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英语论文

在语文课堂中“法治在线(现)”

所属栏目: 英语论文  更新时间:2018-09-06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安阳市第二十中学     陈珂

    【摘要】:现代社会是法制社会,加强对未成年人的法制教育,提高未成年人的法律意识,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程中的重要一环。但未成年人聚众斗殴、团伙作案等犯罪现象,近年来社会犯罪年龄的低龄化无不表示在未成年人群中法制教育的单薄。所以,让法制教育走进校园、走进课堂已经迫在眉睫。而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往往注重情感的熏陶,却忽略了法制方面的引领。面对法制的重要性日益突出,目前学生法律素养薄弱、行为自律意识欠缺、自我保护能力匮乏等问题,语文学科教育中法制教育滞后……每一位语文教师都应主动担负起改变这一现状的重任。

    【关键词】:法制社会 法制教育 语文教学 未成年人 法律意识 学生 课堂教学道德建设工程 教育资源 语文学科教育

    利用语文教学培养学生法制教育,我这一观念起源于讲授《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一节课。授课时,学生对鲁智深“三拳”的酣畅淋漓、快意恩仇、除暴安良大呼“痛快!”甚至摩拳擦掌,而我对鲜明的人物形象,精妙的描写手法等进行细致讲解,无论是我在引导学生阅读还是学生在交流评价中,大家都注重了鲁提辖值得歌颂,因为他嫉恶如仇,仗心相助,而郑屠仗势欺人,自私可恶,应该被打死。整节课,我们都沉浸在一种“打得好!”的热血沸腾的状态下。可是课下有学生来找我理论:鲁智深当街把郑屠打死大快人心,我们把欺负同学的学生打一顿为什么就挨批?歌词中“该出手时就出手”到底该怎么理解? 我这才意识到这节课我忽略掉多么重要的一个环节。

    文学作品潜移默化的影响力,要远大于空洞的法律读本。试想:如果让学生都认同鲁智深、宋江等的激情犯罪,在遇到类似情况时,都“该出手时就出手”仿而效之,那么对创建和谐的法制社会不是起到了适得其反的作用吗?我想,作为教师,是否可以考虑周全,让学生讨论郑屠是否该死?即使该死,是否由个人手刃仇人、快意恩仇?要让学生明白,这种行为在宋朝,在今天乃至将来都是一种犯罪。所以,我们在认同情感的基础上,对处理问题的方式应存疑、存异。要让学生明白:他们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英雄”,是历史的产物;一个人的生命是宝贵的,剥夺一个人的生命,必须由国家公安机关依靠严格的程序,用铁的证据来裁定。所以说,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进行法制意识的培养是法制教育的核心。

    现代社会是法制社会,加强对未成年人的法制教育,提高未成年人的法律意识,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程中的重要环节。但未成年人聚众斗殴、团伙作案等犯罪现象,近年来社会犯罪年龄的低龄化无不表示在未成年人群中法制教育的单薄。所以,让法制教育走进校园、走进课堂已经迫在眉睫。语文教学担负着人文教育的功能,然而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有意识的对学生进行的法制教育几乎呈空白状态,我们往往注重情感的熏陶,却忽略了法制方面的引领。在当前社会法制的重要性日益显著的背景下,面对目前学生法律素养薄弱、行为自律意识欠缺、自我保护能力匮乏以及语文学科教育中法制教育滞后的现状,我们应当如何应对呢?在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中我发现,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充分、合理、科学地挖掘语文课程中的法制教育资源是一种现实、可操作而有实效的途径。这种运用现代眼光来重新审视文本的“法眼”解读,以及运用艺术眼光对法律文本、法律事件的“文学”欣赏,不仅有助于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也必将使得法制的神圣光芒照进语文课堂,照进学生的心灵。那么,如何在语文课堂中渗透法制教育呢?

    一、在语文活动中进行法制教育

    1利用教材中的课文向学生进行法制教育

    课文,是学生学习语文的主阵地。利用课文向学生灌输法律知识自然是最直接、快捷而有效的途径。例如九年级下册选录的《威尼斯商人》便是一个最佳范例。课文节选自莎士比亚原作的第四幕第一场,这是一场完整的法庭审判。选文形象逼真地再现了原、被告双方激烈的法庭辩论的全过程,紧张激烈的冲突、波澜起伏的情节、出乎意料的结局让学生在感受作品惩恶扬善的深刻主题、领略莎翁高超的艺术表现手法的同时,更了解了西方法律的基本概貌:以法官为行使法制权力的中心、以法律条文为裁决的依据和准绳、以诉讼双方的法庭申诉和辩论为审判的主体,维护法律的神圣与公正,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最大限度地打击剥削、欺诈、陷害等罪恶。总之,这篇闪烁着西方现代文明初期法制的耀眼光辉的文章,用最直接明了的手段,以学生最感兴趣的方式,在他们的脑海里构建了一个完整、明晰、坚固而严密的法律框架,勾勒了现代文明社会即法制社会的思维雏形。这对于中学生走上社会后法律意识的养成不能不说起到难以估量的作用。我在教学这一课时,除了带领学生们从语文学科角度学习课文外,还给他们简单地介绍了西方法制史、经济法、民法等法律常识,又要求学生课外阅读有关法律书籍、撰写法律文书、写出心得体会等,从而把从课文中得到的法律理念深深植根于他们的思维意识的深处。

