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体育论文

英语语感的特点和形成

所属栏目: 体育论文  更新时间:2018-08-28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高云       平顶山市第四十中学

  语言性学科都有语感,英语也不例外。那么语感到底是什么?语感是一种类似直觉、自然、顺理成章的感觉,是掌握语言习惯的一个较高级的阶段。但是语感究竟是一种什么心理现象,是怎样一种心理过程,很多心理专家,教育专家们都没有一致的意见。

  大多数教育专家认为, 语感是指对语言文字敏锐感知和迅速领悟的能力,是对语言文字直觉的、整体的把握,是构成一个人语言素质的核心因素。通俗地讲,语感就是人们在长期的语言实践中形成的对语言文字敏锐、丰富的感受领悟能力,具有一听就清、一说就顺、一写就通、一读就懂的功能。它包括听说读写基本技能和所有语言实践在内的一系列判断、分析、综合、联想和想象。它既涉及语言直接的外在方面,包括语音、文字,又涉及语言所表示的抽象语意,是两者的有机统一。英语语感是人们对英语语言的感觉,它包括人们对英语的语音感受、语意感受、语言情感色彩的感受等。它是人们对英语语言的直接感知能力,是人们对英语语言法则或语言组织方法的掌握和运用,是经过反复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的经验和体会。语感来源于语言实践,又指导语言实践。“语感是语言使用者在语言的习得和学习过程中产生的对言语理解、言语生成的综合全面的直觉能力,它的形成和结果以及运用的过程是无意识的。这里的无意识并不排斥意识活动,而是它的过程和结果难以用言语表达”。

  作为语言感受能力,它是一个逐渐形成、增长的过程。我认为它具有如下一些特性:

  (一)锐敏性

  一篇文章写得通不通,好不好,只要自己读两三遍,就可知是否“上口”“顺耳”,即可发现哪些地方“ 畅达”或“拗口”,哪些地方用词精妙或有语病,哪些地方要润色或删改。这,就是对语言锐敏感知的结果。

  (二)直觉性

  它一般不依赖分析思维,并未用语法规则和其它语文知识去进行专门分析,没有经过明确的思维步骤,靠直觉思维便能比较准确、敏捷地捕捉到某种语感。

  (三)整体性

  感受的整体性,指的是把语言文字放在具体的语境中完整地感受其表达的意蕴,而不是条分缕析作具体的理解和切分。

  (四)体验性

  叶圣陶说过:“要求语感的锐敏,不能单从语言文字上揣摩,而要把生活经验联系到语言文字上去。”语感是慢慢的体会其中的含义而逐渐形成的,而且是来源于生活的,不是来源于书本的。

  关于如何在外语教学中培养语感我认为有以下几个因素应当给于重视。

  1.外部语言系统和内部语言系统的相互关系

  语言作为一种社会交际工具,它是一种信息载体,是一种客观存在的事物。这种存在于社会中的语言,我们可以称之为外部语言。

  语言的习的和学习过程,即语言能力的形成就是把外部语言吸收进来,“内化”为储存在大脑中的内部语言。它与外部语言一样,是一套包括语音、词汇、语义、语法在内的完整体系,是在语言的习的、学习和使用中作为中继语言(inter language)向目标语言(target language)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完善的。而语感只能在内部语言发展到一定阶段亦即语言学习者掌握了一定的语言技能和能力,能够十分自如地从事口笔头交际时才开始出现的。

  2.内部语言系统的建立及语感的形成过程

  外部语言由于其载体形式不同,只有通过不同的神经通路(视神经、听神经)才能以生物电脉冲的形式被摄入大脑皮层,分别进入视觉区、听觉区,然后再传之大脑皮层上与语言功能有关的各个分区。在这个过程中完成了输入和解码,按照一定的程序被分门别类地储存起来,进入记忆。由于记忆是按意义单位进行的,所以进入记忆的语言图式大都是按一定规则组成的包含有完整意义的句子。内部语言系统是语言学习者在长期的语言实践中大脑生理、心理结构、机制和素质发生变化的过程中建立起来的,心理活动中的许多因素诸如情感、情绪、意志、意识和无意识等等都参与了这个过程,这些非智力因素对语感形成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

  内部语言与外部语言之间存在着双向反馈关系。由于反馈过程中相互作用的方式不同,信号的清晰度和可感度的变化,从而形成了输入、输出过程中的正反馈和负反馈。如果出现正反馈的不断增益过程,即可产生正向增强的语言信息效应——语感。

