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地理论文

浅谈基于网络环境下的地理教学

所属栏目: 地理论文  更新时间:2018-07-21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摘 要]随着多媒体网络技术的日新月异,基于多媒体网络环境下的教学研究、教学模式开发日趋深入,网络对教学的作用与潜能愈加显现出来。本文论述了网络教学及其优势,以及在网络环境下的地理课堂教学设计原则和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多媒体  网络环境  地理课堂  教学

  随着网络技术的日新月异,基于网络环境下的教学研究、教学模式的开发已日趋深入,网络教学的作用与潜能愈加显现出来,尤其在主体性教育观、素质教育观的策略方法与学科整合中体现得更加充分。本文以高中地理第一册中《大气环境保护》一课为例,来探讨网络环境下的教学优势及教学设计。

  一、网络环境下教学的优势

  运用多媒体网络组织地理教学,相对传统教学具有以下四个方面的优势:

  1.激发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

  利用网络组织地理教学,内容具有时代性,手法具有多样性,教学氛围轻松、活泼,可以使学生在良好状态下自主、积极地学习。采用超级链接的形式,集音、文、图乃至触觉和嗅觉信号于一体,以动静结合和可触可感的方式,把教学内容立体地呈现在学习者的面前,为学习者提供了多样的外部刺激,控制性好,交互性强。学生可以通过鼠标点击自由地在不同知识点之间进行转换,在较短的时间内接受大量的信息,使教学容量大为增加,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在此基础上,针对教师所提出的问题进行思考交流,其思维广度和深度也大大增加。

  2.改革教学模式,促使教师提高

  多媒体网络教学强调教学中知识信息资源的多元化,并且根据教学的要求,通过对现有多种资源进行再次利用,实现对知识信息的加工、组合和整理。因此知识重组、意义建构、资源整合对多媒体网络教学具有决定性意义。在对多媒体信息的发现、搜索、开发、利用过程中,教师可以成为真正用心于钻研教学的专家,教学不再仅仅是知识教学,而是透过多种知识资源所实现的知识、意义、思想、价值、理念、情感结合于一体的教学。

  借助于多媒体网络技术,教师的备课实质上是真正意义上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创作过程,它需要教师对知识的再加工,需要融进教师的个性、思想、理念和方法,最大限度地体现教师所具有的一切本领。经过这一准备过程的教学,不仅使学生受益无穷,得到充分发展,而且有利于教师的成长与进步,使教师更好地扮演自己的角色,履行自己的职责。

  3.自主建构知识,培养学生能力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提倡的学习方法是教师指导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利用网络组织地理教学,可以使学生在学习目标的指引下,通过“人机对话”的方式自主探究学习。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是教学的中心,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意义建构的目的。学生通过网上冲浪去寻找知识,通过独立思考、对话交流去获取知识,有利于培养他们的独立精神和协作品质,以及运用网络获取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顾及个体差异,落实因材施教

  利用Internet传递信息的一个重要优势便是交互性,它使学生不再仅仅是被动的接受者,同时还是发送者、说话者,不仅是事后的说话者,还是适时的说话者,从而适应了现代人崇尚自由、渴望参与的心理要求。传统地理教学采取的教学方式是“抓两头,带中间”,往往造成“好生吃不饱,差生吃不了”的现象。而建立在上述优势上的多媒体网络教学,则为学生合作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多种可能,使个性化学习成为现实。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知识基础与学习进度,自定进度进行个别化学习,基础薄弱、接受能力较差的学生,可以有足够的时间思考并回答问题,同时也能得到教师具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接受能力较强的学生,则可以通过网络去获取更多的知识。这就克服了传统课堂无法兼顾每个学习者兴趣和能力而形成的“一刀切”现象,真正实现了因材施教。

  二、教学设计原则

  1.课题选择必要性原则

  从地理学科发展、社会发展的角度考虑,选择的内容要具有时代的特征。随着地理学科、社会的发展和知识更新速度的加快,原有学科知识和社会理念在新的条件下,也许已经失去其存在的合理性,选择这些知识进行教学是没有多大价值的。“大气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海洋国土开发”等知识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选择这些内容进行计算机网络教学,可以收到很好的效果。

