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语文论文

浅谈《语文教学的现状》

所属栏目: 语文论文  更新时间:2018-04-23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永顺县芙蓉镇保坪完全小学  宋代顺

  伴随着课改一路走来,从一知半解到实践领会,多少也有些感受与收获,我觉得衡量一节课好不好的标准不是别的,只能是学生的发展,而不是好不好看。现在的一些公开课、观摩课,只留于外表的五彩缤纷,让人看的眼花缭乱。我们的课堂即使不好看也要很有用,千万不要上那些只是表面好看而没有实用的课。

  多少年来,我们的课堂上,教师已经学惯了根据自己的设计思路进行教学,总是千方百计地将学生虽不大规范,但却完全正确、甚至是有创造性的见地,按自己的要求格式化,以至漠视了学生生命个体的鲜活蓬勃与缤纷多彩;钳制了学生的活力与个性;压抑了学生勇于创新、敢于创新的欲望;挫伤了学生探索和创造的信心和热情。学生成了被教师牵着鼻子走的学习木偶。面对这样的事实我们不能否认传统语文教学有着种种弊病。美国教育家杜威曾说过:“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教育,就意味着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生活!”的确,孩子的童年生活大部分都是在学校中度过的。虽然担任多年语文教学的我,一直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应该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语文课堂?给孩子什么样的生活?我觉得一节好的语文课可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拆除教师与学生的“心墙”

  我们大家都知道,现在城市楼房之间的绝对独立,加速了都市人情的冷漠。一位建筑设计大师就推出了一种崭新的创作理念——他要打破传统的楼房设计形式,力求让住户之间开辟一条交流和交往的通道,使人们相互之间不再隔离而充满大家庭般的欢乐与温馨。老师和学生正如都市的楼房,学生认为老师是神圣的,是不可亵渎的,学生和老师是不同两个级别的人群。

  现在的教育就是因为有这样的因素存在,才会使教育摆脱不了传统的方式——教师教、学生学,老师说一,学生不敢说二。怎样才能拆除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心墙”,让师生共同探讨呢?我觉得应从生活实际先拉近师生的距离,老师应占主动,让师生共同推翻彼此的“心墙”。比如:有时的风趣也能消除学生的顾虑,这几天的语文课上,我找学生到黑板前板演,等学生准备好了,我抬起一只脚,笑着说:“我可要出题(蹄)啦——”学生们笑过之后,做题的兴致更高了。

  再如:我读过的关于师生沟通的精辟论述: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地在一所学校任校长时,校园的花房里长出了一朵非常大的玫瑰,全校同学都很惊讶,每天来看这几朵玫瑰的同学络绎不绝。有一天早上,苏霍姆林斯基在校园里散步,看到一个小女孩在花房里摘了一朵玫瑰,然后拿着它从容地向外走。按常理,小女孩这种行为会被老师批评,弄不好还会受到处分。但苏霍姆林斯基没有在一个学生身上去显示自己的正气。他俯下身去,亲切的向小女孩说:“孩子,你摘这朵花是送给谁的?能告诉我吗?小女孩害怕地说:奶奶病的很重,我告诉她学校里有这样几朵很大的玫瑰,奶奶有点不信,我现在摘下一朵送给她,看过后,我就把它送回来。”这也许听了小女孩的这番话后,我们的部分老师会用怀疑的目光看她,并且还会继续审问下去。但苏霍姆林斯基没有这样,他立刻挽着小女孩回到花房,又摘下两朵玫瑰对小女还说:“这一朵是奖给你的,你是个懂事的孩子,这一朵是送给你妈妈的,感谢她养育了你这样的孩子,还有一朵是送给你奶奶的,祝愿她早日康复。”小女孩热泪盈眶。

  我也经常看到:有许多老师在做学生的思想工作时,温文尔雅,他只用几句温和的话语,却能让学生心悦诚服、痛改前非,产生春风化雨般的效果。这样的教育还会存在“心墙”吗?