  3.外语学习——第二套内部语言系统的建立,以及外语语感产生的规律和机制。

  首先,正在学习外语的学生已经不同程度的掌握了使用母语的能力,亦即已经建立起第一套内部语言系统,这就对外语学习,亦即第二套内部语言系统的的建立不可避免的产生影响。比如说,许多学生对外语语言材料的听读理解在许多情况下都是靠译成母语才完成的,而在用外语表达自己思想时也大都是靠把想好的意思由汉语译成外语再说出来或写出来,即使采用直接法或视听法也不能杜绝这种现象。这是由于两套内部语言系统的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的某些方面的一致或接近,如表层结构中语法方面某些规则的相同,深层结构中某些语义的接近而造成的。但是二者之间的许多差异,如表层结构中语音语法方面许多规则的不同,深层结构中的许多语义差异,更重要的是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形成的许多属于社会文化层面上的众多规则的不同所带来的跨文化交际障碍,则更是给学生用外语理解和表达带来心理上的压力和困惑。这些现象就体现为母语对外语习的和学习所造成的正迁移和负迁移的双重作用。

  其次,有人认为中学生的年龄都已过了语言学习的“关键期”,而且他们学习外语的条件和环境和母语相比也相差甚远,因为课堂语言环境毕竟是“人造的”教学中的口语和书面语言也大都带有“加工”过的痕迹。这些都势必会影响学生对外语的自然吸收。这也就难怪有的语言学家认为母语是“习得”的,而外语则是“学习”来的,也就很难产生真正的语感。为了解决上述难题,我认为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摆脱对中国学生外语习得持怀疑态度的理论误区并探讨出他们外语习得和语感形成的规律。

  (1)中学生习得学习外语,形成外语语言能力可以从两个途径着手。一是对外语的下意识的自然吸收,在不自觉的过程中掌握语言规则,从而产生语感。目前神经语言学的研究成果表明,青少年甚至成年人仍然有自然吸收语言的能力。第二个途径是有意识地学习和识记外语的各种习惯规则。我认为,下意识的自然吸收(习得)和有意识的学习是不可分割互相依存互相促进的两个方面。偏废其中任何一个方面都会给外语学习带来事半功倍的后果。实际上处于发育旺盛青春期的中学生的思维能力比儿童更为发达,有意识记和长时记忆也强于儿童,这正是他们加强有意识学习得有利条件,而无意识心理活动一直存在于人的一生当中,本来就可以也应该让其在外语学习中发挥作用。关键在于我们如何造成一种和谐、轻松、自然的课堂气氛,使学生能够排除心理障碍,在不知不觉中有意无意地把外语吸收进来。在外语教学中我们应当重视语言环境对语言学习的速度和效率所起的决定性作用,例如塞里格所进行的一项以成人在课堂环境中学习语言为课题的研究就发现交往数量与学习者最后取得的成绩有着密切的关系。

  (2)第二语言习得理论将第二语言的学习进程看作类似于第一语言(母语)习得的过程。克拉申认为语言习得的成功在于学习者所接收的语言的性质。这种输入应当包括学生已经“知道”的语言以及学生还未见过的语言。他还假设只要提供给学生大量的可理解输入,学生就能自然而然地获得语言能力,习得目标语言。⑥克拉申还认为人们掌握外语语法项目遵循着一定的顺序。值得注意的是青少年乃至成人掌握语言项目的顺序与儿童大致相同。更有启发意义的是:在把英语作为母语和作为外语这样两种不同的学习过程中人们对语言项目掌握的顺序是大致相同的,如掌握进行时先于掌握过去时,掌握名词复数先于掌握名词所有格等等。这些都说明外语和母语有着某些共同的习得规律。