  从学生认知角度考虑,选择的内容应该是学习者感兴趣的,有利于学习者在实践中体验因学习而获得的技能或观念。与传统的教学方式相比,通过互联网进行学习,学习者的主观能动性更强一些。如果某项知识内容学习者没有想了解的欲望,自然就没有继续往下学习的可能,甚至课程内容连呈现的机会也没有;如果该内容是学习者已经在实践中体验过的或以后明显有可能体验到的,那么对于学习者来说这是对其需要的一种满足,其学习将会是积极的。

  此外,还应该考虑不同层次学习者原有的知识背景。所选的内容与学习对象之间应该有一个对应的关系,否则学习者可能会因缺乏必要的知识铺垫而遭受挫折,最终导致丧失学习的兴趣。

  2.优化网络信息资源原则

  网络学习资源虽然非常丰富,但是往往泥沙俱下,鱼龙混杂。有时为了得到一条有用的信息,常常要以游览大量无关的信息为代价。因此,教师必须对课堂上学生需要的、主要的Internet信息资源进行认真筛选、下载、整理,通过超级链接的形式存放网络课件里,学生通过鼠标点击直接进入相关内容进行学习;少量需要加以拓展的信息资源,教师也应该设计导航图,并设置好学生机游览器的安全设置和分级审查,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并减少网络使用过程中的不良影响。例如:在专题学习网站《大气环境保护》中,我们整理的“电子教材”、“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酸雨”、“相关网站导航”等信息资源,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3.交互性原则

  在网络环境下,每一个学习者都是通过人机或与他人之间的对话,来构建自己的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这种对话是否有效,将直接关系到其对意义的建构,这就要求网络课件必须具有很强的交互性功能。在《大气环境保护》专题学习网站中,我们采用超级链接形式将所需信息与主页面连接,界面友好,操作简捷;使用Javascript制作了“讨论区”,师生、生生之间可以就某个专题或问题进行在线交流和讨论,发表自己的观点、想法;而“巩固练习”可以帮助学生自主学习、自我检测。通过多媒体监控系统,教师可以随时对学生在线交流或在线检测情况进行监控,以加强对教学的调控和引导。

  4.目标性原则

  确定一个明确的、具体的教学目标是上好一堂课的关键。教学目标可以为教师提供分析教材及设计学生行为的依据,能为教学评价提供科学依据,可以使学生了解他们预期的学习成果,也可以帮助教师评价和修正教学的过程。教师应该通过准确、详细的语言,将学生学习后应该掌握的知识、技能和应具备的个性品质,作为确定的、可检验的要求提出来。

  三、教学设计思路

  本课教学采用以下流程:情景导入→自主探究→网上讨论→反馈评析→巩固练习→思维拓展。教师设计网页,采用目标式教学,把本节课的课程内容、教学目标设计成思考题,作为学习任务上传到网页上。基于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学生利用网络环境进行探索和学习,利用电脑对所学的内容进行自主建构。然后在网上互相交流学习成果,围绕课堂内容讨论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充分利用网页、网站及网络课件,相互协作、寻找答案、提出见解、展开讨论,通过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共同讨论和归纳问题的答案。在此基础上,教师提出相关问题,学生进一步思考并回答,学生自主进入学习自测,检测自己是否真正达到了意义建构,是否真正达到了本节课的教学目的。

  四、教学过程设计

  1.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引导学生打开网络课件,观察课件中的三幅漫画:“沙漠中的企鹅”、“伞破难遮阳”、“雨中垂钓”,提出问题:这三幅漫画分别反映了什么环境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个人学习,自主探究

  在大屏幕上显示出本课的学习目标,并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大气环境问题是怎样产生的?容易造成什么危害?应该怎样防治?同时指出注意事项,提出具体要求,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里完成指定的学习任务,然后把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制作成文档。学生在学习目标的指引下,对相关网页、站点、链接进行访问。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监控,对学习中碰到的问题,作个别辅导,促进学生的学习进程。

