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幼儿园教育论文

让关爱之心在孩子的心中滋生

所属栏目: 幼儿园教育论文  更新时间:2018-12-07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作者:磐安县实验幼儿园 周学芳

  摘要: 现在的孩子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他们生活在六加一的家庭中,使他们无意中形成了一种自我为中心的心理倾向,只知道获取,不懂得给予,人人为我的心理倾向。独生子女的特殊环境,使得大多数孩子久而久之、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自私行为,他们在家长、老师的细心关心下,一天天的长大,但是并不意味着他们体会到了长辈抚育自己的辛苦,也并不意味着他们会自然地爱自己、爱他人。幼儿正处于自我中心的阶段,他们的社会化很大程度上就是以自我中心的过程,长期处于被关心的包围中,却无从学习关心他人,那么,势必会强化幼儿的自我中心,并相对延长幼儿的社会化进程,而这一切,对幼儿的身心发展是极为不利的。因此,从小培养幼儿学会关心,有着重要的教育意义和社会意义。幼儿园作为幼儿教育的专门机构,与家庭相比,有促进幼儿社会化的独特优势,有理由也更有义务担负起培养幼儿从小学会关心的职责。

  关键词:关爱  关爱他人  分享

  一、存在问题

  《幼儿园指导纲要》中提出:“培养幼儿乐于与人交往,学习互助、合作与分享,有同情心,爱父母、长辈、老师和同伴,爱集体、爱家乡、爱祖国”的良好情感,这对幼儿园德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关爱教育”是其中一项重要内容。而现在独生子女家庭的四二一式结构模式越来越普遍,家庭教育环境以孩子为中心,孩子从小感到“至高无上”、“惟我独尊”,家长完全把孩子视为“掌上明珠”。孩子在家庭中的中心位置,使他们得到了父辈和祖辈更多的关爱和呵护,许多家长只知道一味的对孩子“施爱”,而不懂得引导孩子去感受理解成人给予他们的种种关心和爱护。让幼儿学会关心他人,帮助他人,是新《纲要》对幼儿社会性发展提出的要求,在工作中,我们也发现在跟幼儿讲道理时都能接受,似乎是个明事理的小大人,但在现实中为什么不会关爱他人呢?据有关专家分析,幼儿这种“以自我为中心”品行的最直接原因在于家庭教育。家长在给予孩子关爱的同时,往往忽视了让幼儿学会关爱、孝敬父母长辈,有一部分家长认为“对孩子的爱无需回报”;也有的家长认为,自己吃过苦,不能让孩子吃苦。饭桌上,家长宁愿自己吃残羹剩饭,把好吃的夹到孩子的碗中,“你在长身体,需要营养。”上街,孩子要买什么就买什么,有求必应。由于家长过分的偏爱,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个自私自利、只知道关心自己的人。家长们的这种心态通过言辞、情感和行为表现了出来,潜移默化地使幼儿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个人主义倾向。

  如何改变现状,进行爱的教育呢?著名教育家李镇西曾说过:“爱的教育,最终目的的的是使幼儿在感受老师无私的爱,再把这种无私的爱自觉地传播给周围的人,进而爱我们的社会,爱我们的民族,爱我们的国家”,也就是说,我们进行爱的教育不但是让孩子会感受爱,还应学会怎样去关爱他人。

  二、具体方法

  (一)开展适宜的系列活动让幼儿学会关爱他人

  目前的幼儿园教材中,“爱心”行为的教育目标,还不像其他学科那样明确,这就要求我们教育工作者应根据本班的实际情况有意识地制定相关“爱心”行为的目标,采用灵活多样的教育活动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幼儿教育的特点是直观形象,幼儿对事物的认识基本上处于一种直观感知阶段。因此、对幼儿关爱教育也必须是直观形象的,要多次重复,行为得到肯定后幼儿就会再生、迁移已有的经验和情感。反复的直观强化后幼儿就会自然而然的逐步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我们利用文学、美术、情景表演等艺术手段进行了培养爱心的探索实践。艺术手段以其特有的感染力淡化了说教的痕迹,使幼儿的心灵在得到美和情的熏陶的同时,爱心也一点点一丝丝地渗人孩子幼小的心灵。比如角色扮演能让幼儿根据一定的情节,扮演某个角色,并通过言语、行为、姿势动作、表情等来表现该角色的特征,从中体验在某些情境下该角色的心理感受,进而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类似的情况时,能做出恰当的反应。如:故事《狐狸和兔子》,让他们在进行各角色扮演的同时,体验对兔子表示同情的情感,愿意主动去帮助他,从而使他们懂得,生活中应该同情弱者,乐意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