    但是,语文教材中像《威尼斯商人》这样直接表现法律事件的课文并不多。这需要我们深入挖掘、刻意引领,抓住课文中的点滴细节向学生灌输法律意识。教《狼》专题时,我拓展课文播放《狼》的视频,让学生通过直接的视觉感官了解狼在自然界中的重要地位,捕杀狼的狩猎活动是一种违法行为。《变色龙》一课,可以引导学生质疑:“奥楚蔑洛夫的做法符合法律程序吗?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当时怎样的法制进程呢?”《孔乙己》一文中,可以启发学生思考:“丁举人对待孔乙己的方式合法吗?如果把他的行为放到当今社会,他犯了什么罪?将受到怎样的惩处?”

    2利用语文交际活动向学生渗透法制教育

    教育家陶行知曾说:“学校即生活,生活即学校”。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相互影响,对世界观的形成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因此,在进行语文实践活动时,也应适时渗透法制教育,帮助学生作出正确的道德评判,学会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权利。如组织摄影活动时,交流搜集到本地工厂排污造成水污染、破坏自然环境的资料图片及节约用水常识,并结合学习《水法》、《环境保护法》“3.22世界水日”“中国水周”、 “6.5世界环境日”开展水法环保宣传活动,教育学生争做环保小卫士、节水型家庭。

    二、在阅读中进行法制教育

    例如在阅读莫泊桑的名篇《我的叔叔于勒》中于勒的兄嫂对于勒态度的反复无常,起因是于勒占用其兄嫂的遗产,课堂上教师就可以设计了开放式的问题:“已经出嫁的女儿能否继承父母的遗产?” “于勒需要用数倍的钱来赔偿其兄嫂吗?”,让学生课后查资料、向父母请教,事实证明,绝大多数学生都会去学习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民法》,这种学生自主的、探究的、合作的学习方式非常自然,占用的课堂时间不多,效果不错。日常教学中我们的很多家常课已架构到现代信息技术的平台上,单位时间内的信息含量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手段多元化,教师的教学思路与视野开阔,师生间的互动沟通增加,学生课内外的学习方式自主化, 课堂教学中法制资源的开发利用可有效地促进教师教学理念的演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

    三、在学生的写作中进行法制教育

    如何让学生在作文中用词精准,是作文教学的一个重点,以前我总是为此发愁,认为这是一个“意会”多于“言传”的环节。但从我利用法律条文来让学生学习体会用词精妙后,发现学生用词比以前贴切许多。比如让学生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五章第35条“国家鼓励学校和教师采用启发式教育等教育教学方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要求学生揣摩其中 “鼓励”这个词在条文中的含义和用法,明确为什么不用“要求”一词,还可以用什么词来代替,哪个词更好等问题,从而认识到文章用词准确、严密的要求,并揣摩在写作时锤炼词语的技巧和方法。

    再比如给作文拟标题,可以《今日说法》的标题展示给学生,来体会作文拟题技巧。中央电视台的《今日说法》栏目深受大家喜爱,它的成功除了选题贴近百姓生活、讲述真实生动、弘扬道德风尚、普及法律常识外,还得益于每一期都有一个好标题。这是向我们传授作文拟题技巧的好办法。我们可以让学生每天定时观看,同时搜集新颖、别致、深刻、醒目的标题,并按照拟题的不同角度分门别类,从中体会拟题的技巧和方法。有化用歌名、书名、影视剧名来拟题的,如《贪官现形记》的名字来源于李宝嘉《官场现形记》,《富爸爸,穷爸爸》这个题目马上让人联想起那本轰动全球的同名畅销书,借用大家耳熟能详的流行歌曲的《为什么受伤的总是我》、《我想有个家》等等;有运用多种修辞手法来拟题的,如《谁为我作证?》、《他是英雄吗?》中运用设问,《变脸》中运用双关,《传销“鼻祖”现形记》中运用反语等;有利用逆向思维、出人意料来拟题的,如《危险的保险箱》中,用“危险”来修饰“保险箱”,令人诧异,《小偷告失主》中一反常态,引人注意。学生学得高兴又轻松,起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通过对语文学科教学中多种法制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学校、教师在对未成年人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过程中的一种全新探索,它强化了师生的法制意识,提升了师生的法律水平,进而提高学校法制教育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水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语文新课程标准(初中)》

    《中小学法制教育指导纲要》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农村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下一篇:让英语教学在新课程中焕发色彩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