  3.协作学习,意义建构

  学生在通过人机协作进行自主探索的同时,可以通过网络进行各种形式的协作学习,如生生协作、师生协作等,通过对全球变暖、臭氧层的破坏与保护、酸雨的危害与防治进行分析,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想象,总结各自解决的办法,然后进入“讨论区”进行交流,讨论其可行性,以达到意义建构。

  4.网上交流,展示作品

  学生把自己的或小组制作的文档作品保存好以后,上传到网站的作品展示区,教师要求学生就其中任意作品进行评价,肯定优点,指出缺点,并提出建议;同时也可以对照其他同学的作品,对自己的作品加以改进。最后,教师略加点评并小结本课。

  5.反馈讲评,巩固加深

  教师指导学生进入测试网页,由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与能力水平,选择不同层次的测试题,独立在网上完成测试,测试结果由网络反馈给师生。教师通过远志多媒体教学系统对学生的答题情况进行监控。根据计算机反馈的情况,对其中有代表性的问题作适当的讲评。

  6.思维拓展,课题延伸

  布置学生课后根据自己的需要,访问与大气环境保护有关的网站,阅读课外知识,扩大知识面,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对于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可以通过发送电子邮件、留言等方式进行交流。

  五、注意的问题

  把网络资源和网络技术运用到地理教学中,要避免出现以下几种错误倾向:

  1.片面追求课堂气氛

  运用多媒体网络技术进行地理教学过程,已从教师的逻辑分析过程转变学生自己上网获取知识、探究问题的过程。课堂内大部分的时间,学生以进行网上探究、在线交流为主,师生、生生之间的语言交流反而较少,所以课堂气氛往往不如传统教学模式活跃。实际教学中,一些教师作了有益的尝试,设计了诸如动手操作、口头讨论、分组抢答、地理游戏的活动,收到了不错的效果。但也有部分教师片面追求课堂气氛,活动过多、过频;还有的教师按教学内容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进行组内协作学习,这样课堂气氛似乎活跃了,但由于每个小组只学习了其中一部分内容,结果反而使课堂效率大打折扣,这显然已经背离教学改革的初衷。

  2.忽视教师指导作用

  建构主义倡导的教学是教师指导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它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但并未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则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教师要对学生的意义建构过程起促进和帮助作用。因此在教学设计过程中,绝不能忘记教师的责任,不能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事实上,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设计的每一个环节,若想要取得较理想的学习效果,都离不开教师的认真组织和精心指导;以“学生”为中心,并不意味着教师责任的减轻和作用的降低,恰恰相反,这两方面都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明确:在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中,教师只是由场上的“主演”改变为场外的“指导”,教师对学生的直接灌输减少甚至取消了,但教师的启发、引导作用和事先的准备工作、组织工作都大大增强,所以对教师的作用不应有丝毫的忽视。

  3.否定传统教学手段

  有的教师在尝到网络教学的甜头之后,对其它教学方法不屑一顾,不论何种教学内容、课型,一概使用网络教学,全然不管其教学效果和教学效益。“教无定法”,网络教学固然有其它教学手段和教学媒体所无可比拟的优越性,但其它常规媒体的许多特色功能也不容忽视,如地理挂图、投影的静态展示功能,地理模型的直观空间结构功能,录像机、影碟机的操作简单、快捷实用等,是计算机和网络教学所不能完全替代的。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应该结合使用其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使教学达到最好的效果和效益。

  4.疏于平时教学运用

  目前,在许多学校往往存在这样的现象:为了应付一堂公开课、比赛课,好几名教师齐心协力、费尽心机、苦战多日,终于磨出一个课件;平时的教学中,对多媒体网络教学则敬而远之,将其束之高阁。这显然不能充分发挥网络教学的诸多裨益,也不利于教师的能力和水平的提高。在一份“调查报告”中显示:有74.5%的教师认为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会增加教师的工作负担;94.5%的教师担心网上不健康的内容会对学生造成不良影响。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讲评地理试题要注意    下一篇:提高地理主观分 抓牢考前黄金月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