  我们再还主体于学生,在语文教学中,让学生自己先朗读课文,寻找部下、发现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最后在老师的辅助下把知识得已更好的消化与吸收。

  二、转变教学理念

  1、激发兴趣

  兴趣是调动学生积极思维、探求知识的内在动力。有了兴趣,学习就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在教学实践中,要注意选择适合儿童年龄特殊的话题,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使之乐意学。低年级的孩子真活泼,合群,爱交朋友。根据这一特点,教学时,可以将生字形象地称为“娃娃”或“小客人”,让学生有一种亲切感。识字的过程也随之变成了交朋友或是招呼小客人的过程。亲切自然的称呼自然唤起了学生的注意力,学习的兴趣也随之调动。低年级学生最容易受感情因素的感染。顺应儿童的心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巧妙创设各种有趣的情境,能使学生饶有兴趣地主动投入到汉字的学习中去。

  2、交换形式

  心理学研究表理:小学儿童的有意注意时间短,无意注意占优势。

  根据这一特征,要想在整个活动中保持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就不能只以单一形式进行,不然就会把刚刚点燃的兴趣火花给熄灭。引导学生变换形式,不断满足学习的好奇心,是促进学生学习的重要措施。游戏是孩子乐意为之的活动。在课堂中,教师要找准游戏与教学内容的结合开展游戏,使学生真正“动”起来,做到在玩中学习,玩中思考,玩中创新。如在教学新课程“一年级下册识字7”时,教师可穿插以下活动辅导教学:出示课文左上方插图,让学生“猜一猜”、“比一比”;在理解“众人一条心,黄土变成金”的含义时让孩子们“搭一搭”、“演一演”。使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中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针对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注意特征,在教学中,要经常变换不同的教学方法进行巩固识字练习。复习生字笔顺时,可以用“对口令”的游戏。如“斗”字的笔顺,口令如下:“斗”字怎么写?“斗”字这样写:点点横竖。这就是“对口令”。复习组词可以用“找朋友”、“词语开花”、“摘苹果”等游戏。

  三、改观教育方法

  语文教学如何有效地把学生带入一个有声、有色、有情、有形的情境世界呢?我们不妨从以下几方面展开:

  1、学生展示自我

  课堂上,要大胆地让学生去体验,去探索,去感悟,去尽情地展示自我!每学习一篇新课文,我都鼓励学生尽可能地搜集与课文内容相关的知识,上课时,大家都希望把自己的成果展示给大家,这样,无论是在且极大的丰富了知识的储备量。

  2、老师创设条件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材无非是例子。那么,利用好例子教给学生学习方法之后,接下来的应该是大量的实践,只有在实践中学,学生的能力才能不断巩固、提高。基于这个思想,我经常搜集课外阅读材料,推荐给学生阅读。另外,我还结合教材所涉及到的内容,有目的地组织学生开展课外阅读,使学生尽量领悟不同类型的文章的写作技巧;同时,鼓励学生阅读中外儿童名誉,领略书中的精妙所在!我们班还设立了图书角,更加丰富了学生的课外阅读。总之,我愿做一个牧羊人,把可爱的孩子们引领到最肥沃的草地上尽情享受!

  3、语文走向生活

  “让语文走进生活,在生活中学习语文。”回顾我听过的语文课堂教学以及自己短短的语文教学经历,特别是在整体批阅了学生的第一篇作文之后,我真正地意识到:小学语文学习离不开生活,只有学生把在课本中学到的知识用到对周围生活的观察、品味、描写中,才能真正地学好语文、用好语文。因此,我不断鼓励我的学生坚持观察周围的一切,要养成从生活中汲取养分的好习惯,我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使孩子们深切地感受到:语文离他们很近很近。我想信,久而久之,生活中的一切都会演变成学生学好语文、用好语文的丰富资源。

  总之,我们只要细心去观察,努力去反思,大胆去创造,语文将是学生放飞梦想的舞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学生阅读学习兴趣的激发    下一篇:语文教学应注重实践活动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