  最后,我们再来提供几种培养语感的有效方法。

  一、狠抓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训练。

  (1) 抓好拼读训练,练好发音、拼词基本功。

  (2) 抓好听力训练,练好听力基本功。

  (3) 抓好会话训练,练好开口说话的基本功。

  (4) 抓好听写训练练好听音写词的基本功。

  (5) 指导学生掌握学习英语词汇的基本方法,过好词汇关。

  二、在朗读背诵中培养语感。

  认知论认为朗读过程的开始即是文章作者的情感、见解和意图与读者的经历和有关知识的构成发生交流和作用的开始。读者通过视觉将文字、图画反映到大脑中,唤起大脑对语汇知识以及语汇所载信息的分类、筛选、吸收和同化,补充和完善原有图式。因此,听、说、读、写、译,读为首。现代语言学理论也说明,大量的语言输入为语言的输出创造可能性,即积累在语言学习中的重要性。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是学习汉语的方法,但对于学好外语,也同样是适合的。著名的语言学家朱光潜说过:“我觉得初学外语者与其费那么大劲去死记单词,做那些支离破碎的语法练习,倒不如精选几篇经得起仔细推敲的文章作品,把它们懂透背熟,真正消化成为自己的营养,这样就会培养起敏锐的语感。”可见,朗读背诵是培养我们语感的重要方法,也是提高听说能力的前提。只有读得多,读得好,才能体会到句子、文章的内容,并受到感染。当读到滚瓜烂熟时,文章的短语、句子表达方法就会被学生消化吸收。因此,我们要尽量多读多背,并在朗读背诵时注意语音语调、意群停顿,读出英语的韵味和美感来。

  三、在真实或半真实的视听说环境中增强语感

  语感的培养离不开大量的语言材料和语言环境,增强语感,必须多找到一些英语环境,给自己营造英语的氛围,尤其是英语视听说环境,让我们时不时地沉浸在英语的海洋中。

  首先,如果我们上的英语课上开展各种视听说活动。比如:复述课文、讨论问题、角色扮演、课本剧表演等形式,都是老师在创造机会让我们更多地认识、体验、感知、实践英语,所以,我们要积极表现,尽量从英语的角度思考问题,踊跃发言和参与。最终形成较好的英语语感。

  其次,积极参加英语课外活动。语言学习要想取得很好的效果,必须有大量的实践活动。课堂上学习的语言知识和技能如果缺乏实践运用,不仅不能被熟练掌握,而且很快会被遗忘,使英语教与学的效果受到很大影响。因此,我们要努力去寻找一定的语言实践机会,激发自己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运用语言知识的能力,所以,只要有时间我们就应该多听英美人士朗读的磁带,多看英语电视节目,多看英语报纸。也可以通过参加英语角、英语沙龙等活动让自己更多的机会接触英语,练习口语和听力,从而增强语感。

  四、在阅读训练中提高语感

  语言学家Francoise Grellet认为,阅读就是在从短文中快速获取信息的同时对其进行有效的提炼和概括。英语专家黄源深说:“大量阅读对英语学习至关重要,如今的学生一个通病是阅读量太小,拘泥于课文的精耕细作,产生不了语感。”可见阅读不应只是为了语法、词汇,更重要的是通过阅读,获取新的知识,提高认知水平、增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当然通过阅读,学习者也可得到必要的语言输入,从而扩大出口词汇量,增强语感,提高语言水平。阅读是英语学习中相当重要的一部分。因此,多阅读是增加接触外语语言材料、接受信息、活跃思维、增长智力的一种途径,同时也是培养我们思维能力、提高理解力、增强语感的好方法。

  重视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培养,加强语篇意识。我们在阅读文章时要重视培养自己正确的阅读习惯,加强跳读、略读、扫读等阅读技巧的学习;要培养自己对段落大意和文章中心思想的理解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加强我们的语篇意识;要在学习的同时,坚持每天使用英语,在不断的阅读、运用中巩固知识,提高语言感悟能力。

  五、在写作训练中发展语感

  多读多听有助于语感的发生和形成,这种发生常常是潜意识的,而多写有助于语感的表现和成熟。由潜意识进入意识,由内在潜能转化为外在行动,使语感得到全面发展。因此,要学好英语,培养英语语感,就要多写英语。写作是对读、听、说的最好反馈,这种反馈是其他学习形式、其他练习形式所无法替代的。英语语感的成熟是形成英语思维的能力,而写作训练对于思维能力的发展极有好处。我们可以通过写日记来提高自己的写作技巧。只要坚持,日积月累,就会养成“用英语思维”的能力,进而训练和发展语感。

  当然,语感培养的方法和手段还有许多,但无论还有多少,都不外乎在心理上加强对目的语学习态度的认识,加强对目的语本身结构、规律、特点的认识,加强对学习语言(言语)技巧方法的认识,加强与言语相关知识联系的认识,在实践上多说多练多用,良好的语感肯定能培养出来。对于先天语感不够的人,尤其得多下苦功,多听多练,因为这是言语学习最基本、也是最本质的方法和手段。

  只要学生们在平时的英语学习中形成一定的语感,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体育教学中问题行为的控制研究    下一篇:运用“趣味课课练”促进学生体能发展的实践研究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