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语文论文

如何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所属栏目: 语文论文  更新时间:2018-10-16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在《语文课程标准》的三个学段目标中都出现了“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一学段有关阅读的第二个目标: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二学段有关阅读的第一个目标: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三学段有关阅读的第一个目标: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从上述可见,我们不难发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小学阶段是何等的重要。

    那么教师应如何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呢?

    《吕氏春秋·音初》中说得好:“凡音者产乎人心也,感于心则荡乎音,音成于外而化乎内。” 作为教师应充分地挖掘文本与学生的情感因素,通过多种方式打开学生情感的窗户,激起学生情感的火花,拨动学生心中的琴弦,让学生真切地感悟文本的情感内涵,不由自主地在朗读中流露出自己的感情。

    一、在空白中激情

    作者所写文章,都会给读者留下空白。在教学中有经验的教师善于引领学生填补空白,与作者思想沟通,产生情感共鸣。有位老师在教学《鸟的天堂》一课中有这么一个片段:

    师:听着鸟儿快乐的叫声,你们快乐吗?那就快快乐乐地把这几句再读读,看谁能听懂画眉鸟在叫什么?

    生1:画眉鸟在说:“欢迎光临,鸟的天堂欢迎小朋友们的到来。”

    生2:人类朋友,看到了吗?我们生活得多快乐呀!这里是我们的天堂。

    生3:小朋友们,这里是我们的乐园,我们衷心地希望得到大家的保护,让这树更绿,让我的伙伴儿更多,好让更多的人能来做客,谢谢!

    师:呵,能听懂鸟语,可真不简单!面对眼前这番美景,我们也和作者一样,情不自禁地赞叹——

    生: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看,填补空白激发了他们的情感,那是他们发自内心的赞叹,也是他们与作者的感情产生了共鸣。“ 空白”理论认为:文本给读者留下的“空白”,在阅读活动中等待读者去填充。读者必须依靠自己去挖掘文本潜在的意义,调动自己的思维、生活与知识积累、情感等,创造性地去填充这“空白”。在填充的过程中,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

    二、在语境中激情

    自古以来文人写文章时皆是有情而诉,有感而发,“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每一篇文章,甚至每一句话每个词都倾注了作者无限的心血。作为教师惟有“披文以入情”“潜心会文”方能引领学生联系上下文,在具体语境中反复品味、咀嚼,感受作者所要传递的思想感情,挖掘文本内在的情感因素,紧紧吸引学生的心灵,从而让学生的感情自然而然地在朗读中流露。如:《父亲和鸟》中有这样的句子“父亲指着一根树枝对我说:‘看那里,没有风,叶子为什么在动?嗯,还有鸟味。’父亲的话音很轻,生怕惊动了鸟。”有位老师是这样引领的:

    师:从这句话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生:我觉得父亲很爱鸟,他说话的声音很轻,生怕惊动了鸟。

    生:父亲发现鸟很高兴。

    生:父亲很喜欢鸟,因为当时没有风,树叶轻轻动一下,他就知道里面有鸟,说明他很注意观察鸟。

    生:父亲能闻到鸟味,我们都闻不到,我也觉得父亲很爱鸟。

    师:是啊,就在这样一片幽静、朦胧的树林里,什么也看不见,什么也听不到,父亲却能发现鸟的存在。从这句话中我们感受到父亲是多么地爱鸟、了解鸟啊!谁能把这些感受读出来呢?

    学生站起来读得很轻,特别是读“嗯”时,还点了点头。

    在这里教师能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在具体语境中让学生体会到父亲是那么的爱鸟、了解鸟,与作者在思想上沟通,在感情上共鸣,从而达到“感于心则荡乎音”。

    三、在体验中激情

    课程中所包含的任何知识,只有与学生的体验融化在一起,才是真正的知识,才是真正有意义的。汪潮教授说:“加强学生对朗读内容的情感体验,形成良好的心境,对有感情朗读是有帮助的:一般来说,凡是情感体验深的课文往往能读出感情,反之,效果就不好。”在教学中教师经常引领学生把自己想象成文本中的人物,与自己的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产生了真切的体验,唤起了真实的情感,与作者产生共鸣。如:虞大明老师在教学《共有名字》一课的3-5自然段时,有这样一个片段:

    师:同学们,我们来把这几段表演一下好吗?我来当邮电员,你们当村民好吗?

