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校科室范文 > 教导处范文

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

所属栏目: 教导处范文  更新时间:2018-10-09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小组合作学习虽然是一种重要的、有效的学习方式,但并不是万能的,它还应与其它学习方式有机结合,特别是与自主探索有机结合,才能发挥出更好的合作效应。因为自主探索是有效合作学习的前提和重要保证让小组合作学习落到实处。因此,在教学中,教师既要给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的时间和空间,又要为学生创造小组合作交流的机会,让学生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形成自己对知识的理解,在与人合作交流中逐渐完善自己的想法,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

    一、合理安排合作对象

    要做好小组的组织工作,创造合作学习的组织基础。小组的人数一般以4人为宜,成员的构成要考虑学习成绩的搭配,组内成员要有明确的具体分工,在一个阶段里每人都应担任一个具体的合作角色,小组成员间的座位是以前后座位为一组,这样更有利于互相学习、讨论,以达到充分交流的目的。

    小组合作的成员在一段时间内是相对稳定的,有利于学生间的互相了解、优势互补。但是在小组合作学习一段时间后,各小组的发展会很不平衡。此时,教师应根据测试成绩、学生个别差异,进行及时的人员调整或重新搭配,改变学生的合作伙伴,进一步增强合作能力。

    成员职责的分工也不是固定的,更不是一成不变的,否则小组间就不存在合作的可能了。而由于对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成员之间的分工任务可经常性地进行轮换,以期使每一位学生能感受小组每一份“工作”的艰辛与乐趣。并使每位成员知道如下规则:

    (1)每位学生都有责任尽量让他们的小组成员学会教学内容。

    (1)只有所有小组成员都掌握了学习材料后才算完成学习任务。

    (3)在请教其他小组之前要先请求小组所有成员的帮助

    二、熟练掌握合作技能

    为了使合作学习更为有效,教师应坚持不懈地引导学生掌握合作学习的方法并形成必要的合作技能。

    (1)学会倾听

    在小组讨论过程中,要求1人先说,其他人必须认真听并且不能打断别人的发言,要能听出别人发言的重点,对别人的发言做出判断,有自己的补充或独到见解,在这样要求下训练,学生不但养成了专心听的习惯,而且培养了学生相互尊重的品质。这种品质的功能也能延续到学生的一生发展。

    (1)学会讨论

    合作学习中,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再通过共同讨论、相互启发,从而达到合作的目的。为了提高讨论的质量,教师要教给学生讨论的方法:各组由一人汇报自学或独立思考的内容,其它成员必须认真听,并且有自己的补充和见解,最后,还应将各自遇到的问题提供给全组成员讨论,对达成共识和未能解决的问题分别归纳整理,准备发言。

    (3)学会表达

    在合作学习中,学生的友好交流和自我表达都离不开语言的表述,为了达到训练目标,培养学生敢说、能说、想说的意识,并且使学生知道如何说,如何表达自己的想法:声音要洪亮,吐字要清晰;说话要按顺序,有理有据;说话要有重点,要说完整的话,能正确表达自己的意思。

    (4)学会组织

    合作讨论的成败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组内的组织者,具体做法是:指导组织者进行组内分工、归纳组内意见、帮助别人评价等,另外,为了体现小组内的主体性,可定期培训、及时更换组织者。通过训练会更快地提高合作学习的效率。

    (5)学会评价

    合作学习活动中评价不只是教师对学生做出的简单的评价,其中包括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学生对教师的评价等。教学中可以通过教师的范评引导学生互评,如让学生倾听他人发言后,用手势表示对或错,用准确流畅的语言评价。

    (6)学会反思:在听别人交流的同时,自己要动脑思考,要善于梳理自己的思维,并根据别人的意见,及时做出调节,以完善自己的想法。

    三、充分发挥教师作用

    在合作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启发、巧妙引导。特别是出现困难、意外混乱局面时要深入小组,参与其中,掌握情况及时调控,保证小组合作学习有序、有效的展开。教师要及时的诊断与处理问题,注意激活“冷场”,控制“过热场面”,使全体小组成员“动”起来,“活”起来。教师还要下组参与学习讨论,随时把握各组的学习情况,灵活的运用教学机智,调整学习时间,同时还要教给学生一些探索发现的方法,不断引发学生思维的碰撞,把学生的探索引向深入。如在下面的情况下:

    1.小组学习任务的分配。在小组合作学习之前,教师要向学生说明:小组合作学习的重要性,学习的内容和目标是什么,怎样完成任务,评价的标准是什么(小组的任务完成得怎么样,个人的学习成果怎么样等)。与此同时,教师还要通过创设情境或提出有趣的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启发学生善于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解决问题,促进学习的迁移。

