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语文论文

浅谈如何让小学生的写作个性化

所属栏目: 语文论文  更新时间:2018-11-28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个性在作文中闪光

  ———浅谈如何让小学生的写作个性化

  萧山区益农镇中心小学    戚再军

  摘要:《语文新课标》实施以后,人文素养的培养成了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主张语文教学要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学习的个性化,体现教师教学的开放性和建构性。这一教学思想的提出,为学生主体性发展指明了方向。而作为语文教学的重头戏——作文教学,《语文新课标》明确指出“要写自己想说的话,自由表达,感情要真挚,力求表达自已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这一表述明确地提出作文个性化的教学思想。

  关键词: 个性 作文个性化

  个性,是一个心理学的词汇,它主要是指由先天因素和后天在一定环境下综合而成的独特特征,是一个人区别于其他人的特别之处。

  作文个性化,是指学生能自主地写作,写真实的文章,写出的文章有创新,写出作者自已独特的个性特征。“自主”、“真实”、“创新”是作文个性化的基本内涵。作文个性化要求学生的习作充满灵性,文文相异,各不相同。个性化作文必须具备以下条件:1、思想的个性化;2、思维方式的个性化;3、构思的个性化;4、语言风格的个性化。这四者的关系是:语言和构思受思维方式的制约,思维方式受思想的制约。作文有无个性归根结底取决于思想有无个性。

  近几年,随着课改的一步步深入,许多教师从学生的写作内容着手,进行了一系列的作文教学改革,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正所谓“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丰富了学生的写作素材,自然而然,学生以前那种托腮咬笔,下笔无语的现象少了许多。但是,在批改学生的作文时发现虽然内容不同了,但是学生的作文“千人一面,千口一词,千篇一律”的现象还是存在,如何让学生的作文写出自已的特点,如何让学生的作文张扬自已的个性成了现在作文教学的一个侧重点。

  一、个性化的生活经历在写作中表现

  真实、有趣的生活经历是学生写作的思维源泉,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生活经历,不同的生活感受,这些都是具有鲜明个性化特征的。因此,要让学生写个性化作文,教师必须观注学生真实生活的个性化经历,培养学生感受生活、体会生活的能力。所以教师应当帮助学生认识到习作应该反映自已真实的、独特的生活。如学生写《我的一次拔牙经历》中有这样一节:

  我的一颗牙齿不知怎么回事,近段时间开始“罢工”了,像是甘蔗松了根部的泥土一样,左右摇摆。一大早,妈妈在灯下给我检查了一番,最后得出总结报告“必须拔掉”。我一听,要拔牙,吓得三魂飞掉了两魄,赶快跑进了自已的房间,“砰”一声关上房门。可是妈妈还是找了上来。……

  晚上,爸爸要给我拔牙了,当他把线拴在我的牙齿上时,我的心不住地打颤,心里求着,“牙呀牙,你帮帮忙啊,千万别掉下来,不然,我把你扔进马桶里……”

  以上这篇学生习作,虽然文风朴实,但是充满了童真与童趣,形象而真实地展示了自已拔牙时的心里感受,展示了学生真实生活的自我本色,是学生个性化生活经历的真实表现。

  二、个性化的思维火花在写作中绽放

  在美国的一所小学走廊上,陈列着一幅非常有趣的画,那是一个用孩子小脚印组合而成的画面。当学校有上级领导或来宾来校参观时,校长总是向他们介绍这些脚印的来历。原来这个脚印图是学生在脚上涂上油彩后,用力踩出来的。校长认为学生的这种行为的思维方式很有创意,这个学生的创造力不可估量,就把画郑重地放在了学校的走廊上,意在营造一种创新的氛围鼓励所有的孩子都有自已独特思维方式。

  在作文的生成过程中,思维处于核心地位,起着主导作用,甚至可以把作文看作是学生思维过程的结晶。因此,教师能够关注和受护学生的个性化思维方式,就会对提高学生作文的个性品质起着十分有益的作用。

  在作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如何尊重学生的个性化思维过程呢?关键是必须具备一颗宽容学生思维多样性的心。

  一位教师在执教课文《坐井观天》时,为了培养学生的想像能力和创造性思维,学完课文后,老师让学生以《青蛙跳出井口了》为题进行说话写话训练。学生认真思考后,教师开始点名请学生说。第一位学生说,蜻蛙跳出井口后,看到无边无际的大海,吓得它忙向小鸟求救……第二位学生说,青蛙看到了高高的山峰和一眼望不到边的田野,青蛙陶醉了,它觉得以前的日子都白过了……第三位学生……这时,还有一位学生把手举得老高,老师便点了他的名,他站起来说:“青蛙从井里跳出,到外面看了看,觉得还是井里好,它又跳回了井里。”同学们听了哄堂大笑,老师的笑却僵住了,他红着脸打断了学生的话问大家;“是井里好,还是井外好?”学生们齐声回答:“井外好。”老师示意学生坐下,又随口说道:“我们不能像课文中的青蛙那样——坐井观天。”这个小小的插曲就这样在大家的不经意间滑过去了,之后,老师让学生把自已想像的内容写下来。

  第二天,执教老师看到了那位“出格”学生续写的故事:青蛙跳出井口,来到一条小河边,它渴了,想要喝口水。突然,它听到了一声大吼:“不要喝,水里有毒!”果然,水上漂着不少死鱼。它抬头一看,不远处有一只老青蛙在对它说话。它刚想道谢,就听到一声惨叫,一支钢叉已刺穿了老青蛙的身体,老青蛙痛苦地挣扎着。青蛙吓呆了,外面的世界太可怕了,还是井里好,井里安全啊!

