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物理论文

探究式教学在初中物理教学活动中的运用

所属栏目: 物理论文  更新时间:2018-06-22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探究教学在中学理科教学中已经日渐被大家接纳和采用,虽然教无定法,但是探究教学还是有它的基本模式。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而精心设计。

  1. 提出问题

  善于创设问题情境,启发学生积极思维,使学生真正成为认识事物的主体是探究教学的首要要求。在情境中设置有思考价值,智力上有挑战性的问题,启发学生学会观察,提出新问题,可以增强学生学习的针对性,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创设学习情境时,应力求真实、生动、直观而又富于启发性。演示实验、小故事、科学史实、新闻报道、实物、模型和影像资料等,都可以用于创设学习情境。例如在讲“电功率”时,可以创设这样的问题情境,把甲“220V,40W”和乙“220V,100W”的两灯泡分别接在220V和110V的电路上,哪一盏灯更亮? 学生大多会不假思索地回答是“100W”的更亮。然后教师演示实验:甲灯接在照明电路(220V)上,乙灯接在110V的电源(调压器)上,学生观察到甲灯发光更亮。为什么额定功率小的灯泡反而更亮呢? 这时,学生的脑子里立即会产生思维撞击,具有了强烈的求知欲望,教师接下来进行新课教学:要求学生首先根据公式“R=U2额 /P额”分别求出两灯的电阻(教师说明:假设灯泡灯丝的电阻不考虑受温度的影响)R甲=1210Ω,R乙=484Ω,再利用公式“P=U2实 /R”求出实际功率P甲=40W,P乙=25W,正因为P甲>P乙,所以甲灯更亮。学生恍然大悟,明白了灯泡的亮暗由灯泡消耗的实际功率决定的,教学效果相当好。

  2. 猜想与假设

  在学生形成了问题之后,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根据已有的物理知识和实践经验,对确定探究的问题进行大胆的猜想和假设。比如,推测探究可能出现什么结果,应该怎样进行探究过程和方法的设计,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能够对探究的问题作哪些解释,哪些必须通过探究后才能作解释。有猜想和假设才能根据假设去设计验证假设的计划和方案,才有探究的必要和可能,否则一切活动都是盲目的。

  例如,在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因素”时,我们可以启发和鼓励学生大胆猜想,联系实际生活:拔河比赛时通常选“胖子”并且穿上新的球鞋,赢下比赛的机会大些。学生可能提出:滑动摩擦力大小可能与接触面承受压力的大小有关,与接触面粗糙程度有关,与接触面的大小有关等。在判断猜想正确与否的途径上,学生提出了做实验、读课本、查资料、问老师等多种方法。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思维活跃,效果很好。

  3. 设计科学的探究计划和方案

  我们可以启发、引导学生先从宏观上提出总体思路,设计总体方案,再对每个局部进行微观设计,这样可以使学生的知识活化重组、有机整合,形成相互联系的知识结构,只有结构化的知识才能向能力转化。设计方案的过程是培养学生科学思维、提高解决问题能力的有利时机。教师要充分发挥指导作用,让学生把思维过程暴露出来,适时地加以引导和点拨,也可以站在学生的思维层次上提出问题给学生思维指向,同时要给学生留有思维的空间和时间,千万不能包办代替,注意方案的设计不仅仅为解决问题,我们要在设计过程中整合学生的知识,发展学生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有时方案可能并不完善,可留给学生在具体操作过程中自己去发现、修正、完善。

  4. 进行实验和收集证据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探究方案,以及观察、实验和其他的方法与技术,收集数据、资料和信息是探究教学的重要环节。我们特别提倡用计算机来收集、存储、处理和显示各种证据。教师要让学生对已有的数据和信息进行科学的分析和解释,找出这些证据和探究的课题之间的关系,进行科学的归纳和总结。如果涉及两个或多个变量,学生应该能采用控制变量、对比等方法进行科学的分析和解释。

  学生在课堂内外进行的探究活动是多样化的,可以是观察现象、进行实验、收集数据、分析现象、讨论交流、发表见解;也可以是从各种信息来源,例如图书、期刊、学校的数据库和因特网上收集和获取信息。教师要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指导与帮助学生不断改进探究的方法。例如,在学生进行观察和实验时,要让学生设计多种可靠易行的实验方案,鼓励学生反复收集和如实记录实验数据。

  5. 分析和论证

  教师要引导学生整理收集到的各种信息、实验数据和证据,对信息、数据和各种证据进行分析,渗透科学的思维方法和物理研究方法。如控制变量法、对比法、类比法、建模法、反证法、归纳法、猜想法等,通过分析和归纳,找出规律,从而得出结论。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初中新课程下物理课堂教学评价、总结    下一篇:初中物理探究型课堂教学研究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