    生齐声说好。

    师:谁来当这封信的主人?

    (一位学生自告奋勇)

    师:据老师在网上查找到的信息来看,在土耳其,阿布杜拉这个名字用得比较多。现在你们共有的名字就是阿布杜拉。你们正在田里干活。

    (学生们觉得很有趣,个个兴致勃勃。)

    师:乡亲们,来信了,请大家赶快到村庄里集合吧!

    (生全停下手中的活,站了起来。)

    师开始念信:亲爱的阿布杜拉:你好!

    生笑容满面齐声回答:好!

    师:好久不见了,很想念你们全家人。

    生高兴地回答:哦。

    师: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

    生双手挥动高呼:耶……

    好动是孩子的天性,虞老师根据学生的特点,引导学生扮演文本中的角色,让学生动起来,并在动中加深体验文本中蕴涵的情感。分角色表演读能满足孩子的表现欲,让学生快速进入文本,能让学生根据自己对文本的理解、体验,自读自演自悟,尽情地释放情感,感受共有名字带来的共同快乐。此时此刻,学生读到的每一句话都如出己心,如出己口。

    四、在多元理解中激情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有关阅读的建议: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由此可见,教师应多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思考、体验、感悟,获得多元理解与不同感受,从而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下面我们来看看王崧舟老师在教学《草船借箭》中“诸葛亮笑着说:‘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天亮就回去。’”这句时,是怎样引领学生进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

    师:诸葛亮在笑谁呢?

    生1:我觉得诸葛亮是在笑曹操,因为雾这么大,笑曹操不敢出来迎战。

    师:说明诸葛亮对曹操的性格怎么样?

    生1:了如指掌。

    师:了如指掌,是啊,这叫什么笑?这叫讽刺的笑。曹操,哼!生性多疑,这种天气,有敌人突然来攻,自然不敢派兵。你读,把这种感觉读出来。

    生1轻蔑地朗读。

    生2:我觉得他是在笑他自己神机妙算,笑他自己有这么大的本领,对所有人都了如指掌。

    师:这叫自信的笑。来,把这种感觉读出来。

    生2自信地朗读。

    师:不错!这是他的体会,你们呢?都一样吗?

    生3:他还在笑鲁肃,鲁肃前面吃惊地问诸葛亮说:“曹兵出来怎么办?”诸葛亮后面回答了鲁肃。

    师:他是在宽慰鲁肃,是不是?鲁肃啊鲁肃,你是个老实人,你怎么到现在还没明白我的用意呀!是吧?这是一种幽默的笑。来,读读看,把这种感觉读出来。

    生3幽默地朗读。

    师:谁来宽慰宽慰鲁肃?来,请你,我做鲁肃,咱们开始。鲁肃吃惊地说:“如果曹兵出来怎么办?”

    生4学着长者的口吻朗读。

    师:这回我鲁肃总算放心了。看来,诸葛亮这一笑的内涵多着呢!谁还有别的发现吗?

    生5:我觉得他还在笑周瑜呢!前面主要是周瑜想害诸葛亮,而现在诸葛亮马上就要把十万支箭借回来了,马上就会有十万支箭了,他就觉得你周瑜肯定想不到这点。

    ……

    师:诸葛亮心里默默地说:“周瑜、周公瑾呀,你要跟我斗,还嫩点儿!”是吧?这叫什么笑?这叫胜利的笑。你再读读把这种感觉读出来。

    生5充满喜悦地朗读。

    师:诸葛亮这一笑,笑得多么自信、多么自豪、多么喜悦啊!咱们一起再来读读诸葛亮这一充满智慧、充满胜利的笑!