    2.小组合作探究。每个小组明确了学习任务之后,各组根据任务分工进入合作探究阶段,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互相交流,形成小组的学习成果。期间教师要在组间巡视,针对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及时引导,帮助学生提高合作技巧,并注意观察学生学习和人际关系等各方面的表现,做到心中有数。要让学习有一定困难的学生多思考、发言,保证他们达到基本要求;同时,也要让学有余力的学生有机会发挥自己的潜能。

    3.全班交流。让每个小组的报告员代表本组向全班进行学习成果汇报,了解每个小组学习的情况,同时注意了解每个小组学习有困难学生的掌握情况;对于每个小组提出的疑问,可以请其他小组介绍解决办法。

    4、提供及时有效的指导。

    ①、小组活动开展得非常顺利时,教师应给予及时的表扬。

    ②对小组的任务还不清楚时,教师要有耐心,向学生反复说明任务的内容及操作程序。

    ③、小组讨论的声音够大时,教师选小组的一位成员当噪音监督员,或让这组学生的位置互相移近一点。如果接下去的声音小多了,教师应及时表扬。

    ④、小组活动出现问题时,教师应及时进行干预和指导。虽然小组出现的问题的原因和方式都不会相同,但教师如果事先在准备阶段作出问题预测,并采取一些相应措施,也能避免临时的手忙脚乱。

    ⑤、小组提前完成任务时,教师应检验他们是否正确完成了任务,教师可以开展一些备用活动,帮助其他组完成任务。

    ⑥、小组讨论离开主题或讨论一时受阻时,教师应及时发现,及时制止,或为小组讨论提供及时的点拨,使小组讨论顺利开展。

    5、制定有效的要求。

    一般情况下的小组讨论,学习能力强的学生未等其他学生发言,就把自己的意见说出来,这样一来,那些学困生相当于走了个形式,没有经过大脑思考便得到了现成的答案,结果,好的更好,差的更差。这时就需要教师事先作好安排,讲清合作规则,使学生掌握必要的合作技能:包括如何倾听别人的意见,如何表达自己的见解,如何纠正他人的错误,如何汲取他人的长处,如何归纳众人的意见等。因此,可在小组合作前这样规定:讨论前,小组成员先独立思考,把想法记下来,再由小组长安排,各个成员各自说出自己的想法,其他人倾听,然后讨论,形成集体的意见后由记录员将其整理出来。这样,每个人都有了思考的机会和时间。

    附:小组合作学习的课堂基本要求

    1.分工:小组长负责小组学习过程的组织工作,小组成员能够履行各自的职责,听从老师和小组长指挥。

    1.倾听:专心听同学发言,不要随意打断他人发言,边听边想,记住值得肯定的要点,听出彼此不一致的地方。

    3.发言:独立思考后再发言,发言要先举手,围绕中心问题,言简意赅,耐心解释,以理服人。说话声音控制要合理,听(看)到讨论停止的命令要迅速保持安静。

    4.评论:在评论的时候态度要诚恳,先肯定对方意见正确的一面,再指出错误的一面,然后更正或补充。评价自己时要评出自己的错误所在,并指出努力方向。

    5.议论:根据学习任务积极提出自己的设想,汇总自己和别人的看法及理由,及时进行提炼概括。

    6.互助:虚心、主动请教同学,并对别人的帮助表示感谢。帮助同学时,要向同学说清问题的原因和解决的办法。不说讽刺、嘲笑、

    挖苦一类的话,不伤害同学的自尊心。

    7.团结:要有团结协作精神,集体荣誉感强。

    8.坐姿:听课时,坐姿要端正,老师在讲台讲课时面朝黑板。

    四、正确把握合作契机

    1、在新授知识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会提出一些质疑问难的问题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探索的欲望,然而大多数学生对新知识的本质认识不清,表现为迷惑,就无法获取新知识。甚至经过反复的思考、实践,自身也不能独立解决,真可谓“山重水覆疑无路”。如果此时采用合作学习,可以形成较浓厚的研究氛围,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

    2、思想交锋、智慧碰撞时的合作学习。不同的个体对于不同的问题总会持有不同的观点,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经常会出现学习认知上的矛盾冲突。如一个有争议的问题提出后,孩子们往往会持着自己的观点与对方争得面红耳赤,互不相让。此时采用合作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合作精神,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3、在学习重难点时,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在认识活动中出现思维障碍而无法排除时,也就是教学的重难点。这时教师有意识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与小组合作力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共同探究,有利于攻克“教与学”的重难点,同时也培养学生探究问题能力与协作精神。

