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信息技术论文

浅谈信息技术有效教学

所属栏目: 信息技术论文  更新时间:2018-05-03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信息技术新课标已实施多年,作为信息技术教师,感到最大的压力就是授课的无效与低效问题,如何让课堂教学更具有效性,我尝试从情境创设,课堂提问,小组合作,课堂评价几个方面谈谈多年教学中面临的常见问题和解决办法。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阵地,优化课堂教学,向课堂要质量,使学生成为真正学习的主人,这是我们一线教育工作者不懈追求的目标。新课程实施后,我们很高兴地看到学生学习方式的变化:以往的“师问生答”变成了 “畅所欲言”,“师说生听”变成了“自主学习”,“个人学习”变成了“合作探究”,课堂的师生互动气氛异常活跃,学生的个性也得到一定的张扬,这一转变确实令人欣喜。然而,反思却让我们看到:在热闹与自主的背后,也折射出一些形式与无效,那么,如何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下面就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谈谈自己的几点体会。

  一、情境创设的有效性。

  随着新课程的深入,过去的“复习型”、“开门见山型”……等导入课题的方法大多被“创设情境”导入法所代替。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内容生动、学生熟悉、感兴趣的教学情境可以诱发学生的学习愿望,建立起良好的课堂秩序,唤醒学生已有的经验和意识。课堂所追求的“让学生真正成为主体,拥有学习主动权”在预设好的情境和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得以落实。但在现实的课堂教学中,还是出现了一些情境牵强附会的现象。比如在一次听课中某老师《电子表格的制作》的情境设计:

  师:同学们,很高兴能和你们一起学习这堂课的知识。在这里,老师想先问一下,我们班的同学当中,有没有学生会干部呢?

  学生没有人回答。

  师:哦,我们班级没有同学担任学生会班干部吗?

  学生小声议论:什么学生会干部啊?

  师:那么,你们班级的三项竞赛是谁检查的呢?

  生:什么三项竞赛啊?

  师(很无奈地解释):是这样的,在老师所在的学校呢,是由学生会干部来检查每个班级的出勤、纪律、卫生三项竞赛。

  该老师创设这个情境的本意,是想通过让学生尝尝做学生会干部的滋味,引起学生处理表格数据的兴趣,以顺利引入课题。但在设计这个情境时,没想到借班上课的学校根本不存在这种学生组织,因此创设的情境根本就不成立。这样的情境创设显得非常唐突,不但冲淡了学生的兴趣,而且也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所以,信息技术教师在创设教学情境时一定要考虑到情境创设的有效性,不利于学生对知识掌握的情境设计,必然会影响课堂教学的效果。创设导入情境不能太长,新课的导入要简洁有效。有些知识的教学,采用复习旧知引入新知的学习或开门见山,效果会更好更简便更节约时间。

  二、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信息技术是一门带有探究性的、以学生动手实践为主的学科,常用“探究性学习”的形式来进行教学。探究性学习以“问题”为基础,“问题”是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的载体,而教师可通过课堂提问将 “问题”传递给学生。因此,有效的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组成部分,能促进整个教学过程的发展。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尽量避免问一些“对不对”、“是不是”的不带思考性的简单问题,或者是一些带有暗示性的问题,这样的问题不仅不能引起学生的探究兴趣,还会使学生产生厌倦,影响探究学习效果。只有问在有疑之处、问在关键之处,难易适度并具有启发性,才是有效的课堂提问。如叶圣陶先生所说:好的提问“必令学生运其才智,勤其练习,领悟之源广形,纯熟之功弥深。”。

  三、小组合作的有效性。

  小组讨论、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被越来越多地引入课堂。小组合作学习体现了“与人合作,并与同伴交流思想的过程和结果”,不但充分地体现教学的民主,也给予学生更多自由活动的时间和相互交流的机会,是学生取长补短、展现个性的舞台,因而,在新课程的背景下,很多的课堂上都可以看到小组讨论式的合作学习。但是,我们也经常看到这样的场面:学生分组围坐在一起,老师一宣布小组讨论开始,教室里马上是一片嗡嗡的声音和学生忙碌的身影,有的是组长一个人在发挥,其它学生当听众;有的小组合作的分工、意图不明确,学生不知所措,一脸茫然;还有的学生就自个儿在玩……一些信息技术课堂过分追求“观赏价值”,非常浅显的问题组织学生讨论,不必分组的内容安排小组学习,显而易见的结论要求学生实践、验证,对所学内容不加分析,似乎没有讨论就不是“探索”,不分小组就没有“合作”,没有实践验证就不会“发现”。

  合作交流学习是新课程所倡导的三大学习方式之一,它的理念是完全正确的,但有些教师却是在课堂教学中走形式和走过场的。那么,怎样才能提高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呢?

  首先,我们要思考:提出的问题,有没有合作的必要。对于那些学生能独立解决的问题,就不需安排合作学习。只有那些学生单独不能解决的、并能最大限度发挥学生之间优势互补的问题,才是有价值的合作,是为了学生发展的有效合作。其次在具体操作中教师应明确:①、分工明确。②、建立机制。③、适时引导。

  四、课堂评价的有效性。

  新课程提倡激励性评价。有效的评价,有助于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有助于教师改进教学。但是,在现行的一些课堂教学中,不管学生回答的问题是简单的还是有难度的,是对的还是不全面的,都能听到老师对学生的表扬:掌声鼓励。我们不妨反思一下:过多、无度的鼓励有它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吗?

  我认为,评价的首要原则应该是客观公正,在这个基础上,再坚持鼓励为主,才是富有魅力、有价值的评价。作为教师我们一定要正确处理学生出现的错误,不能把激励评价用到极端,对于学生的错误不能敷衍了事,一定要引导学生说出解题思路,然后才能作出相应的评价。对那些有错误,但又蕴涵创新思维的想法,在指出不足的同时,再给予鼓励,这样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新火花才能得到较好的发展。

  总之,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是永恒的主题。作为信息技术课的教师,只有树立“有效教学”理念,以科学理论为指导,遵循教学规律,在有效教学上做出持之以恒的实践和探索,才能实现从有效教学向优质教学迈进,让信息技术课堂焕发出强大的生命活力。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信息技术与常态教学的整合研究》实验方案    下一篇:构建小学信息技术的“新课堂”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