  情境表演是一种非常直观且形象又具体的活动形式,强调在活动情境中完成活动目标:幼儿学习总是与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即“情境”相结合的。它是根据教育目标的要求,利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在一定的故事背景之下,通过幼儿自身的身体语言来表达故事内容,使老师的教育意图更容易被幼儿所理解与接受,有如身临其境一般。这种教育形式适合3——6岁幼儿的认知特点与水平,因此,我班进行了故事与情景表演系列活动。首先,在选材上以情节简单、人物简单、幼儿都喜欢的动物形象为主,力求对话少而精,并且紧扣教育目标,让幼儿通过表演很容易就掌握故事的内容、情节,再通过老师的引导对幼儿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例如:故事及情境表演系列活动:“三只蝴蝶”、“三只羊”、“三只小猪”、“金色的房子”、“司马光救小朋友”、“孔融让梨”、“三个和尚”等。温馨时光系列活动:“炊事员”、“保健员”、“保育员”、“资料员”、“门卫”。帮家长做事系列活动:“和父母去锻炼” “走冰路” “和家长去买菜”“和家长散步”“收拾碗筷”“制作贺卡”。

  在自然角里我们还经常让小朋友去看看花草动物有没有长高、长大,是不是口渴了?提醒幼儿去给花草浇浇水、施施肥,给小动物们换换水,不仅提高幼儿的观察能力,而且也培养他们爱护花草、小动物的情感。

  (二)通过直观形象的音乐活动让幼儿学会关爱他人

  音乐教育具有形象性、情感性。形象性就是以生动鲜明的音乐活动来感人,通过人的直接感知,给人以情绪体验。情感性就是以具体的形象来引发幼儿的情感共鸣,“事之形有美丑,而后吾之情有爱憎”。音乐教育不同于说教,他是诉诸情感的一种特殊教育形式,音乐对幼儿情绪影响很大,它能使幼儿激起同歌曲和乐曲及音乐游戏的艺术内涵相一致的情感。因此我们利用音乐活动培养幼儿关爱他人的良好行为习惯。

  选择形象生动内容具体的音乐教材,便于幼儿感受并与其产生情感共鸣。如:歌曲“好朋友”展示了同伴之间互帮互助的场面;歌曲“我叫轻轻”表现了轻轻做事想到别人,时时处处不打扰影响别人;歌表演“好娃娃”、“让座”、“小拐棍”描述了懂事的孩子如何关爱长辈的形象。这些内容来自于生活,贴近孩子,容易诱发幼儿情感。在进行教育活动时,我们注重发挥教材的教育价值。例如:歌曲“谢谢好叔叔”刻画了一个扶老奶奶上车和给老奶奶让座的形象。教师在充满美的情感的演唱和教唱中去感染孩子,让孩子感受关爱他人的快乐,最后请幼儿扮演歌曲中角色来表演让座的情景,使他们又感受到助人为乐、关爱他人的情感。

  在音乐教育中我注重“寓理于情,以境育人”,力求把幼儿带入感人的情景中,使他们有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遇其事的感觉,获得触景生情的效果。音乐教育是在认识向行为转化过程中起到一种“催化剂”的作用,由于音乐形象鲜明生动,能给孩子留下深刻的印象。使孩子们受到“爱”的情绪感染,我针对幼儿喜情理、厌说理,喜形象、厌抽象的特点,抓住音乐活动具有形象性和情感性的特点达到以情感人的效果。

  (三)适时开展随机教育让幼儿学会关爱他人

  幼儿园除了有计划有目的的教育活动,在幼儿一日活动中还有随机教育活动。即在教师计划之外的,随客观提供的教育情境而临时组织的教育。随机教育更具有实效性针对性。例如:一次班中有一名小朋友生病了,抓住这次教育机会,我请幼儿说说自己生病时的感受,体验生病人的痛苦。从而引发了幼儿探望生病人的愿望,还想出了一些安慰生病伙伴的方法。然后根据幼儿们的建议,我们用手机给生病幼儿打了慰问电话,还制作了慰问品在那个小朋友来园时纷纷送给他,还学会了说许多慰问的话等等,让这名小朋友和他的妈妈非常感动。还有一次班中的午点苹果多了一个,我抓住这次机会开展讨论“多的苹果给谁吃”在老师的引导下,孩子们说“给生病的小朋友吃吧”“给个子小的小朋友吃吧”“给新来我班的小朋友吃吧”一个苹果引发了幼儿关心别人、谦让伙伴的情感。又有一次,我班的孔徐连小朋友突然流鼻血了,小朋友一看见血,都紧张的不知所措,大喊大叫起来,孔徐连更害怕了,我一边安慰他,一边叫邱舒涵帮我那一条湿毛巾:“不要怕,老师教你们一个方法,以后如果有人流鼻血,你们要给他的额头上敷一条冷毛巾,用手指按住流鼻血的那一侧鼻孔,不能把两个鼻孔都按住,不然要蒙死的,再叫他举起另一边的手,很快就会不流血的。记住了吗?”“知道了!”过了几天,我发现许多小朋友围成一堆,赶紧走上前去,一看,原来是查苗丹小朋友流鼻血了,只见她的额头上已敷一条冷毛巾,举着右手,邱舒涵按着她的鼻孔,边上的小朋友拼命的叫她手举得高一点,我心里一阵欣慰:“嘿,谁这么厉害?会帮助、照顾小朋友了?”邱舒涵说:“是我叫付怡娜把毛巾弄湿的,我把它贴额头上的,再按着她的鼻孔。”“是我们叫她把另一只手举起来的!”小朋友们争先恐后的说。我连忙表扬他们:“你们都很聪明,不仅学会关心别人,还学会止鼻血,真棒!你们都可以做医生了!老师奖给你们每人一颗五角星,以后小朋友有事都要去关心一下,知道吗?”