    多么精彩的一幕啊,一个问题就像一条无形的线串起了一个个不同、富有创意的理解、感悟与体验,让多种情感在朗读中尽情地流淌,使学习过程成为一个富有个性化的过程,体现了学生的创新精神,真正用行动去解读了《语文课程标准》的新理念。

    五、在联系生活中激情

    在教学中教师经常把课堂学习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联系起来,以此来唤起学生原始的情感积累,激活学生的情感。我们一起来看一个《我的战友邱少云》中的一个教学片段:

    师:“我的心像刀绞一般”,真的是刀在绞“我”的心吗?

    生:不是的。

    师:那么究竟是什么像刀一样在绞“我”的心呢?请同学们细细地读课文,联系生活实际,用心研究这个问题。

    生:我觉得一种痛苦像刀一样在绞“我”的心。平时有过这样的经历,有一次我不小心,手被火柴烧了一下,都钻心得痛,何况邱少云是烈火烧身呢!

    师:说得更明白一些行吗?

    生:烈火在邱少云身上燃烧,也好像在“我”身上燃烧一样,这真是万箭穿心般的痛苦呀!

    师:请你读出这种痛苦的感受。

    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课程要关注与学生生活相关的活生生的生活经验。建构主义论原则明确指出:复杂的学习领域应针对学习者先前的经验和兴趣,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学习才可能是主动的。在教学中,教师要把课堂学习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联系起来,激活学生的情感,从而达到有感情朗读课文的目的。

    每个学生都带着自己的经验背景,带着自己独特的感受,来到课堂进行交流。教师只有挖掘这些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活生生的生活经验,才能激活学生的情感。

    六、在唤起视像中激情

    言语转化理论认为:文章是文、象、意的统一体。文,即文章的语言文字系统,包括结构、语言、表达方式和文体等;象,即文章的形象系统,包括人物、事件、景物、画面或环境、场面等;意,即文章的思想观点,情感意蕴或主旨。而学生学习语言应该是一个“循文——识象——明意——悟言”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识象非常重要。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根据文字描写,借助想象、联想去激活头脑中储存的表象,并主动地进行重新组合新的形象,把这些干瘪、枯燥的符号变成了一幅幅鲜活的画面,使学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加深理解、感悟。

    王崧舟老师在引导学生唤起视像激情这方面已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在当今教育界堪称一绝。如王老师在教《万里长城》中,有这样一段话:

    成千上万的参观者,登上长城,目睹了长城坚强、刚毅、庄重的形象,无不赞叹:“啊!确实了不起!”

    “成千上万”这个抽象的符号,在王老师的引领下,变成了一个个活生生的形象:一个双腿残废、饱经风霜的八旬老人,一个环游世界的领导人,一群美国人,一个年仅三岁的小男孩,这些形象植根在学生的心灵,使他们情不自禁地发出了由衷的赞叹:“啊!确实了不起!”

    又如王老师在教学《荷花》一课时,紧扣“冒”字启迪学生:“谁爵出‘冒’的味道来了?你觉得怎样地长出来才叫冒出来?‘冒’是怎样冒?”经过王老师这么巧妙地一引,一个简单的符号就变成了一朵朵充满生命力的荷花,学生的心中生机盎然,情意融融。这样的例子在王老师的课堂中比比皆是。王老师善于引领学生识象,并在识象中明意、悟言,再通过有感情地朗读化隐为显。

    总而言之,文本是人的主观感受的表达,是内心情感的流露,是个人见解和智慧的展现。教学的真正价值在于引领学生获取这种感受、体验这种情感、理解这种见解、转化这种智慧、积淀这种文化,最终形成自己丰富的精神世界。教学中要非常重视学生的情感熏陶。只有以《语文课程标准》为依据,根据学生的特点,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积累,多向人家学习,取长补短,就一定能掌握许多引领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好方法,从而让学生受到情感熏陶。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让课堂充满琅琅书声 ──关于朗读的思考与实践    下一篇:怎么指导小学生语文课文朗读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