  这个事例中那个“出格”的学生应该讲是一位有创新精神、敢于突破传统观念的学生,他的思维方式是有个性化特点的。但是在现实中,像刚才那位老师一样,不经意间抹杀学生个性特点的现象是非常多的。思维的多样性表现在多角度、多方面地进行思考,跳出常规,超越传统。如果说刚才那位“出格”的学生用得是一种反向思维的话,那么赞同“外面好”的学生就是正向思维。正向与反向都是思维的过程,为什么我们要否定学生的反向思维呢?思维的多样性正是学生作文个性化最宽阔的天地。

  在创作过程中,应当让学生敢于写出“邪”的作文,教师则应该用一颗宽容的心来对待学生那些“邪”点的作文,这样可以使学生的作文更具有鲜明的个性色彩。

  三、个性化的语言在写作中锻炼

  作文的表达工具是语言,最能体现学生作文个性化的地方是学生的语言是否个性化。学生的个性化语言应该是脱离了大众化的语言范围。从用词到句式,从语气到语调都应该充满了儿童气息。

  但传统的作文教学对学生儿童化的语言进行了“抽精拨皮”。许多学生作文中缺少那种天真、质拙、自然的气息,更多的是公共语言,大话,套话。让学生的作文语言个性化,必须引导学生敢于用自已的话语自由表达和与人交流。如学生写《我的爸爸》(要求写出人物特点)时,其中几节是这样的:

  在我的家里,有一只“大老虎”,它就是我的爸爸,爸爸的脾气特别大。吃过晚晚饭,我想出去散一会儿步,爸爸就瞪起了他的“老虎眼”,吼道:“小孩子,散什么步,还不给我上去做作业!”那声音,震得四周墙壁都嗡嗡作响,我只好低着头,乖乖上楼去了。

  周六晚上,我想看一会儿动画片,向妈妈求情,妈妈答应了;向爸爸求情,爸爸虽勉强同意,但是脸却拉得很长,像一张多皱的驴脸。果然,就在我看上劲头的时候,冷不丁地听到了爸爸的一声吼:“把声音关小点!”吓得我一下子从凳子上滑了下来,看电视的兴致也消失了一大半……

  看到这样的作文,除了为学生有这样的家庭教育感到惋惜之外,我深深为学生的这种敢于写真话,善于写真话的写作态度而感动。这一事例,生动地说明了儿童个性化的语言,以其朴实、天真而更显其存在的价值。教师对这样的儿童语言,应给于充分肯定和赞许。即便有不妥当的地方,教师也应给于宽容和谅解。

  四、个性化的结构在写作中搭建

  学生作文个性化还表现在作文结构布局,叙述顺序等方面。自由的、新颖的布局可以使学生的作文更多地流露出儿童气息。传统的作文布局总是单一的线型结构,或是按时间顺序,或是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当然,这些写作顺序确实是学生应该写,也是应该掌握的,但是,是不是学生只能用这些结构与顺序呢?显然不是的。单一的结构模式只会束缚学生的思维,淡化个性的表达。如下面三位同学的职业介绍就别出心裁,不得不令人佩服。

  A、不是和大家吹,我那职业老有地位了,多大的官见到我,都得点头哈腰的,我让他低头他不敢抬头,我让他抬头他不敢低头,你不信呀,我可是国家特级理发员……

  B、都说我有钱,我咋一点感觉也没有呢?不过我的工作确实是天天数钱,忙的时候成箱成捆的数,闲的时候也是成撂成把的数,隔三差五还数点美元英镑欧元等外国钱,不瞒您说呀,有时候数钱都数到手抽筋儿呀,你说我吹,我吹啥呀,我是银行的出纳员。

  C、我做的可是天下数一数二的工作,我的顾客清一色都是皇帝和公主,说出来你也许不信,我是幼儿园的数学老师,我每天都会教那些小皇帝小公主们数数,1,2……

  作文应该是学生自由表达的天地,是放飞心灵的摇篮,小学生的作文也应该让其直抒胸臆,过多的形式约束只会扼杀学生的写作的灵性,《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生的作文应该是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这一句话讲得确实很有道理。学生作文的形式应该为学生想要表达的思想服务。怎么写应该由写什么来决定,教师要引导学生大胆地去探索自已的表达方式,大胆地去运用个性化的表达方式,学生一旦打开了写作的枷锁,那学生的个性就会展现得淋漓尽致。

  五、个性化的写作需要个性化的评价

  《新课程标准》对写作评价建议中指出:“应重视对写作的情感与态度的评价,要重视真情实感的流露。”通过对学生作文的价值取向和心理状态等方面的正面评价,以期达到通过作文交流心声的作用。

  在作文评价方面还应注重对有创造性,体现个性的文章或语句给于鼓励性评价。如学生写到:“河里的水很活泼。” “牵牛花爬到树上,象淘气的小弟弟。”“她的眼睛像一弯月亮。”教师不仅应在写作技巧上给于肯定,“描写生动,修辞恰当。”还应该在创新意识上给于评价,“善于想像,善于思考。”

  作文是学生的脑力劳动成果,教师应该运用自已独特的慧眼,发现学生作文中的闪光点,用自已个性化的语言,表达出对他的肯定与赞许。哪怕是一句形象生动的话语,一个贴切的词语,甚至一个准确无误的标点,都应该用充满激情的评语给于肯定,以增强他们不懈努力的信心。

  参考文献:

  1>、朱水根   《小学作文教研剖析与教案研制》 2005.1

  2>、叶昂龙   《小学作文“自主式”教学设计》 2003.5

  3>、《语文新课程标准》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新课程背景下语文课堂教学    下一篇:思想,作文的灵魂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