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语文论文

用“生本”的视角探索有效理答之策略

所属栏目: 语文论文  更新时间:2018-12-02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摘要]

 

 理答是指教师对学生回答问题后的反应和处理,是教师对学生答问结果及表现给予的明确有效的评价,以引起学生的注意与思考。理答作为对话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很多教师尤其是缺乏经验的年轻教师深感,难以操作,所以如何改善当前课堂中教师理答行为的缺失,进行智慧理答是一线教师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试着结合教学事例,对课堂理答现状进行分析,提出优化课堂理答的策略,让语文课堂真正成为“以学生为本,着眼学生发展”的生命课堂。

 

[关键词]   生本     理答     现状扫描    路径探索

 

 

 

“课堂不是教师自我表现的舞台,不应以教师的教学思路和自己的设计为本。语文教学要走向以学生为本。”(沈大安)。但是冷静地看待课堂实践,在大量的对话中,尤其是教师的理答,存在着几许空洞与浮华。经时间与理智的沉淀后,留下的是教师的智慧理答。

 

                           

 

教师的理答是指教师对学生学习活动的反应,通常告诉学生所思、所答、所做的结果如何,告诉他们学习的正确、充分、恰当的程度,给予评价,从而帮助他们调整、控制后继的学习行为。它是教师对学生的回答作出的即时评价,作为一种重要的对话形式。笔者觉得课堂理答就是在“生本”的视角下,课堂教学中,当学生的理解越出了预设的轨道时,当学生的回答闪现火花时,教师对学生的回答加以分析、判断、引领、提炼,作出有效地、智慧性地反应与处理,不断扩大课堂的张力,让师生与文本展开由浅入深,螺旋上升的对话,让学生真正有所习得与发展,形成一个真正的“生本课堂”。

 

                          

 

现状扫描:夜闻归雁生乡思,病入新年感物华

 

1、雾里看花——模糊学生对话

 

有些教师喜欢用“好的”或“错了”对学生的回答作一个简单的评价,或对学生的回答不作任何的评价,只是作为课堂教学的一个流程而已,教师问学生答,学生只能笼统地知道对或错,并不了解对错的原因。还有一些教师为了刻意营造一种热闹的,皆大欢喜的气氛,于是对所有学生的回答一律给予高度赞赏,缺乏客观评价。这些问题追根究底在于教师对这一环节的教学目标不够明晰。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往往只关注了怎样提出问题,从而导致得出的结论,缺少必要的预设。当学生回答时,教师只能含糊其辞,不置可否了

 

案例1

 

师: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古诗《望庐山瀑布》,它的作者是李白,李白还写了哪些诗?背给我听一听

 

(学生沉默,教师回顾一下,指名一个学生回答)

 

1:嗯……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

 

(有几个学生笑了起来,教师没有什么表示,那个回答问题的学生有点脸红,低下头)

 

师:坐下。(又指名另一个学生)你接下去背。

 

2: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师:好的,坐下。(教师继续讲课)

 

教师对学生的回答没有给出适当的评价,而是用简单的“好的”“坐下”来表示,教师问学生答成了一种程式,当学生回答错误而引起其它同学取笑的时候,也没有什么反映,直到让另一个学生回答正确或符合自己的想法为止,这是当前课堂教学中常见的一种现象。

 

2、隔靴骚痒——游离文本内容

 

有时,在教学中,教师对孩子的回答也进行了理答,但是由于教师自身没有深入地解读文本,没有把握住文本的内涵,导致在课堂上进行误导,让理答游离于"文本",任意"生成",造成了语文教学在"散乱的活跃"中失去它本该有的价值的局面。

 

案例2:《伯牙绝弦》

 

师:读了这个故事,你感动吗?难受吗?面对伯牙的痛苦与绝望,你想对他说什么?也许你想劝劝他,也许你想安慰他,也许你还想赞美他,也许你还想到了别的,将你的想法写下来。

 

生:伯牙,我理解你此时的心情。你没有了心灵依靠,我也替你难过,没关系,我相信人生还是会有知音的。伯牙,你振作起来吧,我们都看着你,振作起来吧!