    4、在学生自学之后,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各科教材中,大部分知识是学生通过自学就能掌握的。在教学中经常指导学生自学,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但由于个性差异,在自学的过程中,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程度是不一样的。因此,在学生自学完之后,教师不要急于讲解,而是留一定的时间,让学生针对自学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相互交流,互相切磋,互通“有无”,以使“教学相长”,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5、在归纳法则、揭示概念时,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法则概念大多数是利用教材提供的材料,通过观察、比较、抽象、归纳而得来的,其推导过程有时显得枯燥无味,不能激起学生学习兴趣。如果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既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可集思广益、协作功关,从而使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加强对结论的认识与理解。

    6、在解答“开放性”问题时,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为促进学生的发散思维创新意识的培养,在教学中,教师可适当设计一些开放性问题。当学生给出答案可能是五花八门时,可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把自己的结论有依据地展示出来,对学生的不同解法广泛进行交流,并及时反馈,扩展学生的解题思路。

    7、复习、梳理总结阶段时,当学完一个单元的内容时,一般要对该单元的知识进行复习、梳理,这时可安排合作学习,通过小组成员互检、互评、互测,进行互教、互学、互帮,最后达到查漏补缺,综合提高,同时解决了学生间的差异问题。

    五、正确运用评价机制

    1、在班务管理中评价。

    万事具备,接下来就是班主任与学生之间的管理与被管理了。如何让小组发挥最大的实效,老师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所教班级有良好的班风班貌呢?为此,我实行了奖惩分明的激励机制。

    在学习上,我从四方面对各小组进行激励:课堂上,如果小组内的成员都能积极思考,大胆举手发言,每次答对都能加1分;作业得“认真”或等地为“优”者,就可为小组1分,但如果书写马虎或没完成作业的,则一人次要扣1分,而且要在小组长的监督下补做直到完成;听写满分可得1分,不满90分则要扣1分,而且还要在小组长的带领下重新听写,直到满90分以上为止;测验凡是有进步,都能为小组赢1分。

    在纪律上,我是这样对各小组进行管理的:课堂上,小组长负责组织并维持本组的纪律。如果一节课小组内各成员的纪律都能表现很好的或每次老师组织纪律时,最快安静下来坐好的小组,可为小组获得1分。相反,经常开小差、说悄悄话、随便转身等行为,每次都可让小组失去1分。下课后,小组成员互相监督,避免违反学校的规定。比如,不能在走廊上跑动,不能在教室里大喊大叫或追逐打闹。违者,该小组也要被扣1分。班级每日都有纪律委员记录班级纪律情况,以便在小组间开展评比。因此,小组内同学也经常进行批评和自我批评。每周班会留出时间给每组同学进行表扬和批评,小组内同学表扬同组同学本周优点,批评自已不佳表现,增强纪律意识,提升道德修养。

    在卫生上,我又这样安排管理:班级值日实行小组轮流值日,小组内由组长负责,把值日任务分工到人,如:打扫教室有的组分工如下:四人打扫教室,一人擦黑板倒垃圾,一人打扫走廊,各司共职,定时打扫,时时保洁,一学期下来,班级卫生每周学校评比都是满分。一方面,我要求学生做好“门前三包”的工作,每天我会不定时的检查各小组所在的地面及周围的卫生情况,如果干净的小组,则能得1分,否则,一块垃圾扣1分。另一方面,做值日当天,学生需要认真打扫自己的责任区,如果该责任区满分,则能为该小组赢得1分。否则,就要被扣分。

    教学中可以经常性的评比最佳小组,或以推出“小组发言人”的形式,激励所有成员主动承担责任,使小组内出现互动、互助、互勉、互进局面,强化学生的合作意识,全面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

    2、在反馈、激励中评价。

    及时的反馈,有利于让各个合作小组充分展示成果,阐述观点,并倾听其他组的观点,吸纳他人之长,及时做必要的订正和补充发言,通过及时反馈进一步内化知识、归纳出合理的结论和解决问题的最佳策略。为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激励学生不断提高小组合作活动的水平,要加强激励评价。对小组活动进行评价时(1)可以小组自评和组与组互评相结合。既自我分析问题总结经验又取长补短、互相促进。(1)对合作小组集体评价和小组成员的评价相结合,重点评价合作学习小组,强化“学习小组”的集体荣誉感。(3)可以对小组活动秩序、组员参与情况、小组学习过程、效果等方面进行评价。多奖励少惩罚。组长考核自己的组员,各组总体由老师考核,每天小组分数公布在黑板右上角,每周一算评,评出一个明星小组,从班级变废为宝中取出一部分钱为他们买奖品,及时奖励优胜小组,能大大激发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促进下一阶段合作学习的顺利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把个人之间的竞争变成小组之间的竞争,把小组总体成绩作为奖励或认可的依据,形成了“组内成员合作,组间成员竞争”的新格局,使得整个评价的重心由鼓励个人竞争转向大家合作达标。每周周会由组长总结组员具体表现,并提出下周努力方向。

