浅显和偏颇,于是王老师提出了这样的一个问题:前面两个组同学都是根据小说的环境描写来加定语,同学们能不能换个视角,从其他角度,如从故乡的人,回故乡时“我”感受角度来考虑?

  这一问题一抛出,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马上回答出“迷信、麻木的故乡,冷漠、隔阂的故乡”,显然,在王老师的提问启发下,学生有了更深度的思考。

  5、课堂提问要适时、具体的鼓励性评价。

  课堂提问后,一定要根据学生回答的情况实施评价。哪怕是让学生互评以后,教师要要及时加以总结。因为学生回答的问题可能存在很多情况,答非所问,没有把握实质,有失偏颇等等,教师要及时引导、评价。在评价时,既要准确指出他回答问题的不足、缺憾,也要采取鼓励的原则。

  我就很欣赏王瑞老师在本节课几个评价。当王老师问一位学生“你是怎么知道的?”旁边一位学生抢着说:老师,他是看着教学参考书念的。回答问题的学生显得很难堪,很不好意思。王老师评价道:怎么,学生就不能看教学参考书吗?什么是教学参考书,它既是教师教的参考书,也是大家学的参考书,因此能主动用教学参考书学习的同学,不但可以,而且应该表扬,当然如果能把教参书上知识变成自己的知识,不用看着读,那更好。

  还比如“两位同学说得好,同学发现没有,他们俩的发言,都从同一角度、运用同一种方法来分析问题。”

  “对了,两位同学都从儿童的心理方面去分析原因,采用的就是我们常讲的联系现实生活来理解课文的方法。”这样的评价就比较具体,不是泛泛地说好,让学生感觉到你在从内心里认可他的观点。

  以上,是我在日常教学中的一点体会,有很多还停留在浅层次的朦胧阶段,很不成系统,甚至有些思考可能也发生了偏差,恳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小议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教学    下一篇:不断改革创新让学生乐在其中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