 

师:听你的声音,我知道你是一个善良的孩子,你理解伯牙,劝伯牙可以寻觅人生的第二个知音

 

生:俞伯牙,你不要再伤感了,我相信你一定可以再找到知音的,我觉得人生有一个知音已经是很难得,我现在就有一位知己,我很珍惜,也很快乐。你不能这样消沉下去,人生的路还很长,你要好好走下去,在音乐方面再创辉煌!

 

师:祝贺你,找到了一位自己的知音,

 

乍一看,这一片段并无不妥之处,可细细思量,便能发现,这是教师游离了文本的理答,丢失了文本原有的人文内涵。

 

3、生拉硬拽——忽视学生体验

 

语文教学中,作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教师应该积极地看,设身处地地感受学生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倾听他们对文本的理解,自我解读,尊重他们的自我感受和独特见解,积极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允许出错,允许改正,允许保留意见。对学生提出的一些意想不到“高见”,要及时采纳并予以充分肯定。绝不能学生一回答老师的提问,就全盘否定。因为学生的回答不符合老师的要求,老师就急急打断了他的发言,否定了他的回答,学生对学习的好奇、热情、渴望,皆会因为这样的一句话而被扼杀。这样的理答怎能不让回答问题的学生失望,令其他学生胆怯呢?尤其对于语文来说,学生有自己不同的感悟、不同的理解,教师不能框于预设,将自己的理解强加于学生。应在课堂理答中尊重学生的独特表现,及时把握时机进行智慧理答和生成,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教学中得到发展,体验成长的快乐。

 

4、浮光掠影——停留语言表层。

 

教师只关注了对错的判断,往往以师生间的“一问一答”的形式加以呈现,语言学习、思维训练停留在表面,没有展开充分的学习过程,没有把活动推向纵深,显得浮华有余而扎实不足。

 

案例3:《刘胡兰》

 

师:这篇文章是写谁的?

 

生:刘胡兰。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题目就是刘胡兰。

 

师:这个故事发生在什么时候?

 

生:1947年一月四日。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课文第一句这样写。

 

师:这个云周西村在哪里?

 

生:在延安。

 

从语文学习的角度来说,学生并没有从中获得有利于他们身心发展的东西,这位教师的理答也仅仅停留在肤浅的层次上。

 

                     

 

路径探索:水精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一)路径一:驻足倾听拨云雾——重视倾听学生言语

 

要使课堂焕发生命的精彩,老师必须具备优秀棒球运动员的素质,就要准确地接住孩子的“发言”,这一素质的基础就是学会倾听。教师暂时放慢自己教学的进度,允许学生发言模糊一点,不一味追求“发言热闹的课堂”,而是“用心地相互倾听的课堂”,才能主动准确地把学生抛过来的球准确接住。倾听学生的发言,是尊重学生的表现,更是作出有效理答的前提条件。只有学会倾听学生发言,我们才能捕捉到学生智慧的火花,才能对学生的回答作出智慧的理答 

 

在贾志敏老师的《惊弓之鸟》一课上,贾老师在黑板上写了个字“成”字,让学生给它组词,一位学生慌慌张张地站起来就回答“长城”,话刚一出口,其他学生一听立刻哄堂大笑,贾老师忙用一个手势制止了大家的发笑:“同学们注意倾听,不要随便打断别人的话,他的话还没说完呢?”那个男孩见有台阶下,连忙大声回答:“长城的城去掉土字就是成功的成!”贾老师在孩子回答错误的情况下,不急于制止,只是静静地倾听,机智巧妙地再续学生的回答。这样的倾听缘自以生为本的理念,只有在专心地倾听下,才能作出有智慧的理答,课堂学习才会丰满灵活。

 

(二)路径二:柳暗花明又一村——善用四问式理答

 

1、 刨根究底,掘井引泉——追问

 

