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数学论文

一案研究法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所属栏目: 数学论文  更新时间:2018-09-25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探究性教学就是师生在教学互动中共同探索,经历发现、反馈、提升的过程。是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为完成共同教学目标而建立的一种新型关系。“一案探究法”就是应用学案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注重学生获取知识过程的情感体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学案的设计板块和流程一般由自主学习,小组学习,展示反馈和综合提升四部分组成。也可由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增删板块。下面我从四个板块具体谈谈。

    一、自主学习

    在自主学习板块,主要需要培养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而且阅读是前提和基础。培养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可分为示范解读、设疑导读两种方式。阅读能力是学生数学素养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一案探究教学”就是利用学案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传授阅读方法。刚开始教师可通过示范性阅读,对关键内容,词语以及数学名词术语进行解读,从而在学案中提出理解记忆要求。在形成阅读习惯后,学生就能自己带着学案中的任务进入独立阅读自学阶段。教师在编写学案时可根据学生的接受程度,在重点、难点和易错处列出提纲,设置思考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自学,并通过引导阅读和思考的方向,提高自学效率。随着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教师要不断提高导读问题的难度,以促进学生阅读水平持续提高。

    二、小组学习

    学生通过自主学习会对所学知识有一个初步的感受,但这种感受不一定是正确的,那么就需要给他们一个平台去验证这种感受,这个平台就是小组学习。要真正发挥这个环节的作用,教师就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好引导工作,防止小组学习流于形式,成为有论而无果过程。

    (一)分组的原则和方法

    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将他们分成若干小组进行讨论。小组人数不宜过多,四人一组为宜,且性别,性格,学习能力搭配合理。

    (二)小组学习要有疑而论,形成对知识的共性理解。

    小组讨论的前提是有疑而论,将学生在自主学习阶段对预习知识的个体感受及存在的困惑拿出来作为讨论的素材,让每一位学生能充分表达自己对知识的独特理解,从而使学生在不同观点的碰撞中启迪智慧,形成对数学学科知识的共性认识,这一阶段是在学生自学探索基础上进行,重在让学生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他们边讨论边学习,互帮互教,通过辩论弄清知识的来龙去脉,共同提高。教师可作为小组成员加入进去,有针对性地加以指导。

    在小组讨论形成共识的基础上,先由某一小组的代表向全班汇报本组研讨的情况,然后其余小组作补充,将前面讨论理解的知识归纳整理,对比分析,形成一套良好的知识系统。教师在这个阶段应充分肯定学生们提出的正确观点,对有些小组提出的不合理的,片面的,甚至错误的观点应由学生们进行二次讨论,师生再进行归纳总结,直至能在学生的头脑中形成一套完整的辐射状网络的认知结构。

    归纳总结是对小组讨论的完善和提高。讨论和归纳是教学中最为重要的学习过程。在此阶段,要鼓励学生对书本的质疑和对教师的超越,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独特和富有个性的理解和表达。

    总之,在小组学习中,设问要明确,讨论过程要清楚,最后结论要真实,归纳总结要充分。

    3、展示反馈、

    在学案的展示反馈板块中教师应有的放矢设置一系列练习题,特别是典型例题,打破唯纸,笔测验的传统做法,启发学生从口述,板演,动手操作等多角度去应用所学知识认真寻求解题办法,教师要改变过去重结果轻过程的做法,将更多注意力放在学生的解题过程、解题思路上来。师生通过对解决问题的过程、思路、结果的分析,发现对知识理解不透彻、不到位的地方,及时查漏补缺,从而培养学生反复思考同一问题的习惯和刻苦钻研的意志品质,并从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和发现的快乐。

    四、综合提升

    综合提升要提升学生三个层次的能力:一、对课本知识能做到应用自如、触类旁通;二、要能与前面所学知识联系起来,融会贯通,形成知识体系;三、能否应用所学知识顺利解决日常生活和生产劳动中的一些问题。

    为此,教师要在这一板块选择有针对性、有一定难度的典型例题、综合实践题目、课后思考来扩大学生视野,掌握解题技巧和方法,全面提升学生解决生产、生活和市场流通中所遇到的数学问题。

    总之,学案教学不仅扩充了知识容量,而且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的求知需要,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创造性。对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让游戏走进数学课堂    下一篇:提高数学学习成绩的五个好习惯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