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化学论文

道德素质教育在化学教学中的渗透

所属栏目: 化学论文  更新时间:2018-08-11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基础教育担负着提高民族素质,为培养各级各类大量的合格人才奠定基础的任务。每个中学生都应接受素质教育。在化学教学中教师应力争将素质教育与德育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完成道德素质教育在化学教学中的渗透。

  目前学校教育正在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在诸多素质中,道德素质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为了完成道德素质教育在教学中的渗透,教师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严于律己,做学生的典范
  教师常常是学生崇拜的偶像。因此教师的言行对学生的品质作风等方面会产生较大的影响,教师的言行、不仅可以潜移默化影响学生良好品格的形成,而且对他们建立正确的科学思想、形成客观地分析问题的方法也有较大的帮助。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老师必须以自己高尚的道德情操、敏锐的观察力去陶冶和影响学生, 为人师表、严于律己是每位老师的准绳,尤其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一方面严格要求自己,一方面严谨治学。在日常生活中,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老师自己首先做到。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老师从讲课到批改作业,都要慎而为之,严谨以待,从正面感化学生,使他们有了严谨的求学态度。
  二、结合学科特点,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以化学史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在漫长的社会历史发展长河中,我国人民对人类做出过巨大贡献,这是展现在学生面前的一卷爱国主义教育诗篇。结合绪言的教学,使学生了解我国古代在化学技术上做出过巨大的贡献,对人类文明产生过很大的影响。商代出现最早的瓷器说明当时我国化学工艺水平在世界属于前列。直到现在英语中”瓷“与”中国“仍同用”china“。显然,它也是我国最早的硅酸盐工业的雏形。西周、春秋时代大量冶铸和使用青铜器,战国时期炼铁也逐渐成熟。至西汉已经出现了竖炉炼铁,以后又出现了水法冶金技术的起源一水法炼铜。在世界化学史上是一项重大贡献。由硝石、硫磺和木炭组成的黑火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它的发明和应用大大促进了社会的发展。另一四大发明之一造纸术的出现,为书写文章、传播文化教育创造了条件。同时,我国古代也出现不少包含化学知识和化学工艺的科技名著,如《齐民要术》、《梦溪笔谈》、《本草纲目》、《天工开物》。此外,在火的利用,油漆、制盐、制糖以及利用煤、石油和天然气等方面也都走在世界的前列。建国后,我国甩掉了贫油国的帽子;首次用全人工合成的方法,获得了世界上第一个人造蛋白质——牛胰岛素结晶;首次采用化学合成与酶促合成相结合的办法,合成了核糖核苷酸片断,完成了酵母丙氨酸转移核糖核酸的全人工合成; 配合硅酸盐的教学,向学生介绍我国古代陶瓷业的发展。教学中化学史的自然引入,不仅使学生的学习兴趣越来越浓,而且在他们心底会油然产生一种作为中国人的自豪感,升起一股火一样的爱国热情。
  三、发掘美的因素,提高审美水平,陶冶美好情操
  美是无处不在的,在化学学科中同样到处渗透着美,洋溢着美。在教学中,教师应加强对学生的美育渗透,提高其审美能力,努力帮助他们发掘美的因素,开拓审美情趣。例如:讲启普发生器的使用,首先要通过仪器的展示使学生感受到它合理的结构,漂亮的外形美,紧接着使他们认识到前辈科学家启普经过长期不懈的努力,他的创造智慧,才能和力量得以实现的完美。美育在教学中的渗透,必然使学生在全面地掌握,更深层次的认识科学知识的同时,情操受到陶冶,品德得到净化,素质得以提高。
  道德素质教育与教学有着密切的深刻的联系,加强学生对科学素质,道德素质的培养,是学校工作的重要任务,力争使德智两个方面彼此的渗透,相互启迪,为国家培养出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新课程背景下化学课堂的教学改革思路与举措    下一篇:提高学生听课效率的几点认识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