有时,当学生说出答案时,学生未必是真懂或懂得透彻。这时,教师有意来个“回马枪”,目的不是让学生措手不及,而是让学生由知其然而进为知其所以然。追问,即当学生就某一问题回答后,为了引领学生深入思考,而创设一些问题。追问一般倾向于同一个学生,这样可以保持学生思维不被打断,也有利于对话深入展开。可以说,追问是纵向深入式的,它可以引领学生深入文本。我们应该在细读文本的基础上,在阅读教学课中,用敏锐犀利的眼睛,透过课堂纷繁现象,看清现象后学生对文本的接触情况是否“又快又好”。不管学生的初读解读“好”还是“不好”,都给他来追问,可以避免文本解读时的“南辕北辙”、“浮光掠影”,引导学生和文本进行有效对话,深度对话,走近文本。

 

2、 顺势推舟,水到渠成——探问

 

探问,是课堂理答的重要表现形式,能促使并引导学生就原来的问题进行深入而周密的思考,由表及里,由此及彼,举一反三,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引领学生一步步地透过语言文字,走向文本深处。使理解更准确、全面、深刻。探问直接影响学生对某个问题的理解和下一步的学习进程,决定着教学效率的高低。合理有效的多角度探问,能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拓展学生想象的空间。正如潘新和教授所说:“语文教学是一种言语感觉和言语智慧的传递,是用教师的言语感悟和言语睿智,唤醒鸿蒙未启的学生的言语灵性和悟性。一个缺乏言语感悟力和感染力的教师,是无法敲开学生的言语心智法门的。”它以促进学生的心智成长为目的,在教师的引领和点化下,实现学生与文本的深度对话。探问的方式主要有:就同一问题改变提问角度,把原来的问题化解为几个小问题逐一发问,提供回答线索,问一个与原问题相关的新问题等。有时,学生回答正确,教师也可再提一个问题,就正确答案进行追问。

 

3、  另辟蹊径, 峰回路转 ——反问

 

当学生回答正确教师(或学生)的问题后,为了强化学生对问题深刻性和重要性的认识,教师可通过反问的形式把原有问题再次向学生发问。这时,学生就可以再思考、再组织答案,修正完善已有答案。这样,学生对问题的认识会更深刻。

 

案例6:《西门豹》

 

师:难道西门豹真的相信河中有河伯吗?

 

生:不是,西门豹想去救这个姑娘。

 

师:哪怕姑娘是美女西施,西门豹也会说——

 

生读——不行,这个姑娘不漂亮,河伯不会满意的。麻烦你去跟河伯说一声,说我要选个漂亮的,过几天就送去。

 

师:还有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西门豹方法的巧妙?

 

学生再读课文。再读课文后,学生的一双双小手高高地举起……

 

师:看着官绅的神情,老百姓懂得了什么?

 

学生的回答中,我们了解了孩子们眼中的文本背后:

 

老百姓看到河伯娶媳妇是假的,骗人钱财的。

 

水中没有神仙,没有河伯。

 

西门豹要惩治巫婆、官绅;

 

师引导学生感受西门豹的这种方法,不会让老百姓反对,教育了老百姓;又惩治了巫婆、官绅。学生自然感受到了西门豹方法的巧妙。

 

上述教学片断,教者适时反问,引导学生透过文字表象看本质。感受了西门豹的方法的巧妙。可以说,教者这一适时反问,显示了作者较强的理答能力,反映了作者较强的驾驭文本、驾驭课堂的能力,避免了当前一些看似热闹的文本浅读现象,有效地引导学生走进文本深处,抓住文章的核心价值,读出了西门豹的机智。

 

4、曲线疏导,拨乱反正——转问

 

在我们的课堂上更多的时候是问题抛出去,不能获得预期的回答,教师常常急得一筹莫展,替学生回答也是家常便饭。这样的做法显然是不科学的,怎样来避免呢?有效的转问是一种很好的方法。 学生回答卡壳或回答不正确时,教师不代孩子回答,而是将秀球抛向另一学生,或是让学生自己转问同伴,问题得到更多学生的讨论, 情感引发大家的共鸣,采用转问,在山穷水尽疑无路时另辟蹊径,常会收获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惊喜。

