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数学论文

论新课标下的教师素质

所属栏目: 数学论文  更新时间:2018-04-25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素质教育对教师提出了全新的要求,要想在21世纪成为一名称职的人民教师,必须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在教育教学方面不断创新,才可能适应社会发展和学生成长的要求,在新的形势下,教师除了要具备先进的教育思想、良好的职业道德、完善的知识结构、较扎实的教育教学基本功和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之外,尤其在以下几个方面要予以特别重视。

  1.教师要有敬业精神 能否成为一个好教师,首先在于有无敬业精神,是否热爱这项职业。要有“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精神,陶行知先生献身教育无怨无悔,关键在于有一种精神,一种伟大的奉献精神。从一个人心理角度看这是一种自我超越的境界。我们每个人都有本我、自我和超我三个心理层次,培养教师的敬业精神,弘扬好的风气,鼓励教师为神圣的教育事业奉献自己,会使每个人通过自我的修养,约束本我的不正当欲念,达到超我的境界,倘若不抓住教师敬业精神的培养,素质教育就可能是空中楼阁,只有培养出良好的教师敬业精神才能把素质教育落到实处。因此,欲兴事,先兴人,铸造爱岗敬业的高尚形象,并努力提供一切所必须的条件,使每个教师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有了这个基础,教师的教育观、质量观、人才观等就比较容易调整到位,跟上时代的步伐,他们就会自觉地站到素质教育的前列,成为新世纪的合格教师。

  2.教师要有创新精神 在日新月异的知识经济时代,人们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迫切地意识到创新在民族生存和国家兴旺中的重要作用。目前,一场以创新为主要目标的教育革命正在中华大地上勃然兴起,这场教育革命的声势之大,涉及的范围之广,对象之多,是前所未有的。教师是这场革命中的重要角色。创新教育体系中的教师所要培养的应该是能够自我教育、主动学习、能够生存的具有主体性的人,而教师所要做的就是给人才发展提供合适的环境和条件。能否不断地变革教育教学方法,能否适应个性变化和成长的需要,能否运用创新的教育观念、教学模式培养出创新型人才,这是评价是否是一个好教师的重要标准。

  3.教师要有团结合作精神教师要有团结合作精神是教师的劳动特点决定的,教师团体内部、教育者之间应该有良好的合作,建立良好人际关系。教师要有交往热情,懂得尊重他人,用爱心和同情心去对待和理解周围的人,善于发现别人身上的优点,当别人需要有帮助的时候,助人一臂之力。这种榜样的作用对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是巨大的。当我们在努力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的时候而教师自身却不能合作,当我们鼓励孩子多参加与同伴合作的游戏和集体活动,并在活动中相互帮助、齐心协力,共同完成预定的活动目标,而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却不能相互帮助甚至还有人相互妒忌、相互诋毁,不能同心合力实现教育目标,这样教育作用的后果是不可想象的。因此,团结合作是教师应该具备的起码的素质之一,教师要用宽容、仁爱、善良之心对待所有的人,保证同事之间、教师和学生家长之间、师生之间的人际关系和谐,为了培养好祖国的下一代,为了民族繁荣富强的明天精诚协作,在培养学生的系统工程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发挥应有的作用。

  4.教师要有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是对人的价值、人类命运、生存意义等问题的思考和探索,是人之为人的一种理性意识、情感体验、生命追求、理论阐释、评价体系、价值观念和实践规范,是人类以文明之道大化于天下的生命大智慧。它既为知识分子所特有,也为社会大众所共有;它既表现为一定的知识形态,也蕴含着一定的价值观念;它既是一种积极的生命追求,也是一种现实的行为规范。21世纪的教师应当具有一种新的人文精神,以适应21世纪人类社会变革的需要。教师的人文精神对当代中国素质教育的质量和新一代人文精神的培养都有十分重要的影响。教师的人文精神应具备以下基本内容:

  4.1在科技进步与人类发展关系上,以人类发展、社会进步这一终极关怀作为从事教育实践和科学研究的出发点和目的,科学为人文奠基,人文为科学导航。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树立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意识。

  4.2职业认知与自身价值定位上要求有历史文化“接力者”意识。教育是培养人的事业,教育者与受教育者都具有同等的人格尊严,有各自不同的情感、个性,因此,教育产品——人才也应该是多元化、多样性,而不能像工业时代的产品那样统一规格,一个模子,教师应当以自身是人类智慧、知识发展、社会发展的薪火传递者的意识对自身价值进行定位,将科学知识文化传给下一代,使人类文明继续进步和繁荣。

  4.3教师要有积极实践的精神。我们的教育面临着培养高素质人才,以推动我国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水平赶上和超过世界先进水平,教师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主体,因此教师绝对不能闭门造车、沉醉于象牙塔之中洋洋得意,而要以主动积极的姿态投入社会实践生活,关注现实问题,以自身对社会现实的关注、了解参与,不断完善自我,并引导学生树立开拓进取的意识,教师的社会责任感、处世哲学、价值观念等人文素养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是巨大的。教师本身拥有的人文精神,必然会对学生产生感召力,学生会从教师的一言一行中感受到人文精神的真谛,领会到独立、追求真理的价值观,从而诞生出崭新的一代。

  5.教师要有信息素养和科研意识 在信息时代,以网络技术为基础的国际互联网逐步渗透到现代社会的方方面面,对教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过去所提出的“要想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必须有一桶水”,现有变为“要想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必须是一条不断流动的小溪”,后者所蕴含的就是对教师知识不断更新的要求。在信息社会,适应这一要求,就需要教师具有相应的信息素养,教师不仅要掌握现代化的教育技术,还应该具备在哪里能够获得信息和如何获取信息的能力。只有这样,教师才能适应变化日益迅速的社会,才能满足学生越来越旺盛的求知欲。当前,变“教书匠”为科研型教师,已经越来越成为教育工作者的共识,教育科研也被许多学校视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生命线。为此,教师应具备相应的科研意识和科研能力。只有从纷繁复杂的日常工作中跳出来,用科研的眼光重新审视,才能对教育教学工作有一个全新的认识;只有具备科研意识才能不断地从日复一日的工作中发现问题,并追索问题的原因;只有具备相应的科研能力,才能针对所发现的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并不断地改进自己的工作,提高教育教学工作的水平和质量。因此,具备科研意识和科研能力,是实现由“工匠型”教师向“科研型”教师、“专家型”教师转变的重要条件。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也谈学校人本管理    下一篇:新理念下小学数学的合作学习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