    在学生进行的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不仅能帮助老师解决由教师本人不能顾及的问题,还能加速学生的学习进程,大大节约了学生的学习的时间,学生之间还可以彼此受到思维方法启迪和思维方式上的熏陶,减少了学生在求知的道路上走弯路的几率。因而可以说,小组合作学习不仅能帮助老师减轻劳动负担,还能为同学分忧,同时增强了同学间的友谊,密切了同学关系,营造了团队氛围,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增强了集体的凝聚力。

    附:小组互评

    被评价小组                评价小组

    评 价 内 容

    ☆☆☆

    ☆☆

    ☆

    独立探索问题的能力

    发言的积极性和条理性

    小组合作学习的表现

    这是小组间的评价表,于每周抽一节课的留下五分钟进行小组间的相互评价,教师根据平时的课堂观察也给出相应的评价。每月一总结,根据各组得星情况评选出 “最佳合作小组”“最默契小组”。

    五、正确培养合作意识。

    我们可以用“荣辱与共”来概括组员之间相互依赖相互帮助的关系。也只有当学生认识到他们的这种“荣辱与共” 的关系,即只有所有的成员成功,他才能成功时,才会自主地团结协作,共同完成各个任务。因此建立多角度的相互依赖的关系、建立一个“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学习环境相当重要。可以说没有积极互赖,合作学习只不过是一个形式。在合作学习的课堂中,我们可以多角度地建立互赖的环境。

    当小组成员通过共同的努力,取得了进步或达到了共同的目标时,优胜组内的每位成员便可得到同样的奖励。奖励可以是物质奖励或精神奖励,如出一期介绍该小组成员的学习情况或生活情况的黑板报,或奖励课外书籍等。例如:在对学生进行测试后,我给每个小组计算出总平均分。优胜组给予一定的奖励。具体的做法是:第一次测验比较平均分,第二次及以后的测验就按照平均分和提高分综合考虑,选出优胜的小组。优胜组内成员可以在本星期内减少作业量。这样做,既可以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又可以促进组内学生的合作意识,促使成绩好的学生帮助成绩差的学生,从而增加小组的竞争实力,而且也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组内评比表:纪律(学具摆放,楼内跑跳等。) 两操、卫生、文明、学习(作业、发言等。)说明:这个评比表所要评价的项目实际上包含了班主任工作的方方面面,使得小组合作学习渗透到整个的班级管理工作中。这个表的完成主要是组长利用课下时间填完,如果哪一项都表现好,就在组间评比表中进行奖励。所以我们经常看到组内成员你帮我,我帮你。小组成员之间形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团体,在这个团体中,有人专门督促改错的,有人负责提醒带齐学具的,还有人负责纪律的。这样的评比会使班级管理既轻松又有条不紊。

    在探索的道路上,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在实验工作中,我们还发现了很多问题,如

    1、学习时间内学习内容难以完成。学生思想活跃,创新意识增强,教师不能充分考虑、估计课堂上可能产生的多种变化;由于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手段丰富,给教师驾驭课堂带来了困难。

    2、在合作学习之前要求学生先独立思考问题,每个学生有了初步想法后再进行探究、交流,共同解决问题。但这点很难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做到。

    3、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还要关注很多深层次的问题。例如小组合作学习确实增加了学生参与的机会,但是好学生参与的机会往往更多,往往扮演了一种帮助的角色,困难学生成了听众,往往得不到独立思考的机会而直接从好学生中获得信息,小组汇报的学习结果不能完全代表本小组的水平。

    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是让学生从自我探索、自我发现创造中,从情感交融、知识大聚会中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学生的成长需要的不是代替他做什么,需要的是“让他自己学会走路”。所以我们的小组合作学习不是光注意外表的华丽,而是注重的是实效,注重的是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技能、探究技能、语言技能的培养,注重的是学生的全方面发展。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教师评价语言    下一篇:教案与导学案的区别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