 

案例7:《我的战友邱少云》王崧舟

 

王老师为学生播放了一段视频,刻画的就是烈火烧身的邱少云纹丝不动的伟大壮举。王老师问学生:“面对这样的英雄,你有什么话想对他说。”第一个学生说,邱少云,你真不愧是一位伟大的战士;第二个学生说,邱少云,你的痛苦更让我看到了你钢铁般的意志。这时,有个学生突然冒出一句:“邱少云你真是个傻瓜,换了我,早就挪地方了。”可以说,这样的课堂氛围、这样的场合,教师是无论如何也想不到学生会说出这样一句话的。王老师思考片刻,看着这个孩子,郑重其事地说:“孩子,你是不愿意看到邱少云死,是吗?”看到孩子点头,王老师接着说:“将心比心,谁不想活下去,我理解你,而且我相信,邱少云当时肯定也有这样的念头。但是,同学们,你们再仔细听听,作为一名军人,一名以服从命令为天职的军人,他一定会听到另一种声音,你听到了吗?”当一只又一只小手举起来时,王老师开始提问了。第一个说:“邱少云,你不能动啊,你一动,身后的整个班,整个潜伏部队都将被敌人发现,战友们将会遭受重大伤亡。”第二个说:“邱少云,你不是希望自己成为一个真正的钢铁战士吗?烈火可以烧毁你的身体,但烈火永远烧不毁你坚强的意志和伟大的精神,你将在烈火中得到永生。”

 

在这个教学片断中,王老师用智慧的理答将一场尴尬转化为对课文的又一次升华,赢得了听课老师的一次又一次掌声。首先,他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换位思考,站在学生的立场上思考问题,赢得了问题的主动权;其次,王老师对学生的发言进行了重新组织,并进行了转问,将问题转向了“作为一名军人,一名以服从命令为天职的军人,他一定会听到另一种声音,你听到了吗?”上,这样一来,就避免了和学生发言的直接冲突,又巧妙回应了学生的发言。

 

(三)、路径三:此时无声胜有声——巧用非言语理答

 

正确、恰当的评价,虽然能激励学生积极思维,但长期使用一种方法,就会失去其作用。所以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不仅要恰如其分,还要不断“推陈出新”,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比如“无声胜有声”的“神态理答”用目光赞赏,用笑容鼓励;比如“动作理答”,抚一抚孩子的头,拍一拍孩子的肩,都能让孩子从中汲取无限的力量和信心;或者简简单单的一个动作与神情,能帮助学生理解词语的意思,深入感悟文本所蕴涵的情感,学生在这样的气氛中心理没有任何负担,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如在教学《拔苗助长》一课中的“筋疲力尽”一词时,我做出了一幅无精打采的样子,孩子们很快明白了,“筋疲力尽就是一点儿力气也没有了。”“就是看上去没有一点儿精神,垂头丧气的。”我在这里巧妙地运用了肢体,运用了非言语理答,学生形象地理解了“筋疲力尽”这个词语。

 

面对低年级的孩子,有时多余的解释只会越描越糊涂,怎样才能生动形象地明白子里行间的意思呢?教师通过趣味十足的非言语理答,不着痕迹地引导他们去观察、思考、领悟,使课堂教学干净利落。

 

(四)、路径四:应知教学真面目——正确把握三对关系

 

1、平衡与倾斜:还学于生

 

课堂教学的顺序,不能完全由课前的预设排定,在还学于生的课堂里,我们更需要的是顺学而导,逢山开路,遇水搭桥,跟着学生的学情走,去因势善诱,才能真正解决教材与学生学习需求之间的矛盾,发展他们的学习能力。如果教师只满足于一厢情愿地走教案,以为把教案走一遍,便是圆满完成了教学任务,就大错特错了。须知学生的学习过程复杂而多变,许多情况是难以预料的,只有顺学而导,把握好平衡与倾斜的关系,才能导在要害处,教在点子上,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从而实现还学于生的要求。