  (四)通过分享性活动让幼儿学会关爱他人

  在组织一次春游时,小朋友都早早地背着一书包零食兴高采烈地来到幼儿园,互相向同伴炫耀自己所带的食物。这时我发现李金兰小朋友低着头不讲话,我问她,你有零食带来吗?她摇摇头,“可能你妈妈忘记了,老师给你妈妈打个电话。”我向家长说明情况,请她给孩子送点零食和饮料过来,不一会,我看见她妈妈买来两个麻球递给孩子,当时我大吃一惊,我已经向家长说得这么明白,她怎么?……孩子接过麻球,依旧低着头,显然有点失望。其他小朋友一见都哈哈大笑起来:“这也叫零食?”听了这话,李金兰的头低得更低了,我一边拍拍她的肩:“没事的,这也可以吃呀!”一边阻止嘲笑的孩子:“又没关系,麻球也可以吃呀,她带的就是和你们不一样!有什么好笑的!”我知道,李金兰家是乡下,妈妈在厂里上班,赚点钱供女儿在城里上幼儿园已经很不容易了,肯定舍不得买零食,女儿不哭闹已算是一个懂事的孩子了。我们作为老师更不能带头歧视她!一路上,我故意拉着金兰的手,有说有笑,到了那里,我告诉小朋友们要大家互相分享,小朋友们都互相交换零食,吃得很开心。可就是没人把自己的零食给金兰,“你们为什么没给金兰呀?”“因为她没东西跟我们换。”“那周老师没带零食,你们愿意和我分享吗?”一下子,许多小朋友都往我手里塞零食,“哇,你们都愿意和我分享,我可开心了!但这么多我也吃不了,我们和金兰一起分享,好不好,她一定很开心的!”说着,我把手上的许多零食递给金兰:“金兰,小朋友这么关心你,你开心吗?快谢谢小朋友!”我看见金兰脸上露出了开心的笑脸,不停的向小朋友说谢谢!小朋友也连连说不用谢。我顺便把零食也塞到许多小朋友的嘴里,“小朋友,你们开心吗?”他们齐声说“开心!”“和同伴分享是这么快乐!以后一定要记牢,有好东西一定要大家一起分享,那才快乐呢!自己一个人吃多没劲!对不对?”“对!”“以后我们一定要多关心、帮助小朋友,你在帮助、关爱别人的同时,你也会得到许多的快乐的!”从此,每次有吃的东西时,小朋友都很愿意和别人分享。

  (五)利用节假日让幼儿学会关爱他人

  一年里,总有许多的节日,我们可以利用节日对孩子继续教育。如:三月八日是全世界劳动妇女的节日,让孩子了解妈妈劳动的辛苦,而且懂得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要麻烦妈妈,激发幼儿更加爱妈妈的情感。五月一日是国际劳动节,可以让孩子参观理发店、超市等,了解各行各业的劳动者,并让孩子们尊重他们、尊重他们的劳动成果。九月九日是老人节,不仅要使幼儿知道每年的九月初九是老人节,还应该帮助家里的老人做几件力所能及的事;还要通过谈话,启发孩子说说在日常生活中应如何关心老人,要让孩子们体会到:关心帮助其实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

  三、体会

  虽然现在的孩子比较娇气、霸道、自私,但他们的可塑性很强,经过老师的教育和培养,他们幼小的心里还是会滋生出许多关爱他人的情感。幼儿园里的孩子每天在园时间将近有9个小时,这期间会发生许多的事,教师要善于做个有心人,抓住教育契机,及时教育。如:看到有的幼儿扶起跌倒的小朋友、帮别人卷袖子、系鞋带、穿衣服等等,看到后都及时给予表扬,并教育其他孩子向他们学习,看到别人有困难,主动去帮助。另外,家长的配合也很重要。家长要为孩子作出“爱心”的榜样,孩子与父母相处的时间比较长,且幼儿好模仿,家长的一言一行直接影响到孩子。因此,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应以身作则,善待长辈、关心帮助他人,使他们受到潜移默化的感染。家长也可以通过社会公益活动,对孩子进行教育。如捐款,家长不仅要自己带头,还要鼓励孩子积极参加,让他们知道在有些地方有许多的人正遭受不幸,我们要奉献一份爱心去帮助他们。

  爱是博大的,爱心教育要从娃娃开始,一个有爱心的孩子,长大以后才会去同情人、关心人、与人合作,才会珍爱自己的生命,真爱所有的生灵。把“爱”深深地扎根在孩子的心田,让“爱心”在孩子的心中滋生,让每个孩子都沐浴在爱的阳光中!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幼儿园里的思想品德教育    下一篇:当代独生子女的特点及如何针对特点进行教育
推荐资讯