 

2、无为与为之:因学设教

 

的存在是因为有的需要,只有当学生对教学内容产生了强烈的学习需求的情况下,才能真正融入学生的学习行为,形成有效的教学互动。所以,因学设教应当是教学的本色本真。教师课前的备课预设虽然也要求密切联系学生的学习实际,但课堂毕竟有诸多的不确定性,因此,预设不仅是在课前,也必然会在课中。这种教师智慧应对的现场即兴设计,往往会更多地体现出因学设教的特色,使更好地为服务。显然,这样的教,才是最有效的教,因此教师要把握住无为与为之的关系

 

案例:《趵突泉》

 

生:没有趵突泉,就会使济南丢失一半的美这怎么可能!趵突泉不过是一口泉,而济南城那么大,说得太夸张了,我觉得有点不真实。

 

师(与原预设不同,原预设为引导学生感受大泉的美,沉吟一下):谢谢你的问题,可能还有同学对这句话有疑问,那好我们就来研究一下课文为什么这么说?请大家再次浏览课文,找一找为什么说没有趵突泉,就会使济南丢失一半的美 的理由。同学们可以在你认为重要的地方做一些批注。

 

学生自学,交流有理由的根据:

 

生:我从课文中千佛山、大明湖和趵突泉,是济南的三大名胜这一句中体会到趵突泉美得不一般,趵突泉占了济南美景的三分之一,这与一半就很接近了。
生:课文中说趵突泉不仅仅是一口泉,而且是一溪活水,清浅、鲜洁,由南向北流着,这说明趵突泉流过了济南城的很多地方,不仅带去了清浅、鲜洁的活水,也带去了一路的美丽风光,所以没有趵突泉,就会使济南丢失一半的美应该是真实的。

 

……

 

3、知性与智性:化教为学

 

课堂教学的效率,在很大程度上便是学生自主学习的效率。学习必须由学生自己来实践,尽管教师的教也很重要,但毕竟只是外因,而学生的自主学习,才是内因。教师的教,只有心心相印地带动起学生求知的渴望和践行,才可以说是实现了完整的教学。另一方面,语文是一门最能适合学生自主学习的课程。语文可以无师自通早已成为人们的共识。这是因为语文是学生离开母体之后就生活着的母语环境。入学前,学生就基本掌握了口头语言,这为学习书面语言提供了重要的基础。语文课程的内容排列不是直线式的,而是逐步螺旋上升,回环渐进的。一篇课文,百分之九十八的字词、句式是学生已经熟知的,而课文的内容又是学生可以自主体验的生活事件……所有这些,都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了极大的方便,使化教为学不仅成为可能,而且是最具智慧的应然策略。

 

有位教师在教学《记金华的双龙洞》时,把本来要讲的课文层次划分,改为放手让学生独立自学,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把课文的层次表现出来。

 

学生想到的多样的方式:

 

 1)用文字叙述的。第一层,写路上所见;第二层,写洞口洞外;第三层,写乘船通过那个孔隙的惊险;第四层,简要地点出内洞更好玩。

 

2)用线条表述的。

 

 

3)还有个别同学竟采用剖面图来描述。

 

 

                      

 

“会听是金,会答更是金”。课堂理答是一门艺术,它充满智慧、情感、技巧。理答好坏,决定着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课堂文化,智慧理答才能提高我们的课堂效率。作为一线教师,上课前尤其要钻研教材,细读文本;在课堂上认真地倾听,审慎地提问,尊重每个孩子的发言,正确把握教与学的关系,巧妙有效地理答,一定会产生思维碰撞、精彩纷呈的“生本”课堂!

 

(温州市论文评比一等奖)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略读课文教学的一点粗浅看法    下一篇:作文,因“听记”而精彩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